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227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建筑物等的空气调节用的气体压缩机,该气体压缩机适于将一种诸如制冷气体的压缩和排出。
背景技术
可对汽车、建筑物等进行空气调节的气体压缩机的例子包括叶片旋转式气体压缩机,下面参照附图13对其进行描述。该叶片旋转式气体压缩机包括一个气体压缩部分,该部分包括一个内表面为圆柱形的气缸5;位于该气缸5的轴向两端的一个前侧滑块6和一个后侧滑块7;在该气缸5的内部可旋转地设置有一个转子11,以及叶片15容纳在该转子11的叶片凹槽中从而能够伸出和缩回。由转子11,叶片15和气缸5限定了一个气缸压缩腔。上述部件都容纳在前部外壳1a和后部外壳1b中。该前部外壳1a设有一个制冷剂吸入口2,而后部外壳1b设有一个排放口3。在前部外壳1a中设有一个与吸入口2相通的吸入腔4,并且该吸入腔4与气缸压缩腔相连通。此外,在由设置在后侧外壳1b的前部中的后侧滑块7和该后侧滑块1b的后部所限定的空间中设有一个与该气缸压缩腔相通的排放室8。
在该后侧滑块7上设有与气缸压缩腔相通的排放孔7a,排放通道7b以及面向排放腔8设置的一个释放孔7c。在该气缸压缩腔中的压缩气体通过释放孔7c是放到该排放腔8中。在排放腔8中,必须将含在从释放孔7c释放的压缩气体中的油分离出来。在这点上,为了增强油分离的效果,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就公开了一种螺纹型式的压缩机,该压缩机使用一个除雾器30。该除雾器30沿着与气体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而设置,并且当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剖开的截面观察时为一个扁平板的形状,并具有一定的厚度。
在图13所示的气体压缩机中,当转子11旋转时,气缸压缩腔的体积就变化,从吸入口2和吸入腔4引入的制冷剂在气缸压缩腔中进行压缩。已压缩的制冷剂从压缩腔中排放出来,并通过排放孔7a,排放通道7b以及释放孔7c释放到排放腔8的释放侧空间8a中,含在压缩气体中的油被除雾器30分离出来。分离出的油滴落并聚集在贮油槽18中,并将已经分离出油的压缩气体排出到排放腔8的排放侧空间8b中,并进而从排放孔3通过排放管道(没有示出)输送到外部的空气调节系统。已经排放到外部的制冷剂通过空气调节系统循环并返回到该气体压缩机的吸入口2,以便在气缸压缩腔中再次压缩并进而排放到该空气调节系统中。通过重复此操作,能够连续地实现空气调节。由于在吸入腔4和排放腔8之间压力的不同,在贮油槽18中的油能从设置在后侧滑块7的底部中的进油孔9进入到气体压缩部分的滑动部分和间隙部分中,用以避免压缩机的磨损并以油膜的型式起到了密封的功能。在此过程中,掺入压缩气体的油与之一起移动。(专利文件1-JP11-294362A).
与诸如旋转斜盘式、卷轴式和螺纹式的其它型式的压缩机相比,叶片旋转式压缩机较小且重量较轻。然而,由于相邻压缩腔之间的压力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在相邻压缩腔之间就常遭受制冷气体的泄漏(内部泄漏)。这样,在叶片旋转式压缩机中,为了避免这种内部泄漏就必须利用高速度的油来有效地密封。结果,由制冷气体和油雾构成并且从压缩腔排出的混合气体具有高的粘度。由于它的高粘度,所以当混合气体射击该除雾器时,由于油粘附到除雾器上而导致当气体通过其上时要承受摩擦力的增加,因而由于喷流而使作用在除雾器上的载荷增加。结果,就可能出现该除雾器不能保持其形状并沿着气体流动方向被推动(向下游侧)的情况从而导致其密度的降低。此外,当在操作开始的时候由于其温度低,此时油具有非常高的粘度时或者是压缩一种液体制冷剂时,从压缩腔流出的油就以液态射击在除雾器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喷流的较大的力,所以该除雾器不仅会变形而且会破损。总的来说,在制冷压缩机中所使用的油具有如下的动粘滞率。在操作过程中,油和制冷剂的混合物的粘度可根据制冷剂的种类、温度、压力等而变化。如表1所示,在操作过程中,在叶片旋转式压缩机中油和制冷剂的混合物的粘度同其它型式的压缩机中的比值与在叶片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单独油的动粘滞率同其它型式的压缩机中的比值差不多。在正常的操作过程中,在压缩之后混合气体的温度为70到110℃,而在操作开始时其温度是在-35到40℃之间。
表1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来提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油分离过滤网的变形的气体压缩机,从而获得满意的油分离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一种气体压缩机,它包括一个用于从外部吸入气体的吸入口,一个与该吸入口相通的吸入腔;一个与该吸入腔相通的气体压缩部分;一个设置在该气体压缩部分中的释放部分;一个与该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相通的排放腔;一个与该排放腔相通并能将压缩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放口;以及一个将排放腔空间分成一个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一个排放部侧空间的过滤网,其中,将该过滤网设置成使其外圆周部分位于该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该排放部侧空间之间的边缘的安装部分上,这样,当由于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的压缩气体的流动而形成的喷流的力(动态压力),以及由于在过滤网中流程阻力产生的在过滤网前和后侧之间的压差而引起的力(静态压力)施加到其上时,该过滤网的外边缘部分根据上述的力所引起的变形而向周围扩张,从而增加一力,通过该力能将该过滤网固定在紧密地与安装部相接触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气体压缩机,它包括一个用于从外部吸入气体的吸入口,一个与该吸入口相通的吸入腔;一个与该吸入腔相通的气体压缩部分;一个设置在该气体压缩部分中的释放部分;一个与该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相通的排放腔;一个与该排放腔相通并能将压缩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放口;以及一个设置在排放腔中的过滤网,该过滤网横向于压缩气体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来的方向而延伸并且将排放腔空间分成一个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一个排放部侧空间,其中该过滤网的前侧和后侧都向压缩气体流入侧突出。
