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泵,尤其涉及一种由单一马达控制,通过简单按键操作,令充气床充气展开,成为可使用状态,或经按压泄气按键,使充气床内部空气泄放出去而折叠成小体积收藏状态的充气泵。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垫式充气床,大都是设有一个可充放气的气垫作为床体,利用设置在气垫上的气阀,对气垫内部充气时能使气垫充气而展开,或开启气阀使气垫泄气后,减缩气垫体积以利收藏。
现有的上述充气床,也有安装泵(PUMP)进行充气的设计结构,但这种充气床在泄气时,必需另行操作,以人工开启气阀,必要时必需紧压床体以加速泄气的动作,故,操作上较为费工费时,泄气时间长实用性较差。在上述泄气操作上,也有使用泵(PUMP)进行泄气的设计结构,但这种装置也都是外加式的泵,操作过程中必需以双手压紧气泵与床体间的空气通道,并且因为外加式泵是单独的设备,也有气泵的收藏问题等,容易造成收藏上的困扰而且使用并不方便。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充气泵,其专供用于对充气床充气和放气,可以经由简单的按键操作,令充气床充气而展开成为可使用状态,或经按压泄气按键,使充气床内部空气泄放出去而被折叠成小体积收藏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充气泵,包括壳部、上盖,安装在充气床侧端用于对充气床进行充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部与上盖中空内部容置设风叶、马达固定架、集风槽、马达,壳部一端面设有气孔,该气孔与充气床外部导通;一气阀装置包括一左壳体与一右壳体的中空内部容置设有侧盖、橡胶圈、卡扣、胶钉、电磁阀支架与一电磁阀,左壳体侧边设有气孔,该气孔与充气床内部导通,用作充气及泄气的进出口端;壳部与上盖形成充气泵的前半部,左壳体与右壳体形成充气泵的后半部,且该前半部与后半部组合构成密封的一体结构。
前述的充气泵,其中充气泵由电源导线经电源插头连接外部电源,一设有充气按键与泄气按键的切换开关自充气泵上延伸出来,控制充气泵作充气与泄气。
前述的充气泵,其中切换开关的充气按键控制马达旋转而带动风叶,同时控制气阀装置的电磁阀打开气孔,用于充气,切换开关的泄气按键,仅用于控制气阀装置的电磁阀打开气孔,以便泄气。
本实用新型充气泵的有益效果是,其设置在一充气床上,该充气床为一密封的气垫,充气床的唯一开口端设置该充气泵。充气泵包括一马达、风叶、集风槽,共同被容置在壳部与上盖的中空内部,壳部一端面上设有气孔,该气孔与充气床外部导通,作为充气及泄气的进出口端;一气阀装置包括电磁阀、侧盖、橡胶圈、卡扣与胶钉,共同被容置在左壳体与右壳体的中空内部,左壳体侧边也设有气孔,该气孔与充气床内部导通,作为充气及泄气的进出口端。马达设有电源线及一外接的切换开关,切换开关上设有一充气按键及一泄气按键,充气按键可导通电源控制马达旋转,同时也控制气阀装置的电磁阀,令侧盖上的胶钉打开,以便充气;泄气按键为仅用于控制气阀装置的电磁阀,令侧盖上的胶钉打开,以便泄气。
当导通马达供电并按下切换开关上的充气按键时,马达带动风叶旋转,同时控制电磁阀令胶钉打开左壳体的气孔,此时,可自壳部上的气孔进气,经气阀装置左壳体上的气孔对密封的充气床内部充气,使充气床展开而成为可供使用状态。完成充气动作后,释放充气按键即可由胶钉封闭左壳体的气孔,使充气床保持气密。泄气时,只需按下切换开关上的泄气按键,由电磁阀控制胶钉再次打开左壳体的气孔,此时,可自左壳体上的气孔,经壳部上的气孔将密封的充气床内部空气泄放出来,达到泄气目的。使用固定在充气床上的充气泵对充气床充气或泄气,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充泄气作业,且操作时只是按压开关按键的动作,使用方便,效果理想。
四
图1为安装本实用新型充气泵的充气床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泵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泵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充气床、11泵、12电源线、13电源插头、14切换开关、15本体、16风叶、17马达固定架、18集风槽、19马达、20上盖、21气孔、22左壳体、23侧盖、24橡胶圈、25卡扣、26胶钉、27支架、28电磁阀、29右壳体、30气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泵11,是组装在一充气床10的侧端。充气床10为一密封的气垫,充气床10的唯一开口端,设置充气泵11;充气泵11由电源导线12经电源插头13连接外部电源,一设有充气按键与泄气按键的切换开关14,自充气泵11上延伸出来,可控制充气泵11进行充气与泄气的动作。
