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066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效果良好的风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中高压变频器等之类的电气设备上,往往需要设置一用于通风的风机装置,以对电气设备进行散热。现有的风机装置,主要包括有一外壳及一设置于外壳中的风机,其中,外壳大致呈矩形,其底面中心处形成有一圆形的进风口,而前侧面处则形成有一矩形的出风口,风机为离心式风机,其与该进风口、出风口均正中对应而设置,即该圆形进风口的中心与该风机的中心在该外壳的顶面处的正投影重叠,且该矩形出风口的纵向对称轴线与该风机的中心轴线在该外壳的后侧面处的正投影重叠。

现有技术的风机,由于电机的转动而产生振动,不仅产生噪音,在风机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螺丝松动等情况,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机装置,该风机装置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提高风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机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外壳、支撑座、固定架、驱动装置以及叶轮;

所述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

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风道中,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而转动,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处吸入并将其从出风口处排出;

所述的外壳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的支撑座包括第一底座、弹性支撑件以及第二底座,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在第一底座上,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弹簧、弹簧限位座以及导向柱;

所述的上连接板固定在第一底座的下表面,所述的下连接板固定在第二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弹簧限位座固定在所述的下连接板上,弹簧限位座上设置有用于放入所述弹簧的凹槽,且弹簧的顶端抵在上连接板;

所述的导向柱固定在上连接板上,所述的弹簧限位座上对应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导向柱插入限位孔内。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轮、传动皮带以及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皮带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一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伸入外壳中与叶轮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至从动轮。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叶轮包括前轮盘、后轮盘、固定轮盘及叶片;

所述前轮盘的中心具有与所述进风口相通的风孔,前轮盘的外表面为具有锥度的环形面,所述后轮盘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固定轮盘设置于前轮盘与后轮盘之间,所述叶片具有一上边缘及一下边缘,复数个叶片间隔嵌接于所述固定轮盘上,所述叶片的上边缘与所述前轮盘相固定,下边缘与所述后轮盘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电机运转时产生振动,带动第一底座一同振动,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能够很好的缓解第一底座的振动,避免第一底座的振动传递至第二底座上,因此减缓了风机装置整体的振动,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风机装置,包括外壳10、支撑座20、固定架40、驱动装置以及叶轮(图1、图2中不可见);所述外壳10具有进风口101、出风口102及连通进风口101与出风口102的风道;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风道中,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而转动,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101处吸入并将其从出风口102处排出;所述的外壳10固定在固定架40上,固定架40固定安装在支撑座20上;所述的支撑座20包括第一底座201、弹性支撑件202以及第二底座203,所述的固定架40固定在第一底座201上,所述弹性支撑件202设置在第一底座201和第二底座203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01、主动轮502、传动皮带503以及从动轮504,所述主动轮502固定在电机501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皮带503套在主动轮502和从动轮504之间;所述固定架40上设置有一轴承座401,轴承座401上设置有一传动轴402,所述传动轴402的一端伸入外壳10中与叶轮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至从动轮504。

如图3所示,对于所述的弹性支撑件20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弹性支撑件202包括上连接板2021、下连接板2022、弹簧2023、弹簧限位座2024以及导向柱2025;所述的上连接板2021固定在第一底座201的下表面,所述的下连接板2022固定在第二底座203的上表面,所述弹簧限位座2024固定在所述的下连接板2022上,弹簧限位座2024上设置有用于放入所述弹簧2023的凹槽,且弹簧2023的顶端抵在上连接板2021;所述的导向柱2025固定在上连接板2021上,所述的弹簧限位座2024上对应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导向柱2025插入限位孔内。

如图4所示,对于所述的叶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具体实施例,叶轮包括前轮盘301、后轮盘303、固定轮盘304及多个叶片305,所述前轮盘301的中心具有一与所述进风口101 相通的风孔302,前轮盘301 的外表面为具有锥度的环形面;后轮盘303 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连接部,较佳的,连接部为设置于后轮盘303中心的连接孔;所述固定轮盘304设置于前轮盘301与后轮盘303之间;所述叶片305具有一上边缘306 及一下边缘307,复数个叶片305等间距的间隔嵌接于所述固定轮盘304上;所述叶片上边缘306与所述前轮盘301相固定;下边缘307与所述后轮盘303相固定,加强了叶轮的牢固性且结构简单,叶片305呈弧形,弧形叶片305具有一前端308和后端309,前端308至后端309的宽度依次递减,叶片前端308指向所述固定轮盘304的中心,后端309伸至固定轮盘304的外边缘,较佳的,叶片后端309嵌接于固定轮盘304上且垂直于固定轮盘304,这种结构使得气流进入叶片305时,气流流速从叶片前端308至后端309依次增强,空气动压增大提高了叶轮的功率,从而提高了风机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能耗。

通过这种结构,当电机运转时产生振动,带动第一底座201一同振动,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202,弹性支撑件202能够很好的缓解第一底座201的振动,避免第一底座201的振动传递至第二底座203上,因此减缓了风机装置整体的振动,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