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077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包括泵体、小齿轮、滚针、小齿轮轴、大齿轮、密封垫、泵盖、圆柱销、内六角螺栓、心形槽、主轴、环形槽、轴孔、内孔和回油孔,所述泵体中心设有轴孔,所述轴孔设于内孔底部,轴孔中设有主轴,所述大齿轮设于内孔中,套在主轴上;所述小齿轮设于大齿轮右侧,与大齿轮啮合,小齿轮上设有小齿轮轴,小齿轮轴和小齿轮之间设有滚针;所述泵盖设于泵体顶部,通过圆柱销、内六角螺栓与泵体连接;所述泵体上设有环形槽,所述心形槽设于泵体顶部,回油孔设于泵体内部右侧;本产品改进了旧式变速泵的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泵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

【背景技术】
[0002]旧式的变速泵工作状态中,轴与齿轮之间有间隙,工作状态中高压油冲击大齿轮产生浮动,大齿轮与内孔底面、泵盖端面扫刮;泵体与泵盖结合面在高压区线段容易产生渗漏现象;变速泵大齿轮与主轴有间隙,变速泵一旦启动后大齿轮受油压由高压区油推向低压区,扫刮内孔,造成变速泵早期失效;泵体上没有回油孔,对油封的冲击大,两端的油压不平衡,大、小齿轮两端面没有靠磨,大小齿轮两端存在尖角,导致内腔刮壳问题。旧式变速泵结构上的不合理导致变速泵使用中存在上述问题,急需一种新型结构的变速泵来代替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包括泵体、小齿轮、滚针、小齿轮轴、密封环、大齿轮、密封垫、泵盖、圆柱销、孔用弹性挡圈、挡环、骨架式橡胶油封、内六角螺栓、心形槽、主轴、环形槽、轴孔、内孔和回油孔,所述泵体中心设有轴孔,所述轴孔设于内孔底部,所述轴孔中设有主轴,主轴底部设有骨架式橡胶油封,挡环设于骨架式橡胶油封下方,挡环与骨架式橡胶油封之间设有孔用弹性挡圈;所述大齿轮设于内孔中,套在主轴上;所述小齿轮设于大齿轮右侧,与大齿轮啮合,小齿轮上设有小齿轮轴,小齿轮轴和小齿轮之间设有滚针,密封环共有两个,分别设于滚针两端;所述泵盖设于泵体顶部,通过圆柱销、内六角螺栓与泵体连接;所述泵体上设有环形槽,所述心形槽设于泵体顶部,所述回油孔设于泵体内部右侧。
[0005]优选的,所述轴孔17直径为55mm,内孔18直径为85mm,内孔18轴心相对轴孔17轴心向左偏移0.08?0.1_。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耐用防渗变速泵,大、小齿轮两端面增加靠磨0.015mm,即不会影响流量,又能保证工作启动时内腔不会刮壳;泵体上增设环形槽,工作状态中流经环形槽的高压油流入困油槽产生高压保护膜,使齿轮不会产生与内孔底面、泵盖端面扫刮;泵体设计上一条心形槽,由于心形槽与吸油区相通,工作状态中高压区泄漏的油流入心形槽,再由吸油区吸回,使得泵体与泵盖结合面不会产生渗漏现象,使内孔轴心相对轴孔轴心,向左偏移0.08?0.1mm,经长期使用验证可解决径向扫刮问题,以上改进解决了旧式变速泵的使用问题,增加了变速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0]图4为小齿轮示意图;
[0011]图5为大齿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包括泵体1、小齿轮2、滚针3、小齿轮轴4、密封环5、大齿轮6、密封垫7、泵盖8、圆柱销9、孔用弹性挡圈10、挡环11、骨架式橡胶油封12、内六角螺栓13、心形槽14、主轴15、环形槽16、轴孔17、内孔18和回油孔19,所述泵体I中心设有内孔18,内孔18直径为55mm ;所述轴孔17设于内孔18底部,轴孔17直径为85mm,内孔18轴心相对轴孔17轴心向左偏移0.08?0.1mm ;所述轴孔17中设有主轴15,主轴15底部设有骨架式橡胶油封12,挡环11设于骨架式橡胶油封12下方,挡环11与骨架式橡胶油封12之间设有孔用弹性挡圈10 ;所述大齿轮6设于内孔18中,套在主轴15上,大齿轮6两端面增加靠磨0.015mm ;所述小齿轮2设于大齿轮6右侧,与大齿轮6啮合,小齿轮2两端面增加靠磨0.015mm,小齿轮2上设有小齿轮轴4,小齿轮轴4和小齿轮2之间设有滚针3,密封环5共有两个,分别设于滚针3两端,所述泵盖8设于泵体I顶部,通过圆柱销9、内六角螺栓13与泵体I连接;所述泵体I上设有环形槽16,工作状态中高压油经过环形槽16流入困油槽,产生高压保护膜,使齿轮不会产生与Φ85孔底面、泵盖8端面扫刮,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心形槽14设于泵体I顶部,心形槽14与吸油区相通,工作状态中高压区泄漏的油流入心形槽,再由吸油区吸回,泵体I与泵盖8的结合面不会产生渗漏现象;所述回油孔19设于泵体I内部右侧,回油孔19减缓对油封的冲击,保持两端的油压对等。
[001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包括泵体(I)、小齿轮(2)、滚针(3)、小齿轮轴(4)、密封环(5)、大齿轮(6)、密封垫(7)、泵盖(8)、圆柱销(9)、孔用弹性挡圈(10)、挡环(11)、骨架式橡胶油封(12)、内六角螺栓(13)、心形槽(14)、主轴(15)、环形槽(16)、轴孔(17)、内孔(18)和回油孔(19),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I)中心设有轴孔(17),所述轴孔(17)设于内孔(18)底部,所述轴孔(17)中设有主轴(15),主轴(15)底部设有骨架式橡胶油封(12),挡环(11)设于骨架式橡胶油封(12)下方,挡环(11)与骨架式橡胶油封(12)之间设有孔用弹性挡圈(10);所述大齿轮(6)设于内孔(18)中,套在主轴(15)上;所述小齿轮(2)设于大齿轮(6)右侧,与大齿轮(6)啮合,小齿轮(2)上设有小齿轮轴(4),小齿轮轴(4)和小齿轮(2)之间设有滚针(3),密封环(5)共有两个,分别设于滚针(3)两端;所述泵盖(8)设于泵体(I)顶部,通过圆柱销(9)、内六角螺栓(13)与泵体(I)连接;所述泵体(I)上设有环形槽(16),所述心形槽(14)设于泵体(I)顶部,所述回油孔(19)设于泵体(I)内部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防渗变速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17)直径为55mm,内孔(18)直径为85mm,内孔(18)轴心相对轴孔(17)轴心向左偏移0.08?0.1mm。
【文档编号】F04C2/18GK204082530SQ20142048148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周海林, 刘建文, 刘园 申请人:江西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