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865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排风管及风轮总成、风门结构及驱动结构;所述排风管的入风口与壳体的出风管连接并连通,所述风轮总成安装在壳体的出风通道内;所述风门结构转动的安装在排风管的排风口处;所述驱动结构带动风门结构转动从而将排风口打开或关闭。优点为:可以有效的防止害虫及雨水进行室内,工作可靠,可以自动的打开或关闭排风口,操作方便;当不工作时排风口不会被风吹开。
【专利说明】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

【背景技术】
[0002] 排风扇使用非常广泛,每个家庭及宾馆房间均会使用排风扇。目前有防害虫进入 的排风扇,其包括壳体、风轮及百页窗,百页窗安装在壳体的出风口处;工作时,风轮转动, 百页窗被吹开,风轮将室内的空气排到室外;不工作时,风轮不转动,百页窗在自身重力的 作用下关闭,但当外面的风比较大时,百页窗也会被打开,害虫及雨水会进入室内。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防止害虫及雨 水进行室内,工作可靠的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其 特征在于包括 :
[0005] 壳体、排风管及风轮;所述排风管的入风口与壳体的出风管连接并连通,所述风轮 安装在壳体的出风通道内;
[0006] 风门结构;所述风门结构转动的安装在排风管的排风口处;以及
[0007]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带动风门结构转动从而将排风口打开或关闭。
[0008] 所述排风管向下倾斜,其倾斜的夹角为a,0 ° < a < 50°。
[0009]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动电机、主动卷轮、从动卷轮及卷绳;所述转动电机及均主动 卷轮安装在壳体内,转动电机带动主动卷轮转动;在所述排风管内的对应两侧分别设有第 一安装轴及第二安装轴,所述从动卷轮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轴上,所述卷绳安装在主动 卷轮及从动卷轮上,所述风门结构的两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轴及第二安装轴上,从动 卷轮可带动风门结构转动。
[0010] 所述风门结构包括第一风门、第二风门、第一复位弹簧及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 风门及第二风门均呈弧形,第一风门与第二风门展开后将排风管的排风口关闭;在第一风 门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套及第一轴套,在所述驱动套上设有弧形滑槽,在所述从动卷轮上 设有拨动杆,所述驱动套套设在第一安装轴上并可转动,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第二安装轴 上并可转动;在第二风门的两端分别设有拨动套及第二轴套,在所述拨动套上设有拨动块, 拨动套套设在第一安装轴上并可转动,所述拨动杆穿过弧形滑槽并与拨动块相抵靠,第二 轴套套设在第二安装轴上并可转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在第一安装轴上,第一复位弹簧 的一端与第一安装轴连接,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拨动套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在 第二安装轴上,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安装轴连接,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轴 套连接。
[0011] 所述第一安装轴及第二安装轴均带有弹性扩口;在第一安装轴上设有第一限位凸 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限制驱动套及拨动套轴向移动;在第二安装轴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台, 所述第二限位凸台限制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轴向移动。
[0012] 在所述排风管的排风口处设有向内弯折的第一内折边,在排风管的内壁上设有可 与第二风门配合的凸沿;在所述第一风门的一侧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一外折边,在第一风门 的另一侧设有向内弯折的第二内折边,所述第一内折边与第一外折边搭接配合;在所述第 二风门的一侧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二外折边,在第二风门的另一侧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三外折 边,所述第二外折边与第二内折边搭接配合。
[00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可以有效的防止害虫及雨水进行室内,工 作可靠,可以自动的打开或关闭排风口,操作方便;当不工作时排风口不会被风吹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电机、主动轮及从动轮安装在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排风管、第一风门及第二风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排风管、第一风门及第二风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是图5的局部A的放大图;
