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169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装置,并涉及一种能够减小在内筒扩径时对防振基体的粘接层施加的应力且能够增大轴向的弹簧常数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悬挂装置等中,利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将内筒和外筒连结的套筒(防振装置)配置在车体与振动侧的部件之间。以往,在防振装置中,通过在利用防振基体并经硫化粘接将内筒与外筒连结的状态下,使内筒的轴向端部侧扩径而形成扩径部,从而确保内筒端面的面积(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2-18867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对扩径部与防振基体进行了硫化粘接,因此在使内筒扩径而形成扩径部时,会对防振基体的粘接层作用应力。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存在无法充分确保轴向的弹簧常数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在内筒扩径时对防振基体的粘接层施加的应力且能够增大轴向的弹簧常数的防振装置。

(二)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第一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利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将内筒与在内筒的径向外侧隔开距离配置的外筒连结。内筒的轴向两端面分别是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在内筒上设置随着趋向第一端面呈锥状扩径的扩径部。在利用防振基体将内筒与外筒连结的状态下使内筒的第一端面侧扩径而形成扩径部的情况下,由于扩径部不与防振基体粘接,因此具有能够减小在内筒扩径时对防振基体的粘接层施加的应力的效果。

在外筒上设置外筒的扩径部侧的轴向端部朝向径向外侧折弯的折弯部,在防振基体上设置从内筒与外筒之间及折弯部朝向扩径部突出的止挡部。由于在轴向上,在比折弯部更靠近第一端面侧,从扩径部向止挡部施加力,从而限制内筒及外筒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具有通过从扩径部向止挡部施加力从而能够增大轴向的弹簧常数的效果。

另外,利用折弯部能够使止挡部在径向上加厚,因此能够抑制从扩径部的锥状的外周面被施加力的止挡部向径向外侧变形的情况。由此,具有能够抑制止挡部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的效果。

根据第二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止挡部的从扩径部被施加力的部分在无负荷状态下位于扩径部的径向外侧,因此能够使止挡部和扩径部在无负荷状态下接近。其结果是,在第一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减小内筒及外筒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的效果。

根据第三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在与内筒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设置于止挡部的凹部,朝向内筒的径向外侧凹入。由于能够利用凹部使从扩径部被施加力的止挡部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因此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进一步抑制止挡部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的效果。

根据第四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设置于比折弯部更靠近第一端面侧。能够利用凹部使比折弯部更向第一端面侧突出的部分的止挡部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因此,在第三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进一步抑制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的效果。

根据第五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在轴向视角下扩径部与外筒重叠,因此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介由扩径部与外筒在轴向上重叠部分的止挡部切实地限制内筒及外筒的相对位移的效果。

根据第六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止挡部的位于比外筒的内周面更靠近径向外侧的部分是外侧部。外侧部的外周面随着趋向折弯部呈锥状扩径,因此能够切实地承受阻挡从扩径部对止挡部施加的力。由此,能够使止挡部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因此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抑制止挡部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的效果。

根据第七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在内筒与止挡部之间在无负荷状态下设置规定的空间,因此当从扩径部向止挡部施加力时,利用规定的空间能够容许止挡部向径向内侧的变形。由此,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抑制止挡部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的效果。

根据第八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规定的空间的第二端面侧的底即底部,在轴向上位于比折弯部的第一端面侧的面更靠近第二端面侧。由此,能够利用规定的空间使在轴向上比折弯部的第一端面侧的面更靠近第二端面侧、且比外筒的内周面更靠近径向内侧处的止挡部易于变形。与比外筒的内周面更靠近径向外侧处的止挡部相比,能够使比外筒的内周面更靠近径向内侧处的止挡部更易于变形,因此能够使从扩径部被施加力的止挡部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其结果是,在第七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进一步抑制止挡部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的效果。

根据第九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止挡部的从扩径部被施加力的面即倾斜面,形成为与扩径部的轴向上的外周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因此能够确保向倾斜面施加力时的止挡部的受压面积。由此,能够使轴向载荷施加于倾斜面时的载荷-挠度曲线急速上升,从而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增大轴向的弹簧常数的效果。

