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浦充放气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9107发布日期:2018-10-26 19:0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泵浦充放气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浦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浦充放气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充气产品因具有充气时使用,而放气后方便收藏或携带的功能,已广泛使用于各种家居用品,比如日常使用的充气床、充气沙发等。目前,这些充气产品的充气和放气采用充放气泵来实现。

现有的充放气泵一般通过单向阀和换气芯配合进行充气产品的充气和放气工作通过。例如,公告号为CN201273290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充放气泵,包括气泵座及气泵;气泵座内设有隔板将其分为两个腔室,外腔室开有气口与外界相通,侧壁开有具有单向阀的通气孔与气囊内相通,气泵设于内腔室;隔板上开有进、排气孔分别与气泵叶片的轴线和切线相通;外腔室设换气阀包括阀座、阀芯及复位弹簧,阀芯一端与电磁阀组相对,另一端与单向阀相对。该专利公开的充放气泵采用电磁阀控制换气阀的阀芯,进行充放气转换。这类充放气泵使用单向阀和换气阀芯,使得充放气泵的结构复杂,体积也比较大,生产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浦充放气调节机构,其结构简单,产品体积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泵浦充放气调节机构,包括本体和外面板,外面板连接在本体上端,且两者配合形成本体腔室;在本体腔室内设有马达、泵体、叶片和泵盖,泵体和泵盖连接形成泵体腔室,叶片设置在泵体腔室内,马达设置在泵体上端,马达的输出轴伸至泵体腔室内连接叶片;所述外面板上设有第一通气口,该第一通气口与本体腔室连通,本体上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泵盖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本体腔室内还设有与泵盖和本体活动配合的滑动结构,所述本体上的第二通气口通过滑动结构选择性地与泵盖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连通。

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下滑片,所述下滑片上设有其滑动时可连通泵盖进气口和第二通气口的进气口,可连通泵盖出气口和第二通气口的出气口以及可封闭第二通气口的挡板。

所述下滑片上还设有拨动臂,所述拨动臂在下滑片的一侧,其下端与进气口的侧壁、出气口的侧壁以及挡板的侧端连接,上端伸至外面板。

所述本体与外面板之间连接有一内面板,所述内面板上连接有微动开关,所述内面板上设有供下滑片的拨动臂穿过的避让孔,所述拨动臂与微动开关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两与微动开关活动配合的触动块。

所述滑动结构还包括上滑片,所述上滑片设置在泵盖和下滑片之间,上滑片上设有与泵盖进气口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泵盖出气口连通的出气口,所述下滑片的进气口通过上滑片进气口与泵盖进气口连通,所述下滑片出气口通过上滑片出气口与泵盖出气口连通。

所述下滑片上还设有一导向片,该导向片与拨动臂平行。

所述上滑片的进气口由前后左右四个侧壁配合形成,四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出气口,第二侧壁平行于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平行,所述第四侧壁上设有连通上滑片进气口和本体腔室的开孔,该开孔与导向片活动配合。

所述上滑片的进气口的第三侧壁上设有开孔,相应地,所述拨动臂下部设有与该开孔配合的另一开孔。

所述下滑片的进气口由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以及底端侧壁配合形成,进气口靠近挡板的侧壁为倾斜侧壁,该倾斜侧壁的下端与底端侧壁之间形成开口为进气口的下端口,其大小与本体的第二通气口相适应;所述下滑片的出气口由前后左右四个侧壁配合形成,靠近挡板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出气口的口径由上至下渐缩,其下端口大小与本体的第二通气口相适应。

