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中开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997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多级中开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介质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中开泵。



背景技术:

中开泵用于其具有的输送介质流量大、使用寿命长、输送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矿山、选船、轻工、农业、民用和国防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按照性能和结构划分,中开泵包括单级、双级和多级类型。然而上述类型的中开泵通常都由泵体、叶轮、泵轴、密封环等部件构成。其中,泵体与叶轮通常采用铸造成型的方式形成过流通道,介质经过泵体的过流通道流入叶轮吸入口,最终被泵送出去。然而铸造成型的泵体和叶轮本身必不可免的存在铸造缺陷和误差,导致在相互转动时会产生较大摩擦磨损,同时介质的冲刷也会对叶轮造成摩擦侵蚀,如此将无法保证泵体的水利性能,导致介质流动紊乱,影响整泵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多级中开泵,能够降低泵体与叶轮之间的摩擦磨损以及介质对叶轮的摩擦侵蚀,确保整泵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提升整泵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级中开泵,包括:

泵轴;

叶轮,所述叶轮套装固定于所述泵轴上;

设有过流通道的泵体,所述泵体套装于所述泵轴的外部,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过流通道内,且所述叶轮与所述泵体的内壁配合形成容置腔;及

导流衬,所述导流衬设置于所述泵体上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导流衬与所述泵体的内壁、所述叶轮均抵接配合。

上述多级中开泵通过在泵轴上套装固定叶轮,将泵体套装于泵轴上并使叶轮位于过流通道内,同时使叶轮与泵体的内壁之间配合形成容置腔;之后将导流衬安装到泵体上使其位于容置腔内,此时导流衬与泵体的内壁和叶轮均抵接。如此,当叶轮随泵轴转动时,由于导流衬的隔离作用可以避免泵体与叶轮发生直接相对运动的摩擦磨损,同时也能减小流动介质对叶轮的冲刷形成的摩擦侵蚀,从而有利于提升整泵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及稳定性,此外还可以使整泵具有优良的水利性能,避免发生液流紊乱。

下面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衬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围设于所述泵轴的外周,且所述导流部沿过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平滑过渡。因而通过使导流衬的导流部围设于泵轴的外周,并保证导流部沿过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平滑过渡,如此可以确保泵送的液体导流部的导引作用下流态化进入过流通道,减小液体流动阻力,提供泵送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泵体的内壁向所述泵轴的方向凸设有挡接凸台,所述导流衬设有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凹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密封槽内、并与所述挡接凸台抵接。如此可以使导流衬与泵体之间实现良好密封,避免泵送的液体发生泄漏,影响整泵的泵送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接凸台的一侧凹设有定位凹部,所述自由端向外凸设有定位挡块,所述定位挡块与所述定位凹部限位配合。因而可以实现导流衬安装时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导流衬的安装精度和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衬与所述泵体的内壁之间配合形成用于降低泵体重量的环形空腔。如此可以大大降低泵体的壁厚,进而有利于减轻整泵的总重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制造耗材,提升经济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衬还设有避让凸部,所述避让凸部向所述泵轴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叶轮间隙配合。因而通过在导流衬上设计向泵轴方向延伸的避让凸部、并使避让凸部与叶轮间隙配合,不仅可以避免叶轮转动时发生摩擦磨损,同时形成的狭长间隙还可起到一定的气封作用,有利于提升导流衬与叶轮间的密封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套和第二密封件,所述导流衬还设有限位凹口,所述限位套的外周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凹口适配的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套的内周壁设有第一台阶,所述叶轮面向所述导流衬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相对的第二台阶,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限位凹口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密封件夹设于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之间。因而使导流衬的限位凹口与限位套的限位凸部抵接配合、同时使限位套的第一台阶与叶轮的第二台阶相对抵接,可以实现限位套的安装固定,在此基础上将第二密封件夹设于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之间,可以保证导流衬与叶轮之间的装配密封性,避免发生泵送液体泄漏而影响泵送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套的内周壁设有呈阶梯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台阶,所述叶轮设有呈阶梯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台阶,所有所述第一台阶与所有所述第二台阶一一对应相对,且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密封件一一对应地夹设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之间。因而通过呈阶梯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台阶与至少两个第二台阶、与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一一对应夹持配合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叶轮与导流衬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进而提升整泵的使用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装固定于所述泵轴上的叶轮定位套,所述叶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叶轮分别位于所述叶轮定位套的两侧,且所述叶轮定位套背离所述泵轴的一侧设有引流部。因而通过叶轮定位套可以实现多级中开泵中相邻两个所述叶轮的相互定位,以确保整泵的使用安全和可靠;此外,在叶轮定位套背离泵轴的一侧设置引流部,有利于增加水力过流形状,提高整泵效率,同时可以起到光顺介质流动性,降低泵振动、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件,所述导流衬还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泵体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因而通过锁紧件穿设于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便于实现导流衬的安装固定,且该连接方式简单,装拆方便,有利于降低制造及维保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多级中开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多级中开泵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多级中开泵的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多级中开泵的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泵轴,200、叶轮,210、第二台阶,300、泵体,310、过流通道,320、挡接凸台,321、定位凹部,400、容置腔,500、导流衬,510、导流部,520、自由端,521、密封槽,522、定位挡块,530、避让凸部,540、限位凹口,550、安装部,600、第一密封件,700、环形空腔,800、限位套,810、限位凸部,820、第一台阶,900、第二密封件,1000、叶轮定位套,1000a、引流部,1100、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多级中开泵,包括:泵轴100;叶轮200,所述叶轮200套装固定于所述泵轴100上;设有过流通道310的泵体300,所述泵体300套装于所述泵轴100的外部,所述叶轮200位于所述过流通道310内,且所述叶轮200与所述泵体300的内壁配合形成容置腔400;及导流衬500,所述导流衬500设置于所述泵体300上并位于所述容置腔400内,且所述导流衬500与所述泵体300的内壁、所述叶轮200均抵接配合。

