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9065发布日期:2020-05-15 16:45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增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油缸。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油缸一般通过油压抵住活塞,通过进出油实现活塞的移动。但是,这种液压驱动方式往往会出现油压不足而导致活塞移动困难的情况。目前,在冶金设备上,需要驱动力较大的液压油缸,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油缸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出一种能够在油缸内部进行增压以提高液压油缸推力的油缸。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油缸,可以增加油缸推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油缸,包括:

外缸体,所述外缸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缸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外缸体的缸身中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油口的第一油路以及连通所述出油口的第二油路,所述外缸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延伸至外缸体内部底端的环形槽;

内缸体,密封插设于所述外缸体中,所述内缸体的底部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内缸体的外壁和所述环形槽之间以及所述内缸体的底端和所述外缸体内部底端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油路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内缸体的顶端密封安装有缸盖;以及

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密封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并可沿所述第二通孔轴线移动,所述固定柱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固定柱的第二端形成有位于所述缸盖下方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密封插设于所述内缸体中,所述内缸体和所述固定柱之间围设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固定柱中形成有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所述第三油路的第一端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三油路的第二端口对着所述缸盖的内侧面,所述第四油路的第一端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油路,所述第四油路的第二端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进油口进油,出油口出油,使得液压油推动内缸体向前滑动(顶出),由于内缸体受到第一容纳空间中液压油的第一作用力(推力),缸盖受到第三油路中液压油的第二作用力(推力),并且内缸体和缸盖固定连接,因此内缸体(或缸盖)受到双重的作用力,以此实现了油缸内部的增压,可以提供更大的推力。

本实用新型增压油缸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油路包括形成于所述外缸体的缸身中的第一分油路和第二分油路,所述第一分油路连通于所述进油口,所述第二分油路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分油路和第二分油路之间设有液压锁,所述液压锁布设于所述外缸体的外侧。通过设置液压锁保证了液压有流动的稳定性、连续性,液压油不会出现逆流情况,起到保压的作用,第一油路、液压锁和第二分油路依次串联设置。

本实用新型增压油缸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部油压的在线压力传感器。在线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容纳腔中的油压。

本实用新型增压油缸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缸盖的顶部固接有一推板。通过设置推板用于实现支抵待顶抵物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阅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油缸,包括外缸体1、内缸体2和固定柱4;其中,外缸体1的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1,外缸体1的外壁上设有进油口12和出油口13,外缸体1的缸身中形成有连通进油口12的第一油路14以及连通出油口13的第二油路,第一油路14包括形成于外缸体1的缸身中的第一分油路和第二分油路,第一分油路连通于进油口12,第二分油路连通于第一容纳空间5,第一分油路和第二分油路之间设有液压锁7,液压锁7布设于外缸体1的外侧;外缸体1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延伸至外缸体1内部底端的环形槽15,内缸体2密封插设于外缸体1中,内缸体2的底部开设有对应于第一通孔11的第二通孔(图中未标注),内缸体2的外壁和环形槽15之间以及内缸体2的底端和外缸体1内部底端之间形成有连通第一油路14的第一容纳空间5,内缸体2的顶端密封安装有缸盖3,固定柱4密封插设于第二通孔中,并可沿第二通孔轴线移动,固定柱4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通孔11中,固定柱4的第二端形成有位于缸盖3下方的凸起部41,凸起部41密封插设于内缸体2中,内缸体2和固定柱4之间围设形成第二容纳空间6,固定柱4中形成有第三油路42和第四油路43,第三油路42的第一端口连通于第一容纳空间5,第三油路42的第二端口对着缸盖3的内侧面,第四油路43的第一端口连通于第二油路,第四油路43的第二端口连通于第二容纳空间6。具体的,外缸体1内侧底端形成有凸起16,凸起16的尺寸小于内缸体2底端的尺寸,避免使用过程中内缸体2的底端与外缸体1内部底端完全贴合时内缸体2无法被及时顶出,导致油缸中油压过大而产生安全隐患。

较佳的,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一容纳腔内部油压的在线压力传感器8。具体的,在线压力传感器8的测量头内置于第一容纳腔中或内置于与第一容纳腔相连通的空间中,用于实时对第一容纳腔中的油压进行检测。

较佳的,缸盖3的顶部固接有一推板9,用于支抵待顶抵件,避免待顶抵件直接与内缸体2或缸盖3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通孔11中形成有内螺纹,固定柱4的第一端形成有匹配于内螺纹的外螺纹,固定柱4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通孔11中,并通过螺母紧固,螺母布设于外缸体1外侧底端(图中未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1)油缸顶出时:

液压油从进油口12进入第一油路14,顺着第一油路14进入第一容纳腔和第三油路42中,此时第一容纳腔中的液压油对内缸体2施加向上顶出的第一作用力,第三油路42中的液压油经第三油路42到达缸盖3的底端面,并对缸盖3施加同方向的第二作用力,由于内缸体2和缸盖3固定连接,所以内缸体2和缸盖3受到两重作用力(或推力),以此实现油缸内部的增压,提高油缸的推力;与此同时,第二容纳腔的体积逐渐减小,第二容纳腔中的液压油经第四油路43、第二油路从出油口13排出。

(2)油缸收缩时:

液压油从出油口13进入,依次经第二油路和第四油路43进入第二容纳腔中,使得第二容纳腔的体积逐渐增大,缸盖3和固定柱4第二端之间容纳空间中存储的液压油经第三油路42到达第一容纳腔中,然后经第一油路14从进油口12排出,实现油缸(内缸体2)的收缩。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