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3018阅读:10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叶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风扇叶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补强结构的风扇叶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离心式风扇的叶轮一般由塑料制成,通常包括一框体2、设于该框体2上的若干扇叶4及一位于该框体2中部的轮毂6。该等扇叶4围绕轮毂6分布于框体2周缘,当叶轮运转时,该等扇叶4可推动周围空气流动而产生气流,该气流经过离心式风扇的罩壳的加压及换向作用,以较高的压力流向电子元件,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该轮毂6具有一封闭端6a及一开口端(图未示),该轮毂6中部设置一由封闭端6a向开口端延伸的转轴(图未示),该转轴可旋转地装设于该离心式风扇的轴承内,带动叶轮运转,从而使扇叶4推动其周围的空气流动而产生气流,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该离心式风扇的叶轮中,框体2与扇叶4的连接部分为间隔设置的二圆形边框2a、2b。由于塑料的抗变形强度较小,且该等边框2a、2b沿叶轮径向的宽度较小,从而使该等边框2a、2b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产生变形。当该风扇叶轮运转时,由于周围空气的气流阻力,易导致边框2a、2b的变形,从而降低该风扇的使用寿命,并对该风扇产生的气流的流场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风扇叶轮。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风扇叶轮强度不足、容易变形的问题,下面以实施例说明一种具有补强结构以防止变形的风扇叶轮。
该风扇叶轮,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轮毂周围的若干扇叶,该轮毂包括一封闭端及一开口端,该叶轮沿轴向在远离轮毂开口端的部位设有补强结构。
由于补强结构的支撑及强化作用,可有效降低该风扇叶轮运转时,因其周围气流的阻碍作用而产生的变形,改善该风扇叶轮转动时的变形量及真圆度。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一现有风扇叶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轮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图2的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轮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轮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轮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轮10包括一框体12、设于框体12周缘的若干扇叶14及位于框体12中部的轮毂16。
该框体12由塑料制成,包括圆形的第一及第二边框12a、12b,该第二边框12b平行于第一边框12a且与第一边框12a间隔一定距离,各扇叶14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边框12a与第二边框12b相接触,将该二边框12a、12b连接为一个整体。
该轮毂16具有一环形壁部16a及设于该壁部16a二相对侧的封闭端16b与开口端16c。该封闭端16b与开口端16c分别靠近框体12的第二边框12b及第一边框12a,该开口端16c与第一边框12a间设有若干筋板17,以增强第一边框12a的强度,从而减小第一边框12a在周围气流挤压下产生的变形量,并实现轮毂16与框体12的连接。该轮毂16的封闭端16b连接一转轴(图未示),该转轴可收容于风扇的轴承孔内,使该风扇叶轮10可转动地安装至风扇的扇框内,相对风扇的定子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3,该风扇叶轮10在第二边框12b上设置一围绕轮毂16的补强结构如补强环19,该补强环19由金属等抗压强度较塑料高的材料制成,包括一连接部19a及由连接部19a外围向下延伸形成的加强部19b。
该加强部19b可与该第二边框12b的外表面相抵靠,以增强该第二边框12b的强度,从而减小第二边框12b在周围气流挤压下产生的变形量。
该连接部19a上设置至少一开孔19c,该开孔19c的轴向截面呈倒梯形,使该开孔19c的宽度沿由连接部19a向第二边框12b的方向逐渐减小。该开孔19c内收容有塑料,在第二边框12b上形成与该开孔19c相对应的卡部12c,使该卡部12c的宽度由第二边框12b向远离该边框12b的方向逐渐增加,从而使得当补强环19向远离第二边框12b的方向运动时,该卡部12c可与该开孔19c周围靠近第二边框12b部分的连接部19a相抵靠,防止补强环19由框体12上脱落。
成型时,将补强环19预设于模具内,然后将熔融的塑料注入该模具内,使其经过补强环19的开孔19c及其它进胶口进入模具的型腔内,冷却固化后,形成该风扇叶轮10,并在补强环19的开孔19c内形成该风扇叶轮10的卡部12c,将补强环19与风扇叶轮10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该风扇叶轮10运转时,由于筋板17及补强环19对框体12的第一边框12a及第二边框12b的支撑,可增强该第一及第二边框12a、12b的强度,并有效防止框体12的第一、第二边框12a、12b在其周围气流的阻碍作用下产生变形,改善该风扇叶轮10转动时的变形量及真圆度。
本实施例中,该等卡部12c的横截面可为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其轴向截面亦可为倒″凸″形、倒三角形等其它形状,只需保证至少一部分卡部12c在横截面内的尺寸大于卡部12c靠近第二边框12b部分的尺寸。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该实施例中,第二边框12b′与补强环19′沿轮毂16轴向设在扇叶14′中部,使该第二边框12b′与补强环19′远离轮毂16的开口端16c,在该种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小补强环19′沿轮毂16轴向的宽度,以降低补强环19′对气流的阻碍作用。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该实施例的风扇叶轮10″中,补强环19″的连接部19a″上未设置开孔,而补强环19″的加强部19b″内壁的直径略小于第二边框12b″外壁的直径,使补强环19″通过与第二边框12b″间的紧配合方式固定至第二边框12b″上。
权利要求1.一种风扇叶轮,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轮毂周围的若干扇叶,该轮毂包括一封闭端及一开口端,其特征在于该叶轮沿轴向在远离轮毂开口端的部位设有补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结构由抗压强度较塑料高的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结构绕轮毂中心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叶轮还包括一设有第一边框及第二边框的框体,该第一边框靠近轮毂的开口端,该补强结构为设于第二边框上的补强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环预设于一用于成型该叶轮的模具内,经射出成型后,与该叶轮成型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环设置一加强部,该补强环通过加强部与框体间的紧配合方式固定至第二边框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结构设有置少一开孔,该框体设有卡设于该开孔内、以防止补强环由框体上脱落的卡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大于该卡部靠近第二边框部分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卡部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或倒″凸″形或倒三角形。
10.一种风扇叶轮,包括一轮毂、环设于轮毂周围的若干扇叶及连接该等扇叶的框体,该轮毂包括一封闭端及一开口端,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于远离该轮毂开口端处设有补强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结构与框体之间通过紧配合方式相互固定。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结构与框体之间通过一卡部固定,该卡部从框体一侧延伸至补强结构内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叶轮,其特征在于该卡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与叶轮轴线相垂直的横截面内的尺寸大于其与框体连接处的尺寸。
专利摘要一种风扇叶轮,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轮毂周围的若干扇叶,该轮毂包括一封闭端及一开口端,该叶轮沿轴向在远离轮毂开口端的部位设有补强结构。由于补强结构的支撑及强化作用,可有效降低该风扇叶轮运转时,因其周围气流的阻碍作用而产生的变形,改善该风扇叶轮转动时的变形量及真圆度。
文档编号F04D29/30GK2842026SQ20052006196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2日
发明者林淑和, 叶锦文, 王瑞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