上述多级中开泵通过在泵轴100上套装固定叶轮200,将泵体300套装于泵轴100上并使叶轮200位于过流通道310内,同时使叶轮200与泵体300的内壁之间配合形成容置腔400;之后将导流衬500安装到泵体300上使其位于容置腔400内,此时导流衬500与泵体300的内壁和叶轮200均抵接。如此,当叶轮200随泵轴100转动时,由于导流衬500的隔离作用可以避免泵体300与叶轮200发生直接相对运动的摩擦磨损,同时也能减小流动介质对叶轮200的冲刷形成的摩擦侵蚀,从而有利于提升整泵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及稳定性,此外还可以使整泵具有优良的水利性能,避免发生液流紊乱。

在上述实施例中,泵轴100的端部与驱动电机连接,且泵轴100与驱动电机的衔接部分之外安装有轴承箱,为了确保泵轴100长时间尺寸转动时的使用寿命,轴承箱内采用静密封和动密封组合使用的方式,即在泵轴100的外部直接套固动密封套,动密封套通过螺钉紧固与泵轴100,动密封套与泵轴100之间还设有O型密封圈,以达到避免润滑油、脂泄露;之后之后将静密封套匹配安装于动密封套外部。

请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衬500设有导流部510,所述导流部510围设于所述泵轴100的外周,且所述导流部510沿过流通道310的延伸方向平滑过渡。因而通过使导流衬500的导流部510围设于泵轴100的外周,并保证导流部510沿过流通道310的延伸方向平滑过渡,如此可以确保泵送的液体在导流部510的导引作用下流态化进入过流通道310,减小液体流动阻力,提供泵送效率。具体的,导流衬500为截面为不规则形状的环体,环体的内环壁靠近过流通道310的入口处设计呈弧面的导流部510,导流部510的弧形角与泵送的液流方向相切,因而阻力小,导引作用佳,如此可避免液流与导流衬500的正面冲撞而产生噪音或引起整泵的振动。

进一步地,上述多级中开泵还包括第一密封件600,所述泵体300的内壁向所述泵轴100的方向凸设有挡接凸台320,所述导流衬500设有自由端520,所述自由端520凹设有密封槽521,所述第一密封件600嵌设于所述密封槽521内、并与所述挡接凸台320抵接。如此可以使导流衬500与泵体300之间实现良好密封,避免泵送的液体发生泄漏,影响整泵的泵送效率和使用寿命。具体的,第一密封件600可以是O型密封圈、油封、密封垫等,本实施例优选是O型密封圈,且O型密封圈的厚度大于密封槽521的深度,因而当O型密封圈嵌设于槽内时可伸出一部分,进而当导流衬500的自由端520与挡接凸台320抵接时,通过伸出部分的形变可形成良好的密封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接凸台320的一侧(远离导流衬500的一侧)凹设有定位凹部321,所述自由端520向外凸设有定位挡块522,所述定位挡块522与所述定位凹部321限位配合。因而可以实现导流衬500安装时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导流衬500的安装精度和便利性。

