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叶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079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叶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扇,特别是涉及一种出风效果好的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风扇大部分都是采用的有叶风扇的形式,通过切割驱动空气按指定的方向进行移动,形成风力。而这个形式的风扇,由于相对有危险性、噪声较大的弊端,慢慢被使用者所摒弃,现在市场上的安全可靠、噪声较小的无叶风扇慢慢开始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无叶风扇采用的是通过抽取空气进行喷射,带动空气进行喷射形成风力。但是,现有的无叶风扇都是采用扩散式的、柯恩达表面的出风面,这也导致了风力有一个明显的扩散,风力可吹及的有效范围较小,空气从柯恩达表面吹过时,会有较大的摩擦损耗,风力较小。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825105B,公开了一种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包括安装在基部上的喷嘴,所述基部包括外壳体;容纳在外壳体内的叶轮机罩,叶轮机罩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位于叶轮机罩的叶轮和驱动叶轮以产生穿过叶轮机罩的气流的马达。喷嘴包括用来从叶轮机罩的空气出口接受气流的内部通道和嘴部,气流通过嘴部从风扇组件射出,其中挠性密封件位于所述的外壳体和所述叶轮机罩之间。这种风扇组件的主要核心是在外壳体和叶轮机罩之间安装密封件,阻止空气沿着在外壳体和叶轮机罩之间延伸的路径返回到所述空气入口,迫使叶轮产生的受压气流通过叶轮机罩输出并进入喷嘴。但是这种结构在外壳体和叶轮机罩之间依然有气流,而在气流经过外圈与叶轮机罩接触的位置,此处因为制造的需要,形状结构比较复杂,气流容易在此处形成紊流,从而影响出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出风效果不够好,密封结构复杂,风扇要求精度高,运转噪音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出风效果好,风扇运转稳定,噪音振动小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结构容易磨损,使用寿命不长,更换麻烦的问题;提供了 一种多重密封结构,延长了使用寿命,更换方便快捷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包括基部,在基部上安装有风圈,所述的基部包括一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叶轮机罩,叶轮机罩的两端分别为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在叶轮机罩内设有马达和由马达驱动的风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与叶轮机罩之间形成一腔体,腔体的上端与风圈的内部通道相接,在腔体的上端设有挠性密封件。壳体和叶轮机罩之间形成的腔体有气流经过,在腔体的上端实现密封,使得气流不再会流经此处,而此处因为是各个部件连接配合处,因此其结构相对复杂,容易形成紊流,设置密封件后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从而使得由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更稳定,提高出风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噪音。挠性密封件位于腔体的上方,根据不同的结构可以选择不同的两个构件之间实现密封。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风圈包括外风圈和内风圈,在所述的壳体的上方连接有外风圈,所述的挠性密封件位于所述的叶轮机罩与外风圈之间。外风圈与壳体相接,外风圈的形状由壳体向上收窄,在此处设置密封圈,将向上的气流封住,不会在腔体内形成紊流,同时,由于外风圈与外壳之间的可拆卸性,在安装密封件时候,更方便更换调整。以前的密封件安装,在安装整机时就需要将密封件事先安装好,而当密封件磨损后,更换十分不便,必须将叶轮罩等构件均拆除出来。作为另一种优选,在马达外设有消音罩和整流罩,整流罩位于消音罩的上方,整流罩固定在叶轮机罩上,所述的挠性密封件位于所述整流罩与外风圈之间。整流罩的上端也位于腔体与风圈出风口相接处,在整流罩和外风圈之间设置密封件,也能实现腔体上端密封,而且在整流罩与外风圈之间设置密封件,更方便密封件的布置,整流罩的上端有足够的空间,密封件可以利用弹性包裹在整流罩外实现密封。作为再一种优选,所述的挠性密封件包括两层密封圈,第一层密封圈位于马达外围的整流罩与壳体上方的外风圈之间,第二密封圈位于叶轮机罩与壳体上方的外风圈之间。设置双层密封,提高密封效果,也方便实现定位和固定。作为更优选,所述的第一层密封圈和第二层密封圈一体成型的,且第一层密封圈与第二层密封圈相互平行,第一层密封圈的高度大于第二层密封圈的高度。第一层密封圈是位于整流罩上,且需要根据风圈的形状进行设计,风圈的直径缩小,因此第一层密封圈的高度略高,而且两层不同高度的密封圈,且在两层密封圈之间有一间隔,抵接不同的位置,形成相互平行的多层密封机构,对于气流的冲击,能有效吸能和阻挡,能提高密封的效果。一体成型结构简单,而且对于硅胶材料支撑的密封件,工艺简单,成本低。