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涡轮增压器的防喘振新装置。
在已有技术中,当外界温度大幅度降低,涡轮增压器发生喘振时,只能采用加大增压器涡轮喷咀出口面积;或在压气机叶轮罩壳外加垫,以降低增压器的转速和柴油机进气压力等措施防止喘振,但这样却相应引起柴油机排温提高,其中加大涡轮喷咀出口面积,工艺复杂,弄不好会降低涡轮效率;而在压气机叶轮罩壳处加垫,其方法简单,却又降低了压气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涡轮增压器上加装防喘振装置,而不必调整原增压器的其他结构参数,使外界气温大幅度下降时,增压器不发生喘振,保证机车运用正常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防喘振新装置由外罩、叶片和测速座组成,安装在增压器的进口,通过具有一定型线的叶片调整进口气流的方向,增大气流进口角,达到防喘振的目的。外罩与增压器连接,起固定叶片的作用,其外形和尺寸随配套增压器而异;叶片安装在外罩的内侧和测速座的外锥面上,其数目、型线和安装角是根据配属柴油机的要求不同而改变,它保证新鲜空气以所需的方向流入增压器的压气机工作轮。测速座位于外罩的中心,保留了原增压器的导流壳能安装转速测头的功能。
本防喘振新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必调整原增压器的结构参数,安装时只需十几分钟即可投入运用,保证涡轮增压器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可正常可靠运行。
本实用新型装机试验证明机车在-10℃~-30℃外温条件下运用,增压器不发生喘振,工作安全可靠,当然在更低温度下,也同样能起防喘振作用。
附图1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装置的剖面图附图2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装置的正视图本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装置的实施例见附图1、2所示,由外罩(1)、叶片(2)和测速座(3)组成。外罩(1)为一带法兰的圆环,它由金属经机械加工而成,其尺寸大小根据配套增压器叶轮罩壳(4)的尺寸而定。叶片(2)为金属板加工成一定型面,分别焊接于外罩(1)的内侧和测速座(3)的外锥面上,同时起固定测速座(3)的作用;叶片(2)的型面、数目将根据配用的柴油机型号而定。测速座(3)由金属棒料加工而成,其芯部尺寸由增压器压气机叶轮(6)的压紧帽(7)和所用的转速测头而定。外罩(1)、叶片(2)和测速座(3)三者焊接(也可铸造)成一整体,通过外罩(1)上的法兰用连接螺钉(8)固定在增压器的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装置。在运用中,机车增压器可以按气温较高的条件进行参数调整。当外界温度大幅度下降(如冬季)时,因增压器进气密度增大,导致气流分离,易发生喘振。此时可根据柴油机所用涡轮增压器的型号,选择相匹配的防喘振装置,打开增压器进口连接管,拆下原来的导流壳,换上本装置后,拧紧进口连接螺栓(8)。此时新鲜空气先经本装置的叶片(2),对气流进行与增压器叶轮转向同向预旋,加大了气流进口角,减少了气流对导风轮(5)的叶片进口边的冲撞,因而避免了气流的分离,使增压器在低温下不发生喘振。到外界气温上升后,即可拆除本防喘振装置,机车运用正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且不影响增压器效率,也不使柴油机排温升高;更重要的是不必调整增压器原有的结构参数,而能较好的防止因气温下降而产生的喘振现象发生。保证机车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安全可靠运用,对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更具有深远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与涡轮增压器配套使用的防喘振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防喘振装置由外罩<1>、叶片<2>和测速座<3>组成,外罩<1>与增压器连接,叶片<2>安装在外罩<1>的内侧和测速座<3>的外锥面上,测速座<3>位于外罩<1>的中心。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涡轮增压器配套使用的防喘振新装置。当外界温度大幅度降低时,涡轮增压器发生喘振,影响正常运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装置由外罩<1>、叶片<2>和测速座<3>组成。当外界气温大幅度降低时,加装本防喘振装置可以增大气流进口角达到防喘振的目的,而不必调整增压器的其他结构参数,拆装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04D17/00GK87203307SQ87203307
公开日198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20日
发明者施惠兰, 王月翠, 戴经伦 申请人:铁道部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