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6866发布日期:2019-04-20 06:1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风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承受外力的风扇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了预防电脑主机内部的电子元件过热,而导致电子元件发生异常,通常会在电脑主机的电源供应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及绘图处理单元(gpu)等温度容易升高的电子元件上配置风扇来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用以移除电子元件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然而,由于电脑主机内部空间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因而限制了风扇结构配置以及风扇结构中枢转组件的整体效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承受外力的风扇模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风扇模组包含壳体、轴承、转轴以及扇轮。壳体包含下盖板、上盖板以及侧墙。壳体的侧墙连接于下盖板与上盖板之间以环绕形成容置空间。轴承设置于壳体的下盖板,且包含支撑柱。轴承的支撑柱自壳体的下盖板朝上盖板延伸。转轴具有通孔。转轴藉由其通孔可转动地套设于轴承的支撑柱外。扇轮连接转轴的外缘。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壳体的上盖板具有通孔。上盖板的通孔暴露轴承的支撑柱。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轴承的支撑柱位于容置空间中,且于垂直壳体的上盖板的方向上与上盖板的通孔相距一距离。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轴承的支撑柱相对于壳体的下盖板具有第一高度。壳体的上盖板具有相对于下盖板的一表面。上盖板的前述表面相对于下盖板具有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实质上相同于第一高度。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壳体的上盖板具有中央部位以及环绕中央部的外围部位。上盖板的外围部位与下盖板之间具有第一距离。上盖板的中央部位与下盖板之间具有第二距离。上盖板的通孔开设于中央部位,且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轴承的支撑柱相对于壳体的下盖板具有第一高度。转轴相对于壳体的下盖板具有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的风扇模组更包含环状底板以及环状壁。环状壁环绕轴承的支撑柱。环状底板连接于轴承支撑柱与环状壁之间。轴承的支撑柱、环状壁以及环状底板形成环形凹槽。转轴可转动地衔接环形凹槽。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环状底板、环状壁以及轴承构成一体成型的结构。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转轴包含环状凸部以及套设部。转轴的环状凸部连接套设部远离壳体的下盖板的一端,且朝远离套设部的方向延伸。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扇轮包含扇毂。扇轮的扇毂环绕且嵌合于转轴的环状凸部的外缘。

综上所述,于本实施方式中,当外力施加于风扇模组时,轴承的支撑柱可承受外力,而使得外力不会施加于转轴以及扇轮。藉此,支撑柱可确保风扇模组承受外力时,不会使得转轴以及扇轮受到碰撞而造成风扇模组的损害。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柱连接于下盖板,因此当支撑柱承受外力时,支撑柱可将外力传递至下盖板。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可藉由支撑柱以及下盖板同时抵抗外力以加强风扇模组的结构抵抗外力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风扇模组以及挡板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的结构沿着线段2-2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结构沿着线段2-2的另一剖视图,其中图3与图2的差异在于前述的挡板承受外力;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剖视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2、3:风扇模组

4:挡板

10:壳体

12、22:轴承

14:转轴

16:环状底板

18:环状壁

19:扇轮

100:下盖板

102:上盖板

104:侧墙

106:容置空间

120、220:支撑柱

122:环形凹槽

140:外缘

142、1020:通孔

144:套设部

146:环状凸部

148、1200:顶表面

190:扇毂

192:扇叶

1022:中央部位

1024:外围部位

1026:第一开口

1028:第二开口

2-2:线段

d1:方向

a1:第一距离

a2:第二距离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b、l、o:距离

p:外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将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来实施本发明的主题。元件或排列的具体范例将在以下讨论以简化本发明。当然,这些描述仅为部分范例且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将第一特征形成在第二特征上或上方,此一叙述不但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其他特征形成在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且在此情形下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不会直接接触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可能会在不同的范例中重复标号或文字。重复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及明确叙述,而非界定所讨论的不同实施方式及配置间的关系。

此外,空间相对用语如「下面」、「下方」、「低于」、「上面」、「上方」及其他类似的用语,在此是为了方便描述图中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用语除了涵盖图中所描绘的方位外,该用语更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时的其他方位。也就是说,当该装置的方位与图式不同(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位)时,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用语同样可相应地进行解释。

请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图未示)中风扇模组1以及挡板4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的结构沿着线段2-2的剖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模组1包含壳体10、轴承12(见图2)、转轴14以及扇轮19。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可为电脑主机、行动装置或任何适合的装置。以下将详细介绍各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2所示,风扇模组1的壳体10包含下盖板100、上盖板102以及侧墙104。侧墙104连接于下盖板100与上盖板102之间以环绕形成容置空间106。在本实施方式中,垂直于壳体10的下盖板100的方向定义方向d1。壳体10的上盖板102具有中央部位1022、环绕中央部的外围部位1024以及通孔1020。上盖板102的通孔1020开设于中央部位1022,且具有位于通孔1020相对两侧的第一开口1026以及第二开口1028。第一开口1026位于上盖板102远离下盖板100的一侧,而第二开口1028位于上盖板102靠近下盖板100的一侧。通孔1020的第一开口1026与下盖板100相距距离o。上盖板102的中央部位1022与下盖板100之间具有第一距离a1。上盖板102的外围部位1024与下盖板100之间具有第二距离a2。第一距离a1其大于第二距离a2。电子装置中的挡板4覆盖上盖板102的通孔1020。