此外,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它包括一个用于从外部吸入气体的吸入口,一个与该吸入口相通的吸入腔;一个与该吸入腔相通的气体压缩部分;一个设置在该气体压缩部分中的释放部分;一个与该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相通的排放腔;一个与该排放腔相通并能将压缩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放口;以及一个在排放腔中延伸的圆柱形主体,该主体围绕着该气体释放部以便能在该排放腔中确定出一内部空间;以及一个设置成能覆盖该圆柱形主体的圆柱孔的过滤网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过滤网的前侧和后侧都向压缩气体流入侧突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将该过滤网的顶点设置在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的压缩气体所射击的位置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排放腔底部的一个贮油槽,以及一个用于将集聚在贮油槽中的油供给到气体压缩部中的油吸取口,其中该油吸取口位于圆柱形主体之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圆柱形主体为一个带锥度的结构,该锥度结构的横截面面积从压缩气体释放部向设置该过滤网的那侧逐渐减少。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压缩部分设有一个气缸,位于气缸的轴向的端面上的侧滑块,一个可旋转地设置在气缸中的转子,以及设置在该转子中的叶片,该叶片沿着径向是可伸缩的,而且在气体压缩部分中所使用的油,它具有的动粘滞率处于在40℃时,60-350mm2/s和100℃时,13-25mm2/s范围之内。
因而,根据本发明,要将该过滤网设计成该过滤网的外边缘部分可根据由于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的压缩气体的流动而形成的喷流的力(动态压力),以及由于在过滤网中流程阻力产生的在过滤网前和后侧之间的压差而引起的力(静态压力)施加到其上所引起的变形而向周围扩张。上述变形的结果是,该过滤网的外边缘部扩展从而产生了一个力,通过该力能将该外边缘部压靠在安装部上,而且通过该力能使将该过滤网固定在紧密地与安装部相接触的位置上的力增加,从而加强了过滤网自身的夹持能力。
此外,当该过滤网的结构为其前侧和后侧都相对于压缩气体流动的方向而向上游侧突出时,除了上述作用外,该过滤网在该压缩气体的喷流的力的作用下还不容易发生变形;即使发生变形,也仅是从突起变成为一种扁平结构从而来吸收载荷,因而避免过滤网的破损以及油分离效果的降低。
该过滤网应该相对于流动的方向而向上游侧突出,这点是很重要的;其结构除了圆拱形(半球形),圆锥形之外,还可以是多边形,例如三棱锥,四棱锥。此外,突起形状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多个突起形状的组合也可以实现此目的。此外,除了整个过滤网的结构为突起以外,也可以采用过滤网的一部分为突起的结构。此外,在突起形状设计成弯曲表面的情况下,该弯曲表面除了球形表面外,也可以是抛物线表面或双曲线表面。
可适当地确定出凸度。在盘形过滤网的情况下,希望突起部分的高度与过滤网的之间之间的比值在0.05到0.20之间。
此外,希望该过滤网的顶点设置在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的压缩气体所射击的位置上。通过这样确定顶点的位置,能进一步增强施加到过滤网上的载荷的效果。此外,当设有压缩气体释放部时,就希望这样确定该压缩气体的释放方向,即,使压缩气体能射击在该突起部分的顶点上。例如,在一个压缩机具有两个压缩腔和两个释放腔的情况下,就希望这些能将释放部设计成从中释放出来的压缩气体能射到突起部分的顶点上。在该释放部中,压缩气体能直接朝突起部分的顶点释放,或者在朝顶点前进之前可先射到一个挡板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将该过滤网设置在能将位于该排放腔的内部空间中的该圆柱形主体的孔挡住,这样该过滤网的面积就小了,从而能减少由于压缩气体的载荷而导致的变形量。
然而,从过滤网的油分离效果的角度来讲,假设过滤网的面积(直径)存在一个优选的值,那么就希望当考虑到该分离效果时,过滤网的直径要小些。一种用于使过滤网的直径小于排放空间的内径的装置是在排放空间的内部空间中以圆柱形主体的形式来形成的,并且使圆柱形主体的一端开口在压缩气体释放部,而将过滤网安装在另一端。在这种情况下,过滤网的结构可以是扁平的。然而,当希望强度水平更高时,应该采用上述的向压缩气体流入侧突起的结构。为了安装过滤网,在该圆柱形主体的过滤网安装侧的端面部中设有一具有所需要开口面积的开口,并且将该过滤网从释放部侧放入,或者当从过滤网安装端面部放入时,通过螺纹或者一个开口环来固定诸如一个环形加压器。
由于设置了圆柱形主体,所以提供了过滤网的耐久性,并且建立起贮油槽和通向压缩腔的油吸取口之间的连通,这样在排放空间被分成两部分的情况下,在这两个空间中就产生了压力差,因此在释放侧的油的水平面就低一些,从而不必担心向油吸取口所供应的油的短缺。将该油吸取口设置在该圆柱形主体之外,因而能从贮油槽顺畅地供给油。
圆柱形主体可以为带锥度,从释放侧向过滤网侧逐渐减少其横截面面积的。由于采用了这样一种带锥度结构,所以就可能使压缩气体射击圆柱形主体的内表面的方向向过滤网的中心偏转。此外,通过将该圆柱形主体设计成带锥度的结构,就能够避免或者限制油从贮油槽侵入到该圆柱形主体的内部。此外,在油聚集在圆柱形主体的情况下,还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过滤网开口面积的降低。当过滤网的开口面积降低时,制冷气体流经过滤网的流动速度增加了,这会导致油捕获能力和油分离能力的降低。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从压缩气体释放部向排放腔释放压缩气体时,从压缩腔流出的混合气体的通道面积在从释放部的出口流出后立即增至过滤网的开口面积,这样在过滤网入口处的流速会以对该面积的增大比相反的比例降低,这会导致出现油雾易于分离的状态。这种压缩气体射击在过滤网上,从而会使含在压缩气体中的油很有效地分离出来。
换句话说,油滴落下来没有通过过滤网,而已经分离出油的压缩气体从该过滤网通过,并从排放口排到外部。尤其是,当过滤网是由细金属线以随意方式编织而成时,密度比制冷气体大的油雾会径直向前移动并射在金属线上并变成为油滴。相反,制冷气体可轻松地通过一紧密结构的间隙,所以就能通过该过滤网。已变成油滴的油由于重力而流到贮油槽中。由于制冷气体的流速在过滤网出口处已经降低,所以油滴不容易被激起。
如果即使是在分离之后,从排放口流出的压缩气体或多或少含有些油,而这样残余下的油量与现有的压缩机中的相比也明显少多了,从而限制了空气调节系统中的效率的降低以及在气体压缩机中油量的降低。
