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阻离心式屋顶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7635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阻离心式屋顶风机,属于风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心式通风机是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现有的离心式屋顶通风机在出风方向存在大气流角转向,对离心式屋顶通风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解决该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阻离心式屋顶风机,该风机可降低进出风口流道的阻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阻离心式屋顶风机,包括位于风机底座上方的集流器、风帽、叶轮、电机、电机安装板、电机外筒、电机外筒罩以及位于风机底座下方的百叶;电机位于电机外筒内,由电机驱动的叶轮位于风帽内;集流器位于在风机底座与风帽之间;还包括出风口静叶组和百叶框架;百叶框架安装在风机底座下部,百叶安装在百叶框架下部;出风口静叶组安装在风帽内,并位于叶轮外围,出风口静叶组主要由直筒、静叶和上大下小的锥筒组成,直筒连接在锥筒的下端,静叶连接在锥筒的上端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集流器与风机底座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即集流器由一部分风机底座冲压成型)。

所述的电机和电机外筒均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电机安装板通过支撑杆安装在风机底座上,风帽上端通过风帽支撑与电机安装板相连接,风帽下端通过支撑杆与风机底座相连接。

本发明一种低阻离心式屋顶风机,在出风口处增加出风口静叶组,出风口静叶组的静叶根据叶轮出风口的气流角设计成一定的弧度,与出风口静叶组的锥筒连接,使风机出风口损失降低。同时,百叶框架增加了百叶与集流器之间的距离,空气经过百叶时风向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变化,增加百叶与集流器之间的距离,能在一定程度上矫正空气在进入集流器时的角度,从而降低进风口处的损失。

总之,本发明一种低阻离心式屋顶风机可降低进出风口流道的阻力,具有进出风口损失小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低阻离心式屋顶风机,包括位于风机底座13上方的集流器1、风帽2、叶轮6、电机8、电机安装板7、电机外筒9、电机外筒罩10以及位于风机底座13下方的百叶12;电机8位于电机外筒9内,由电机8驱动的叶轮6位于风帽2内;集流器1位于在风机底座13与风帽2之间。本发明的改进点在于:还包括出风口静叶组4和百叶框架11;百叶框架11安装在风机底座13下部,百叶12安装在百叶框架11下部;出风口静叶组4安装在风帽2内,并位于叶轮6外围,出风口静叶组4主要由直筒41、静叶43和上大下小的锥筒42组成,直筒41连接在锥筒42的下端,静叶43连接在锥筒42的上端面。

为优化结构,本发明中的集流器1与风机底座13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为进一步优化结构,本发明中,电机8和电机外筒9均安装在电机安装板7上,电机安装板7通过支撑杆3安装在风机底座13上,风帽2上端通过风帽支撑5与电机安装板7相连接,风帽2下端通过支撑杆3与风机底座13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风机底座13与叶轮6等其他部件之间以刚性连接,可避免出现因地震而引起的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碰擦。具体包括:电机8和电机外筒9均通过螺栓安装在电机安装板7上,电机外筒罩10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机外筒9上,电机安装板7通过支撑杆3和螺栓安装在风机底座13上,风帽2上端通过风帽支撑5和螺栓连接在电机安装板7上,风帽2下端通过支撑杆3和螺栓连接在风机底座13上,出风口静叶组4通过螺栓连接在风帽2内。百叶框架11焊接在风机底座13下部,百叶12通过螺栓安装在百叶框架11上。

本实施例中,集流器1采用流线型曲线,与叶轮6之间按通风机行业标准间隙配合,使风机进风损失达到最小,提高风机效率。

叶轮6采用了强后弯、大风量、低噪声目标优化设计,风机性能曲线平坦。

静叶43根据叶轮出风口处的气流角制成一定的弧度后焊接在锥筒42上,锥筒42焊接在直筒41上。

本发明中,百叶12通过百叶框架11与风机底座13相连,增加了百叶12与集流器1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空气在经过百叶12时的风向改变,降低离心式通风机在进风口流道的阻力;空气在出风口处排出前通过出风口静叶组4的锥筒42时,使出风方向由大气流角转向改为小气流角转向出风,再加上出风口静叶43的作用,降低离心式通风机在出风口流道的阻力。

本发明使用时,接通电源,电机8运转,通过电机转动轴带动叶轮6运转,使空气经过百叶12、百叶框架11,再从集流器1一端吸入,在出风口处排出。空气在出风口处通过出风口静叶组4的锥筒42时,使出风方向由大气流角转向改为小气流角转向出风,再加上出风口静叶43的作用,降低了离心式通风机在进出风口流道的阻力。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