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374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叶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叶片。
背景技术
风扇,有小型家用的、也有大型厂房用的,视不同的使用场合有不同尺寸的风 扇提供使用,但目的都相同,都是为了提供使用场合的空气流通,增加空气对流,保持
室内空气清新。以大型厂房使用的风扇来说,由于大型厂房的室内空间大,因此保持室内气体 流通是非常重要的,如


图1所示是现有的风扇叶片10,所述风扇叶片10包含一马达底座 11和多个叶片本体12,所述多个叶片本体12连接在所述马达底座11周缘。所述马达底 座11周缘具有多个组接部111,而所述多个叶片本体12的一端为对应所述马达底座11组 接部111的组接端121,通过螺锁件锁设所述组接部111及组接端121,使所述马达底座 11与所述组接端121形成连接,然而,所述风扇叶片10使用时是呈现高速运转的状态, 仅靠所述组接部111与所述组接端121小面积的锁设连结,连接强度不足,运转时会有松 脱的可能,若所述马达底座11与所述叶片本体12松脱将会造成使用上严重的安全疑虑, 实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扇叶片,所述风扇叶片的结构配 置使其具备轻量化的特性,在具备轻量化特性的结构下,所述风扇叶片更具有优异的结 构强度,使叶片连接臂提供叶片支撑的力量,提高连接定位的稳定性,更提高使用的安 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叶片,包含一马达底座,包含一运转座和多个叶片连接臂,所述多个叶片连接臂延伸成形 于所述运转座的周缘,所述运转座具有相对的一运转座正面及一运转座背面,且所述运 转座中心具有一贯孔供马达轴心穿设,所述运转座的运转座背面于中心周缘环绕凹设一 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再等角间隔设置多个隔墙。所述各叶片连接臂是由所述运转座外周缘间隔延伸设置,所述各叶片连接臂分 别包含相对的一连接边及一外边,以及分别连接所述连接边及所述外边的二侧边,所述 连接边的两端又分别为一起点及一终点,所述连接边连接于所述运转座,且所述连接边 的起点及所述终点分别靠近所述运转座的运转座背面及运转座正面,使所述连接边呈有 角度地连接于所述运转座,而所述二侧边则是分别由所述连接边的起点及所述终点连接 至所述外边的两端,所述叶片连接臂又包含一连接臂正面及一连接臂背面,所述叶片连 接臂于所述连接臂正面凹陷设置一结构配置槽,所述结构配置槽一侧靠近所述连接边, 另一侧靠近所述外边,而所述叶片连接臂的连接臂背面则对应所述结构配置槽的位置形 成一结构配置凸部,同样地,所述结构配置凸部一侧靠近所述连接边,另一侧靠近所述外边。多个叶片本体,一端对应所述叶片连接臂连接定位。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马达底座由铝合金成形为一体。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马达底座的运转座呈圆柱状。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马达底座的所述运转座的运转座正面为平面结构。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各叶片连接臂是等角设置于所述运转座的外周缘。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各叶片连接臂的所述结构配置槽靠近所述连接边的一 侧深度深于靠近外边的另一侧深度,且所述结构配置凸部靠近所述连接边的一侧高度高 于靠近外边的另一侧高度,并使所述结构配置凸部呈现三角形结构态样。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叶片连接臂的结构配置槽内设置一结构配置槽肋片, 所述结构配置槽肋片由靠近所述连接臂连接边的方向往连接臂外边的方向延伸。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叶片连接臂的所述结构配置凸部靠近所述连接边及所 述外边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多个结构配置凸部肋片,且所述多个结构配置凸部肋片分别 由所述结构配置凸部两侧连接至所述运转座及所述外边。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各叶片连接臂上开设多个组接孔,所述各叶片本体是 对应所述叶片连接臂的组接孔锁设连接定位。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叶片本体连接所述叶片连接臂的另一端则具有向侧边 凸伸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部与所述叶片连接臂之间又以一凹弧连接,且所述多个叶片本 体的导风部是朝同一方向凸伸。