抽汲收油井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4839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抽汲收油井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井中使用的井口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抽汲收油井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很多长期停产井采用套管抽汲方式,抽汲套管中的油帽子生产,这类收油井井口,大都安装底法兰和上法兰,上法兰上安装一个250闸门做控制闸阀,抽汲收油时,要把上法兰和250闸门卸掉安装抽汲井口,使现在的抽汲施工劳动强度大,井口法兰拆装麻烦,另外拆装过程中井筒处于敞开状态,如果发生井喷、原油泄漏等现象无法控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和井筒落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径大、操作简单、方便日常管理和井筒施工的安全操作的一种抽汲收油井控制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抽汲收油井控制器,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上设置密封栓阀、油管短节和放空口,油管短节和放空口在密封栓阀上方,油管短节末端设置短节卡箍头,主壳体上方设置套管帽。
[0006]所述套管帽上设置压力表,套管帽两侧连接手柄。
[0007]所述主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密封栓阀,密封栓阀包括密封壳体、密封压帽、丝杠和密封栓,密封壳体固定在主壳体上,密封压帽固定在密封壳体外端,密封栓穿过主壳体,丝杠一端穿过密封压帽与密封栓螺纹连接。
[0008]所述密封栓外壁设置限位块。
[0009]所述主壳体下端连接法兰。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常规采油井口互换性强;方便抽汲收油,具有防止原油泄漏和井筒落物;出现意外井涌井喷现象,可以立即关闭密封栓,确保安全施工。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图。
[0013]I法兰 2主壳体 3密封栓阀 4油管短节 5放空管 6套管帽 7手柄 8压力表 9短节卡箍头 10密封壳体 11密封压帽 12密封栓 13丝杠 14限位块 15底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种抽汲收油井控制器,包括主壳体2,主壳体2下端连接法兰I,主壳体2通过法兰I固定在采油井口的底法兰15上,主壳体2上方设置套管帽6,所述套管帽6上设置压力表8,套管帽6两侧连接手柄7。
[0015]主壳体2上设置密封栓阀3、油管短节4和放空管5,油管短节4和放空管5在密封栓阀3上方,油管短节4末端设置短节卡箍头9。
[0016]所述主壳体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密封栓阀3,密封栓阀3包括密封壳体10、密封压帽11、丝杠13和密封栓12,密封壳体10固定在主壳体2上,密封压帽11固定在密封壳体10外端,密封栓12穿过主壳体2,密封栓12外壁设置限位块14,丝杠13—端穿过密封压帽11与密封栓12螺纹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停产收油井的底法兰15上,用法兰I螺栓紧固;抽汲收油时,卸掉套管帽6,将抽汲收油防喷管和抽子安装在抽汲收油井控制器上,打开密封栓阀3,下放抽子完成抽汲;抽汲完成后,将抽子提出,关闭密封栓阀3,卸掉抽汲收油防喷管和抽子,将套管帽6装好完成抽汲收油。
[001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抽汲收油井控制器,包括法兰、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设置密封栓阀、油管短节和放空口,所述主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密封栓阀,密封栓阀包括密封壳体、密封压帽、丝杠和密封栓,密封壳体固定在主壳体上,密封压帽固定在密封壳体外端,密封栓穿过主壳体,丝杠一端穿过密封压帽与密封栓螺纹连接,油管短节和放空口在密封栓阀上方,油管短节末端设置短节卡箍头,主壳体上方设置套管帽,所述套管帽上设置压力表,套管帽两侧连接手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抽汲收油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栓外壁设置限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抽汲收油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下端连接法.~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井中使用的井口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抽汲收油井控制器。一种抽汲收油井控制器,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上设置密封栓阀、油管短节和放空口,油管短节和放空口在密封栓阀上方,油管短节末端设置短节卡箍头,主壳体上方设置套管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常规采油井口互换性强;方便抽汲收油,具有防止原油泄漏和井筒落物;出现意外井涌井喷现象,可以立即关闭密封栓,确保安全施工。
【IPC分类】E21B33/04, E21B17/02, E21B34/02
【公开号】CN205259995
【申请号】CN201521019846
【发明人】景自强, 王德宝, 张汉杰, 郭庆革, 杨超, 蒋冬兰, 张滨
【申请人】景自强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