此外,由于过滤网的安装,不再需要如现有技术中的那样设置已油分离挡块,从而能够实现降低气体压缩机的重量以及降低部件的成本。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制成的过滤网。优选采用的过滤网是由短纤维或长纤维在其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中以任意方式排列的。该过滤网可以是一种SUS(不锈钢)材料,而且其厚度是,例如,0.15mm到0.3mm。当含油雾的压缩气体通过这样的过滤网时,所有由大微粒构成的油射在金属线上并滴落下来,而由小微粒构成的压缩气体随意地改变方向并通过金属线之间。在这种方式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油分离效果。当过滤网具有合适的密度和多孔性时,油分离效果可进一步增强。可优选的是,该密度在1.0到3.0g/cm3的范围内而孔隙度在60%到95%的范围之内。该过滤网的最佳尺寸可根据排放腔等的体积而变化。例如,在圆盘形过滤网的情况下,它具有40到150mm的直径和8到30mm的厚度。
希望本发明的过滤网具有固定的厚度(轴向长度)。通过这样构成过滤网,当由制冷气体和油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过滤网时,其密度分布就很均匀,因此制冷气体和油能保存高的分离效果。换句话说,当过滤网具有局部厚的部分时,混合气体通过该处的速度就会降低,而在该处混合气体的密度也会增加,这样就可能发生堵塞,甚至会导致类似于过滤网本身的开口面积降低的情况。
由于从压缩气体流出而形成的喷流的力(动态压力)和由于在过滤网中流程阻力产生的在过滤网前和后侧之间的压差而引起的力(静态压力)被施加到过滤网上时,该过滤网会发生移位或者从安装部分分离下来。为了解决此问题,就希望,至少是在过滤网的背侧,设有一个夹持部,用以避免该过滤网那个向压缩机的下游侧移动。而且将这样的夹持部设计成在过滤网的一部分或全部外边缘之上延伸。
仅必要的是将该过滤网设置在排放腔中,从而将从压缩气体释放部到排放口之间的空间分成一个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一个排放侧空间。在安装过滤网的时候,就希望能保证释放侧空间一足够的体积,这样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的压缩气体的流速就能足够低。
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吸入口,吸入腔,压缩腔,排放腔和排放口。尽管这些部件对于本发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它们的具体结构,构造等没有特殊的限制,而且本发明可应用上述部件的各种结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叶片旋转型压缩机。如上所述,该叶片旋转型压缩机包括高的油动粘滞率以及作用在过滤网上的大的载荷,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解决由于压缩气体作用在过滤网上的载荷而产生的问题。


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的正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气体压缩机的气缸内部的侧向端视图;图3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的正剖视图,该压缩机设有一个改变的过滤网结构;图4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的正剖视图,该压缩机设有一个改变的过滤网结构;图5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的正剖视图,该压缩机设有一个改变的过滤网结构;图6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的正剖视图,在该压缩机中设有一个在其上安装有过滤网的圆柱形的主体;图7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的正剖视图,该压缩机设有一个改变的圆柱形主体结构;图8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的正剖视图,在该压缩机中压缩气体的排放方向是可以调节的;图9为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的正剖视图,该压缩机设有多个压缩气体排放部分;图10A至10G示出了本发明改变的过滤网结构的实施例的截面视图;图11示出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OCR(油循环率)的图表;图12示出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油保持量的图表;和图13为现有的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的正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和2对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气体压缩机进行详述。其中,与现有技术例子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示出一个气体压缩机的简略结构。该气体压缩机装备有一个带有吸入口2的前部外壳1a以及一个带有排放口3的后部外壳1b。与吸入口2相连的吸入管道(没有示出)用来从外部吸入将要被压缩的制冷气体,而与排放口3相连的排放管道(没有示出)用来将已压缩的制冷气体供给到冷凝器等类似装置中(没有示出)。
在前部外壳1a中,有一个与吸入口2相连通的吸入腔4。此外,在后部外壳1b中设有一个气缸5,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截面中,该气缸的内表面基本上为椭圆形;而且还设有一个前侧滑块6(吸入口2侧)和一个后侧滑块7(排放口3侧),这两个滑块都牢固地设置在气缸5的轴向的端面上并且彼此平行。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前侧滑块设有两个吸入通道6a,这样就在吸入腔4和气缸5的内部之间建立起连通。
如图2所示,由旋转轴支撑的可旋转的转子11设置在气缸5的内部。在该气体压缩机的前端,转子10与一个电磁离合器20相连,而且通过操作该电磁离合器20可传递内燃机的驱动力。