根据第十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扩径部的轴向的外周面是朝向倾斜面呈凸状弯曲的凸状面,倾斜面朝向凸状面呈凹状弯曲。由于从凸状的凸状面向凹状的倾斜面施加力,因此能够使凸状面及倾斜面彼此不易偏移。其结果是,在第九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抑制凸状面与倾斜面向径向偏移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的效果。

根据第十一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扩径部的外周面具备与凸状面的第二端面侧连续地呈凹状弯曲的凹状面。止挡部的一部分位于比凸状面与凹状面的边界即拐点更靠近径向内侧。由此,当从扩径部向止挡部施加力时,止挡部会变形为沿循呈凹状弯曲的凹状面的形状,并且凹状面与止挡部的内周面会逐渐进行接触。当凹状面与止挡部接触时,则能够进一步使扩径部与止挡部不易偏移,从而在第十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进一步抑制扩径部与止挡部向径向偏移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的效果。

根据第十二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扩径部的外周面具备与凸状面的第二端面侧连续地呈凹状弯曲的凹状面。止挡部的内周面具备与倾斜面的第二端面侧连续地呈凸状弯曲的连接面。凸状面和凹状面的拐点的位置与倾斜面和连接面的拐点的位置在径向上一致,因此能够使倾斜面与凸状面密接。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凸状面与倾斜面不易偏移,从而在第十方案或第十一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能够进一步抑制凸状面与倾斜面向径向偏移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将图1中的II所示部分放大表示的防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内筒扩径时的防振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50-防振装置;10-内筒;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扩径部;17-凸状面;18-凹状面;20-外筒;21-折弯部;30、51-防振基体;32、52-止挡部;34a-倾斜面;35-外侧部;53-凹部;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的截面图。此外,图1图示了防振装置1的包含轴心O的轴向截面。

如图1所示,防振装置1是设置在汽车悬挂装置上的套筒。防振装置1具备:内筒10、与内筒10的径向外侧隔开距离呈同轴状配置的外筒20、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且将内筒10与外筒20连结的防振基体30。防振装置1通过将内筒10和外筒20分别安装于不同的对象部件(未图示)而将两对象部件防振性地连结。

内筒10是由钢材、铝合金等刚性材料形成为圆筒状的部件。内筒10是通过插入螺栓等轴状部件(未图示)并将轴状部件固定于对象部件(未图示)而安装在对象部件上。内筒10的一侧(图1上侧)的轴向端面是第一端面11,与第一端面11相反的一侧(图1下侧)的轴向端面是第二端面12。内筒10具备随着趋向第一端面11(内筒10的轴向端部)呈锥状扩径的扩径部13。

扩径部13是使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起到规定部位塑性变形而成的部位。扩径部13形成为内周面及外周面随着趋向第一端面11呈锥状扩径且厚度(径向尺寸)增大。由于能够增大第一端面11的面积,因此能够减小第一端面11因与对象部件的紧固而承受的面压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对象部件的凹陷、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侧的屈曲(日语:座屈)。

扩径部13的内周面从内周起点14起以随着趋向第一端面11而远离轴心O的方式,保持与轴心O的角度大致一定地倾斜。扩径部13的外周面从外周起点15起以随着趋向第一端面11而远离轴心O的方式倾斜。

外筒20是由钢材、铝合金等刚性材料形成为厚度(径向尺寸)大致一定的圆筒状的部件。外筒20是通过向对象部件(未图示)压入而安装在对象部件上。外筒20形成为比内筒10稍短的长度,并通过使第一端面11侧(扩径部13侧)的轴向端部朝向径向外侧相对于轴心O大致呈直角地折弯而形成折弯部2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筒20的延伸于轴向的部分(外筒20中除了折弯部21以外的部分)的内筒10侧的面设为内周面20a,并将其相反侧的面设为外周面20b,将折弯部21的与内周面20a相连的面设为轴向端面21a,并将折弯部21的与外周面20b相连的面设为外周面21b。

