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程逆流式水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199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流程逆流式水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油冷却器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流程逆流式水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各种机械设备之中都包含有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和润滑系统的润滑油在工作中受热升温,温度过高会导致油品乳化碳化,严重会导致系统机能失效。而在各种应用领域中,水或者冷却液被作为冷却媒介广泛的应用在各种介质的冷却系统之中,通过传统的板式水油冷却器,冷却水对高温油以逆流的方式进行换热,实现油的冷却。

水油板式冷却器由多块不锈钢波纹板通过装配或钎焊的方式层叠在一起,波纹板是由不同的冲压模具对不锈钢板冲制而成。通常板式冷却器由于其自身材料和结构的限制,其流程表现为单流程逆流式,换热效率较低,而且一般冷却器均只在芯体上下两端设置安装板安装在机械设备上,对于一般机械来说其安装强度已经足够,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振动比较大的机械设备来说,其安装强度远远不够;传统水油换热器由水和油两股流在不同的不板层之间流动换热,流体的扰流强化传热效果主要靠板片的波纹的尺寸决定,同时由于模具较为昂贵,不利于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生产。另外由于不锈钢的密度较大,水油板式冷却器的质量较为沉重,故在主机的应用中有诸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流程逆流式水油冷却器,以解决现有冷却器技术中存在的安装不牢固导致的适用范围狭窄、单流程、传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下等缺陷,本设计的冷却器实现水油冷却器多流程、高效换热、耐高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多流程逆流式水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元件、安装板、安装底座、油路封头和水路封头,所述冷却元件呈立方体状且在底端两侧固接有安装底座,两侧壁中部固接有安装板,顶端两侧中部固接有吊耳;所述油路封头和水路封头内设有若干挡板,所述油路封头为两件且分别设于冷却元件前表面上下两端,其中一件油路封头两端分别设有进油管嘴和出油管嘴,所述水路封头为两件且分别设于冷却元件后表面上下两端,其中一件水路封头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嘴和出水管嘴,所述进油管嘴和出油管嘴与所述进水管嘴和出水管嘴上下交错安装。

所述冷却元件包括若干依次间隔布置的水路扰流翅片和油路扰流翅片,每块水路扰流翅片和每块油路扰流翅片之间均设有隔板,每块水路扰流翅片和每块油路扰流翅片的四周均安装有金属封条。

所述油路扰流翅片和水路扰流翅片分别接通油路封头和水路封头。

所述进油管嘴、出油管嘴、进水管嘴和出水管嘴上均设有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流程逆流式水油冷却器,在封头内部有多个隔板,从而使得油和水各自反复在冷却元件内迂回流动;封头表面有用于水和油的进出流动的连接法兰,合理连接到油路和水路之中,水和油的进出通道设置在冷却元件的对应棱边上,使得在冷却器内的油路和水路呈逆流式流动,换热效率更高;冷却元件呈立方体结构,内部由多种不同尺寸的金属翅片构成,每种翅片通过不同的冲压模具被冲制成为不同的切口形状或锯齿形状,在换 热冷却过程中起到强化传热的效果;水和油的流路之间用隔板隔开,隔板包覆有钎焊料,冷却元件通过钎焊的方式将各种零件连接到一起,形成这一高效换热、高强度、耐高温的冷却器主要元件;冷却元件上下两端、前端均设有用于安装用的安装底座、安装板、吊耳,加上将冷却元件全部的组合零件换成铝合金,降低冷却器的整体重量,使冷却器安装更多样性、适用范围更广、安装更牢靠、运行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元件,2-进油管嘴,3-安装板,4-安装底座,5-出油管嘴,6-油路封头,7-法兰,8-吊耳,9-挡板,10-水路封头,11-水路扰流翅片,12-隔板,13-金属封条,14-油路扰流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流程逆流式水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元件1、安装板3、安装底座4、油路封头6和水路封头10,所述冷却元件1呈立方体状且在底端两侧固接有安装底座4,两侧壁中部固接有安装板3,顶端两侧中部固接有吊耳8;冷却元件1上下两端、前端均设有用于安装用的安装底座4、安装板3、吊耳8使本设计的水油冷却器适合各种安装场合,适用范围更广;所述油路封头6和水路封头10内设有若干挡板9,在封头内部设置多个隔板12,从而使得油和水各自反复在冷却元件1内迂回流动,多流程往复冷却,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油路封头6为两件且分别设于冷却元件1前表面上下两端,其中一件油路封头6两端分别设有进油管嘴2和出油管嘴5,所述水路 封头10为两件且分别设于冷却元件1后表面上下两端,其中一件水路封头10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嘴和出水管嘴,所述进油管嘴2和出油管嘴5与所述进水管嘴和出水管嘴上下交错安装,水和油的进出通道位置设置在冷却元件1的对应棱边上,使得在冷却器内的油路和水路呈逆流式流动,热油由进油管嘴2到出油管嘴5逐渐得到冷却,避免了一般立式冷却器因骤冷所造成的冷却元件表面开裂,心部水分和热量难以散发等缺点,使水和油的换热持续高效进行,大大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冷却元件1包括若干依次间隔布置的水路扰流翅片11和油路扰流翅片14,每块水路扰流翅片11和每块油路扰流翅片14之间均设有隔板12,每块水路扰流翅片11和每块油路扰流翅片14的四周均安装有金属封条13,隔板12和金属封条13的材料选用掺杂钎料的复合铝合金材料,将冷却元件1的组合零件换成铝合金材料,降低冷却器的整体重量,使冷却器安装更多样性、适用范围更广、安装更牢靠、运行更稳定;在焊接隔板12与隔板上下的水路扰流翅片11和油路扰流翅片14时,隔板12表层的钎料融化并扩散至水路扰流翅片11和油路扰流翅片14上,多层水路扰流翅片11、隔板12和油路扰流翅片14的叠加最终形成冷却元件1。

所述油路扰流翅片14和水路扰流翅片11分别接通油路封头6和水路封头10。

所述进油管嘴2、出油管嘴5、进水管嘴和出水管嘴上均设有法兰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