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液泵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5939发布日期:2019-01-16 07:01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液泵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潜液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潜液泵泵池。



背景技术:

低温潜液泵是一种用于泵送液化天然气的装置,通常设置在运输船舶的液货舱内,以实现液货的泵送。

在将低温潜液泵正式安装上船前,通常需要通过陆地上的测试系统对低温潜液泵的性能进行测试。泵池是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容置待试验潜液泵,常见的泵池通常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上主体包括法兰板和泵井,泵井固定插装在法兰板上,泵井的底端用于固定安装待试验潜液泵,法兰板与下主体之间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使得待试验潜液泵能够位于下主体中。

然而,如果泵池需要测试大型潜液泵,那么下主体和盖板的尺寸也需要随之增大。并且,由于大型潜液泵的功率也较小型潜液泵来说更大,也就是说在测试潜液泵时,法兰板所承受的压力也更大,所以法兰板为了能够抗压,其厚度也需要随之增大,从而导致了法兰板的重量大幅提升,使得下主体存在因负载过大而被压损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液泵泵池,可以适用于大型潜液泵。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液泵泵池,所述泵池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所述上主体包括上外壳、泵井和半球形的盖板,所述上外壳和所述盖板分别同轴固定套装在所述泵井的外壁上,所述上外壳的内径大于所述盖板开口的外径,所述上外壳、所述盖板和所述泵井之间设置有第一真空空间,所述下主体包括下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外壳内,所述下外壳的内径大于所述内胆开口的外径,所述内胆和所述下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真空空间,所述内胆的开口和所述盖板的开口密封安装在一起,所述泵井的底端插装在所述内胆中,所述盖板和所述内胆之间的连接处套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夹设在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对接法兰,所述内胆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对接法兰,所述第一对接法兰和所述第二对接法兰相对平行布置,所述盖板和所述内胆通过所述第一对接法兰和所述第二对接法兰密封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对接法兰上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插装螺栓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对接法兰上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插孔,所述多个第二插孔与所述多个第一插孔一一对应布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对接法兰的端面上周向设置有凸止口,所述第二对接法兰上周向设置有凹止口,所述凸止口插装在所述凹止口内。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泵井的顶端伸出所述上外壳,且所述泵井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待试验潜液泵的电机的第一安装法兰,所述泵井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待试验潜液泵的底阀的第二安装法兰。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泵井上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井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中部与所述上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上外壳。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胆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中部与所述下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外壳。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多个支撑腿以所述下外壳的中轴线为轴周向间隔固定在所述下外壳的外壁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真空空间和所述第二真空空间的内壁上均涂设有珠光砂。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外壳和所述盖板均与所述泵井的外壁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盖板设置为半球形结构,使得盖板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减小了盖板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强,进而使得盖板能够更好的承受潜液泵工作时产生的压力。也就是说,在盖板的厚度相同时,半球形的盖板相较于板形的盖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能够降低盖板的厚度,进而减少盖板的自重,避免了下主体因盖板过重而被压损的风险。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泵池能够适用于大型潜液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泵池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主体和下主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泵池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上主体,11-上外壳,12-泵井,121-第一安装法兰,122-第二安装法兰,123-出液管,13-盖板,131-第一对接法兰,132-凸止口,14-螺栓,2-下主体,21-下外壳,22-内胆,221-第二对接法兰,222-凹止口,223-进液管,23-支撑腿,3-保温层,a-第一真空空间,b-第二真空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液泵泵池,如图1所示,泵池包括:上主体1和下主体2,上主体1包括上外壳11、泵井12和半球形的盖板13,上外壳11和盖板13分别同轴固定套装在泵井12的外壁上,上外壳11的内径大于盖板13开口的外径,上外壳11、盖板13和泵井12之间设置有第一真空空间a,下主体2包括下外壳21和内胆22,内胆22固定安装在下外壳21内,下外壳21的内径大于内胆22开口的外径,内胆22和下外壳21之间设置有第二真空空间b,内胆22的开口和盖板13的开口密封安装在一起,泵井12的底端插装在内胆22中,盖板13和内胆22之间的连接处套装有保温层3,保温层3夹设在上外壳11和下外壳21之间。