防振基体30是在内筒10与外筒20之间设置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橡胶材料的硫化成型而形成。防振基体30的内周面与内筒10外周面中比外周起点15更靠近第二端面12侧的部分硫化粘接,而外周面则与外筒20的内周面20a及轴向端面21a硫化粘接。由此,防振基体30将内筒10及外筒20一体性地连结。另外,由于防振基体30的内周面与内筒10外周面中比外周起点15更靠近第二端面12侧的部分硫化粘接,因此能够使防振基体30不与扩径部13粘接。

防振基体30沿周向一周形成有向轴向凹入的环状的空隙(すぐり)31,且该空隙31是在第二端面12侧的轴向端面上形成,并且防振基体30设置有从内筒10与外筒20之间及折弯部21朝向扩径部13的突出的环状的止挡部32。通过设置空隙31从而能够减小径向的弹簧常数,同时能够确保防振基体30与内筒10及外筒20的粘接面积。

接下来,参照图2对扩径部13及止挡部32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将图1中的II所示部分放大表示的防振装置1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扩径部13比外筒20的内周面20a更向径向外侧突出。扩径部13的外周面以具有拐点16的方式弯曲。扩径部13的外周面中,比拐点16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的部分是呈凸状弯曲的凸状面17,而比拐点16更靠近第二端面12侧(参照图1)的部分则是呈凹状弯曲的凹状面18。

止挡部32是通过从扩径部13被施加力来限制内筒10及外筒20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的部位。止挡部32配置为,其一部分位于比拐点16更靠近径向内侧,且在无负荷状态下在其与内筒10之间设置规定的空间S。底部33是空间S的第二端面12侧的底,且为防振基体30的第一端面11侧的端面的一部分。在轴向上,底部33位于比折弯部21(外筒20)的轴向端面21a更靠近第二端面12侧(参照图1),且比折弯部21(外筒20)的外周面21b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轴向上比底部33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的部分作为止挡部32。另外,也可以将底部33设定为在轴向上位于比折弯部21的轴向端面21a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在此情况下,将在轴向上比折弯部21的轴向端面21a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的部分作为止挡部32。

止挡部32具备:位于比外筒20的内周面20a更靠近径向内侧的内侧部34、以及位于比外筒20的内周面20a更靠近径向外侧且位于折弯部21的轴向的外侧部35。内侧部34是从内筒10及外筒20之间朝向扩径部13突出的部位。内侧部34由内周面与轴心O平行的部分和朝向第一端面11呈锥状扩径的部分构成。内侧部34的内周面具备:与凸状面17沿轴向面对的倾斜面34a、与内筒10的轴心O(参照图1)平行的平行面34b、将倾斜面34a与平行面34b顺滑地连接的连接面34c。

倾斜面34a在无负荷状态下与凸状面17沿轴向隔开大致一定距离面对。倾斜面34a在无负荷状态下位于扩径部13的径向外侧,并设定为在轴向上比折弯部21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倾斜面34a形成为与凸状面17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即朝向凸状面17呈凹状弯曲的形状。此外,并不限于在无负荷状态下倾斜面34a与凸状面17不接触的情况,也可以在无负荷状态下使倾斜面34a与凸状面17接触。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扩径部13对止挡部32沿轴向进行预压缩。

平行面34b在无负荷状态下以在其与内筒1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空间S的方式与内筒10面对。连接面34c在无负荷状态下与凹状面18隔开距离面对,且形成为朝向凹状面18呈凸状弯曲的形状。倾斜面34a与连接面34c的连接部分(拐点)及拐点16的位置在径向上大致一致。此外,也可以使倾斜面34a与连接面34c的连接部分(拐点)及拐点16的位置在径向上错开。

外侧部35是用于使止挡部32在径向上加厚的部位,其外周面随着趋向折弯部21呈锥状扩径。外侧部35从内侧部34起至折弯部21的径向大致中央延伸设置。此外,止挡部32的径向厚度可以适当变更,在将止挡部32设置至外侧部35的顶端(径向外侧的端部)的情况下,止挡部32在径向上变为最厚。