在转子11中,沿径向夹持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为5个)叶片15,该叶片15可滑动地安装在多个叶片凹槽12中。当转子11旋转时,在离心力和从背压腔13供给的油的压力的作用下,叶片15伸出和缩回,在旋转的同时它可与气缸5的内壁紧密地接触。气缸5,转子11,叶片15,前侧滑块6以及后侧滑块7构成了一个气体压缩部分的主要的部件,而由气缸5的内表面,叶片15,转子11的外表面,前侧滑块6的后端面以及后侧滑块的前端面形成了气缸压缩腔16。
将内部和外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气缸排放口5a是沿着内部和外部的方向而设置在气缸5的内壁上的,而且其一端与压缩腔16相通。气缸排放口5a的其它端能借助簧片阀14而打开和关闭。在气缸排放口5a的其它端处设置有气缸排放空间17。此外,后侧滑块7设有两个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排放通道7b,而该排放通道7b的排放孔7a通向该气缸的排放空间17。
此外,在由后侧滑块7和后部外壳1b所形成的空间中设有一个排放腔8,该排放腔8与气缸压缩腔16相通。而且,在后侧滑块7的后端,作为压缩气体的释放部形成了两个与排放通道7b相连的排放孔7c。
在排放腔8的底部中,沿着图示的纵向方向设有一个贮油槽18。在该贮油槽18中的油能借助气体压缩机中的不同压力而发射出去,对转轴10的轴承部分产生动态压力,从而避免压缩机中的磨损,并且以油膜的形式提供了一种密封。
在本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在与基本上为排放腔8的纵向中心相垂直的方向上设有一个过滤网300。为了能使该过滤网300将排放腔8分成释放侧空间8a和排放口侧空间8b,可将其设计成盘形,而且将其结构和尺寸设计成其轮廓跟随着后部外壳1b的内壁。安装该过滤网300,并且使其外表面部分紧紧地接触安装部21,该安装部21设置在后部外壳1b的释放侧8a和排放口侧8b之间的内壁上。该安装部21设有按照过滤网300的厚度彼此间隔开的夹持部25,25,并且能将该过滤网300固定在两个夹持部25,25之间的位置上。该过滤网300是由长金属纤维的构成的金属丝沿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随意排列而形成的,而且其前和后端面都沿圆拱形(半球形)方式朝压缩气体流入侧,即释放孔7b侧突起。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300是利用SUS长纤维构成的一个盘形,其中该长纤维具有在1.0到3.0g/cm3的密度以及60%到95%的孔隙度中0.15到0.30mm的厚度。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具有40到150mm的直径以及8到30mm的厚度,并且突起部分的高度与过滤网直径之间的比值在0.05到0.20之间,突起部分的顶点位于过滤网300的中心。
下面,对上述气体压缩机的操作进行说明。
当操作气体压缩机的时候,内燃机可操作电磁离合器,并且使转轴10旋转(没有示出)。然后,转子11随着转轴10的旋转而旋转。借助由于这种旋转以及油供应到背压腔13而产生的离心力,一种对外表面的增压力就会施加到叶片5上。如图2所示,叶片15在增压力的作用下向外表面移动,在随转子11旋转的同时紧紧地与气缸5的内壁以及前侧滑块6和后侧滑块7的侧壁相接触。作为这种旋转的结果,在气缸5中产生了一种吸入力,这样就能将制冷气体从吸入管道经吸入口吸入。制冷气体先吸入到吸入腔4再经过两个设置在前侧块6中的吸入通道而吸入到气缸5中。在气缸5中,通过气缸压缩腔16的体积变化可连续地压缩该制冷气体。
受压缩的制冷气体从气缸压缩腔16射入到气缸释放孔5a中,并打开簧片阀14。然后,将该气体经由排放空间17,后侧滑块排放孔7a,排放通道7b以及释放孔7进一步输送到排放腔8的释放侧空间8a中。由于该制冷气体经历了吸入、压缩和释放工序,所以它吸收了气体压缩机中的油,并且当它从释放孔7b排放到排放腔8的空间8a时处于含油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将一种完全圆形的转子11设置在内轮廓为椭圆形的气缸5的中心处,并且两个月牙形的气缸腔以在斜对的位置而设置,这样,制冷气体在这两个腔中经历一系列的操作吸入、压缩和释放。而且,如图2所示,吸入通道6a,气缸排放孔5a,簧片阀14,排放空间17,后侧滑块排放孔7a,排放通道7b等都设有两个。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在转子11中设有5个叶片,这样,在同一月牙形的气缸腔中,当转子11进行一种旋转时,由叶片限定的压缩腔16的构成就实现了5倍的效果。因此,在同一月牙形的气缸腔中,在转子11的一种旋转过程中,该系列操作制冷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放就会实现5倍的效果,这意味着在两个气缸腔中可实现共10倍的效果。而且,由于5个的叶片数量是奇数,所以在两个气缸腔中的吸入、压缩和排放操作在相位上是反相的,并且交替发挥作用。
从两个释放孔7c交替释放出的压缩气体向后流到释放侧空间8a中,并且在射到过滤网300之前并扩散到释放侧空间8a中。作为扩散的结果,压缩气体的流速与释放时相比显著地降低了。当压缩气体射在到过滤网300时,含在其中的油微粒撞在过滤网300的金属线上,而气体成分通过过滤网300的金属丝之间,从而使气体和油彼此分离开。
分离出的油从过滤网300上滴落下来从而聚集在贮油槽18中,而气体成分通过过滤网300从而流入到排放口侧空间8b中以便从排放口3中排出。过滤网300已经将该压缩气体中的油成分充分除去,这样,与现有压缩机相比,含在压缩气体中的油的数量就显著地低了。此外,由于从气体压缩机中除去油的量变得少了,所以在压缩机中油量的减少也少,这样就可能确保一较长时期的充足的油保持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由于压缩气体的流动而形成的喷流的力以及由于流程阻力产生的在过滤网前和后侧之间的压差而引起的力,该过滤网像是会从上述安装部21的夹持部25,25上分离开。然而,由于过滤网300的突起结构,所以本实施例中它具有增加的强度,这样,尽管当压缩气体从释放孔7b释放出来时,由于压缩气体的喷流而产生的向后变形的力会施加在过滤网上,但是过滤网却不易于向后变形,这样就避免了由于这种变形而导致的油分离能力的降低。此外,如果过滤网300确实发生了变形,朝释放孔7c侧突出的中心顶点移至最后的位置处,结果是过滤网作为一个整体而变得扁平了。因此,指向外边缘的力作用在过滤网的外边缘部分上,而且能将过滤网紧紧地接触安装部21的夹持力也增加了,从而增强了过滤网300自身的夹持能力。
