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包括电机、连接座和水泵,所述电机由机壳、前端盖、后端盖、转动轴、定子、转子和散热风扇叶构成,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扣装固定在机壳两端,包括联轴器、中间支承和智能变频控制器,所述电机下端的前端盖固定在连接座的上端面上,所述水泵的上端固定在连接座的下端面上,所述联轴器设置在电机的转动轴下端上,所述水泵的输入轴上端与联轴器相连接;通过本技术方案,将变频器设置在电机内部,大大缩减了控制线路的连接长度,体积小结构简单,同时对智能变频控制器进行维护和检修时,只需直接取下风罩和散热风扇叶,打开电机后端盖即可,即可对智能变频控制器进行维护,大大方便了水泵的维修工作。
【专利说明】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水泵在工作方式上有以下三种,A.水泵在恒定转速下运行,当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依靠阀门或者挡板去调节系统工况,工作效率低,无用功损耗严重水泵外配变频器,水泵与电机相连,电机与变频器处于分离状态,变频器放置在控制柜内,通过线缆来实现水泵的控制和调节,节能无用功损耗小,但是设备占地面积大,控制线长,导致控制信号干扰严重,设备运行不稳定;C.电机和变频器一体化设计,变频器设置在电机外壳上,电机驱动水泵,此类电机配备一个电机风扇,变频器设计在电机外壳上,电机和变频器的散热问题很难解决,造成水泵故障率高。
[0003]以上三种方式中,第一种工作效率低,无用功损耗严重,第二种和第三种虽然安装有变频器,但是结构复杂,成本高,控制信号干扰严重,并且还要为变频器单独增设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水冷智能变频水泵,通过本技术方案,将变频器设置在电机内部,大大缩减了控制线路的连接长度,并且不需要外配控制柜,在水泵电机接线盒端盖上配备显示器,可以显示水泵的运行参数,方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只需要通过现有的电机风扇进散热,体积小结构简单,同时对智能变频控制器进行维护和检修时,只需直接取下风罩和散热风扇叶,打开电机后端盖即可,即可对智能变频控制器进行维护,大大方便了水泵的维修工作。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包括电机、连接座和水泵,所述电机由机壳、前端盖、后端盖、转动轴、定子、转子和散热风扇叶构成,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扣装固定在机壳两端,包括联轴器、中间支承和智能变频控制器,所述电机下端的前端盖固定在连接座的上端面上,所述水泵的上端固定在连接座的下端面上,所述联轴器设置在电机的转动轴下端上,所述水泵的输入轴上端与联轴器相连接,电机的机壳内设置有止口台,所述中间支承固定在止口台上,前端盖和中间支承中设置有轴承室,转动轴设置在前端盖和中间支承的轴承室中,转子固定在机壳内的转动轴上,定子固定在机壳内,转动轴穿过后端盖,散热风扇叶设置在位于后端盖外侧的转动轴上,所述智能变频控制器为环状,转动轴从智能变频控制器中间穿过,智能变频控制器设置在机壳内中间支承的后部。
[0006]位于电机机壳内的智能变频控制器通过固定螺钉贴覆固定在后端盖内侧面上。
[0007]在后端盖和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0008]所述机壳外侧设置有散热歧片,在散热风扇叶外侧设置有风罩,风罩的前端套装并固定在散热歧片上。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一体式水冷智能变频水泵,通过本技术方案,将变频器设置在电机内部,大大缩减了控制线路的连接长度,并且不需要外配控制柜,在水泵电机接线盒端盖上配备显示器,可以显示水泵的运行参数,方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只需要通过现有的电机风扇散热,体积小结构简单,同时对智能变频控制器进行维护和检修时,只需直接取下风罩和散热风扇叶,打开电机后端盖即可,即可对智能变频控制器进行维护,大大方便了水泵的维修工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I电机、2连接座、3水泵、4机壳、5前端盖、6后端盖、7转动轴、8定子、9转子、10散热风扇叶、11联轴器、12中间支承、13智能变频控制器、14输入轴、15止口台、16轴承室、17密封环、18散热歧片、19风罩、20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包括电机1、连接座2和水泵3,所述电机I由机壳4、前端盖5、后端盖6、转动轴7、定子8、转子9和散热风扇叶10构成,所述前端盖5和后端盖6分别扣装固定在机壳4两端,包括联轴器11、中间支承12和智能变频控制器13,所述电机I下端的前端盖5固定在连接座2的上端面上,所述水泵3的上端固定在连接座2的下端面上,所述联轴器11设置在电机I的转动轴7下端上,所述水泵3的输入轴14上端与联轴器11相连接,电机I的机壳4内设置有止口台15,所述中间支承12固定在止口台15上,前端盖5和中间支承12中设置有轴承室16,转动轴7设置在前端盖5和中间支承12的轴承室16中,转子9固定在机壳4内的转动轴7上,定子8固定在机壳4内,转动轴7穿过后端盖6,散热风扇叶10设置在位于后端盖6外侧的转动轴7上,所述智能变频控制器13为环状,转动轴7从智能变频控制器13中间穿过,智能变频控制器13设置在机壳4内中间支承12的后部。
[0017]位于电机I机壳4内的智能变频控制器13通过固定螺钉20贴覆固定在后端盖6内侧面上。
[0018]在后端盖6和转动轴7之间设置有密封环17。
[0019]所述机壳4外侧设置有散热歧片18,在散热风扇叶10外侧设置有风罩19,风罩19的前端套装并固定在散热歧片18上。
[002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的后端盖6为中空状,智能变频控制器13可以独立的放置在后端盖6内,加强了对智能变频控制器13的保护,降低了电机I中电磁变化对智能变频控制器13的干扰,同时也加大了智能变频控制器13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智能变频控制器13的散热效果。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中,机壳4上的接线盒上设置显示屏和通讯接口,显示屏和通讯接口分别与智能变频控制器13相连接,在电机I运行中能够显示电机I的运行参数和水泵3工作的相关参数,并且通过通讯接口,实现远程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功能,来实现远程监控。
[0022]在采用了本技术方案后,同时电机I及水泵3的外壳在同等功率下外型尺寸缩小一个型号,体积及重量减轻,降低了自身和物流成本,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试验结果显示,本技术方案,在变频区间高效节能效果显著,减少了电机I发热量的产生,有效的延长了水泵3和电机I的使用寿命。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包括电机、连接座和水泵,所述电机由机壳、前端盖、后端盖、转动轴、定子、转子和散热风扇叶构成,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扣装固定在机壳两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联轴器、中间支承和智能变频控制器,所述电机下端的前端盖固定在连接座的上端面上,所述水泵的上端固定在连接座的下端面上,所述联轴器设置在电机的转动轴下端上,所述水泵的输入轴上端与联轴器相连接,电机的机壳内设置有止口台,所述中间支承固定在止口台上,前端盖和中间支承中设置有轴承室,转动轴设置在前端盖和中间支承的轴承室中,转子固定在机壳内的转动轴上,定子固定在机壳内,转动轴穿过后端盖,散热风扇叶设置在位于后端盖外侧的转动轴上,所述智能变频控制器为环状,转动轴从智能变频控制器中间穿过,智能变频控制器设置在机壳内中间支承的后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其特征在于,位于电机机壳内的智能变频控制器通过固定螺钉贴覆固定在后端盖内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其特征在于,在后端盖和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密封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风冷智能变频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外侧设置有散热歧片,在散热风扇叶外侧设置有风罩,风罩的前端套装并固定在散热歧片上。
【文档编号】F04D13-06GK204267307SQ201420731937
【发明者】李龙 [申请人]李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