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测试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9569发布日期:2018-08-07 22:3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气源热泵测试柜。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的出场商检和简单的性能检测是困扰现在生产厂家的一个难题,传统的出场商检和性能检测均采用人工记录进出水温度、水流量、功率等数据,工作繁琐,工作效率低,数据采集精度不高,误差大,监测数据结果不能自动保存,人工记录数据容易丢失;出厂商检和简单性能检测不规范,不专业,检测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能有效监督,但是筹备空气源热泵实验室价格昂贵,筹建资金不足,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空气源热泵测试柜,采用智能测量水温、水流量、功率等等,操作简单,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数据采集精度高而且能够自动保存,能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了检测规范性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测试柜体、工业平板电脑、操作按钮、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参仪、数据采集器、快速插头、接线端子盒和万向轮;电参仪、数个操作按钮和工业平板电脑设置在测试柜体顶部面板上;所述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参仪、数据采集器均与工业平板电脑连接;所述的数个操作按钮设置在工业平板电脑电脑下部;所述的测试柜体左侧板下部设有数个快速插头,且该快速接头与工业平板电脑连接;所述的接线端子盒嵌设在测试柜体右侧板下部,且该接线端子盒与工业平板电脑连接;所述的测试柜体底板四个角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试柜体左、右侧板上部均设有排风扇,且该排风扇与工业平板电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试柜体背板下部设置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试柜体顶部面板为斜向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测试柜,采用智能测量水温、水流量、功率等等,操作简单,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数据采集精度高而且能够自动保存,能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了检测规范性和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测试柜体1、工业平板电脑2、操作按钮3、可编程序控制器4、电参仪5、数据采集器6、过滤器7、快速插头8、接线端子盒9、万向轮10、排风扇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测试柜体1、工业平板电脑2、操作按钮3、可编程序控制器4、电参仪5、数据采集器6、快速插头8、接线端子盒9和万向轮10;电参仪5、数个操作按钮3和工业平板电脑2设置在测试柜体1顶部面板上;所述的可编程序控制器4、电参仪5、数据采集器6均与工业平板电脑2连接;所述的数个操作按钮3设置在工业平板电脑2下部;所述的测试柜体1左侧板下部设有数个快速插头8,且该快速接头8与工业平板电脑2连接;所述的接线端子盒9嵌设在测试柜体1右侧板下部,且该接线端子盒9与工业平板电脑2连接;所述的测试柜体1底板四个角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10。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试柜体1左、右侧板上部均设有排风扇11,且该排风扇11与工业平板电脑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试柜体1背板下部设置过滤器7。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试柜体1顶部面板为斜向设置,方便测试人员操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测试柜体1连接在外部电源上,将被试机连接在测试柜体1的快速插头8上,将变频器和现有流量计连接在接线端子盒9上,水泵一端与变频器连接,水泵和现有流量计再均与标准水箱和被试机连接;按下操作按钮3,启动测试机,检测系统开始检测被试机的性能系数、制热量、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等等;数据经过数据采集器6最终传输到工业平板电脑2里,进行自动保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测试柜,采用智能测量水温、水流量、功率等等,操作简单,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数据采集精度高而且能够自动保存,能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了检测规范性和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