(实施例2)尽管在第一个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过滤网具有圆拱形的形状,但是本发明改进的过滤网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也可以采用一种向气体流入侧突起的圆锥形的过滤网310。如同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过滤网300一样,在此结构的过滤网中,也能够获得增强过滤网310夹持能力的效果。除此之外,该气体压缩机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因此,相同的部件就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沿压缩机的轴向延伸的排放通道7b位于后侧滑块7中,而释放孔7c位于排放通道7b的前端。因此,压缩气体从释放孔7c大体上是沿着轴向释放出来的,并射在过滤网300,310上。这样,如图1和3所示,压缩气体射在过滤网300,310的大致在其中心的位置上。在过滤网300,310中,突起部分的顶点大体上位于过滤网表面的中心,而压缩气体在偏离该顶点的位置处射在过滤网上。值得注意的是,当载荷作用到该顶点上时,突起结构具有高的抵抗变形的强度。从这点来看,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过滤网的突起结构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实施例3)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所示的气体压缩机。
从上述观点可知,在该气体压缩机中,不改变过滤网300的结构的同时,将后侧滑块7设置两个与压缩机的轴向倾斜延伸的排放通道70b,作为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的释放孔70c位于该通道的前端开口处。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相同的部件就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
将排放通道70b的延伸方向设计成令从位于通道前端的释放孔70c射出的压缩气体能大体上朝过滤网300的中心,即顶点部分的方向前进。在本实施例中,释放孔70c释放出的压缩气体可射在过滤网300的顶点及其周围上,这样由于该突起结构可有效地避免过滤网300变形。此外,由于压缩气体射在过滤网300的中心部分上,所以载荷能均匀地传递到过滤网300上,而施加到过滤网300的外边缘部分的应力也是均匀的,因此有效地增强了夹持能力。
(实施例4)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示的气体压缩机,其中,针对上述观点改进了过滤网的结构。
换句话说,在后侧滑块7中,排放通道71b是沿着相对于压缩机的轴向有点倾斜的方向延伸的。该排放通道71b与一个排放孔7a相通,而且同时,通过一个排放通道与另一个排放孔7a相通(没有示出)。在排放通道71b的前端,设有一个作为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的释放孔71c。对于两个像这样与气体压缩部分相通的排放通道而言,也能够连接到同一后侧滑块的内部。
将排放通道71b的延伸方向设计成令从释放孔71c射出的压缩气体能朝过滤网320的中心附近的方向前进。在过滤网320的此位置上,一部分就是突起部分320a的顶点。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相同的部件就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第四个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释放孔71c释放出的压缩气体可射在过滤网320的突起部分320a的顶点及其周围上,这样由于该突起结构可有效地避免过滤网320变形。即,通过修改过滤网的结构而使突起部分的顶点位于压缩气体射击的位置,就能够增强强度从而提高突起结构的效果。
如同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那样,本发明的过滤网可在两个前侧和后侧都设有突起,或者如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那样局部设有突起。在局部设有突起的情况下,就希望从释放孔出来的压缩气体能射在突起部分上,而且更希望压缩气体能射在突起部分的顶点上。
(实施例5)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所示的气体压缩机。
第五个实施例中的气体压缩机装备有一个带有一个吸入口2的前部外壳1a以及一个带有一个排放口3的后部外壳1b。在前部外壳1a中,设有一个与吸入口2相通的吸入腔4,而且,在后部外壳1b中设有一个气缸5,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截面中,该气缸的内表面基本上为椭圆形。一个前侧滑块6(吸入口2侧)和一个后侧滑块7(排放口3侧)都牢固地安装在气缸5的轴向的端面上并且彼此平行。
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前侧滑块6设有两个吸入通道6a,这样就在吸入腔4和气缸5的内部之间建立起连通。
如图2所示,在气缸5的内部,设有一个由旋转轴支撑的可旋转的转子11。通过操作一个电磁离合器20可将内燃机(没有示出)的驱动力传递该转子10上。
转子11沿径向夹持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为5个)叶片15,该叶片15可滑动地安装在多个叶片凹槽12中。当转子11旋转时,在离心力和从背压腔13供给的油的压力的作用下,叶片15伸出和缩回,叶片在旋转的同时与气缸5的内壁紧密地接触。气缸5,转子11,叶片15,前侧滑块6以及后侧滑块7构成了一个气体压缩部分的主要的部件,而由气缸5的内表面,叶片15,转子11的外表面,前侧滑块6的后端面以及后侧滑块7的前端面形成了气缸压缩腔16。
在气缸5的内壁中,设有两个气缸排放孔5a,该排放孔的一端沿着内部和外部的方向与压缩腔16相通,而气缸排放口5a的其它端能借助簧片阀14而打开和关闭。在气缸排放口5a的其它端处设置有气缸排放空间17。此外,后侧滑块7设有两个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排放通道71b,而该排放通道71b的排放孔7a分别通向该气缸的排放空间17。
此外,在由后侧滑块7和后部外壳1b所形成的空间中设有一个排放腔8,该排放腔8与气缸压缩腔16相通。此外,将一个圆柱形主体安装在后侧滑块7上并且在排放腔8延伸,而且,由于该圆柱形的主体40,在排放腔8中就形成了一个内部空间50。即,内部空间50构成了释放侧空间。该圆柱形主体40通过一个底座部41的中间部固定在后侧滑块上,该底座部设有与排放通道71b相通的第二排放通道41b。在排放腔8侧的该排放通道41b的前端可作为释放孔41b而构成本发明的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孔41c位于圆柱形主体40的内部并被圆柱形主体40所围绕。
