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6550发布日期:2018-10-23 21:3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通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容器和装置的设备。所述装置具有布置在所述容器中的离心泵,其中所述离心泵将介质输送到管路元件中。



背景技术:

这样的设备尤其能够构造为污水提升设备。这些污水提升设备将积累在壅水倒流平面之下的水无倒流地排出。它们用于输送积累在住宅楼的地下室中的无粪便的和含粪便的污水。在容器中收集所积累的污水。液位通常通过水平面传感器来检测。如果达到特定的极限值,就接通离心泵,该离心泵将污水从所述容器中输送出。

所述容器具有用于装置的接纳部。包括由马达来驱动的离心泵的装置浸入到所述污水中。所述马达从所述容器中伸出来。所述离心泵的叶轮被壳体件包围。

DE 10 2007 008 692 A1说明了一种具有容器的污水提升设备,在所述容器中收集污水。在所述容器的上侧面上设置了开口,下述装置伸入到所述开口中,所述装置具有带有马达的离心泵。所述离心泵包括壳体件,在该壳体件中布置了叶轮。具有叶轮的壳体件伸入到污水中。通过抽吸管接头来抽吸所述污水并且由所述离心泵将所述污水从所述容器中输送出来。所述装置的马达通过轴与所述叶轮相连接。

由带有叶轮的泵壳体和通过轴相连接的马达构成的装置形成一个单元。所述马达件从所述容器中伸出来。所述装置由法兰环或者板来承载。在所述法兰环或者板与所述容器之间布置了密封装置,从而既没有污水也没有讨厌的气味从所述容器向外挤出。

在DE 199 13 530 A1中说明了一种带有容器的污水提升设备,所述容器接纳以无规律的间隔并且以不同的量流往所述容器的液体。所述设备包括拥有泵和驱动件的装置。通过所述泵将液体从所述容器输送到管道网中。拥有抽吸管接头的泵壳体伸入到所述容器中。所述泵的驱动件从所述容器中伸出来。

对于拥有被集成到容器中的自吸泵的设备来说,空气经常积聚在所述泵中。因此需要通风机构,该通风机构用于排出气体或者空气聚集物并且由此能够在所述离心泵起动之前用输送介质进行必要的装填。

对于传统的污水泵来说,比如通过敞开的具有相应大的直径的管路来保证通风。在此要忍受所出现的泄漏水流或者将其导回入口室。如果离心泵被安置在抽吸侧的水平面的上方并且其抽吸管路拥有底阀,那么,只要所述离心泵不是本身有抽吸能力,那就要用手借助于泵抽吸管接头上的填充漏斗或者通过通风设备来将所述离心泵填满。

尤其在首次启动时或者在所述容器的液位低的时候,泵室可能部分地或者完全用空气来填充。必须在设备起动之前或者期间将所积聚的空气排出。

对于按照现有技术的传统的设备来说,这比如通过钻孔来解决,如此安置所述钻孔,使得这些钻孔要么处于所述容器的内部要么通过软管或者类似器件与所述容器相连接。

在DE 29 13 967 A1中说明了一种污水提升设备,对于该污水提升设备来说在主室盖板中布置了钻孔,与泵通风软管相连接的管接头连接到所述钻孔上。所述泵通风软管汇入到被旋紧到离心泵的压力法兰上的弯管上。

在DE 29 13 970 A1中说明了一种污水提升设备,该污水提升设备具有用于储存无规律地积累的污水的容器。所述污水提升设备包括泵,该泵通过垂直的轴来驱动。泵壳体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具有防止通过污水的固体材料所引起的堵塞的保护装置。

对于传统的设备来说,用于进行通风的钻孔经常被安置在压力管路中。在此,尤其对于含纤维的固体物来说可能出现所述通风孔的堵塞。

如果通风机构布置在叶轮之后的空间中,那么对于具有背面的肋结构的叶轮来说能够产生低压,由此吸取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设备,该设备即使在输送含固体材料的、尤其是含纤维的介质时也具有可靠的功能和尽可能高的效率。所述设备的特征应该在于尽可能简单的设计结构并且不易受到干扰。此外,所述设备应该尽可能价廉地制造并且仅仅具有尽可能少的运行成本。

