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拉床及其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7910发布日期:2019-01-28 13:53阅读:2797来源:国知局
卧式拉床及其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拉床及其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卧式拉床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工件压紧以及涨紧,在其他工位操作时,例如,转台旋转、工作台进退、工作台楔紧、辅助支撑锁紧等,必须保持工作始终处于压紧和涨紧状态,否则会导致工作飞出或脱落。卧式拉床的上述辅助工作系统属于小流量液压系统,因此,该液压系统中的换向阀使用的是滑阀,滑阀在使用过程中液压油泄露较为严重,由此可能导致工件涨紧油缸和压紧油缸压力下降,导致工件松动、脱落等。为了避免该情况,现有技术中,采用双联泵给液压系统供油,工件涨紧油缸和工件压紧油缸共用一个泵,始终保证两油缸的油路有足够压力的液压油,其余工位共用一个泵,即将工件涨紧和工件压紧油缸的进油路和其他辅助工位的进油路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上述的液压系统,需要有两套独立液压回路,需要两个液压泵、液压布管复杂,安装所需空间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液压布管简单、成本低的卧式拉床及其液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卧式拉床的液压系统,包括油泵、油箱、与所述油泵连通的主进油路、与油箱连通的主回油路、工件定位支路以及工作支路,所述工件定位支路包括第一油缸、第一换向阀以及单向阀,所述第一油缸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主进油路和所述主回油路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主进油路之间的油路上;所述工作支路包括第二油缸以及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油缸通过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主进油路和所述主回油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定位支路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的进油压力进行减压的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单向阀之间的油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第一工作位、第二工作位以及第三工作位,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主进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主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截止;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工作位,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主进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主回油路连通;所述减压阀与所述第一换向阀联动,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所述减压阀处于减压状态;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工作位,所述减压阀处于常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定位支路包括第一单向节流阀和第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一单向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和所述第一换向阀之间的油路上,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一换向阀之间的油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定位支路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工件定位支路并联在所述主进油路和所述主回油路之间;其中之一所述工件定位支路上的第一油缸为工件涨紧油缸,其中另一所述工件定位支路上的第一油缸为工件压紧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支路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工作支路并联在所述主进油路和所述主回油路之间;其中之一所述工作支路的所述第二油缸为转台油缸,其中另一所述工作支路的所述第二油缸为工作台进退油缸’。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卧式拉床,包括工作台、用于伸入工件内孔的涨紧套、以及上述任一的卧式拉床的液压系统,至少一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涨紧套驱动连接以驱动涨紧套涨紧或松开工件;至少一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工作台驱动连接以驱动工作台前进或后退。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拉床包括用于压靠于工件一端的压紧件,所述工件定位支路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工作定位支路并联在所述主进油路和所述主回油路之间,其中之一所述工件定位支路的第一油缸与所述涨紧套驱动连接,其中另一所述工件定位支路的第一油缸与所述压紧件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支路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工作支路并联在所述主进油路和所述主回油路之间;所述卧式拉床还包括转台,其中一所述工作支路的所述第二油缸为转台油缸,所述转台油缸与所述转台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台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单向阀,使得工件定位支路和工作支路可以共用一个油泵,减少油泵数量和液压管路的数量;再者,工件定位支路和工作支路并联在主进油路和主回油路之间,便于液压管路集中布置,使得液压布管简洁、便于后续的维修(液压管路数量减少、布管简洁,能够快速地发现故障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卧式拉床的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进油路10;主回油路11;工件定位支路20;第一油缸21;涨紧油缸21’;压紧油缸21”;第一换向阀22;单向阀23;第一单向节流阀24;第二单向节流阀25;减压阀26;工作支路30;第二油缸31;工作台进退油缸31’;转台油缸31”;第二换向阀3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卧式拉床,该拉床包括工作台(图未示)、拉刀(图未示)、转台(图未示)、用于涨紧工件的涨紧套(图未示)、用于压紧工件的压紧件(图未示)以及液压系统。拉床工作时,涨紧套从内侧涨紧工件,对工件进行定位,防止工件沿垂直于其轴向的横向移动,压紧件抵接于工件的端面,防止工件沿其轴向移动。工作台可以锁紧拉刀,带动拉刀沿床身水平滑动以拉削工件。