[0020] 图7是图6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 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 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及"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 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 如图1至7所示,其是一种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包括:
[0024] 壳体1、排风管8及风轮4 ;所述排风管8的入风口与壳体1的出风管101连接并 连通,所述风轮4安装在壳体1的出风通道内;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管101与排风管8的入 风口采用可拆卸的扣接连接方式;
[0025] 风门结构;所述风门结构转动的安装在排风管8的排风口处,风门结构可将排风 口打开或关闭;以及
[0026]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带动风门结构转动;使用时,驱动结构带动风门结构转 动,从而将排风管8的排风口打开或关闭。
[0027]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排风管8的排风口朝下,所述排风管8向下倾斜倾斜的夹角 a为15 °,夹角a也可为其它的角度,但需在0 °彡a彡50°的范围内。
[002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动电机10、主动卷轮2、从动卷轮6及卷绳5 ; 所述转动电机10安装在壳体1上,所述主动卷轮2安装在壳体1内,转动电机10带动主动 卷轮2转动;在所述排风管8内的对应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轴7及第二安装轴15,所述 从动卷轮6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轴7上,所述卷绳5安装在主动卷轮2及从动卷轮6上, 所述风门结构的两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轴7及第二安装轴15上,从动卷轮6可带动风 门结构转动。在壳体1的出风管101上设有方便卷绳5运行的通道102。工作时,转动电 机10带动主动卷轮2转动,主动卷轮2通过卷绳5带动从动卷轮6转动,从动卷轮6又带 动风门结构转动,从而将排风管8的排风口打开或关闭。在壳体1上还设有导绳轮3,所述 导绳轮3位于主动卷轮2与从动卷轮6之间,卷绳5的一端卷在主动卷轮2上,卷绳5的另 一端卷在从动卷轮6上,卷绳5滑动的设在导绳轮3上。
[002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门结构包括第一风门11、第二风门12、第一复位弹簧13及 第二复位弹簧14 ;所述第一风门11及第二风门12均呈弧形,第一风门11与第二风门12展 开后将排风管8的排风口关闭,第一风门11与第二风门12可以重叠并位于排风管8内,此 时排风口打开;在第一风门11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套113及第一轴套115,在所述驱动套 114上设有弧形滑槽114,弧形滑槽114的弧长保证第一风门11及第二风门12可以打开及 关闭;在所述从动卷轮6上设有拨动杆61,所述驱动套113套设在第一安装轴7上并可转 动,所述第一轴套115套设在第二安装轴15上并可转动;在第二风门12的两端分别设有拨 动套123及第二轴套125,在所述拨动套123上设有拨动块124,拨动套123套设在第一安 装轴7上并可转动,所述拨动杆61穿过弧形滑槽114并与拨动块124相抵靠,第二轴套125 套设在第二安装轴15上并可转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3设在第一安装轴7上,第一复位弹 簧13的一端与第一安装轴7连接,第一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与拨动套123连接;所述第二 复位弹簧14设在第二安装轴15上,第二复位弹簧14的一端与第二安装轴15连接,第二复 位弹簧14的另一端与第二轴套125连接。工作时,当打开排风管8时,从动卷轮6转动,从 动卷轮6上的拨动杆61也随之转动,拨动杆61推动拨动块124,第二风门12往内移动,第 二风门12又带动第一风门11往内移动,此时第二风门12与第一风门11重叠并位于排风 管8内;当不工作时,在第一复位弹簧13及第二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第二风门12往相反 的方向转动即往外移动,拨动块124推动拨动杆61往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二风门12还带动 第一风门11往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往外移动,第一风门11与第二风门12展开后将排风管8 的排风口关闭。
[00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轴7及第二安装轴15均带有弹性扩口,弹性扩口使 第一安装轴7及第二安装轴15插装在排风管8上后定位;在第一安装轴7上设有第一限位 凸台71,所述第一限位凸台71限制驱动套113及拨动套123轴向移动;在第二安装轴15上 设有第二限位凸台151,所述第二限位凸台151限制第一轴套115及第二轴套125轴向移 动。第一复位弹簧13安装在第一安装轴7内,第二复位弹簧14安装在第二安装轴15内。
