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244阅读:4465来源:国知局
迷你气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元件,特别涉及迷你气缸。



背景技术:

迷你气缸作为机械行业中较常使用的一种气动元件,被人们所熟知和常见。其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而达到了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从而实现各种生产控制以及自动控制。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335522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不锈钢迷你气缸,包括前盖、后盖、缸筒、活塞与活塞杆,所述前盖与后盖分别设置在缸筒的两端,活塞适配设置在前盖与后盖之间,活塞杆设置在前盖内并一端与活塞连接,还包括一磁环,所述活塞的外端面上形成有一凹槽,磁环适配设置在该凹槽内。

在运行过程,其活塞抵接在缸筒的内侧壁,在活塞来回运动过程中,金属制的活塞会与缸筒的内侧壁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从而会使迷你气缸运行时发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迷你气缸,减少迷你气缸运行过程中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迷你气缸,包括设置有容置腔的缸体以及与容置腔连接的活塞组件,所述缸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上设置有供活塞组件穿设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穿设在第一连接孔中的活塞杆以及设置在活塞杆端部的活塞体,所述活塞体的侧壁与容置腔的内侧壁抵接,所述活塞体包括活塞芯和包覆在活塞芯外侧的活塞套,所述活塞芯和活塞套一体成型,所述活塞芯包括金属环以及设置在金属环内部的磁性环,所述活塞套为包覆在金属环外表面的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塞套包覆在或活塞芯的外表面,同时将活塞套与活塞芯一体成型,减少了活塞体的零件数,方便了工人的装配过程,同时能够融合单一性能的性能,从而获得超越单一材料本身的复合材料,金属环的质地坚硬、散热性好,抗压性较强,橡胶套则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弥补了金属环耐磨性较差的缺点,同时,活塞套还能起到密封的效果,活塞套与缸体发出的声音要远小于金属制的活塞会与缸体摩擦所发出的声音,起到了一定的降噪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体上开设有供活塞杆穿设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活塞套在第二连接孔的周向开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第二连接孔之间形成有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的设计可以方便紧固螺母的定位,进一步方便了工人的装配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和活塞芯之间通过紧固螺母连接,所述紧固螺母为供磁性环吸引的铁制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母与磁性环吸附,使紧固螺母的定位更加方便,同时可以避免活塞杆与螺母的连接发生偏斜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套的端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深度为定位槽的深度的2 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的深度可以使环槽的缓冲效果更加。使活塞套的侧壁能够更加紧密地抵接在缸体的内侧壁中,提升了活塞套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环槽与定位槽之间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环槽之间还设置有连通连接槽与环槽的引导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槽的设计可以起到卸力的效果,引导环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连接槽和环槽之间的应力集中现象,使缓冲套的表面不易发生开裂等问题,方便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套的侧壁还套接有聚四氟乙烯环,所述聚四氟乙烯环与活塞套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聚四氟乙烯环与活塞套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缓冲槽的设计可以降低橡胶套与聚四氟乙烯环之间的应力集中现象,起到一定的卸力效果,进一步方便了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聚四氟乙烯环的中部还开设有第二缓冲槽,所述第二缓冲槽的槽底开设有缓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缓冲槽的设计可以方便聚四氟乙烯环的成型,同时可以避免聚四氟乙烯的线膨胀对迷你气缸使用时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上开设有供活塞体卡接的定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的设计可以方便活塞体的定位安装,进一步方便了加工中的装配过程,节约了装配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体和紧固螺母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套的设计可以起到承托作用,同时可以避免活塞体与紧固螺母的直接接触,减少两者之间相对的摩擦损耗,同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过度拧紧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迷你气缸通过一体成型的活塞体和活塞杆连接,节约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精度,同时通过改变活塞体外表面的材料,使活塞体和缸体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同时降低了活塞体和缸体之间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迷你气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迷你气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活塞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活塞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缸体;11、容置腔;111、有杆腔;112、无杆腔;2、活塞组件;22、活塞杆;23、活塞体;231、定位环;232、紧固螺母;233、缓冲套;234、第一缓冲部; 235、第二缓冲部;24、活塞芯;241、金属环;242、磁性环;243、第二连接孔;244、限位环;245、环槽;246、定位槽;247、引导环;248、连接槽;25、活塞套;26、聚四氟乙烯环;261、第一缓冲槽;262、第二缓冲槽;263、缓冲孔;3、前盖;31、第一连接孔; 4、后盖;51、第一半槽;52、O形圈;53、第二半槽;54、第一气孔;55、第二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迷你气缸,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缸体1,缸体1为直管状,缸体 1内开设有容纳活塞组件2的容置腔11。缸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前盖3和后盖 4。参见图3和图4,前盖3和后盖4位于外螺纹面的后方开设有第一半槽51,第一半槽51 上套设有O形圈52,缸体1位于内螺纹面的前端开设有与第一半槽51配合的第二半槽 53,第二半槽53与O形圈52过盈配合。前盖3上开设有与容置腔11连通的第一气孔54,后盖4上开设有与容置腔11连通的第二气孔55。