所述挡板一端与进气口倾斜侧壁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出气口的第一侧壁下端连接,所述挡板、进气口的倾斜侧壁和出气口的第一侧壁之间配合形成第一腔室,该第一腔室与本体腔室相通。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本体上仅设有一通气口及第一通气口与充气产品连接,并通过本体腔室内的滑动结构使得本体上的第一通气口与选择性地与泵盖上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连通。当本体的第一通气口与泵盖的进气口连通时,泵浦实现放气功能;当本体的第一通气口与泵盖的出气口连通时,泵浦实现充气功能。本实用新型本体上仅设置一通气口,使得泵浦体积小,气流流道损失小,且气密可靠性高。此外,本实用新型滑动结构由相互配合的上滑片和下滑片构成,结构简单,进一步减小了泵浦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滑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滑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气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放气状态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泵浦充放气调节机构,其包括本体11和外面板12,外面板12连接在本体11上端,且两者配合形成本体腔室14;在外面板12上设有第一通气口121,该第一通气口121与本体腔室14连通,本体11下端设有第二通气口111;在本体腔室14内设有马达21、泵体22、叶片23和泵盖24,泵体22和泵盖24连接形成泵体腔室25,叶片23设置在泵体腔室25内,马达21设置在泵体22上端,马达22的输出轴伸至泵体腔室25内连接叶片23;泵盖24上设有进气口241和出气口242;在本体腔室14内还设有滑动结构,该滑动结构活动配合于泵盖24和本体11之间,使得本体11上的第二通气口111选择性地与泵盖24的进气口241或出气口242连通。

参照图3和图4,并结合图1所示,上述滑动结构包括上滑片31和下滑片32,上滑片31固定在泵盖24下端,而下滑片32滑动设置在上滑片31和本体11之间。上滑片31上设有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进气口311与泵盖24的进气口241连通,出气口312与泵盖24的出气口242连通;且该上滑片31的进气口311由前后左右四个侧壁配合形成,四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3111、第二侧壁3112、第三侧壁3113和第四侧壁3114,其中第一侧壁3111靠近出气口,第二侧壁3112平行于第一侧壁3111,第三侧壁3113和第四侧壁3114平行,在第三侧壁3113和第四侧壁3114上均设有开孔41、42,该开孔41、42使得上滑片31的进气口311与本体腔室14相通。上滑片31的设置使得下滑片32与泵盖24之间配合的密封性会比较好,该上滑片31也可以省去,或者将其与泵盖24连接为一体。

下滑片32上设有进气口321、出气口322、挡板323和拨动臂324,其中,拨动臂324设置在下滑片32的一侧边上,挡板323设置在进气口321与出气口322之间。该下滑片32的进气口321由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以及底端侧壁3211配合形成,进气口321靠近挡板323的侧壁为倾斜侧壁3212,该倾斜侧壁3212的下端与底端侧壁3211之间形成的开口为进气口321的下端口,其大小与本体11的第二通气口111相适应。下滑片32的出气口322由前后左右四个侧壁配合形成,其中靠近挡板323的侧壁为第一侧壁3221。该出气口322的口径由上至下渐缩,使得出气口322的下端口大小与本体11的第二通气口111相适应。挡板323的一端与进气口321倾斜侧壁3212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出气口322的第一侧壁3221下端连接,挡板323、进气口321的倾斜侧壁3212和出气口322的第一侧壁3221之间配合形成第一腔室326,该第一腔室326与本体腔室11相通。

拨动臂324设置在下滑片32的一侧,其下端与进气口321的侧壁、出气口322的侧壁以及挡板323的侧端连接,上端伸至外面板12中。外面板12上设有一长条形的滑动槽122,拨动臂324的上端就容置在该滑动槽122中,并在外力作用下进行滑动。该拨动臂324穿设在滑动槽122后,可以连接一推钮3241,以方便对拨动臂324的推动。拨动臂324下部与第一腔室326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开孔43,使得第一腔室326从该开孔43处与本体腔室14连通。在拨动臂324下部与上滑片31的进气口311的第三侧壁3113上的开孔41对应位置处亦设有一开孔44,使得第一腔室326通过该开孔和上滑片31第三侧壁3113上的开孔41与本体腔室14连通,以增加进气量。在下滑片32上还设有一导向片325,该导向片325与拨动臂324平行,当下滑片32的进气口321与上滑片31的进气口311连通时,该导向片325能够密封在上滑片31进气口311的第四侧壁3114的开孔42上,此时,拨动臂324密封住第三侧壁3113上的开孔41上,保证了上滑片31的进气口311的密封性,同时,该导向片325配合拨动臂324将上滑片31夹置其间,对下滑片32的滑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为了使泵浦的控制更加方便,在本体11与外面板12之间还可以设置一内面板13,该内面板13上端通过卡环132与外面板12连接,下端通过卡扣连接本体11。在内面板13上连接有微动开关131,通过该微动开关131可控制马达21的电源通断。在内面板13上设有供下滑片32的拨动臂324穿过的避让孔,拨动臂324与微动开关13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两触动块3242,触动块3242配合微动开关131来启动泵浦或者关闭泵浦。

