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新风换气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3654阅读:1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内新风换气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风机,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新风换气风机。
背景技术
房屋的通风设施好比是人的肺,吸入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保证一定的新风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最小新风量为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这个新风量标准仅相当于美国标准的六成,但是,在已经投入运营的众多高楼大厦中,达不到新风标准的并不在少数。大多数建筑需要靠开窗或安装换气扇来加大通风,这在噪声和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越来越不可能,特别是大城市环境噪声大,空气中粉尘和有毒气体多,直接换气的危害更加明显。而且通常使用的换气扇,门窗越密闭,噪音越大,这加剧了环境的噪声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室内新风量、净化空气和隔离噪声的室内新风换气风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室内新风换气风机,包括蜗壳、置于蜗壳中的外转子电机和与外转子电机相匹配的叶轮,其特征在于电机的定子固定设置于蜗壳上;叶轮为离心式风轮,固定设置于电机的转子外缘上;蜗壳板面的电机轴线方向上设置进气口,电机轴线的径向上设置出气口。
以上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说明如下在进气口处设置吸声过滤材料。
所述的叶轮叶片的截面呈弧形、轴向呈长方条形,环形等距离设置于叶轮盘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式结构,通过离心式叶轮的旋转实现气流沿轴向吸入,沿径向排出,避免室外被污染的空气直接进入室内。
2.本实用新型在吸气口设置吸声过滤材料,不但将空气净化,还可以隔离室外噪音,在门窗越密闭的情况下,声音越小,克服传统换气扇的弊端。
3.本实用新型尺寸小,可直接安装于墙体中,不再需要打开门窗换气。
4.本实用新型小功率电机即可带动,能耗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1—蜗壳,2—电机,3—吸声过滤材料,4—叶轮,5—进气口,6—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在室内设置操纵控制板控制电机。如图所示,电机2固定设置于蜗壳1上,叶轮4固定设置于电机外缘上,蜗壳1板面的电机轴线方向上设置进气口5,电机轴线的径向上设置出气口6,在进气口5处设置吸声过滤材料3。
使用时,操纵控制板启动电机2,带动叶轮4转动,由于叶轮4上的叶片,环形等距离设置于叶轮面板上,实现气流沿轴向吸入,径向排出,将室外空气从进气口5吸入,经吸声过滤材料3过滤后,从出气口6进入室内,如此,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更换,保证一定的新风量。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安装于墙体中,因其体积小,也可直接安装于窗体上。还可安装在四壁与其它房间相邻的房间或较大房间的中部部分的天花板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噪音低,能耗少,装配简单,工作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空气净化风机。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居所、写字楼等设施中。
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新风换气风机,包括蜗壳、置于蜗壳中的外转子电机和与外转子电机相匹配的叶轮,其特征在于电机的定子固定设置于蜗壳上;叶轮为离心式风轮,固定设置于电机的转子外缘上;蜗壳板面的电机轴线方向上设置进气口,电机轴线的径向上设置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新风换气风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气口处设置吸声过滤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新风换气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叶轮叶片的截面呈弧形、轴向呈长方条形,叶片呈环形等距离设置于叶轮盘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风机,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新风换气风机。其包括蜗壳、置于蜗壳中的外转子电机和与外转子电机相匹配的叶轮,其特征在于电机的定子固定设置于蜗壳上;叶轮为离心式风轮,固定设置于电机的转子外缘上;蜗壳板面的电机轴线方向上设置进气口,电机轴线的径向上设置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噪音低,能耗少,装配简单,工作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空气净化风机。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居所、写字楼等设施中。
文档编号F04D29/70GK2786324SQ20052002404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9日
发明者李福良, 徐卫功, 王立文, 尹登堂 申请人:山东新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