该任务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设备得到解决。优选的变型方案可以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得知。

按照本发明,在所述设备的管路元件与构件之间布置了用于进行通风的缝隙。由此,对于按本发明的设计结构来说,为了给所述离心泵通风而不需要额外的通风孔。所述管路元件与所述构件之间的缝隙优选构造为环状。在此,证实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管路元件和所述构件具有圆形的截面或者构造为空心圆筒状。

通过用于进行通风的环形缝隙而出现泄漏流,所述泄漏流则产生液层。

对于所述按本发明的设计结构来说,在所述管路元件与所述构件之间不再需要密封件。由此提供一种简单而可靠的设计结构,该设计结构保证对所述设备进行可靠的通风并且由此确保所述设备的高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设备,对于所述按本发明的环形缝隙通风机构来说钻孔不可能被固体材料堵塞。

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变型方案中,所述管路元件和所述构件彼此隔开地布置。为此,使用从所述管路元件到所述构件的过渡区,从而产生所定义的环形缝隙。

优选所述环形缝隙和所述构件相对于彼此具有轴向的和/或径向的间距。所述间距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小于2mm、优选小于1mm、尤其是小于0.5mm。证实特别有利的是,所述间距大于0.01mm、优选大于0.05mm、尤其是大于0.08mm。

证实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管路元件和/或所述构件具有限定所述缝隙的不平坦的表面。为此,比如能够将空隙引入到所述管路元件和/或构件的彼此对接的端面中。这样的设计结构保证可靠的通风,而没有由于所述介质的毛细作用或者表面张力而可能出现所述缝隙的通风作用的降低。在本发明的一种变型方案中,所述环形缝隙具有一道或者多道缺口。所述缺口由于将空隙引入到所述管路元件和/或所述直接连接到该管路元件上的构件中而产生。

所述管路元件和/或直接在其上面相邻的构件中的空隙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比如有棱角的形状、圆形、一半的形状、三角形和/或四边形。

在本发明的一种变型方案中,所述管路元件构造为压力管接头,所述离心泵将所述介质输送到所述压力管接头中。所述构件构造为法兰轴承端盖。所述法兰轴承端盖包括通路,该通路用作压力管路。所述两个部件的过渡区构造为两个柱筒状的管件的对接接头并且处于所述容器的内部。由此产生环形缝隙,所述环形缝隙能够用作通风机构并且所述环形缝隙同时产生流体层的式样的层流。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缝隙如此定向,使得来自所述缝隙的泄漏流流向布置在所述容器中的元件。在此,比如能够涉及水平面控制机构的浮子。所述液层用于阻止或者除去所述水平面测量机构上的沉积物。

优选所述装置构造为泵总成、尤其是离心泵总成并且形成能够完整地安装或者拆卸的单元。

证实有利的是,所述马达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容器的外部。在一种变型方案中,所述马达完全被定位在所述容器的外部。

所述离心泵的叶轮通过垂直的轴装置与所述马达相连接。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从借助于附图对一种实施例所作的描述中并且从附图本身中得出。在此:

图1示出了所述设备的容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所述装置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所述装置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所述设备的剖面图;

图5示出了所述容器的轴向剖面;

图6示出了图5的区域B的截取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污水提升设备的容器1。在所述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塑料容器,该塑料容器被设计用于无压力的运行。积累的污水被中间储存在所述容器1中并且随后被输送到污水道中。

所述容器1具有在其结构高度方面较高地构成的、带有两个流入口2的区域以及在结构高度方面较低的构成的区域。此外,所述容器1具有排空接头3和检查孔4,所述检查孔被在图1中未示出的盖子所闭锁。

