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3322发布日期:2019-06-05 22:2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空压机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空压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水冷车用空气压缩机主要在缸盖、阀座板、缸套压缩腔周边布置水道,用于冷却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气体温度,但仍不能避免进排气阀片、缸套高温变型导致的压缩气体含油量增加,继而不能保护整车气制动系统零件因气体高温、润滑油导致损坏、失效。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空压机冷却系统,该空压机冷却系统在现有水冷空压机的缸盖与阀座板中间增加超冷板,使空压机产生的压缩气体在输送的同时也进行了冷却,从而避免了进排气阀片、缸套高温变型导致的压缩气体含油量增加,进而避免了整车气制动系统零件因气体高温、润滑油导致损坏、失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压机冷却系统,包括:缸盖,其内部具有缸盖进排气口和缸盖水道,所述缸盖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第一缸盖螺栓穿孔,所述缸盖的中央开设有第一中间螺栓穿孔;阀座板,其位于所述缸盖的下方,内部具有阀座板进排气口和阀座板水道;所述阀座板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第二缸盖螺栓穿孔,所述阀座板的中央开设有中间螺栓孔;缸套,其设置在所述阀座板的下方,并开设有多个缸盖螺栓孔;以及超冷板,其具有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并开设有第三缸盖螺栓穿孔和第二中间螺栓穿孔,所述超冷板安装在缸盖与阀座板之间,所述上接触面与缸盖之间,以及下接触面与阀座板之间均设置有金属垫片进行密封,所述超冷板的中间铸出进气口,该进气口的外围铸出排气腔,上接触面上铸出出气口,该出气口将缸盖的排气腔与超冷板的排气腔相通,所述排气腔的两侧面加工出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分别与缸盖水道、阀座板水道相通。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缸盖、超冷板、阀座板、金属垫片通过缸盖螺栓固定上紧在缸套上,所述缸盖、超冷板、金属垫片通过缸盖中间螺栓固定上紧在阀座板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超冷板的厚度为20mm。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超冷板的材料为HT250,外形与缸盖、阀座板的外形一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缸盖螺栓穿孔、第二缸盖螺栓穿孔和第三缸盖螺栓穿孔均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冷却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空压机冷却系统在现有水冷空压机的缸盖与阀座板中间增加超冷板,使空压机产生的压缩气体在输送的同时也进行了冷却,从而避免了进排气阀片、缸套高温变型导致的压缩气体含油量增加,进而避免了整车气制动系统零件因气体高温、润滑油导致损坏、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空压机冷却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空压机冷却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空压机冷却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空压机冷却系统的超冷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空压机冷却系统的超冷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空压机冷却系统的超冷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空压机冷却系统的具体结构包括:缸盖1、超冷板2、阀座板3和缸套4。其中,超冷板2布设在缸盖1和阀座板3之间,超冷板2上设置有进气口、排气腔、水道,与缸盖1、阀座板3进排气口、水道相通,使空压机产生的压缩气体在输送的同时也进行了冷却,由2次冷却改为3次冷却,从而避免了进排气阀片、缸套高温变型导致的压缩气体含油量增加,进而避免了整车气制动系统零件因气体高温、润滑油导致损坏、失效。

具体来讲,缸盖1位于空压机的顶部,其内部具有缸盖进排气口和缸盖水道。缸盖1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第一缸盖螺栓穿孔。缸盖1的中央开设有第一中间螺栓穿孔。

阀座板3位于缸盖1的下方,其内部具有阀座板进排气口和阀座板水道。阀座板3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第二缸盖螺栓穿孔。阀座板3的中央开设有中间螺栓孔。

缸套4设置在阀座板3的下方,并开设有多个缸盖螺栓孔。

如图4至图6所示,超冷板2的厚度为20mm,具有上接触面21和下接触面28,并开设有第三缸盖螺栓穿孔24和第二中间螺栓穿孔26。超冷板2的材料为HT250,外形与缸盖1、阀座板3的外形一致。超冷板2安装在缸盖1与阀座板3之间,超冷板2的上接触面21与缸盖1之间,以及下接触面28与阀座板3之间均设置有金属垫片进行密封,同时隔离各个进气道、排气道、水道。缸盖螺栓5穿过缸盖1、超冷板2、阀座板3、金属垫片固定上紧在缸套4上,缸盖中间螺栓6穿过缸盖1、超冷板2、金属垫片固定上紧在阀座板3上,从而保证空压机内气体、冷却液不会从上接触面21和下接触面28间相窜和外漏。

优选的,第一缸盖螺栓穿孔、第二缸盖螺栓穿孔和第三缸盖螺栓穿孔均为四个。

超冷板2的中间铸出进气口22,进气口的外围铸出排气腔29,能容纳两个排气阀片安装空间,上接触面21上铸出2个出气口23,出气口23将缸盖1排气腔与超冷板2的排气腔29相通,在排气腔29两侧面加工出第一水道25、第二水道27,分别与缸盖水道、阀座板水道相通,输送冷却液,冷却排气腔29内压缩气体,无水道的两侧面通过风冷冷却,使空压机产生的压缩气体在输送的同时也进行了冷却。由2次冷却改为3次冷却,从而使空压机排气口气体温度比现水冷空压机气体温度降低20℃。

优选的,上接触面21和下接触面28表面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Ra≤Ra3.2μm,密封带宽至少6mm,确保气腔、水道无窜气、窜水、外漏现象发生。

综上,该空压机冷却系统在现有水冷空压机的缸盖与阀座板中间增加超冷板,使空压机产生的压缩气体在输送的同时也进行了冷却,从而避免了进排气阀片、缸套高温变型导致的压缩气体含油量增加,进而避免了整车气制动系统零件因气体高温、润滑油导致损坏、失效。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