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和风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391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风扇和风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和一种风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风扇根据设定的固定档位选择不同的风速,且档位选择后,风速是固定的,即风扇的风速不会自动调节或切换,从而可能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且还会造成电能的浪费。

为此,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风速智能切换的风扇。如图1所示,该风扇包括:用于检测用户与风扇之间距离的距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电机,以及分别与距离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电机相连的电控模块,其中,电控模块根据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和环境的温度控制电机的转速以调节风扇的风速。该风扇虽然能够满足用户的一部分使用需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风扇具有更多的功能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即需要风扇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该风扇能够实现风速和风向的智能切换,满足用户在不同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要求,且节能效果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的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扇,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人体感应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的温度;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和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分别相连,所述电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所述风扇的风速,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以调节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通过人体感应模块实时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环境的温度,电控模块根据采集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环境的温度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风扇的风速,以及控制第二电机的转角以调节风扇的出风方向,由此,使得风扇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以及环境的温度变化而自动调整风速和风向,实现智能切换,满足了用户在不同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要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能效果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风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还包括: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湿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控模块相连,所述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的湿度;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与所述电控模块相连;其中,所述电控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的湿度不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加湿模块对所述环境进行加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模块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所述风扇的风速,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以调节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时,所述电控模块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的当前温度,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其中,所述电控模块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控制所述第二电机以预设转角循环转动两次,以使所述人体感应模块采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与所述第二电机以所述预设转角循环转动两次的时间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模块还用于根据外部终端发送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服务器或所述外部终端发送的温度、湿度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以及对所述加湿模块进行控制,其中,所述风扇与所述外部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风扇处于关机状态时,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风扇开机,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以上次下电时的状态运转,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运转第三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的当前温度、湿度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以及对所述加湿模块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环境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不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模块还用于在检测不到用户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以预设角度转动第四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风扇关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风扇的机身温度、所述环境的温度以及所述外部设备和/或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温度,并结合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的睡眠时间和生理特性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其中,所述用户的生理特性包括年龄、性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检测环境的温度;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的温度控制所述风扇的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所述风扇的风速,并控制所述风扇的第二电机的转角以调节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的控制方法,通过实时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并实时检测环境的温度,进而根据采集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环境的温度控制风扇的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风扇的风速,以及控制风扇的第二电机的转角以调节风扇的出风方向,由此,使得风扇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以及环境的温度变化而自动调整风速和风向,实现智能切换,满足了用户在不同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要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能效果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风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环境的湿度;在所述环境的湿度不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风扇的加湿模块对所述环境进行加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的温度控制所述风扇的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所述风扇的风速,并控制所述风扇的第二电机的转角以调节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具体包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的当前温度,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其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控制所述第二电机以预设转角循环转动两次,以使所述人体感应模块采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与所述第二电机以所述预设转角循环转动两次的时间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外部终端发送的用户位置信息以及服务器或所述外部终端发送的温度、湿度,其中,所述风扇与所述外部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根据外部终端发送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服务器或所述外部终端发送的温度、湿度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以及对所述加湿模块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风扇处于关机状态时,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风扇开机,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以上次下电时的状态运转,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运转第三预设时间后根据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的当前温度、湿度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以及对所述加湿模块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风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环境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不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检测不到用户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以预设角度转动第四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风扇关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风扇的机身温度、所述环境的温度以及所述外部设备和/或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温度,并结合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的睡眠时间和生理特性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角,其中,所述用户的生理特性包括年龄、性别。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风扇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风扇与用户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风扇包括: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20、人体感应模块30、温度检测模块40和电控模块50。

其中,人体感应模块30用于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温度检测模块40用于检测环境的温度。电控模块50与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20、人体感应模块30和温度检测模块40分别相连,电控模块50用于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环境的温度控制第一电机10的转速以调节风扇的风速,并控制第二电机20的转角以调节风扇的出风方向。可以理解,第二电机20即为摇头电机,用于带动风扇头转动以调节风扇的出风方向。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人体感应模块30可以但不限于是摄像头、红外感应器等,人体感应模块30的个数及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另外,温度检测模块40的个数及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人体感应模块30可以实时采集人体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隔一定的时间采集一次,还可以是仅在开机时采集一次;温度检测模块40可以实时检测环境的温度,也可以间隔一定时间检测一次,还可以是仅在开机时采集一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控模块50可以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环境的当前温度,并根据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温度控制第一电机10的转速和第二电机20的转角,其中,电控模块50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控制第二电机20以预设转角循环转动两次,以使人体感应模块30采集当前位置信息。可以理解,预设转角可以是第二电机的最大转角,第一预设时间等于第二预设时间与第二电机20以预设转角循环转动两次的时间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电控模块50可以根据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远近的控制第一电机10的转速,如距离越远转速越快,距离越近转速越慢;电控模块50可以根据用户所在位置与风扇中心点的连线是否为风扇的法线控制第二电机20的转角,如图3所示,如果用户一直在A点,则电控模块50控制第二电机20的转角为2β,即OA左右的转角均为β。