在气缸主体40的前端,将一个过滤网330安装在一个凹槽状的安装部22中,该安装部沿着圆柱形主体40的内表面形成以便覆盖其开口。此外,在安装部22的排放口侧,即,在圆柱形主体40的前端侧设有一个环形的夹持部。过滤网330是由金属纤维构成的金属线沿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随意排列而形成的。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330是利用SUS长纤维构成的一个盘形,其中该长纤维具有在1.0到3.0g/cm3的密度以及0.15到0.30mm的厚度。而过滤网具有60%到95%的孔隙度、40到150mm的直径以及8到30mm的厚度。
过滤网330的外部构成了排放侧空间8b。
在排放腔8的底部中,设有一个贮油槽18。后侧滑块7设有一个通向该贮油槽18的进油孔9。该进油孔9位于圆柱形主体40的外侧。在贮油槽18中的油能借助气体压缩机中的不同压力通过进油孔9而发射出去,从而避免压缩机中的磨损,并且以油膜的形式提供了一种密封。
下面,对第五实施例中气体压缩机的操作进行说明。省略或删节对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相同操作的说明。
当操作气体压缩机,已经受压缩的气体从气缸压缩腔16通过后侧滑块7的排放通道71和第二排放通道41b而流出,然后它从释放孔41c释放到圆柱形主体40的内部空间50中。释放孔41c释放到内部空间50中的压缩气体,朝位于后部的过滤网330的方向向内部空间50中流动,同时在内部空间50中分散开直至射击到过滤网330上。在该分散工序中,与释放之时相比,压缩气体的流速显著地降低了,这样,具有比较大比重的油就会从制冷气体中分离出来并且逐渐集聚在内部空间50中。就压缩气体射击在过滤网330而论,含在其中的油微粒被过滤网330的金属线所捕获,从而使油和气微粒彼此分离。从过滤网330分离出的油滴落下来并聚集在贮油槽18中。同时,而气体成分通过过滤网330从而流入到排放腔8的排放口侧空间8b中,以便从排放口3中排出。
由于圆柱形主体40小于排放腔8,所以安装在圆柱形主体40上的过滤网330的直径也小于将过滤网330直接安装在排放腔8的情况下的直径,这样,当压缩气体射击相同时,该过滤网330受到的变形小一些。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圆柱形主体在其整个外表面都为圆柱形的主体,但是也可以利用一部分外壳来作为圆柱形主体。
(实施例6)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它是对第五实施例进行的改变。在第六实施例中,将一个渐缩的圆柱形主体45安装在后侧滑块7上,该圆柱形主体其直径朝前端逐渐减少。在圆柱形主体45的前端开口处,将一个过滤网330设置在一安装部23上,该安装部以与前述的实施例相类似的方式设在圆柱形主体45的内表面上。为了避免过滤网330移动,在圆柱形主体位于过滤网330的排放侧空间8b的前边缘处设有一个环形的夹持部27。后侧滑块7设有沿着压缩机的轴向方向而延伸的排放通道7b,构成压缩气体释放部的释放孔7c位于该排放通道7b的前端。此外,后侧滑块具有一进油孔9,该进油孔9位于圆柱形主体45的外部。
如同第五实施例中的一样,在第六实施例中,压缩气体从释放孔7c释放到构成释放侧空间的内部空间51中,当压缩气体射击在过滤网330上时,含在其中的油微粒被分离出来,而气体成分通过过滤网330的金属线到达排放腔8。从过滤网330分离出的油滴落下来并聚集在贮油槽18中。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在压缩气体射击相同时,具有较小直径的过滤网330发生的变形也较小。此外,在第六实施例中,由于圆柱形主体45的减缩的结构,所以圆柱形主体的开口高度(过滤网安装的位置)相对于贮油槽18增加了,因此就能尽可能的避免贮油槽18中的油侵入到圆柱形主体45的内部空间51中。
此外,在第六实施例中,排放通道7b沿着压缩机的轴向方向而延伸,而且圆柱形主体45的内壁位于通道的前面,这样,部分从释放孔7c释放出的压缩气体首先射在圆柱形主体45的内壁上,然后改变方向射在过滤网330上。结果,在射在过滤网330之前,该压缩气体已经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分散开,从而避免了压缩气体的射击集中在过滤网的一部分上。
(实施例7)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它是对第五和第六实施例进行的改变。
在第七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通过底座部46的中间部将一个渐缩的圆柱形主体45安装在后侧滑块7上,该圆柱形主体其直径朝排放腔8侧逐渐减少,而且在该圆柱形主体45中设有构成释放侧空间的内部空间52。
后测滑块7设有两个相对压缩机的轴向倾斜的排放通道70b,而且在底座部46b中设有两个与排放通道70b相通的排放通道46b,构成压缩气体释放部的释放孔46c位于第二排放通道46b的前端。此外,后测滑块设有进油孔9,该进油孔9位于圆柱形主体45之外。
在第七实施例中,将过滤网340安装在一个安装部24中,该安装部24设置在圆柱形主体45前端的开口的内壁上。而且该过滤网340为一圆拱形的盘,其前侧和后侧向释放孔46c侧突起。该盘形的过滤网340是利用长SUS纤维构成的,其中该长纤维具有在1.0到3.0g/cm3的密度以及60%到95%的孔隙度中0.15到0.30mm的厚度。而且,具有40到150mm的直径以及8到30mm的厚度。此外,在该过滤网340中,突起部分的高度与过滤网直径之间的比值在0.05到0.2之间,而且突起部分的顶点位于过滤网340的中心。
在过滤网340的排放腔8侧的圆柱形主体的前边缘处,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夹持部28,它可避免过滤网340的移动。
与第五和第六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在本第七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压缩气体从释放孔46c释放出来并进入到圆柱形主体45的内部空间52中,而且通过过滤网340将油和无油的制冷气体分离。
在第七实施例中同样,当压缩气体射击相同时,具有小直径的过滤网340也不容易变形。此外,过滤网340的前侧和后侧都向压缩气体流入侧突起,从而借助突起部分,该过滤网在压缩气体的射击载荷作用下发生较少的变形。此外,由于作用在过滤网340上的载荷被传递到外边缘部,所以能将过滤网紧紧地与圆柱形主体45的内壁相接触的夹持力也增加了,从而,与实施例1相同,提高了过滤网340自身的夹持能力。
此外,在第七实施例中,将排放通道46b的延伸方向设计成使从释放孔46c出来的压缩气体能向着过滤网的中心部分,即顶部前进。由于释放孔46c出来的压缩气体射击在突起部分的顶点及其附近,所以能够有效地获得由于突起结构而增强效果的强度。
(实施例8)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它是对第七个实施例进行的改变。
如图9所示,设在后测滑块7中的两个排放通道7b在圆柱形主体45的底座部46内连接在一起,从而与位于底座部46中的一个第二排放通道46b相通,构成压缩气体释放部的释放孔46c位于第二排放通道46b的前端。与第七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在本第八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压缩气体从释放孔46c释放出来并进入到圆柱形主体45的内部空间52中,而且通过过滤网340将油和无油的制冷气体分离。
