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级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049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级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涉及一种单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常见的离心泵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42840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结合该专利的附图1,包括电机以及位于电机上的接线盒;此类的接线盒包括一体成型于电机外壳的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部的接线桩,接线桩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机内部的定子线圈相连,与接线桩另一端相连的导线则接出接线盒,且该处导线连接于电源。

现如今用户在使用离心泵的过程中,希望能够更直观知晓离心泵的内部工作情况,如杨程、水压等;然而上述离心泵的接线盒只用来单一地储藏接线桩以及连接所需导线,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现阶段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级离心泵,其能直观地观察到离心泵的内部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单级离心泵,包括电机、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盒盖,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盒体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电机外侧壁,所述盒盖一侧铰接设置于所述盒体且用于盖合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盒盖上设有用于与控制组件对接且能显示离心泵工作状态数据的液晶显示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单级离心泵开始工作时,控制组件会对单级离心泵中的扬程、水压等数据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在液晶显示屏中显示出该检测数值,用户无需外接检测设备,即可直观地观察到离心泵的内部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电机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支撑座,所述盒体连接于支撑座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盒体与电机外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座,从而使控制盒与电机之间产生间隔,减少电机与盒体之间的热传导,有利于提升控制组件的检测精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盒体之间设有减震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垫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电机运转产生的震动对控制盒内部的控制组件所造成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铰接处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有针对性地增强了盒盖与盒体之间铰接处的结构强度,提升了盒盖与盒体之间的转动稳定性,当电机运转时,盒盖与盒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高。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两侧向下延伸有挡板,所述挡板遮挡于支撑座与所述盒体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座与盒体之间通过螺钉来进行连接,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挡板遮挡于支撑座与盒体之间,一旦遇到外部水流冲击时,挡板能阻挡住大部分水流,从而降低支撑座与盒体之间的水渗透概率。

优选的,所述挡板背离盒体的端部与电机外侧壁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背离盒体的端部与电机外侧壁相抵,以增加对控制盒的支撑作用,使控制盒安装更加的平稳。

优选的,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的盖合处设有可拆装结构;所述可拆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盒盖端部的弹性块、设置于盒体一侧的插槽,所述弹性块与插槽相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块插入插槽,以使盒盖固定在盒体上,控制盒内部的控制组件正常工作,进而减少盒体内外部灰尘的进入量;当控制盒内部需要维修时,将弹性块与插槽分离,打开盒盖即可对盒体内部进行对应维修,操作便捷性高。

优选的,所述弹性块包括第一交叉板以及第二交叉板,所述第二交叉板固定于盒盖侧壁,所述第一交叉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交叉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板与所述第二交叉板之间存在夹角空间,所述夹角空间朝向背离插槽一侧,所述夹角空间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弹力同时施加于第一交叉板与所述第二交叉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盒盖以及盒体相互闭合时,第一交叉板与第二交叉板之间的铰接点先插入到插槽内,插槽的侧壁会对第一交叉板产生挤压作用,弹簧受到挤压收缩,夹角空间变小,直至第二交叉板穿过插槽,以完成弹性块与插槽之间的插接;当需要将盒盖、盒体打开时,挤压第二交叉板,夹角空间变小,第二交叉板与插槽槽壁相分离,盒盖便可绕着铰接点进行向外翻转,以打开控制盒,整体操作便捷性高。

优选的,还包括弹性套,所述弹簧设置于弹性套内,所述弹性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交叉板与所述第二交叉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外部水源意外泼溅到弹性套外侧时,弹性套套设置在弹簧外侧,降低了水与弹簧直接接触的概率 ,减少弹簧生锈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在控制盒上分别设置液晶显示屏,使用者只需观察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信息,即可知晓泵体内部的运行情况;

(2)在盒体、盒盖之间设置可拆卸机构,方便盒体与盒盖的打开或者是关闭;(3)挡板延伸支撑于电机外侧壁,不仅能提升控制盒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能降低外部水渗透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情况;