具体地,风扇的第二电机20以预设转角(如180°)转动时,计相邻两次转动到同一位置且转向相同为一个循环。如图3所示,风扇位置为O点,风扇的第二电机20第一个转动循环采集到的用户位置为A点,第二个转动循环采集到的用户位置为B点,则电控模块50可以根据A点和B点控制第二电机20在(∠AOB+2β)角度范围内转动,其中,β为预留角度,以使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次或较大面积内感受到风扇的出风,提升用户体验,β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也可以是默认值,如可以是15°。此时,可以根据OA、OB的均值作为控制第一电机10转速的依据。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户与风扇的距离、环境的温度与第一电机10的转速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且该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电控模块50中,进而电控模块50可以根据获取的用户位置信息和环境温度控制第一电机10的转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风扇还可以包括湿度检测模块60和加湿模块70。其中,湿度检测模块60与电控模块50相连,湿度检测模块60用于检测环境的湿度。加湿模块70与电控模块50相连;

其中,电控模块50用于在环境的湿度不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加湿模块70对环境进行加湿。

可选地,预设湿度范围可以为30%~60%,该湿度范围为夏天较宜人的室内环境湿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控模块50还用于根据外部终端发送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服务器或外部终端发送的温度、湿度控制第一电机10的转速和第二电机20的转角,以及对加湿模块70进行控制,其中,风扇与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其中,外部终端可以是与风扇互联的其它家用电器,服务器可以是第三方天气预报,且外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人体感应模块、温度检测模块。

可选地,外部终端上还可以设置湿度检测模块和加湿模块。

进一步地,电控模块50还用于根据风扇的机身温度、环境的温度以及外部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的温度,并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第一电机10的转速。

可以理解,当电控模块50同时接收到多个温度信息时,可以对各个温度进行分析后,再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第一电机10。

举例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风扇的机身温度为40℃、检测到的环境的温度为32℃、外部设备发送的温度为32℃、服务器发送的温度为35℃时,可以优先选择风扇所在环境的温度作为控制依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控模块50还用于在风扇处于关机状态时,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风扇开机,并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以上次下电时的状态运转,以及在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运转第三预设时间后根据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环境的当前温度、湿度控制第一电机10的转速和第二电机20的转角,以及对加湿模块70进行控制,其中,第三预设时间可以为30秒。

具体地,风扇处于关机状态时,人体感应模块30采集到用户的位置信息,则电控模块50激活,并控制风扇开机,同时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以上次下电时的状态运转。可选地,如果电控模块50中没有存储风扇上次下电时的运转状态,则可以调用预设运转状态。进一步地,在风扇运转30秒后,电控模块50则可以根据当前的用户的位置信息、环境的温度、湿度对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20和加湿模块70进行相应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控模块50还用于在环境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不转动,其中,预设温度为20℃。

可以理解,环境的温度较低,如小于20℃时,用户不需要风扇工作,即不需要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转动。

进一步地,电控模块50还用于在检测不到用户时,控制第二电机20以预设角度转动第四预设时间后,控制风扇关机,其中,第四预设时间为5分钟。

可以理解,用户不在房间内的时间较长,如大于5分钟时,且风扇仍工作时,电控模块50可以控制风扇关机,以减小能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控模块50还用于根据用户的睡眠时间和生理特性控制第一电机10的转速和第二电机20的转角,其中,用户的生理特性包括年龄、性别。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睡眠时间与第一电机10的转速、第二电机20的转角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关系可以存储在云端和/或电控模块50中,进而电控模块50可以根据当前的时间和上述对应关系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

例如,凌晨1:00后15分钟内控制第一电机10低速运行,控制第二电机20小角度(即小面积)吹人;凌晨2:00后20分钟内控制第一电机10低速运行,控制第二电机20转向无人方向,由此,在实现空气流动循环调节的前提下,实现合理风吹人、风避人的用户需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人体感应模块30可以感应到用户的生理特征,如用户为老人、小孩、中青年等,进而电控模块50可以在用户为小孩或老人时控制第一电机10低速运行,控制第二电机20小角度(即小面积)吹人,以及在用户为中青年时控制风扇按常规默认风速和转动角度运转,以实现差异化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户位置、环境温度与第一电机10的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户的睡眠时间与第一电机10转速和第二电机20转角之间的对应关系等,可以通过设置在风扇或外部终端的交互界面进行设定,还可以通过与风扇或外部终端相连的移动终端上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设定,进而可以将设定的各个对应关系存储在服务器中或电控模块50中以便于调用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通过电控模块根据采集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环境的温度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风扇的风速,以及控制第二电机的转角以调节风扇的出风方向,以及根据在环境的湿度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加湿模块进行加湿,由此,使得风扇自动调整风速、风向以及环境的湿度,并实现智能切换,满足了用户在不同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要求。另外,该风扇还能够根据用户的睡眠时间、生理特征实现差异化控制,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能效果好。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风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可以通过摄像头、红外感应器等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