这样,与压缩气体部相连通的该两个排放通道在圆柱形主体的底座部中连接成一个通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气体压缩机中,当由于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的压缩气体的流动而形成的喷流的力(动态压力),以及由于在过滤网中流程阻力产生的在过滤网前和后侧之间的压差而引起的力(静态压力)施加到其上时,将每个过滤网300,310,320和340设计成其外边缘部分随发生的变形而向周围扩张,从而能将过滤网紧紧地接触安装部的夹持力也增加了。图10A至10G示出了过滤网的改变实施例,而且这些过滤网具有上述过滤网相同的功能。
在图10A所示的过滤网350a中,其面向压缩气体释放部的前侧和位于其后部中的后侧都为具有不同曲率的曲面。在该图中,前侧的曲率大于后侧的曲率。
在图10B所示的过滤网350b中,其面向压缩气体释放部的前侧具有圆锥形或似棱形的形状,而位于其后部的后侧为曲面形状。
在图10C所示的过滤网350c中,其面向压缩气体释放部的前侧为曲面形状,而位于其后部的后侧为圆锥形或似棱形的侧面。
在图10D所示的过滤网350d中,其面向压缩气体释放部的前侧和位于其后部中的后侧都具有圆锥形或似棱形的结构,而且该结构向压缩气体释放部的那侧突出。
在图10E所示的过滤网350e中,其面向压缩气体释放部的前侧为多个曲面的组合,而位于其后部中的后侧为曲面形状。
在图10F所示的过滤网350f中,其面向压缩气体释放部的前侧和位于其后部中的后侧都具有曲面形状,而且在其外边缘上设有朝压缩气体释放部向后弯曲过滤网的、环形的向后弯部分。
在图10G所示的过滤网350g中,其面向压缩气体释放部的前侧为多个圆锥形或似棱形侧表面的组合,而位于其后部中的后侧为一个圆锥形或似棱形的侧面。

下面,通过和比较例的对比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了比较不同过滤网的强度,准备以下比较例一气体压缩机(排放腔为圆拱形型式),其中如图1的实施例一样在排放腔中设有一个圆拱形的过滤网;一个气体压缩机(圆柱形主体扁平板型式),其中如图6所示在圆柱形主体的前端设有一个扁平的过滤网;以及一个气体压缩机(圆柱形主体圆拱形型式),其中如图8所示,在圆柱形主体的前端侧设有一个圆拱形的过滤网。此外,作为一个示例,准备了一个气体压缩机(排放腔为扁平板型式),其中如图13所示在排放腔中设有一个扁平的过滤网。这些气体压缩机的唯一区别在于过滤网的排列。除此之外,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同样的排放腔容积。
在进行过滤网的强度实验中,通过将大载荷瞬间施加到这些过滤网上的流体压缩耐久实验来进行评定。在流体压缩耐久实验中,重复进行以下过程在停止压缩机之后立即利用在排放腔中的高压和在吸入腔中的低压之间的压差将贮油槽中的油临时沿相反方向通过在压缩机主体中的间隙部分流入到吸入腔侧,并且在压缩机的下次操作开始的时候,集聚在吸入腔侧的油被吸入并排出。在一次启动时,油吸入/排出量为几百立方厘米。
在流体压缩耐久实验中,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对于叶片旋转型压缩机而言,使用粘度相当低的一种油。所使用的油的动粘滞率在40℃为80mm2/s,在100℃时为15mm2/s。当油粘度很高时,在压缩机处于停止状态时,该油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通过压缩机主体的间隙部分,导致实验周期很长。从此点出发,为评估实验可以采用低粘度的油。
在流体压缩耐久实验中,如下进行测定。重复进行大约50,000次的上述过程从而来检查每个部件是否发生任何损坏。在对比例为排放腔为扁平型气体压缩机的情况下,从压缩机主体排出的油所射击的部分集中发生局部变形,这样它就会向相反侧突出。
相反,在排放腔为圆拱形过滤网中,对比例的圆柱形主体扁平型过滤网,和气缸主体圆拱形过滤网即使重复进行上述过程50,000次,实际上也观察不到变形,这证明了它们强度优越。
下面对比油的分离性能,准备一个如上所述的排放腔为圆拱形的气体压缩机,一个圆柱形主体平板形气体压缩机,以及一个如图13所示,移走除雾器30现有的气体压缩机。这些气体压缩机的区别仅仅在于过滤网的设置方式以及油分离挡块的设有/缺少,此外,具有大体上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排放腔容积。
在这些气体压缩机中,OCR(油循环率)以及油保持量可根据压缩机旋转速度的变化来测定。OCR表示从气体压缩机排放到外部中的油(相对压缩气体的质量比)和压缩气体的量。油保持量宝石保持在压缩机中的油的量,而且是根据油水平和外壳结构来计算的;它是表明油分离效果的一个指标。
表2和3以及附图11和12示出了实验结果。此处,值得注意的是,从流向空调系统的油的OCR值越小,量越少,而却油在热交换器等中的热交换量越少,会导致空气调节效率的提高;在压缩机中的油保持量越大,那么不充分润滑的危害就越少。
从表和附图中显然可以知道,与现有的压缩机相比,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圆拱形和圆柱形)在任何旋转速率时,OCR和油保持量都可获得较满意的值,这就证明了本发明在从压缩气体分离油效果方面具有优越性。
表2

单位质量%表3

单位毫升(ml)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包括一个用于从外部吸入气体的吸入口,一个与该吸入口相通的吸入腔;一个与该吸入腔相通的气体压缩部分;一个设置在该气体压缩部分中的释放部分;一个与该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相通的排放腔;一个与该排放腔相通并能将压缩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放口;以及一个设置在排放腔中的过滤网,该过滤网横向于压缩气体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来的方向而延伸并且将排放腔空间分成一个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一个排放部侧空间,在该排放腔中过滤网的前和后侧都向压缩气体流入侧突出,从而限制了由压缩气体的射击而引起的变形,而且能将由于射击而产生的载荷传递到过滤网的外边缘部分因而提高了过滤网夹持强度。此外,在该过滤网中,能将压缩气体所含有的油更有效地分离出来,这样,能避免由于油流入到空气调节系统等中而引起的空调器等效率的降低。