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7045发布日期:2018-09-21 19:56阅读:1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打气筒,属于打气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开始回归于自然,进行骑单车运动。而山地自行车就是人们酷爱的一种单车类型,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休闲时人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山地自行车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不仅愉悦身心,而且强壮体魄,然而,由于进行单车运动时,路程均相对较长,而且路况也不可预知,经常需要随身携带打气筒,以备不时之需,然而目前的打气筒均不便于携带,给运动者带来较大的困扰,造成运动的不便。

目前,公知的自行车和打气筒都是单独存在的,自行车要打气时必须找好打气筒才能给自行车充气。现市场上有一种自行车,在自行车的车架上设有打气筒支架,在支架上卡上一只打气筒,使用时从支架上取下打气筒可给自行车车胎充气,但如打气筒丢失只会留下支架,不可能继续给自行车充气。还有一种自行车,是将现有的打气筒的下端与自行车上与座垫相连的那根支撑杆铰接,然后再将打气筒的上端绑扎在支撑杆,在使用时,将打气筒的上端从座垫下转出,然后开始打气作业;该方法虽然使得打气筒不易丢失,但是由于目前常规打气筒在打气作业时,需要向下压才能进行打气动作,而打气筒的下端与支撑杆铰接,因此打气的打气筒跟支撑杆之间存在夹角,当打气时产生的向下推力作用到支撑杆易使得自行车发生前倾,为避免打气时产生的推力将自行车给推到,需要左手扶着自行车,右手不断的向下压打气筒,这使得左手和右手上的力方向正好相反,这不符合人体用力习惯,打气过程中人体易重心不稳,如有不慎,则易前倾发生摔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载打气筒,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打气筒,包括圆管、设置在圆管内部的活塞、拉杆、固设在拉杆上端的把手、气管,所述圆管的上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圆管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圆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设置在封盖和活塞之间,所述气管的尾端与第一气孔连通,所述圆管的下端固设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所述拉杆的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侧壁固设有密封环,所述活塞上还设置有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平行于活塞的中轴线,所述活塞的上方设置有用来遮封第三气孔的弹性盖板,弹性盖板的尾端与活塞的顶部铰接;所述封盖的中央设置有与拉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把手设置在封盖的上方,所述拉杆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囊,所述伸缩囊设置在封盖和把手之间,所述伸缩囊的上端与拉杆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伸缩囊的下端与封盖的上端面密封连接且所述通孔与伸缩囊的内腔连通,所述伸缩囊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封盖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管的内侧壁固设有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第一气孔和活塞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把手的端部固设有魔术贴扎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打气筒将其下端铰接在自行车中与座垫相连的支撑杆上时,该车载打气筒不易丢失,随时取用,简单方便;可通过向上拉的方式打气,打气效果好,打气动作符合人体用力习惯,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打气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囊和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所述车载打气筒,包括圆管1、设置在圆管1内部的活塞2、拉杆3、固设在拉杆3上端的把手4、气管5,所述圆管1的上端设置有封盖13,所述封盖13与圆管1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圆管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气孔11,所述第一气孔11设置在封盖13和活塞2之间,所述气管5的尾端与第一气孔11连通,所述圆管1的下端固设有挡板12,挡板1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121;所述拉杆3的下端与活塞2固定连接,所述活塞2的侧壁固设有密封环22,所述活塞2上还设置有第三气孔21,所述第三气孔21平行于活塞2的中轴线,所述活塞2的上方设置有用来遮封第三气孔21的弹性盖板23,弹性盖板23的尾端与活塞2的顶部铰接;所述封盖13的中央设置有与拉杆3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把手4设置在封盖13的上方,所述拉杆3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囊6,所述伸缩囊6设置在封盖13和把手4之间,所述伸缩囊6的上端与拉杆3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伸缩囊6的下端与封盖13的上端面密封连接且所述通孔与伸缩囊6的内腔连通,所述伸缩囊6的外部套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下端与封盖1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车载打气筒在使用时,可将其下端和自行车上与座垫相连的那根支撑杆铰接,也就是将圆管1的下端和自行车上与座垫相连的那根支撑杆铰接;平常无需使用该车载打气筒时,将圆管1的上端及把手4设置在座垫下方并将其绑紧在支撑杆上。当自行车胎因意外漏气导致其需要打气时,先将自行车停好,然后将圆管1的上端及把手4从座垫下方转出,将气管5首端的气嘴与车胎气嘴连通,然后一手扶着座垫,一手抓着把手4,向外拉动把手4,把手4通过拉杆3带动活塞2在圆管1的内部向上运动,由于活塞2的侧壁固设有密封环22,密封环22可采用弹性优良的橡胶制成,密封环22紧抵在该圆管1的内周面,保证气密性;当活塞2向上运动时,由于活塞2上方的气体对弹性盖板23产生的阻力,再加上弹性盖板23自身的重力,使得弹性盖板23将第三气孔21遮住并封堵,使得活塞2的上方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此时随着活塞2继续向上运动,活塞2上方的空气继续被压缩并最终从第一气孔11流经过气管5,最终给自行车胎进行打气。接下来,向下推动活塞2,活塞2向下运动,活塞2下方的空气会穿过第三气孔21并将弹性盖板23顶开,如图3所示,使得活塞2的上方腔室和活塞2的上、下方腔室能够贯通,便于活塞2向下运动至挡板12处,如此完成一次打气动作。重复上述打气动作,直至完成整个打气作业。

其中,为保证拉杆3能够顺利的上下运动,所述拉杆3与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为避免活塞2向上运动时发生漏气,如果采用在拉杆3与通孔之间填充橡胶圈密封,虽然在初期可以避免漏气现象发生,但是随着活塞2上方的气压增大,还是易发生轻微的漏气现象,而且填充橡胶圈会导致拉杆3向上或向下运动的阻力急剧增大,不利于打气作业。在本发明中,由于伸缩囊6的下端与通孔连通,这使得部分空气会从通孔处泄露到伸缩囊6的内部,伸缩囊6为一个封闭的空间,这使得活塞2的上方腔室能够保持有足够的气压,保证打气作业顺利进行。伸缩囊6是一个表面带有褶皱的橡胶囊袋,由于伸缩囊6能够随着拉杆3向上运动而伸长,伸缩囊6能够随着拉杆3向下运动而回缩,伸缩囊6不会影响拉杆3向上或向下运动;弹簧7由于套设在伸缩囊6的外部,在弹簧7的阻挡下,能够避免伸缩囊6过度膨胀,保证活塞2的上方腔室有足够的气压;弹簧7可采用圆柱螺旋弹簧。

所述车载打气筒在使用时,由于其下端被铰接固定,通过一手扶着自行车座垫,另一只手以向上拉的方式打气,同时也可用一只脚或膝盖顶住自行车,避免自行车因受拉力的影响产生移动;上述动作符合人体用力习惯,方便操作,避免打气过程中因重心不稳导致摔跤事故的发生。所述车载打气筒安装在自行车上时,不易丢失,随时取用,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1的内侧壁固设有挡块14,所述挡块14设置在第一气孔11和活塞2之间。挡块14能够阻止活塞2在向上运动过程中超过第一气孔11,有效避免密封环22在第一气孔11处产生磨损。

当打气作业完成后,需将所述车载打气筒的上端转回至自行车的座垫下方,为方便绑扎;进一步地,所述把手4的端部固设有魔术贴扎带8。通过魔术贴扎带8能够非常方便地将把手4绑在支撑杆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