如图2所示,轴承12设置于下盖板100,且包含支撑柱120、环状底板16以及环状壁18。轴承12的支撑柱120位于容置空间106中,自壳体10的下盖板100朝上盖板102延伸。支撑柱120相对于下盖板100的一侧具有顶表面1200。具体而言,支撑柱120的顶表面1200在方向d1上与通孔1020的第一开口1026相距距离l,且相对于壳体10的下盖板100具有第一高度h1。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12的环状壁18环绕轴承12的支撑柱120。环状底板16连接于轴承12的支撑柱120与环状壁18之间。轴承12的支撑柱120、环状壁18以及环状底板16形成环形凹槽122。环形凹槽122的开口朝向上盖板102。

如图2所示,风扇模组1的转轴14包含环状凸部146以及套设部144。转轴14的环状凸部146连接套设部144远离壳体10的下盖板100的一端,且朝远离套设部144的方向延伸。转轴14的套设部144具有通孔142。转轴14的套设部144藉由其通孔142可转动地套设于轴承12的支撑柱120外,且可转动地衔接环形凹槽122。转轴14相对于下盖板100的一侧具有顶表面148。转轴14的顶表面148相对于壳体10的下盖板100具有第二高度h2。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12的支撑柱120的第一高度h1大于转轴14的第二高度h2。

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模组1的扇轮19包含扇毂190以及扇叶192。扇轮19的扇毂190环绕且嵌合于转轴14的环状凸部146的外缘140。扇轮19的扇叶192连接于扇毂190的外缘140。

请参照图2以及图3。图3为图1中的结构沿着线段2-2的另一剖视图,其中图3与图2的差异在于挡板4承受外力p。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外力p施加于风扇模组1以及挡板4时,挡板4承受外力p而朝向风扇模组1的内部而弯曲变形。也就是说,挡板4承受外力p而逐渐靠近轴承12、转轴14以及扇轮19。由于支撑柱120的第一高度h1其大于转轴14的第二高度h2,因此当挡板4承受外力p而逐渐靠近轴承12时会先透过上盖板102的通孔1020而接触到支撑柱120,而不会接触到转轴14。藉此,支撑柱120可确保风扇模组1承受外力p时,不会使得转轴14以及扇轮19受到碰撞而造成风扇模组1的损害。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撑柱120连接于下盖板100,因此当支撑柱120承受外力p时,支撑柱120可将外力p传递至下盖板100。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1可藉由支撑柱120以及下盖板100同时抵抗外力p以加强风扇模组1的结构抵抗外力p的强度。

此外,由于上盖板102的中央部位1022与下盖板100之间的第一距离a1大于外围部位1024与下盖板100之间的第二距离a2,因此当支撑柱120承受外力p时,本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1可先藉由上盖板102的中央部位1022抵抗外力p。当上盖板102的中央部位1022承受外力外力p而逐渐靠近并接触支撑柱120时,则可同时藉由支撑柱120以及上盖板102的中央部位1022同时抵抗外力p,以避免外力p施加于转轴14以及扇轮19而造成风扇模组1损害。

请参照图4。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2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2包含壳体10、轴承12、环状底板16、环状壁18、转轴14以及扇轮19。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至图3所示的风扇模组1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环状底板16、环状壁18以及轴承12构成一体成型的结构。藉此,当支撑柱120承受外力p(见图3)时,支撑柱120可将外力p传递至环状底板16、环状壁18以及下盖板100,以加强风扇模组1的结构抵抗外力p的强度。

请参照图5。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3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3包含壳体10、轴承22、环状底板16、环状壁18、转轴14以及扇轮19。这些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皆与图1至图3所示的风扇模组1大致相同,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此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2的支撑柱220的顶表面1200于方向d1上相对于壳体10的下盖板100具有距离b。前述的距离b实质上相同于通孔1020的第一开口1026与下盖板100的距离o。

藉此,当风扇模组1承受外力p(见图3)时,支撑柱220与上盖板102可同时接触挡板4,进而同时抵抗外力p,而将外力p完整的传递至风扇模组1的整个壳体10,以加强风扇模组1的结构抵抗外力p的强度。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外力施加于风扇模组时,轴承的支撑柱可承受外力,而使得外力不会施加于转轴以及扇轮。藉此,支撑柱可确保风扇模组承受外力时,不会使得转轴以及扇轮受到碰撞而造成风扇模组的损害。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柱连接于下盖板,因此当支撑柱承受外力时,支撑柱可将外力传递至下盖板。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可藉由支撑柱以及下盖板同时抵抗外力以加强风扇模组的结构抵抗外力的强度。

前述多个实施方式的特征使此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更佳的理解本案的各方面,在此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了解,为了达到相同目的及/或本案所提及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优点,其可轻易利用本案为基础,进一步设计或修饰其他制程及结构,在此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应了解,该等相同的结构并未背离本案的精神及范围,而在不背离本案的精神及范围下,其可在此进行各种改变、取代及修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