参照图5至图7所示,上述结构的泵浦在使用时具有三个档位,即充气档位、关闭档位和放气档位。采用该泵浦对充气产品充气时,将推钮3241推动至充气档位,拨动臂324滑动,从而带动下滑片32滑动,使得下滑片32上的第一腔室326与上滑片31的进气口311连通,下滑片32的出气口322上端与上滑片31的出气口312连通,下端与本体11的第二通气口111连通。同时,拨动臂324在滑动时,拨动臂324上的一个触动块3242会触动微动开关131,从而启动马达21,马达21带动叶片23转动,从而通过外面板12上的第一通气口121将外部气体吸入本体腔室14中,接着气体经由第一腔室326、上滑片31的进气口311、泵盖24进气口241进入泵体腔室25,然后在叶片23作用下,依次经由泵盖出气口242、上滑片31出气口312、下滑片32出气口321和本体11的第二通气口111后进入充气产品内,实现泵浦的充气功能。充气完成后,将推钮3241推动至关闭档位即可。推钮3241推动至关闭档位的过程中,会带动拨动臂324滑动,拨动臂324滑动时,前述触动块3242再次触动微动开关131,断开马达21的电源,从而关闭泵浦。同时,拨动臂324带动下滑片32滑动至关闭档位时,下滑片32的挡板323封闭在本体11的第二通气口111上,避免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外泄。

当采用该泵浦对充气产品进行放气时,将推钮3241推动至放气档位,拨动臂324滑动,从而带动下滑片32滑动,使得下滑片32的进气口321下端与本体11的第二通气口111连通,上端与上滑片31的进气口311连通,下滑片32上的第一腔室326与上滑片31的出气口312连通。同时,拨动臂324在滑动时,拨动臂324上的一个触动块3242会触动微动开关121,从而启动马达21。马达21带动叶片23转动,从而将充气产品内的气体依次经由本体11的第二通气口111、下滑片32进气口321、上滑片31进气口311和泵盖24进气口241后进入泵体腔室25中,在叶片23作用下,泵体腔室25内的气体依次经由泵盖24出气口242、上滑片31出气口312进入第一腔室2326中,然后从第一腔室326进入本体腔室14中,最后气体从外面板12的第一通气口121排出,实现泵浦的放气功能。放气完成后,将推钮3241推动至关闭档位即可。推钮3241推动至关闭档位的过程中,会带动拨动臂324滑动,拨动臂324滑动时,前述触动块3242会再次触动微动开关131,断开马达21的电源,从而关闭泵浦。同时,拨动臂324带动下滑片32滑动至关闭档位时,下滑片32的挡板323封闭在本体11的第二通气口111上,避免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外泄。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本体11上仅设有一第一通气口111与充气产品连接,并通过本体腔室14内的滑动结构使得本体11上的第一通气口111与选择性地与泵盖24上的进气口241或出气口242连通。当本体11的第一通气口111与泵盖24的进气口241连通时,泵浦实现放气功能;当本体11的第一通气口111与泵盖24的出气口242连通时,泵浦实现充气功能。本实用新型本体11上仅设置一通气口,使得泵浦体积小,气流流道损失小,且气密可靠性高。此外,本实用新型滑动结构由相互配合的上滑片31和下滑片32构成,结构简单,进一步减小了泵浦的体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