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0928发布日期:2020-01-14 23:1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泵,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充气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充气泵,存在收纳、手提、携带不方便、发热量过大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长时间使用的便携式充气泵,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充气泵的内部装有散热系统,在所述充气泵的外壳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一个气缸相连,在进气口和电机之间设置有散热风扇和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螺旋状的锥盘形。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缸盖,该便携式充气泵具有一个左外壳和一个右外壳,所述左外壳和右外壳通过固定螺丝相互连接,在所述电机的后端设置有进气口,在散热圈和出风口隔离罩之间设置有橡胶出气管。

进一步的,在充气泵的后端安装有插头和保险座。

进一步的,在电机外部设置有支架,在支架内安装有曲轴。

进一步的,在充气泵上安装有电源开关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便于携带,发热量小。气缸出来的气是热的,散热管为螺旋状的锥盘形,具有导向气流的作用,现有技术的充气泵十多分钟就发热,不能长期运转,本实用新型24小时都能长久运转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固定螺丝1、左外壳2、右外壳3、气压表4、电源开关按钮5、插头6、保险座7、进气口8、散热风扇9、橡胶出气管10、出风口隔离罩11、橡胶防滑防震脚垫12、接线端口13、整流桥14、散热管15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便携式充气泵,该便携式充气泵具有一个左外壳2和一个右外壳3,左外壳2和右外壳3通过外壳固定螺丝1相互连接,在左外壳2和右外壳3之间设置有直流电机,电机与气缸相连,气缸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缸盖,在电机的后端设置有进气口8,在进气口8和电机之间设置有散热风扇9,在气缸和出风口隔离罩11之间设置有橡胶出气管10,在充气泵的后端安装有插头6和保险座7,在电机外部设置有支架,在支架内安装有曲轴,在充气泵上安装有电源开关按钮5。外壳整体由左外壳2和右外壳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构成,气压表凸出可以绕线,中间可有储物槽,保险座7的作用是防止电机短路,起到保护作用,出风口隔离罩11的作用是防止杂物进入,出风口隔离罩11也是有防止杂物进入的作用。出风口隔离罩11上设有凹槽,可以收纳出气管,有一个小圆孔,刚好出气管插入固定,散热风扇9起到冷却气体电机作用,风扇运转出来的风经过锥形的散热管15,散热管15的特点是呈螺旋状的锥盘形,将冷却风导入电机四周通道里面,气体出来再经过电机的前端缸盖到高压腔外面,降低缸盖的温度。气缸出来的气是热的,散热管15具有螺旋状的锥盘形状,即散热管15具有导向气流的作用,现有技术的充气泵十多分钟就发热,不能长期运转,本实用新型24小时都能长久运转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进入工作状态,打开开关,220v交流电经过整流桥,形成了直流电,直流电进入电机。电机启动工作转动,电机的前端,有曲轴使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把气体压进缸盖(高压腔)里面,高压腔有一个金属弹片,使气体只进不能出,形成高压,气体出来后一边流向气压表,另一边流向散热圈(铝管),通过橡胶出气管10出气。铝管的作用是出气散热、缸盖内是密封的高压腔、支架里面有曲轴,上下运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