参见图2和图3,前盖3上设置有供活塞组件2穿设的第一连接孔31,活塞组件2 包括穿设在第一连接孔31中的活塞杆22以及连接在活塞杆22端部的活塞体23。活塞体23 的侧壁和容置腔11的内侧壁相抵接,将容置腔11分隔成为有杆腔111和无杆腔112。

参见图5和图6,活塞杆22上开设有供活塞体23定位的定位环231,活塞杆22位于定位环231的上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活塞杆22通过外螺纹与紧固螺母232相连将活塞杆 22与活塞体23压紧,紧固螺母232为铁制螺母。紧固螺母232与活塞体23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套233,缓冲套233通过与活塞杆22和活塞体23不同材料的金属材质制成,缓冲套 233的截面呈L形,其包括抵接在紧固螺母232上的第一缓冲部234和抵接在活塞体23上的第二缓冲部235。

参见图5和图6,活塞体23包括由金属材质制成的活塞芯24和包覆在活塞芯24外表面的由橡胶制成的活塞套25,活塞套25和活塞芯24一体成型。活塞芯24包括金属环 241和嵌设在金属环241侧壁的磁性环242。活塞芯24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贯通活塞芯24 上、下两端面的第二连接孔243。活塞套25位于第二连接孔243的周向位置开设有限位环 244。限位环244的内环之间和外环直径均大于第二连接孔243的孔径。限位环244与第二连接孔243之间形成有供缓冲套233定位的定位槽246。

参见图5和图6,活塞套25的上、下端面靠近外环的位置上还开设有与限位环244 同心设置的环槽245,环槽245的深度为定位槽246深度的2倍。环槽245与定位槽246之间还设置有连通定位槽246和环槽245的两连接槽248,连接槽248将限位环244部分打断,连接槽248与环槽245之间还设置有连通连接槽248和环槽245的引导环247。

参见图5和图6,活塞套25的外侧壁还套接有聚四氟乙烯环26,聚四氟乙烯环26 同样与活塞套25一体成型。聚四氟乙烯环26与活塞套25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缓冲槽 261。聚四氟乙烯环26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缓冲槽261同向且平行设置的第二缓冲槽262,第二缓冲槽262的槽底等距开设有缓冲孔263,缓冲孔263为盲孔。

安装过程:

首先,将后盖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缸体1的一端部,然后将活塞杆22从前盖3的第一连接孔31穿入,活塞体23从活塞杆22设置有定位环231的一端面套入,使活塞体23的下表面抵接在定位环231上,然后继续套入缓冲套233,使缓冲套233的第二缓冲部235抵接在活塞体23上,继续套入紧固螺母232,并旋转紧固螺母232,使紧固螺母232沿螺纹纹路向下运行,抵接在第一缓冲部234的表面,并继续转动紧固螺母232,使紧固螺母232将缓冲套233和活塞体23育定位环231压紧,将活塞体23与活塞杆22连接,将活塞体23压入缸体1的容置腔11内,再将前盖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缸体1的另一端,气缸安装完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