接下来,参照图3对防振装置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内筒10扩径时的防振装置1的截面图。首先,以在内筒10的径向外侧隔开距离并呈同轴状配置外筒20的方式将内筒10及外筒20配置于硫化成型模具(未图示)。内筒10在硫化成型模具的圆筒体的内侧嵌入第一端面11侧的端部。以将内筒10的外周面与外筒20的内周面20a及轴向端面21a连结的方式将防振基体30硫化成型,利用防振基体30使内筒10及外筒20一体化。

接下来,将内筒10、外筒20及防振基体30从硫化成型模具取出。如图3所示,从硫化成型模具取出的状态的内筒10在从第一端面11至第二端面12且包含轴心O的截面上的内周面及外周面的轮廓线呈直线状并与轴心O平行。由于止挡部32的平行面34b与轴心O平行,因此在从硫化成型模具取出时,内筒10的外周面与平行面34b平行。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内筒10、外筒20及防振基体30从硫化成型模具取出。另外,为了使内筒10不与止挡部32(防振基体30)粘接,通过将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侧嵌入圆筒体(未图示),从而在从硫化成型模具取出的状态下,在内筒10与止挡部32之间产生与圆筒体的厚度相当的间隔。

接下来,使用压接夹具40使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侧塑性变形而形成扩径部13。压接夹具40是构成为绕中心轴C呈轴对称且强度高于内筒10的钢制夹具。压接夹具40在圆柱状的夹具本体41的一侧端部上形成圆锥面状的压接面42,并在压接面42的中央形成截面为圆形的突起部43。突起部43的顶端呈半球状,且形成为至顶端为止的外周面与中心轴C平行。

将突起部43从第一端面11侧插入内筒10,以压接面42与第一端面11平行的方式,一边利用压接面42从轴向压接第一端面11,一边以轴心O为中心使压接夹具40旋转。由此,对第一端面11整体进行压接并沿轴向进行推压,从而使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侧发生塑性变形。由于内筒10的内周面被突起部43向径向外侧推压,因此使内筒10的内周面及外周面扩径而形成扩径部13。由此,内筒10与止挡部32之间的间隔成成为空间S(参照图1)。根据这种防振装置1的制造方法,在防振基体30的硫化成型后形成扩径部13,因此能够使硫化成型后的脱模作业容易进行。

在形成扩径部13时,以使内筒10的外周面的扩径开始部分即外周起点15比内筒10与防振基体30粘接的部分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的方式,来设定通过压接夹具40使内筒10发生的塑性变形量。由此,能够使扩径部13不与防振基体30粘接。

在扩径部13与防振基体30粘接的情况下,会在内筒10扩径时向防振基体30的粘接层作用应力,存在防振基体30的粘接层产生裂纹的风险。而通过利用空间S(参照图1)使扩径部13不与防振基体30粘接,从而能够减小在内筒10扩径时向防振基体30的粘接层施加的应力。

根据如上所述的防振装置1,当向内筒10或外筒20加以轴向载荷时,则扩径部13与止挡部32会发生接触。通过从扩径部13向止挡部32施加力,来限制内筒10及外筒20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通过从扩径部13向止挡部32施加力而能够增大轴向的弹簧常数。

当倾斜面34a在轴向上位于比折弯部21更靠近第二端面12侧时,由于止挡部32的自由长度取决于从倾斜面34a起至外筒20的内周面20a为止的径向距离,因而无法确保止挡部32的自由长度。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则由于倾斜面34a在轴向上位于比折弯部21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因此能够根据从折弯部21至倾斜面34a的距离来确保止挡部32的自由长度。其结果是,能够发挥止挡部32的柔软的弹簧特性。