此外,所述导流衬500与所述泵体300的内壁之间配合形成用于降低泵体300重量的环形空腔700。具体的,环形空腔700为圆环形的腔体,如此可以大大降低泵体300的壁厚,进而有利于减轻整泵的总重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制造耗材,提升经济性。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衬500还设有避让凸部530,所述避让凸部530向所述泵轴100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叶轮200间隙配合。因而通过在导流衬500上设计向泵轴100方向延伸的避让凸部530、并使避让凸部530与叶轮200间隙配合,不仅可以避免叶轮200转动时发生摩擦磨损,同时形成的狭长间隙还可起到一定的气封作用,有利于提升导流衬500与叶轮200间的密封性能。其中,避让凸部530优选与上述导流部510平滑衔接,且避让凸部530与叶轮200相对的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直面,或者为凹凸配合的波浪形面,在满足导流部510足够长度以实现较佳的倒流效果的同时,还能避免导流衬500与叶轮200摩擦。

请参照图2和图4,此外,上述多级中开泵还包括限位套800和第二密封件900,所述导流衬500还设有限位凹口540,所述限位套800的外周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凹口540适配的限位凸部810,所述限位套800的内周壁设有第一台阶820,所述叶轮200面向所述导流衬500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820相对的第二台阶210,所述限位凸部810与所述限位凹口540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密封件900夹设于所述第一台阶820与所述第二台阶210之间。因而使导流衬500的限位凹口540与限位套800的限位凸部810抵接配合、同时使限位套800的第一台阶820与叶轮200的第二台阶210相对抵接,可以实现限位套800的横向及纵向两个方向的安装固定,在此基础上将第二密封件900夹设于第一台阶820与第二台阶210之间,可以保证导流衬500与叶轮200之间的装配密封性,避免发生泵送液体泄漏而影响泵送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件900可以是O型密封圈、油封等,本实施优选是O型密封圈,其在第一台阶820和第二台阶210的挤压下发生形变进而填充量台阶侧面之间的孔隙,从而实现良好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800的内周壁设有呈阶梯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台阶820,所述叶轮200设有呈阶梯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台阶210,所有所述第一台阶820与所有所述第二台阶210一一对应相对,且所述第二密封件9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密封件900一一对应地夹设于所述第一台阶820和所述第二台阶210之间。因而通过呈阶梯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台阶820与至少两个第二台阶210、与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900一一对应夹持配合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叶轮200与导流衬500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进而提升整泵的使用性能。具体的,限位套800为截面为一腰与底边垂直、另一腰与底边倾斜的梯形环体,环体的斜面与叶轮200相对;即至少两个第一台阶820沿该斜面依次设置。相应地,叶轮200与导流衬500相对的一侧同样设有与上述斜面倾斜方向和斜面度相同的斜面,即至少两个第二台阶210沿该斜面依次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台阶820与第二台阶210配合连成弯折型的密封通道,密封性能好。

请参照图3,上述多级中开泵还包括套装固定于所述泵轴100上的叶轮定位套1000,所述叶轮2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叶轮200分别位于所述叶轮定位套1000的两侧,且所述叶轮定位套1000背离所述泵轴100的一侧设有引流部1000a。因而通过叶轮定位套1000可以实现多级中开泵中相邻两个所述叶轮200的相互定位,以确保整泵的使用安全和可靠;此外,在叶轮定位套1000背离泵轴100的一侧设置引流部1000a,有利于增加水力过流形状,提高整泵效率,同时可以起到光顺介质流动性,降低泵振动、噪音。具体的,引流部为设于叶轮定位套1000位于过流通道310侧面的弧形面,因而具有较佳的导流效果,与液流的相对阻力小。

如图2所示,此外,还包括锁紧件1100,所述导流衬500还设有安装部550,所述安装部550设有第一装配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泵体300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图中未示出),所述锁紧件1100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因而通过锁紧件1100穿设于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便于实现导流衬500的安装固定,且该连接方式简单,装拆方便,有利于降低制造及维保难度。具体的,锁紧件1100可以是螺钉、螺栓等,相应地,第一、二装配孔为螺纹孔,通过螺钉或螺栓与两个螺纹孔适配旋接实现导流衬500与泵体300的安装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