图2为实施例未安装盒盖以及控制控制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用于重点展示铰接点处的加强筋结构;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可拆卸机构的结构。

附图标记:1、电机;2、控制盒;21、盒体;22、盒盖;23、安装槽;3、控制组件;4、液晶显示屏;5、控制按钮;6、支撑座;61、减震垫;7、加强筋;8、挡板;9、可拆装结构;91、弹性块; 911、第一交叉板;912、第二交叉板;913、弹簧;92、插槽;10、弹性套;11、夹角空间;12、泵体;13、铰接点;14、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单级离心泵,参见图1,包括电机1、安装于电机1端部的泵体12,电机1带动泵体12内部的泵叶旋转,以带动水流在泵体12内的运动。

参见图1以及图2,在电机1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盒2,控制盒2包括盒体21以及盒盖22,电机1的外侧壁上还一体成型有支撑座6,盒体21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撑座6上,在支撑座6与盒体21之间设置有减震垫61,以降低支撑座6与盒体21之间的震动传递。

盒体21内设置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内安装有控制组件3,该控制组件3包括用于检测泵体12内扬程的扬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泵体12内水压的水压检测单元。

盒盖22一侧铰接设置于盒体21一侧,盒盖22可绕着铰接点13进行翻转并盖合于安装槽23,在盒体21的铰接点13处设有凸台14,该凸台14供盒盖22铰接,在凸台14与盒体21的连接点处设置有若干加强筋7,可针对性加强盒体21铰接处的结构强度。

盒盖22侧壁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屏4以及控制按钮5,液晶显示屏4对接于控制组件3,并能显示离心泵工作状态数据,如扬程、水压等数据,控制按钮5则可用于控制电机1启停。

在盒体21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出一挡板8,该挡板8遮挡于支撑座6与盒体21之间,并且挡板8背离盒体21的端部与电机1外侧壁相抵。

参见图1以及图3,为了兼顾盒盖22与盒体21之间的盖合稳定性以及拆卸便捷性,在盒盖22与盒体21之间设置了可拆卸结构9。

该可拆卸结构9包括设置于盒盖22背离铰接点一侧的弹性块91、设置于盒体21一侧的插槽92,弹性块91包括第一交叉板 911以及第二交叉板912,其中的第二交叉板912固定连接于盒盖22侧壁,第一交叉板 911的一端与第二交叉板912的一端铰接,该铰接点朝向插槽92一侧,第一交叉板 911与第二交叉板912之间还连接有弹簧913,弹簧913外侧套设有弹性套10,并且弹性套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交叉板 911、第二交叉板912相连,弹性套10的材质选用橡胶材质,弹簧913施加第一交叉板 911与第二交叉板912弹力,进而使第一交叉板 911与第二交叉板912之间存在夹角空间11,该夹角空间11朝向背离插槽92一侧。

实际使用情况: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用户可直接观察液晶显示屏4上显示出的数据,直观地了解离心泵的内部运行情况,并根据运行情况,按压控制按钮5,以便于启停整个离心泵;

当控制组件3需要进行维修时,按压第一交叉板 911,第一交叉板 911绕着铰接轴旋转向第二交叉板912一侧,弹簧913受到挤压变短,夹角空间11变小,转动盒盖22,整个弹性块91便可从插槽92中脱离;

控制组件3维修完毕之后,将盒盖22往盒体21一侧翻转,第一交叉板 911与第二交叉板912之间的铰接点插入到插槽92内,第一交叉板 911会与插槽92的槽壁相抵,第一交叉板 911对弹簧913产生挤压力,弹簧913受压变短,夹角空间11变小,整个弹性块91穿过插槽92,直至第一交叉板 911与插槽92槽壁脱离,弹簧913弹力施加于第一交叉板 911,夹角空间11重新变大,弹性块91与插槽92重新插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