由于止挡部32向径向外侧延伸至折弯部21,即,止挡部32具备外侧部35,因此能够利用折弯部21使止挡部32在径向上加厚。能够抑制从扩径部13的锥状外周面被施加力的止挡部32向径向外侧变形,因此能够抑制止挡部32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此外,将止挡部32在径向上设定得越厚,则越能够抑制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由于外侧部35的外周面随着趋向折弯部21呈锥状扩径,因此能够切实地承受阻挡从扩径部13施加的力。能够使止挡部32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因此能够抑制止挡部32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由于在内筒10与止挡部32之间设置空间S,因此当从扩径部13向止挡部32施加力时,能够利用空间S容许止挡部32向径向内侧的变形。由此,能够抑制止挡部32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由于底部33在轴向上位于比折弯部21的轴向端面21a更靠近第二端面12侧,因此能够利用空间S使在轴向上比折弯部21的轴向端面21a更靠近第二端面12侧的内侧部34易于变形。由于能够使内侧部34比止挡部32的外侧部35更易于变形,因此能够使从扩径部13被施加力的止挡部32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止挡部32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由于倾斜面34a形成为与扩径部13的轴向上的外周面(凸状面17)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因此能够在向倾斜面34a施加力时确保止挡部32的受压面积。由于能够使轴向载荷施加于倾斜面34a时的载荷-挠度曲线急速上升,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轴向的弹簧常数。

由于从朝向倾斜面34a呈凸状弯曲的凸状面17,向朝向凸状面17呈凹状弯曲的倾斜面34a施加力,因此能够使凸状面17及倾斜面34a彼此不易偏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凸状面17与倾斜面34a向径向偏移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进而,凹状的倾斜面34a与凸状的连接面34c的连接部分(拐点)、以及凸状面17与凹状面18的连接部分即拐点16的位置在径向上大致一致,因此能够使倾斜面34a与凸状面17密接。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凸状面17与倾斜面34a不易偏移,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凸状面17与倾斜面34a向径向偏移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另外,由于止挡部32的一部分位于比拐点16更靠近径向内侧,因此当从扩径部13向止挡部32施加力时,连接面34c及平行面34b会变形为沿循呈凹状弯曲的凹状面18的形状,并且凹状面18与连接面34c及平行面34b会逐渐进行接触。当凹状面18与连接面34c及平行面34b接触时,则能够进一步使扩径部13与止挡部32不易发生偏移,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扩径部13与止挡部32向径向偏移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在止挡部32的内周面在轴向上随着趋向第一端面11而扩径的(不具备平行面34b的)情况下,若为了确保轴向的弹簧常数而确保止挡部32的体积,则硫化成型模具的在硫化成型时向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侧嵌入的圆筒体会随着趋向顶端而变薄,存在无法确保圆筒体强度的风险。另外,相对于本实施方式,在止挡部32内周面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随着趋向第一端面11而缩径)情况下,硫化成型模具的在硫化成型时向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侧嵌入的圆筒体的一部分会变薄,存在无法确保圆筒体强度的风险。相对于本实施方式,在止挡部32内周面的一部分向径向外侧凹入的(随着趋向第一端面11而缩径)情况下,止挡部32的轴向的弹簧常数会降低。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止挡部32具备与轴心O平行的平行面34b,因此能够确保止挡部32的轴向的弹簧常数,并且能够确保硫化成型模具的在硫化成型时向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侧嵌入的圆筒体的厚度。因此,能够确保止挡部32的轴向的弹簧常数,并且能够确保硫化成型模具的圆筒体的强度。

由于倾斜面34a在无负荷状态下位于扩径部13的径向外侧,因此在无负荷状态下能够使止挡部32和扩径部13接近。其结果是,能够减小内筒10及外筒20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量,同时限制内筒10及外筒20在径向及侧倾方向(日文:こじり)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由于扩径部13比外筒20的内周面20a更向径向外侧突出,即,从轴向观察时扩径部13与外筒20重叠。由此,在从扩径部13向止挡部32施加比较大的载荷时,能够介由扩径部13与外筒20在轴向上重叠部分的止挡部32,切实地限制内筒10及外筒20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

接下来,参照图4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由止挡部32的内周面由与轴心O平行的部分和朝向第一端面11呈锥状扩径的部分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与此对照,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对具备止挡部52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凹入的凹部53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以下说明。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50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防振装置50具备:内筒10、与内筒10的径向外侧隔开距离呈同轴状配置的外筒20、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且将内筒10与外筒20连结的防振基体51。