作为优选,所述的挠性密封件为环形件,挠性密封件包括密封体和定位体,所述的密封体位于外风圈与叶轮机罩之间,或者密封体位于外风圈与整流罩之间,所述的定位体与叶轮机罩的上端部相接,所述的定位体的直径大于密封体的直径。密封体实现密封,定位提将密封件定位,叶轮机罩与整流罩配合连接,将定位件套接在叶轮机罩的外围,利用密封件的弹性将密封件固定在叶轮机罩上。作为更优选,所述的定位体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条,在所述的叶轮机罩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条卡接在相邻两个限位凸起之间的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条与限位槽的配合实现对密封件的定位,同时利用密封件的弹性,将密封件固定在腔体的上方实现密封。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作为优选,构成风圈的内风圈和外风圈之间形成一环形出风口,沿风圈轴向的两端分别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近第二开口端处设有第一出风面和第二出风面,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一出风面和第二出风面之间,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方向朝向第一开口端,所述的出风口与风圈的内部通道导通,第一出风面的轴向截面为直线。采用的是第一出风面的轴向截面为直线,也即是说,可以看成是出风面为无数个小的平面拼接而成,也就是说在出风方向上没有采用柯恩达表面的形式,而是采用了平面形式,这样使得风力流过出第一出风面时,摩擦力对比柯恩达表面是较小的,所以风力吹的较远。空气喷射出出风口时形成紊流,有效提升出风风力,增大风力吹及的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下述优点:将密封件设置在叶轮机罩与壳体形成的腔体上方,方便更换,同时避免了腔体内的气流产生紊流,提高了出风口的出风效果;同时密封件为双层,分别设置在叶轮机罩与外风圈之间,还有整流罩与外风圈之间,提高了密封效果,且方便定位和安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图1中基部的首I]视不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基部立体不意图;图5为挠性密封件的主视剖视图;图6为图5的B处放大图;图7为图1中叶轮机罩与挠性密封件配合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爆炸示意图;图9为风圈的截面示意图;图10为图9的C处放大图;图11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2和3所示,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包括基部1,在基部I上安装有风圈23,风圈23包括内风圈2和外风圈3。基部I包括一圆柱形的壳体4,外风圈3与壳体4连接。在壳体4内设有叶轮机罩5,叶轮机罩5的上下两端分别为空气入口 6和空气出口 7,在叶轮机罩5内设有马达8和由马达8驱动的风叶轮9。在马达8外设有消音罩10,在消音罩10的上方安装有整流罩11,整流罩11和消音罩10将马达8包围。整流罩11的内圈与消音罩10相接,整流罩11的外圈与叶轮机罩5相接,壳体与4外风圈3相接处位于整流罩11外圈与叶轮机罩5相接处的下方(如图4所示)。外风圈3由壳体4向空气出口 7方向直径递减。在叶轮机罩5与壳体4和外风圈3之间形成一个腔体12,在腔体12的上方安装有一硅胶材料制造的挠性密封件13。如图5和6和7和8所示,挠性密封件13为环形件,挠性密封件13包括密封体14和定位体15,密封体14和定位体15是一体成型的。密封体14为相互平行的两层,第一层密封圈16位于整流罩11与外风圈之间,第二密封圈17位于叶轮机罩5与外风圈3之间,第一层密封圈16和第二层密封圈17—体成型的,第一层密封圈16的高度大于第二层密封圈17的高度。第一层密封圈16和第二层密封圈17的上端部抵接在外风圈3上,第一层密封圈16和第二层密封圈17的上端部为弧形,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定位体15与叶轮机罩5的上端部相接,定位体15的直径大于密封体14的直径。定位体15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条18,在叶轮机罩5上限位凸起19,限位条18卡接在相邻两个限位凸起19之间的限位槽内。[0031]如图9和10所示,基部内的空气出口 7连接有出风结构。出风结构包括由内、夕卜风圈形成的内部通道26,内部通道与空气出口 7相连。风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为第一开口端21和第二开口端22,风圈靠近第二开口端22处设有第一出风面31和第二出风面32,出风口 30设置在第一出风面31和第二出风面32之间,出风口为缝隙状出风口,出风口 30流出的气流方向朝向第一开口端31,出风口 30与内部通道26连接导通。第一出风面31的轴向截面为直线。内部通道26由外侧壁24和内侧壁25构成,外侧壁24的轴向截面为弧形,内侧壁25的轴向截面呈直线形,内侧壁25与外侧壁24靠近第一开口端21侧的轴向截面呈半弓形,内侧壁25与外侧壁24靠近第二开口端22处的轴向截面呈半圆形。内侧壁25的轴向截面靠近第一开口端21侧设置转折壁27,转折壁27 —端与内侧壁25连接,转折壁27的另一端与外侧壁24连接,转折壁27与内侧壁25的夹角为钝角,转折壁27与内侧壁25的夹角为锐角。转折壁27长度远小于外侧壁的长度,即第一开口端21处有一个小的外扩,既能将出风的面积增大,也尽量不会减少风力的影响距离。