在图1中可以看出传感器模块5的从所述容器1中伸出的部分,所述传感器模块在所述实施例中构造为用于对液位进行检测的水平面测量机构。比如在此使用浮子开关。

此外,所述容器1具有通风接头6。通过布置在所述容器1上的流出口来将在所述容器1中所收集的污水输送出。

所述容器1的在其结构高度方面较低的部分具有用于在图2中示出的装置9的接纳部8。所述接纳部8在所述实施例中构造为所述容器1的上侧面上的圆形的开口。

在图2中示出的装置9包括马达13和离心泵10,所述离心泵则具有构造为螺旋壳体的第一壳体件11以及构造为压力盖的另一壳体件12。

用于将在所述容器1中所收集的介质排出的管道15连接到所述管路元件14上。所述管路元件14构造为压力管接头。

在图2所示出的变型方案中,所述装置具有另一通风机构30,该通风机构作为所述环形缝隙的补充来设置。所述通风机构30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件11中的叶轮24的上方或者高度上。所述通风机构30在所述实施例中构造为开口的彼此定向的布置结构,所述开口被引入在所述第一壳体件11的区域25中并且被引入在所述另一壳体件12的构造为压力盖装配件的区域中。

处于所述泵中的气体通过所述通风机构30逸出并且在此通过所述第一壳体件11中的第一开口并且而后通过所述外部的另一壳体件12中的、平行于第一开口来定向的第二开口流到所述容器1中。

图3示出了所述装置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所述装置9拥有用于将所述介质的固体的组成部分切碎的切割机构16。所述介质通过壳体件18中的开口17流到所述离心泵10中。所述壳体件18构造为叶轮本体。

所述另一壳体件12具有下述区域19,所述装置以所述区域安放在上面的容器壁上。

图4示出了所述污水提升设备的纵剖面。所述装置9以由所述另一壳体件形成的区域19安放在上面的容器壁上。所述装置9用固定器件20与所述容器1相连接。所述固定器件20比如能够是螺栓。

所述马达13被马达壳体21所包围。所述马达13是具有定子和转子的电动马达。所述马达13驱动着轴22,该轴由轴承装置23来支撑。

所述轴22与叶轮24相连接。

所述介质通过开口17流往所述叶轮24。所述叶轮24被构造为螺旋壳体的第一壳体件11所包围。所述第一壳体件11具有在所述实施例中构造为叶轮装配件(Laufradeinpass)的区域25。此外,所述第一壳体件11具有抽吸区域26。所述抽吸区域26构造为空心圆筒状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着所述切割机构16。

所述叶轮24构造为径向叶轮并且通过折弯的管路元件14将所述介质输送到管道15中。

图5示出了所述容器1的轴向剖面。构造为螺旋壳体的第一壳体件11与所述构造为压力管接头的管路元件14相连接。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管接头被浇注在所述螺旋壳体上。

构件27在下游连接到所述管路元件14上。所述构件27在所述实施例中是法兰轴承盖28的一部分。所述构件27构造为通路,该通路用作压力管路。

图6示出了图5的区域B的截取部分放大图。在所述管路元件14与所述构件27之间构成缝隙29。所述管路元件14与所述构件27之间的过渡区在这种实施例中根据对接接头的式样来构成。所述管路元件14和所述构件27彼此隔开地布置。优选它们相对于彼此具有轴向的和/或径向的间距。所述间距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小于2mm、优选小于1mm、尤其是小于0.5mm。证实特别有利的是,所述间距大于0.01mm、优选大于0.05mm、尤其是大于0.08mm。

在所述过渡区的区域中,所述管路元件14和所述构件27具有空心圆筒状的管段,所述管段通过彼此间的轴向的和/或径向的间隔来形成环形缝隙。

附图标记列表:

1 容器

2 流入口

3 排空接头

4 盖子

5 传感器模块

6 通风接头

8 接纳部

9 装置

10 离心泵

11 第一壳体件

12 另一壳体件

13 马达

14 管路元件

15 管道

16 切割机构

17 开口

18 壳体件

19 区域

20 固定器件

21 马达壳体

22 轴

23 轴承装置

24 叶轮

25 区域

26 抽吸区域

27 构件

28 法兰轴承盖

29 缝隙

30 通风机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