通过将盖板设置为半球形结构,使得盖板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减小了盖板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强,进而使得盖板能够更好的承受潜液泵工作时产生的压力。也就是说,在盖板的厚度相同时,半球形的盖板相较于板形的盖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能够降低盖板的厚度,进而减少盖板的自重,避免了下主体因盖板过重而被压损的风险。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泵池能够适用于大型潜液泵。

在实际试验调试时,在要求相同的压力承受条件下,设计出了厚度不同的半球形盖板和板形盖板,通过gb150的厚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半球形盖板的厚度仅有板形盖板厚度的一半左右。因此减小了盖板的厚度,不仅降低了下主体所需要承受的负载,还减少了盖板的用料,降低了盖板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第一真空空间a和第二真空空间b的内壁上均涂设有珠光砂。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珠光砂具有良好的隔热特性,所以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泵池的保温性能,以避免液货的温度升高。

具体地,上外壳11可以为一个近似的盒状结构,上外壳11的顶部为向外凸出的圆弧状结构,上外壳11的底部为板状结构,盖板13的凸出的半球形部分同轴焊接在上外壳11的底部,从而使得上外壳11、泵井12、和盖板13之间能够形成密闭的第一真空空间a,珠光砂则涂设在上外壳11、泵井12、和盖板13上相应的位于第一真空空间a内的区域。相似的,珠光砂也涂设在下外壳21和内胆22上相应的位于第二真空空间b内的区域。

优选地,上外壳11和盖板13均与泵井12的外壁焊接在一起,从而保证了上外壳11、盖板13和泵井12之间的密封以及装配稳固度。

优选地,下外壳21和内胆22焊接在一起,从而保证了下外壳21和内胆22之间的密封以及装配稳固度。

图2为上主体和下主体的装配示意图,结合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盖板13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对接法兰131,内胆22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对接法兰221,第一对接法兰131和第二对接法兰221相对平行布置,盖板13和内胆22通过第一对接法兰131和第二对接法兰221密封固定在一起。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对接法兰131和第二对接法兰221之间的配合来实现盖板13和内胆22之间的对位安装,使得盖板13和内胆22能够稳固的安装在一起。

具体地,第一对接法兰131上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插装螺栓14的第一插孔,第二对接法兰221上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插孔,多个第二插孔与多个第一插孔一一对应布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需要将潜液泵吊装至内胆中,所以需要使得盖板13和内胆2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因此,通过螺栓14实现第一对接法兰131和第二对接法兰2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图3为泵池的局部剖视图,结合图3,具体地,第一对接法兰131的端面上周向设置有凸止口132,第二对接法兰221上周向设置有凹止口222,凸止口132插装在凹止口222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凸止口132和凹止口222之间的配合,来实现第一对接法兰131和第二对接法兰221之间的对位安装,以避免在装配螺栓14时,第一对接法兰131和第二对接法兰221之间发生晃动。

再次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泵井12的顶端伸出上外壳11,且泵井1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待试验潜液泵的电机的第一安装法兰121,泵井12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待试验潜液泵的底阀的第二安装法兰122。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法兰121位于上外壳11的外部,用于为电机提供安装基础,第二安装法兰122位于内胆22的内部,用于为潜液泵提供安装基础。

具体地,泵井12上设置有出液管123,出液管123的一端与泵井12连通,出液管123的中部与上外壳11固定连接,出液管123的另一端伸出上外壳11。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出液管123用于向外输送潜液泵泵出的液货,由于出液管123的中部固定连接在上外壳11上,所以上外壳11能够为出液管123提供支撑,避免了出液管123在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晃动。

具体地,内胆22上设置有进液管223,进液管223的一端与内胆22连通,进液管223的中部与下外壳21固定连接,进液管223的另一端伸出下外壳21。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进液管223用于向内胆22中输送液货,由于进液管223的中部固定在下外壳21上,所以下外壳能够为进液管223提供支撑,避免了进液管223在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下外壳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23,多个支撑腿23以下外壳21的中轴线为轴周向间隔固定在下外壳21的外壁上。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支撑腿23用于为下外壳21提供支撑基础,用于负载上主体1和下主体2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