防振基体51是在内筒10与外筒20之间设置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橡胶材料的硫化成型而形成。防振基体51的内周面与内筒10外周面中比外周起点15更靠近第二端面12侧的部分硫化粘接,而外周面则与外筒20的内周面20a及折弯部21的轴向端面21a硫化粘接。

防振基体51设置有从内筒10与外筒20之间及折弯部21朝向扩径部13突出的环状的止挡部52。止挡部52是通过从扩径部13被施加力来限制内筒10及外筒20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的部位。止挡部52配置为在无负荷状态下在其与内筒10之间设置规定的空间S。

止挡部52在内周面上具备朝向径向外侧凹入的凹部53。凹部53在与内筒10的外周面隔着空间S相对的位置上沿周向一周形成于止挡部52的内周面。在将防振装置50从硫化成型模具取出的情况下,由于硫化成型模具的一部分进入凹部53,因此能够一边使止挡部52弹性变形,一边将防振装置50从硫化成型模具取出。因此,可将凹部53的深度(径向尺寸)设定为易于将防振装置50从硫化成型模具取出的程度。

由于设置有凹部53的部分的止挡部52的轴向的弹簧常数减小,因此能够利用凹部53使从扩径部13被施加力的止挡部52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由此,能够抑制止挡部52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此外,将凹部53的深度设定得越大,止挡部52就越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止挡部52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由于在轴向上比折弯部21更向第一端面11侧突出的部分的止挡部52上,没有对止挡部52向径向外侧的变形进行限制的刚体等,因此止挡部52容易向径向外侧变形。但是,由于在轴向上比折弯部21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设置有凹部53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能够利用凹部53使止挡部52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止挡部52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由于在止挡部52的靠近第二端面12的部位设置有凹部53,因此能够使从扩径部13向止挡部52施加力而发生弹性变形的止挡部52,蔓延至轴向上比凹部53更靠近第一端面11侧的空间S。能够利用凹部53使止挡部52不易向径向外侧变形,同时利用蔓延的止挡部52使空间S进一步减小,因此能够抑制止挡部52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并提高轴向的弹簧常数。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容易想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例如,内筒10、外筒20、防振基体30、51、压接夹具40等的形状是一个例子,当然可以采用各种形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将防振装置1、50设置于汽车悬挂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如下各种用途,即要求抑制振动传递并限制轴向上的相对位移的各种用途。另外,除了针对汽车的用途以外,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各种工业设备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在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侧设置有扩径部1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此。除了第一端面11侧的扩径部13以外,当然也可以在内筒10的第二端面12侧设置随着趋向第二端面12而扩径的扩径部。由此,能够增大第二端面12的面积,因此能够减小因与对象部件的紧固而使第二端面12承受的面压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对象部件的凹陷、内筒10的第一端面11侧的屈曲。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扩径部13的内周面及外周面随着趋向第一端面11呈锥状扩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扩径部13的外周面呈锥状扩径,并适当地设定扩径部13的内周面的形状。例如,通过将扩径部13的内周面设定为随着趋向第一端面11而缩径,则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端面11的面积。

另外,扩径部13的外周面并不限于具有拐点16的形状,也可以使包含轴心O的截面的轮廓线为直线状、凸状、凹状、将多个直线、凹凸组合而成的形状。此时,可以与扩径部13的轴向上的外周面的形状对应地使倾斜面34a形成为直线状、凸状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从扩径部13向形成为与扩径部13的轴向上的外周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倾斜面34a施加力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此,无需使止挡部32、52的从扩径部13被施加力的面的形状与扩径部13对应。在此情况下,由于内筒10及外筒20的相对位移,呈锥状扩径的扩径部13与止挡部32、52会顺滑地接触,因此能够使轴向载荷-挠度曲线平缓地上升。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在外筒20上设置折弯部2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省略折弯部21。另外,并不限于使折弯部21朝向径向外侧相对于轴心O大致呈直角地折弯的情况,也可以从朝向径向外侧相对于轴心O大致呈直角地折弯的状态起在0°~60°的范围内使折弯部21向扩径部13侧倾斜。在此情况下,能够利用折弯部21限制止挡部32、52的向径向外侧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止挡部32、52向径向外侧变形而导致轴向的弹簧常数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