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运转座延伸出叶片连接臂与叶片本体连接,所述叶片连接 臂能提供所述叶片本体支撑的力量,使所述叶片连接臂与所述叶片本体之间具有更高的 结构连接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运转座以及所述叶片连接臂又具有轻量化及结 构补强的结构配置,使所述风扇叶片不仅在不影响其结构强度时具备轻量化特性,还能 使所述风扇叶片在使用时具有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风扇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的马达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的马达底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的马达底座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的马达底座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配置于风扇框架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配置于风扇框架并设置于大型厂房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的较佳实施例如图2至图6所示,包含一马达底座,由铝合金成形为一体,且所述马达底座包含一运转座20和多个叶片连接臂30,所述多个叶片连接臂30延伸成形于所述运转座20的周缘。所述运转座20 呈圆柱状并具有相对的一运转座正面21及一运转座背面22,且所述运转座20中心具有 一贯孔23供马达轴心穿设,而所述运转座20的运转座正面21为平面结构,所述运转座 20的运转座背面22于中心周缘环绕凹设一凹槽221,且所述凹槽221内再等角间隔设置 多个隔墙222。所述各叶片连接臂30是由所述运转座20外周缘等角间隔延伸设置,所述各叶片 连接臂30分别包含相对的一连接边31及一外边32,以及分别连接所述连接边31及所述 外边32的二侧边33,所述连接边31的两端又分别为一起点311及一终点312,所述连接 边31连接于所述运转座20,且所述连接边31的起点311及所述终点312分别靠近所述 运转座20的运转座背面22及运转座正面21,使所述连接边31呈有角度地连接于所述运 转座20,而所述二侧边33则是分别由所述连接边31的起点311及所述终点312连接至 所述外边32的两端,所述叶片连接臂30又包含相对的一连接臂正面34及一连接臂背面 35,所述叶片连接臂30于所述连接臂正面34凹陷设置一结构配置槽341,所述结构配置 槽341—侧靠近所述连接边31,另一侧靠近所述外边32,所述结构配置槽341靠近所述 连接边31的一侧深度深于靠近外边32的另一侧深度,而所述叶片连接臂30的连接臂背 面35则对应所述结构配置槽341的位置形成一结构配置凸部351,同样地,所述结构配置 凸部351—侧靠近所述连接边31,另一侧靠近所述外边32,所述结构配置凸部351靠近 所述连接边31的一侧高度高于靠近外边32的另一侧高度,使所述结构配置凸部351呈现 三角形结构态样,而所述结构配置槽341内又设置一结构配置槽肋片342,所述结构配置 槽肋片342由靠近所述连接臂30连接边31的方向往连接臂30外边32的方向延伸,且所 述结构配置凸部351靠近所述连接边31及所述外边32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多个结构配置 凸部肋片352,且所述多个结构配置凸部肋片352分别由所述结构配置凸部351两侧连接 至所述运转座20及所述外边32,另外,所述各叶片连接臂30上开设多个组接孔36。多个叶片本体40,一端对应所述叶片连接臂30的组接孔36锁设定位,另一端则 具有向侧边凸伸的导风部41,所述导风部41与所述叶片连接臂30之间又以一凹弧42连 接,且所述多个叶片本体40的导风部41是朝同一方向凸伸。以上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的结构关系,所述马达底座是以凸伸的叶片连接臂 30连接所述多个叶片本体40,如此使得所述马达底座与所述叶片本体40的接触面积增 大,使所述马达底座的叶片连接臂30提供所述叶片本体40支撑的力量,则所述叶片本体 40就能更加稳固地定位于所述马达底座的叶片连接臂30上。另外,所述马达底座是以铝合金成形为一体的结构,除了结构强度势必比一般 现有塑料射出的结构较为强大之外,所述马达底座的运转座20运转座背面22设置所述凹 槽221,使所述运转座20达到轻量化的目的,且所述凹槽221内又设置多个隔墙222以补 强设置凹槽221后的运转座20结构强度,而所述马达底座的叶片连接臂30上又设置了一 面凹一面凸的结构配置槽341及所述结构配置凸部351,使所述叶片连接臂30不仅是单 纯的薄片状,藉由所述结构配置槽341及所述结构配置凸部351增强所述叶片连接臂30 的强度,而所述结构配置槽341内的结构配置槽肋片342则又能补强所述结构配置槽341 的结构强度,以及所述结构配置凸部351两侧的结构配置凸部肋片352补强所述结构配置 凸部351的结构强度,如此使所述马达底座达到最强的结构强度,又能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而当所述马达底座的结构强度够强时,所述叶片本体40就能稳固地连接定位于所述 马达底座上,且也就能避免所述叶片本体40与所述马达底座松脱的可能,提供最安全的 使用。 