充气泵11的外观如图2所示,其结构分解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上述充气泵11包括风叶16、马达固定架17、集风槽18、马达19,共同被容置在一壳部15与上盖20的中空内部,壳部15的一端面上设有气孔21,该气孔21与充气床外部导通,用作充气及泄气的进出口端;一气阀装置包括侧盖23、橡胶圈24、卡扣25、胶钉26、电磁阀支架27与一电磁阀28,共同被容置在左壳体22与右壳体29的中空内部,在左壳体22的侧边设有气孔30,该气孔30与充气床内部导通,用作充气及泄气的进出口端。
上述充气泵11组装后,壳部15与上盖20形成充气泵11的前半部,左壳体22与右壳体29形成充气泵11的后半部,且该前半部与后半部是组合构成密封的一体结构。
上述充气泵11,由切换开关14的充气按键控制马达19旋转以带动风叶16,同时也控制气阀装置的电磁阀28打开气孔30,即可用于充气;切换开关14的泄气按键,则仅用于控制气阀装置的电磁阀28打开气孔30,以便泄气。
在实际操作时,导通外部供电并按下切换开关14的充气按键时,马达19带动风叶16旋转,同时控制电磁阀28令胶钉26打开左壳体22的气孔30,此时,可自壳部15上的气孔21进气,经气阀装置左壳体22上的气孔30对密封的充气床10内部充气,使充气床10展开成为可供使用状态。完成充气动作后,释放充气按键时,即控制电磁阀28令胶钉26复位,封闭左壳体22的气孔30,使充气床10保持气密。泄气时,按下切换开关14上的泄气按键,由电磁阀28控制胶钉26再次打开左壳体22的气孔30,此时,可自左壳体22上的气孔30,经壳部15上的气孔21,将密封的充气床10内部空气泄放出来,达到泄气目的。
如上述的本实用新型,使用固定在充气床10的充气泵11对充气床10进行充气或泄气,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充泄气作业,且操作上只是按压开关按键的动作,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而且操作方便,效果理想。
由于充气作业是经由安装在充气床10上的充气泵11完成,不需使用额外的泄气装置,经泄气后的充气床10可以被折叠成小体积收藏状态,所以本实用新型也没有收藏不方便的问题,达到预定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泵,包括壳部、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部与上盖的中空内部容置设有风叶、马达固定架、集风槽、马达,壳部一端面设有气孔,该气孔与充气床外部导通;一气阀装置包括一左壳体与一右壳体的中空内部容置设有侧盖、橡胶圈、卡扣、胶钉、电磁阀支架与一电磁阀,左壳体侧边设有气孔,该气孔与充气床内部导通,用作充气及泄气的进出口端;壳部与上盖形成充气泵的前半部,左壳体与右壳体形成充气泵的后半部,且该前半部与后半部组合构成密封的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由电源导线经电源插头连接外部电源,一设有充气按键与泄气按键的切换开关自充气泵上延伸出来,控制充气泵作充气与泄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泵,其安装在一充气床侧端用于对充气床进行充气,包括壳部与上盖的中空内部容置设有风叶、马达固定架、集风槽、马达,壳部一端面设有气孔,该气孔与充气床外部导通;气阀装置为左壳体与一右壳体的中空内部容置设有侧盖、橡胶圈、卡扣、胶钉、电磁阀支架与一电磁阀,左壳体侧边设有气孔,该气孔与充气床内部导通,用作充气及泄气的进出口端;壳部与上盖形成充气泵的前半部,左壳体与右壳体形成充气泵的后半部,且该前半部与后半部组合构成密封的一体结构;可以经由简单的按键操作,令充气床充气而展开成为可使用状态,或经按压泄气按键,使充气床内部空气泄放出去而被折叠成小体积收藏状态。
文档编号F04D17/10GK2731147SQ20042002947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6日
发明者翟所强 申请人:翟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