S102,检测环境的温度。

S103,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环境的温度控制风扇的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风扇的风速,并控制风扇的第二电机(即摇头电机)的转角以调节风扇的出风方向。

具体地,可以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环境的当前温度,并根据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温度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和第二电机的转角,其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控制第二电机以预设转角循环转动两次,以使人体感应模块采集当前位置信息,其中,第一预设时间等于第二预设时间与第二电机以预设转角循环转动两次的时间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远近的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如距离越远转速越快,距离越近转速越慢;可以根据用户所在位置与风扇中心点的连线是否为风扇的法线控制第二电机的转角,如图3所示,如果用户一直在A点,则控制第二电机的转角为2β,即OA左右的转角均为β,其中,β为预留角度,以使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次或较大面积内感受到风扇的出风,提升用户体验,β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也可以是默认值,如可以是15°。

具体地,风扇的第二电机以预设转角(如180°)转动时,计相邻两次转动到同一位置且转向相同为一个循环。如图3所示,风扇位置为O点,风扇的第二电机第一个转动循环采集到的用户位置为A点,第二个转动循环采集到的用户位置为B点,则可以根据A点和B点控制第二电机在(∠AOB+2β)角度范围内转动。此时,可以根据OA、OB的均值作为控制第一电机转速的依据。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户与风扇的距离、环境的温度与第一电机的转速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且该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进而可以根据获取的用户位置信息和环境温度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

该风扇的控制方法,通过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并检测环境的温度,进而根据采集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环境的温度控制风扇的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风扇的风速,以及控制风扇的第二电机的转角以调节风扇的出风方向,由此,使得风扇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以及环境的温度变化而自动调整风速和风向,实现智能切换,满足了用户在不同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要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能效果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环境的湿度,并在环境的湿度不在预设湿度范围内时控制风扇的加湿模块对环境进行加湿。

可选地,预设湿度范围可以为30%~60%,该湿度范围为夏天较宜人的室内环境湿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外部终端发送的用户位置信息以及服务器或外部终端发送的温度、湿度;根据外部终端发送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服务器或外部终端发送的温度、湿度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和第二电机的转角,以及对加湿模块进行控制,其中,风扇与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其中,外部终端可以是与风扇互联的其它家用电器,服务器可以是第三方天气预报,且外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用于采集人体位置信息的模块,以及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模块。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风扇的机身温度、环境的温度以及外部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的温度,并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

可以理解,当同时接收到多个温度信息时,可以对各个温度进行分析后,再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第一电机。

举例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风扇的机身温度为40℃、检测到的环境的温度为32℃、外部设备发送的温度为32℃、服务器发送的温度为35℃时,可以优先选择风扇所在环境的温度作为控制依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风扇处于关机状态时,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风扇开机,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以上次下电时的状态运转,以及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运转第三预设时间后根据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环境的当前温度、湿度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和第二电机的转角,以及对加湿模块进行控制,其中,第三预设时间为30秒。

具体地,风扇处于关机状态时,采集到用户的位置信息,则根据该位置信息对应的信号控制风扇开机,同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以上次下电时的状态运转。可选地,如果没有预先存储风扇上次下电时的运转状态,则可以调用预设运转状态。进一步地,在风扇运转30秒后,则可以根据当前的用户的位置信息、环境的温度、湿度对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加湿模块进行相应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环境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不转动,其中,预设温度为20℃。

可以理解,环境的温度较低,如小于20℃时,用户不需要风扇工作,即不需要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

进一步地,在检测不到用户时,可以控制第二电机以预设角度转动第四预设时间后,控制风扇关机,其中,第四预设时间为5分钟。

可以理解,用户不在房间内的时间较长,如大于5分钟时,且风扇仍工作时,可以控制风扇关机,以减小能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睡眠时间和生理特性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和第二电机的转角,其中,用户的生理特性包括年龄、性别。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睡眠时间与第一电机的转速、第二电机的转角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关系可以预先存储,进而可以根据当前的时间和上述对应关系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例如,凌晨1:00后15分钟内控制第一电机低速运行,控制第二电机小角度(即小面积)吹人;凌晨2:00后20分钟内控制第一电机低速运行,控制第二电机转向无人方向,由此,在实现空气流动循环调节的前提下,实现合理风吹人、风避人的用户需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可以感应到用户的生理特征,如用户为老人、小孩、中青年等,进而可以在用户为小孩或老人时控制第一电机低速运行,控制第二电机小角度(即小面积)吹人,以及在用户为中青年时控制风扇按常规默认风速和转动角度运转,以实现差异化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的控制方法,根据采集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环境的温度控制风扇的第一电机的转速以调节风扇的风速,以及控制风扇的第二电机的转角以调节风扇的出风方向,以及根据在环境的湿度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风扇的加湿模块进行加湿,由此,使得风扇自动调整风速、风向以及环境的湿度,并实现智能切换,满足了用户在不同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要求。另外,该风扇还能够根据用户的睡眠时间、生理特征实现差异化控制,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能效果好。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