实施例2:如图11所示,一种无叶风扇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挠性密封件13包括密封体14和定位体15,密封体14和定位体15是一体成型的。密封体14为单层结构,密封体14位于整流罩11与外风圈3之间。实施例3:如图12所示,一种无叶风扇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挠性密封件13包括密封体14和定位体15,密封体14和定位体15是一体成型的。密封体14为单层结构,密封体14位于叶轮机罩5与外风圈3之间。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1.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包括基部,在基部上安装有风圈,所述的基部包括一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叶轮机罩,叶轮机罩的两端分别为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在叶轮机罩内设有马达和由马达驱动的风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与叶轮机罩之间形成一腔体,腔体的上端与风圈的内部通道相接,在腔体的上端设有挠性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圈包括外风圈和内风圈,在所述的壳体的上方连接有外风圈,所述的挠性密封件位于所述的叶轮机罩与外风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马达外设有消音罩和整流罩,整流罩位于消音罩的上方,整流罩固定在叶轮机罩上,所述的挠性密封件位于所述整流罩与外风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密封件包括两层密封圈,第一层密封圈位于马达外围的整流罩与壳体上方的外风圈之间,第二密封圈位于叶轮机罩与壳体上方的外风圈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密封圈和第二层密封圈一体成型的,且第一层密封圈与第二层密封圈相互平行,第一层密封圈的高度大于第二层密封圈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密封件为环形件,挠性密封件包括密封体和定位体,所述的密封体位于外风圈与叶轮机罩之间,或者密封体位于外风圈与整流罩之间,所述的定位体与叶轮机罩的上端部相接,所述的定位体的直径大于密封体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体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条,在所述的叶轮机罩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条卡接在相邻两个限位凸起之间的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风圈的内风圈和外风圈之间形成一环形出风口,沿风圈轴向的两端分别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近第二开口端处设有第一出风面和第二出风面,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一出风面和第二出风面之间,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方向朝向第一开口端,所述的出风口与风圈的内部通道导通,第一出风面的轴向截面为直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风圈的内风圈和外风圈之间形成一环形出风口,沿风圈轴向的两端分别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近第二开口端处设有第一出风面和第二出风面,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一出风面和第二出风面之间,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方向朝向第一开口端,所述的出风口与风圈的内部通道导通,第一出风面的轴向截面为直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扇,特别是涉及一种出风效果好的无叶风扇。一种无叶风扇结构,包括基部,在基部上安装有风圈,所述的基部包括一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叶轮机罩,叶轮机罩的两端分别为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在叶轮机罩内设有马达和由马达驱动的风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与叶轮机罩之间形成一腔体,腔体的上端与风圈的内部通道相接,在腔体的上端设有挠性密封件。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出风效果不够好,密封结构复杂,风扇要求精度高,运转噪音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出风效果好,风扇运转稳定,噪音振动小的无叶风扇。
文档编号F04D29/66GK203161566SQ20122065303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胡晓存 申请人:胡晓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