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计量泵齿轮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47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计量泵齿轮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计量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计量泵齿轮板。



背景技术:

现有齿轮计量泵(用于计量的齿轮泵)一般包括齿轮板,齿轮板上预加工形成有从动齿轮孔12、主动齿轮孔11、进料孔13与出料孔14、用于将齿轮板与齿轮计量泵的前板与后板相固定的第一螺栓固定孔一15,第二螺栓固定孔一16,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转动实现物料通过时计量,参见图1所示,现有齿轮板在齿轮腔的中间位置,进出料口与齿轮孔的交接位置10是4处R0.3mm的过渡圆弧,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尖边甚至毛刺,影响齿轮泵的装配,甚至影响齿轮泵的精度,且过渡圆弧在加工过程中相对较麻烦,所以一般选用人工去除尖边的办法。人工做过渡圆弧就更麻烦了,所以人工一般只是用锉刀锉掉尖边,这样会耗时很长,且效果不明显。另外,从动齿轮孔12、主动齿轮孔11在热处理之后,还需要磨孔;磨孔之后,上述的尖边完全可能再次形成,热处理后,零件硬度较高,就更难去除尖边。此处尖边的形成,直接会影响到后面的装配,影响到泵的性能。还有,因为只是很小的细节,所以很多时候也被忽视,没有进行加工,造成后面一系列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齿轮计量泵齿轮板,以解决解决齿轮计量泵的齿轮腔与进出料口交接处过渡部不好加工、容易出现尖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计量泵齿轮板,包括齿轮板本体,所述齿轮板本体上设有从动齿轮孔与主动齿轮孔,所述从动齿轮孔与主动齿轮孔相接形成一个齿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腔与齿轮板本体上的进料口、出料口的四个交接过渡处为直线过渡部。

所述齿轮板本体上设有一组第一螺栓固定孔与一组第二螺栓固定孔,一组所述第一螺栓固定孔与一组第二螺栓固定孔分别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栓固定孔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第二螺栓固定孔对称布置,且第二螺栓固定孔的轴心连线与第一螺栓固定孔的轴线连线相垂直。

所述第一螺栓固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螺栓固定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从动齿轮孔与主动齿轮孔所形成的齿轮腔的中间位置与进料口、出料口的交接位置的4处过渡圆弧变成了4个直线段,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这4个直线段在加工过程中就容易多了,加工中心编2个直线段就能轻易完成,耗时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齿轮计量泵泵齿轮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计量泵齿轮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齿轮计量泵齿轮板,包括圆形的齿轮板本体100,所述齿轮板本体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从动齿轮孔12与主动齿轮孔11,所述从动齿轮孔与主动齿轮孔相对端开口并通过开口而对接形成一个齿轮腔,所述齿轮腔与齿轮板本体上的进料口13、出料口14的四个交接过渡处为直线过渡部10。

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为半径为6mm的弧形部,并相对对称设置,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直径为12mm,其中,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圆心分别与齿轮腔的中心的距离为20mm。

所述齿轮板本体100的直径为96mm,从动齿轮孔12与主动齿轮孔11的圆心间的距离为32mm,从动齿轮孔12与主动齿轮孔11的直径大小一致,分别35mm。

其中,设在所述进料口的直线过渡部与设在所述出料口侧的直线过渡部间接距离31mm。

其中,所述齿轮板本体上设有一组第一螺栓固定孔15与一组第二螺栓固定孔16,一组所述第一螺栓固定孔15与一组第二螺栓固定孔16分别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栓固定孔15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第二螺栓固定孔16对称布置,且第二螺栓固定孔16的轴心连线与第一螺栓固定孔15的轴线连线相垂直。

其中,第一螺栓固定孔15的直径小于第二螺栓固定孔16的直径,其中,第一螺栓固定孔15的直径为11mm,第二螺栓固定孔16的直径为13mm,这样可以实现将齿轮板与齿轮计量泵的前板与后板的连接更加稳定。

第一螺栓固定孔15与第二螺栓固定孔16中心间的上下垂直距离为50mm,水平距离为54mm。

所述齿轮计量泵的结构为公知结构,对此本说明不再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从动齿轮孔与主动齿轮孔所形成的齿轮腔的中间位置,进料口、出料口与齿轮腔的交接位置的4处原R0.3的过渡圆弧,变成了4个直线段。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这4个直线段在加工过程中就容易多了,加工中心编2个直线段就能轻易完成,耗时短,效果好。

另外,从动齿轮孔与主动齿轮孔在热处理之后,再磨孔时不会再次形成尖边,这样也不会影响到后面的装配,不会影响到泵的性能。通过这样更改,容易出现的尖边、毛刺问题就会轻易地得到解决,而且不费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