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耐磨型渣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95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耐磨型渣浆泵。



背景技术:

立式渣浆泵主要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粗颗粒、高浓度渣浆,从其工作原理上属于离心泵,是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磨蚀性浆体,被应用于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矿山生产等多个行业,还可以应用于排污及河道输送,用途十分广泛。由于渣浆泵用来输送的浆体中含有固体颗粒,现有的渣浆泵的使用寿命短,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易进行清洁,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耐磨型渣浆泵,运行稳定,使用方便,便于清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立式耐磨型渣浆泵,包括泵壳、吸入管、吐出管、连接管、轴承座、电机座及泵轴,所述吸入管的下方连接有滤网,所述吸入管上方连接有泵壳,所述泵壳的侧面连接有吐出管,所述泵壳内设有叶轮,所述泵壳内还设有副叶轮室,所述副叶轮室内设有副叶轮,所述泵壳上方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方安装有轴承座,所述叶轮的上方连接有泵轴,所述泵轴贯穿固定在所述连接管及轴承座内,所述连接管的外部设有支撑板,所述连接管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在支撑板上,位于轴承座内的泵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下轴承体及上轴承体,位于下轴承体及上轴承体之间的泵轴外圈设有水冷轴套,所述轴承座的上方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固定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泵轴连接,所述吐出管的最低端设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采用上下轴承形式,使得轴转动稳当,泵体运行平稳;采用双叶轮的结构,使得叶轮的效率大大提升,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吐出管的最低端设有阀门,可定时打开阀门清理管内沉淀的脏污,清洁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网;2、泵壳;3、叶轮;4、副叶轮;5、副叶轮室;6、连接管;7、泵轴;8、支撑板;9、调节螺母;10、轴承座;11、下轴承体;12、上轴承体;13、电机座;14、联轴器;15、水冷轴套;16、吐出管;17、阀门;18、吸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立式耐磨型渣浆泵,包括泵壳2、吸入管18、吐出管16、连接管6、轴承座10、电机座13及泵轴7,所述吸入管18的下方连接有滤网1,所述吸入管18上方连接有泵壳2,所述泵壳2的侧面连接有吐出管16,所述泵壳2内设有叶轮3,所述泵壳2内还设有副叶轮室5,所述副叶轮室5内设有副叶轮4,所述泵壳2上方固定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上方安装有轴承座10,所述叶轮3的上方连接有泵轴7,所述泵轴7贯穿固定在所述连接管6及轴承座10内,所述连接管6的外部设有支撑板8,所述连接管6通过调节螺母9固定在支撑板8上,位于轴承座10内的泵轴7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下轴承体11及上轴承体12,位于下轴承体11及上轴承体12之间的泵轴7外圈设有水冷轴套15,所述轴承座10的上方安装有电机座13,所述电机座13内固定有联轴器14,所述联轴器14与所述泵轴7连接,所述吐出管16的最低端设有阀门17。

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一种立式耐磨型渣浆泵,包括泵壳2、吸入管18、吐出管16、连接管6、轴承座10、电机座13及泵轴7,吸入管18的下方连接有滤网1,吸入管18上方连接有泵壳2,泵壳2的侧面连接有吐出管16,吐出管16的最低端设有阀门17,泵壳2内设有叶轮3,泵壳2内还设有副叶轮室5,副叶轮室5内设有副叶轮4,泵壳2上方固定有连接管6,连接管6上方安装有轴承座10,叶轮3的上方连接有泵轴7,泵轴7贯穿固定在连接管6及轴承座10内,连接管6的外部设有支撑板8,连接管6通过调节螺母9固定在支撑板8上,位于轴承座10内的泵轴7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下轴承体11及上轴承体12,位于下轴承体11及上轴承体12之间的泵轴7外圈设有水冷轴套15,轴承座10的上方安装有电机座13,电机座13内固定有联轴器14,联轴器14与泵轴7连接。

使用时,滤网1对进行输送的浆液进行过滤,浆液从吸入管18在叶轮的作用下从吐出管16输出,吐出管16最底端的阀门可定期打开,实现吐出管16的清洁,避免堵塞,泵轴7外圈的水冷轴套15能够对泵轴进行降温,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