所述各叶片本体40的自由端因设置了所述导风部41及所述凹弧42,如此能使所 述叶片本体40旋转时藉由所述导风部41及所述凹弧42进行切风及导流的动作,进而能 提供优良的导风效果。藉此,如图7所示,就能将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叶片配置于风扇框 架中使用。更具体之,如图8所示,所述风扇叶片配置于风扇框架中后又可设置于大型 厂房配合使用,提供最优良的通风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马达底座,包含一运转座和多个叶片连接臂,所述多个叶片连接臂延伸成形于 所述运转座的周缘,所述运转座具有相对的一运转座正面及一运转座背面,且所述运转 座中心具有一贯孔供马达轴心穿设,所述运转座的运转座背面于中心周缘环绕凹设一凹 槽,且所述凹槽内再等角间隔设置多个隔墙;所述各叶片连接臂是由所述运转座外周缘间隔延伸设置,所述各叶片连接臂分别包 含相对的一连接边及一外边,以及分别连接所述连接边及所述外边的二侧边,所述连接 边的两端又分别为一起点及一终点,所述连接边连接于所述运转座,且所述连接边的起 点及所述终点分别靠近所述运转座的运转座背面及运转座正面,使所述连接边呈有角度 地连接于所述运转座,而所述二侧边则是分别由所述连接边的起点及所述终点连接至所 述外边的两端,所述叶片连接臂又包含一连接臂正面及一连接臂背面,所述叶片连接臂 于所述连接臂正面凹陷设置一结构配置槽,所述结构配置槽一侧靠近所述连接边,另一 侧靠近所述外边,而所述叶片连接臂的连接臂背面则对应所述结构配置槽的位置形成一 结构配置凸部,所述结构配置凸部一侧靠近所述连接边,另一侧靠近所述外边;多个叶片本体,一端对应所述叶片连接臂连接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底座由铝合金成形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底座的运转座呈圆柱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底座的所述运转座的运转座 正面为平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叶片连接臂是等角设置于所述 运转座的外周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叶片连接臂的所述结构配置槽 靠近所述连接边的一侧深度深于靠近外边的另一侧深度,且所述结构配置凸部靠近所述 连接边的一侧高度高于靠近外边的另一侧高度,并使所述结构配置凸部呈现三角形结构 态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连接臂的结构配置槽内设置 一结构配置槽肋片,所述结构配置槽肋片由靠近所述连接臂连接边的方向往连接臂外边 的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连接臂的所述结构配置凸部 靠近所述连接边及所述外边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多个结构配置凸部肋片,且所述多个结 构配置凸部肋片分别由所述结构配置凸部两侧连接至所述运转座及所述外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叶片连接臂上开设多个组接 孔,所述各叶片本体是对应所述叶片连接臂的组接孔锁设连接定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本体连接所述叶片连接臂 的另一端则具有向侧边凸伸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部与所述叶片连接臂之间又以一凹弧连 接,且所述多个叶片本体的导风部是朝同一方向凸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叶片,通过在马达底座的运转座延伸出多个叶片连接臂供叶片本体连接,则所述多个叶片连接臂能提供所述叶片本体大面积的支撑力,使所述叶片连接臂与所述叶片本体更稳固地连接,且所述运转座及所述叶片连接臂又设置了轻量化的结构设置,而设置轻量化结构的同时又配合设置了结构补强的设计,使所述风扇叶片不仅具有轻量化的结构,更兼具关乎安全的结构强度,提供用户最高的使用安全性。
文档编号F04D29/38GK201802683SQ2010205054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6日
发明者施金种 申请人:施金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