请参阅图1,液压系统包括油泵p0、油箱t0、与油泵p0连通的主进油路10、以及与油箱t0连通的主回油路11、工件定位支路20以及工作支路30,工件定位支路20和工作支路30并联在主进油路10和主回油路11之间。工件定位支路20包括第一油缸21、第一换向阀22以及单向阀23,第一油缸21通过第一换向阀22与主进油路10和主回油路11连通,单向阀23设置于第一换向阀22和主进油路10之间的油路上;工作支路30包括第二油缸31以及第二换向阀32,第二油缸31通过第二换向阀32与主进油路10和主回油路11连通。工件定位支路20中的第一油缸21用于驱动涨紧套和/或压紧件等以固定工件的位置。工作支路30中的第二油缸31用于驱动除了工件定位以外的其他结构,例如工作台或转台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压系统,通过在第一换向阀22和主进油路10之间设置单向阀23,当第一换向阀22由于泄露等原因造成单向阀23下游的工件定位支路20上的油压下降时,主进油路10上的液压油经单向阀23向其补油,使得单向阀23下油的工件定位支路20上的油压得以保持。此外,当工作支路30上的第二换向阀32和第二油缸31启动工作时,会造成主进油路10的液压油压力波动,主进油路10上的压力可能瞬间降低,由于单向阀23单向截止,使得主进油路10上的压力波动不会影响单向阀23下游的工件定位支路20上的油压,不会干扰工件的定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单向阀23,使得工件定位支路20和工作支路30可以共用一个油泵p0,减少油泵p0数量和液压管路的数量,便于液压管路集中布置,使得液压布管简洁、便于后续的维修(液压管路数量减少、布管简洁,能够快速地发现故障点)。

本实施例中,工件定位支路2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工件定位支路20并联在主进油路10和主回油路11之间,其中一工件定位支路20的第一油缸21为涨紧油缸21’,涨紧油缸21’与涨紧套驱动连接;其中另一工件定位支路20的第一油缸21为压紧油缸21”,压紧油缸21”与压紧件驱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卧式拉床只配置有一个定位装置,例如只配置涨紧套或者压紧件时,工件定位支路20的数量只需要有一条即可;如果卧式拉床配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工件的位置的机构,则工件定位支路20的数量与之地相应匹配增加。

工件定位支路20还包括减压阀26、第一单向节流阀24以及第二单向节流阀25,减压阀26设置在第一换向阀22和单向阀23之间的油路上的,该减压阀26用于对第一油缸21的有杆腔的进油压力进行减压,以限制第一油缸21有杆腔的最高压力。需要说明的是,该减压阀26与第一换向阀22联动,只对第一油缸21的有杆腔减压,不对第一油缸21的无杆腔减压。

第一单向节流阀24设置于第一油缸21的有杆腔和第一换向阀22之间的油路上,当液压油经第一换向阀22进入第一油缸21有杆腔时,第一单向节流阀24不节流,当液压油从第一油缸21的有杆腔流向第一换向阀22进而回油时,第一单向阀23处于节流状态,以控制第一油缸21有杆腔的回油速度,缓冲压力冲击。第二单向节流阀25设置于第一油缸21的无杆腔和第一换向阀22之间的油路上,当液压油经第一换向阀22进入第一油缸21无杆腔时,第二单向节流阀25不节流,当液压油从第一油缸21的无杆腔流向第一换向阀22进而回油时,第二单向阀23处于节流状态,以控制第一油缸21无杆腔的回油速度,缓冲压力冲击。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向阀22为电磁换向阀,第一换向阀22包括第一工作位、第二工作位以及第三工作位,第一换向阀22处于第一工作位,第一油缸21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换向阀22与主进油路10连通;第一油缸21的无杆腔通过第一换向阀22与主回油路11连通;第一换向阀22处于第二工作位,第一油缸2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截止;第一换向阀22处于第三工作位,第一油缸21的无杆腔通过第一换向阀22与主进油路10连通,第一油缸21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换向阀22与主回油路11连通;减压阀26与第一换向阀22联动,当第一换向阀22处于第一工作位,减压阀26处于减压状态;当第一换向阀22处于第三工作位,减压阀26处于常开状态。电磁换向阀有利于自动控制,提升卧式拉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第一换向阀22为滑阀。

本实施例中,工作支路30的数量为多条,多条工作支路30并联在主进油路10和主回油路11之间,一工作支路30上的第二油缸31为转台油缸32”,转台油缸32”与转台连接,用于驱动转台转动,以调整工件的位置;另一工作支路30上的第二油缸31为工作台进退油缸31’,该工作台进退油缸31’与工作台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工作台带动拉刀拉削工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举例说明两条工作支路30,工作支路3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增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