此外,由于在气体压缩机中能保持着充足的油量,所以就能够避免由于油的减少而引起油的缺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气体压缩机包括一个用于从外部吸入气体的吸入口,一个与该吸入口相通的吸入腔;一个与该吸入腔相通的气体压缩部分;一个设置在该气体压缩部分中的释放部分;一个与该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相通的排放腔;一个与该排放腔相通并能将压缩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放口;以及一个沿着排放腔的方向延伸的圆柱形主体,该主体围绕着该气体释放部以便能在该排放腔中确定出一内部空间;以及一个设置成能覆盖该圆柱形主体的圆柱孔的过滤网,由此减小过滤网的表面积,从而获得强度上的提高以及限制由于压缩气体的射击而引起的变形。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能够将油有效地从压缩气体中分离出来。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压缩机,它包括一个用于从外部吸入气体的吸入口;一个与该吸入口相通的吸入腔;一个与该吸入腔相通的气体压缩部分;一个设置在该气体压缩部分中的释放部分;一个与该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相通的排放腔;一个与该排放腔相通并能将压缩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放口;以及一个将排放腔空间分成一个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一个排放部侧空间的过滤网,其中,将该过滤网设置成使其外圆周部分位于该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该排放部侧空间之间的边缘的安装部分上,这样,当由于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的压缩气体的流动而形成的喷流的力(动态压力),以及由于在过滤网中流程阻力产生的在过滤网前和后侧之间的压差而引起的力(静态压力)施加到其上时,该过滤网的外边缘部分根据上述的力所引起的变形而向周围扩张,从而增加一个力,通过该力能将该过滤网固定在紧密地与安装部相接触的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压缩部分设有一个气缸,位于气缸的轴向的端面上的侧滑块,一个可旋转地设置在气缸中的转子,以及设置在该转子中的叶片,该叶片沿着径向是可伸缩的,而且在气体压缩部分中所使用的油,其具有的动粘滞率处于在40℃时,60-350mm2/s和100℃时,13-25 mm2/s范围之内。
3.一种气体压缩机,它包括一个用于从外部吸入气体的吸入口;一个与该吸入口相通的吸入腔;一个与该吸入腔相通的气体压缩部分;一个设置在该气体压缩部分中的释放部分;一个与该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相通的排放腔;一个与该排放腔相通并能将压缩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放口;以及一个设置在排放腔中的过滤网,该过滤网横向于压缩气体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来的方向而延伸并且将排放腔空间分成一个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一个排放部侧空间,其特征在于该过滤网的前侧和后侧都向压缩气体流入侧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将该过滤网的突起部分的一个顶点设置在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的压缩气体所射击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压缩部分设有一个气缸,位于气缸的轴向的端面上的侧滑块,一个可旋转地设置在气缸中的转子,以及设置在该转子中的叶片,该叶片沿着径向是可伸缩的,而且在气体压缩部分中所使用的油,其具有的动粘滞率处于在40℃时,60-350mm2/s和100℃时,13-25mm2/s范围之内。
6.一种气体压缩机,它包括一个用于从外部吸入气体的吸入口;一个与该吸入口相通的吸入腔;一个与该吸入腔相通的气体压缩部分;一个设置在该气体压缩部分中的释放部分;一个与该压缩气体释放部分相通的排放腔;一个与该排放腔相通并能将压缩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放口;一个在排放腔中延伸的圆柱形主体,该主体围绕着该气体释放部以便能在该排放腔中限定出一个内部空间;以及一个设置成能覆盖该圆柱形主体的圆柱孔的过滤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过滤网的前侧和后侧都向压缩气体流入侧突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排放腔底部的一个贮油槽,以及一个用于将集聚在贮油槽中的油供给到气体压缩部中的油吸取口,其中该油吸取口位于圆柱形主体之外。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圆柱形主体具有一个带锥度的结构,该带锥度结构的横截面面积从压缩气体释放部向设置该过滤网的那侧逐渐减少。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压缩部分设有一个气缸,位于气缸的轴向的端面上的侧滑块,一个可旋转地设置在气缸中的转子,以及设置在该转子中的叶片,该叶片沿着径向是可伸缩的,而且在气体压缩部分中所使用的油,其具有的动粘滞率处于在40℃时,60-350mm2/s和100℃时,13-25mm2/s范围之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能避免用于分离压缩气体中所含油的过滤网的变形。它有用于从外吸入气体的吸入口,与吸入口相通的吸入腔;与吸入腔相通的气体压缩部;一个设在气体压缩部中的释放部;与压缩气体释放部相通的排放腔;与排放腔相通并能将压缩气体排出外部的排放口;及将排放腔空间分成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排放部侧空间的一个过滤网,其中将过滤网作成使其外周部位于该压缩气体释放侧空间和排放部侧空间之间边缘的安装部分上,遂当因从压缩气体释放部释放出的压缩气体的流动而形成的喷流的力(动压力),及因在过滤网中流程阻力产生的在过滤网前后侧压差所致力(静压力)施加其上时,该过滤网的外边缘部分由上述力所致变形而向周围扩张而增加一个力,该力能将过滤网固定在紧密与安装部接触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F04C29/12GK1434215SQ03120040
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5日
发明者大野浩干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