[0031]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排风管8的排风口处设有向内弯折的第一内折边81,在排 风管8的内壁上设有可与第二风门12配合的凸沿82,凸沿82使第二风门12不再往外移 动;在所述第一风门11的一侧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一外折边111,在第一风门11的另一侧设 有向内弯折的第二内折边112,所述第一内折边81与第一外折边111搭接配合,这样使第 一风门11在关闭排风管8的排风口后与排风管8的壁搭接;在所述第二风门12的一侧设 有向外弯折的第二外折边121,在第二风门12的另一侧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三外折边122,所 述第二外折边121与第二内折边112搭接配合,这样使第二风门12在关闭排风管8的排风 口后与第一风门11搭接配合;在打开排风管8的排风口时,第三外折边122与第二内折边 112配合推动第一风门11打开。
[0032]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 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 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排风管(8)及风轮总成(4);所述排风管(8)的入风口与壳体(1)的出风管 (101)连接并连通,所述风轮总成(4)安装在壳体(1)的出风通道内; 风门结构;所述风门结构转动的安装在排风管(8)的排风口处;以及驱动结构;所述驱 动结构带动风门结构转动从而将排风口打开或关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8)向下倾斜, 其倾斜的夹角为a,0 °彡a彡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动电 机(10)、主动卷轮(2)、从动卷轮(6)及卷绳(5);所述转动电机(10)及主动卷轮(2)均安装 在壳体(1)内,转动电机(10)带动主动卷轮(2)转动;在所述排风管(8)内的对应两侧分 别设有第一安装轴(7)及第二安装轴(15),所述从动卷轮(6)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轴(7) 上,所述卷绳(5)安装在主动卷轮(2)及从动卷轮(6)上,所述风门结构的两端转动的安装 在第一安装轴(7 )及第二安装轴(15 )上,从动卷轮(6 )可带动风门结构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结构包括第一风 门(11)、第二风门(12)、第一复位弹簧(13)及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第一风门(11)及第 二风门(12 )均呈弧形,第一风门(11)与第二风门(12 )展开后将排风管(8 )的排风口关闭; 在第一风门(11)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套(113)及第一轴套(115),在所述驱动套(114)上设 有弧形滑槽(114),在所述从动卷轮(6)上设有拨动杆(61),所述驱动套(113)套设在第一 安装轴(7)上并可转动,所述第一轴套(115)套设在第二安装轴(15)上并可转动;在第二风 门(12)的两端分别设有拨动套(123)及第二轴套(125),在所述拨动套(123)上设有拨动 块(124),拨动套(123)套设在第一安装轴(7)上并可转动,所述拨动杆(61)穿过弧形滑槽 (114)并与拨动块(124)相抵靠,第二轴套(125)套设在第二安装轴(15)上并可转动;所述 第一复位弹簧(13)设在第一安装轴(7)上,第一复位弹簧(13)的一端与第一安装轴(7)连 接,第一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与拨动套(123)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设在第二安 装轴(15)上,第二复位弹簧(14)的一端与第二安装轴(15)连接,第二复位弹簧(14)的另 一端与第二轴套(125)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轴(7)及第 二安装轴(15)均带有弹性扩口;在第一安装轴(7)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台(71),所述第一限 位凸台(71)限制驱动套(113)及拨动套(123)轴向移动;在第二安装轴(15)上设有第二限 位凸台(151),所述第二限位凸台(151)限制第一轴套(115)及第二轴套(125)轴向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害虫进入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风管(8)的排风 口处设有向内弯折的第一内折边(81),在排风管(8)的内壁上设有可与第二风门(12)配 合的凸沿(82);在所述第一风门(11)的一侧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一外折边(111),在第一风 门(11)的另一侧设有向内弯折的第二内折边(112),所述第一内折边(81)与第一外折边 (111) 搭接配合;在所述第二风门(12)的一侧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二外折边(121),在第二风 门(12)的另一侧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三外折边(122),所述第二外折边(121)与第二内折边 (112) 搭接配合。
【文档编号】F04D29/00GK203892224SQ201420297557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罗馀建 申请人:罗馀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