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及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7461发布日期:2020-08-11 21:0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散热结构及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应用该散热结构的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内部的电机和电路主板都会产生很多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热量,会影响到电器元件、电路板、电线等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直接烧毁设备。

现有塔扇大多是在后壳进风口的下部开设散热口,利用进风气流的带动效果,对电机、主板等吹风散热,再经由前壳上的出风口排出。上述散热效果不佳,热风会混入吹向人体的气流中,并且还会通过缝隙将部分热量残留在机体内部。

此外,对于具有水冷功能的风扇,由于其后壳上布置有水路组件,散热口开在后壳上,会具有一定的电气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地排出内部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结构及家用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及家用电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散热口,散热口位于出风口的下方,出风口与壳体内部的出风组件相对设置,以将壳体内部的出风气流从出风口处排出,散热口与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相对设置,出风气流从上方的出风口处排出时会在下方的散热口处形成负压,以将壳体内部的散热气流从散热口处吸出。

进一步,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壳体,出风口和散热口设置在前壳上。

进一步,壳体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腔室和第二容置腔室,第一容置腔室中设置有出风组件,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与第一容置腔室相对的位置处,第二容置腔室中设置有产热元器件,散热口设置在壳体上与第二容置腔室相对的位置处。

进一步,出风口和/或散热口为出风格栅。

进一步,散热口处设置有遮挡板,遮挡板位于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和散热口之间,以对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进行防护,且不影响外观效果。

进一步,散热口的一端朝向壳体内部延伸设置有连接臂,遮挡板与连接臂相连,壳体内部的散热气流可绕过遮挡板进入散热口。

进一步,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相邻设置的散热口,每个散热口对应设置一个遮挡板,相邻散热口处的遮挡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排气间隙,壳体内部的散热气流通过排气间隙、遮挡板与连接臂之间的开口进入散热口。

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散热结构。

进一步,家用电器为塔扇。

进一步,塔扇为具有水冷功能的塔式冷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及家用电器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出风口下部的低压特点,将电机、主板等用电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吸出”,达到冷却的效果,且不会混入出风口的气流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中的散热口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结构及家用电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以塔扇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进行描述,其中,塔扇可以是常规的塔扇风扇,也可以是具有水冷功能的塔式冷风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类型的家用电器上,只要是该家用电器涉及出风和元器件散热即可,并不局限于塔扇。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塔扇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前壳1和后壳2,前壳1和后壳2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腔室和第二容置腔室,第一容置腔室位于第二容置腔室的上方。其中,第一容置腔室中设置有出风组件3,第二容置腔室中设置有产热元器件4,应注意的是,出风组件3可为常见的风道组件等,产热元器件4可为常见的电机、电器盒中的主板及其他电器元件等。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出风组件3和产热元器件4的布置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

进一步,前壳1上与第一容置腔室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5,与第二容置腔室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口6,也即,出风口5位于上方,散热口6位于下方。由此,第一容置腔室中的出风组件3驱使出风气流从上方的出风口5处排出时,出风口5处的高速气流会带动出风口5下部的空气流动,从而在散热口6处形成低压区,第二容置腔室中为常规气压,所以在压差的作用下会自动将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4产生的散热气流从散热口6处吸出,以达到冷却散热的目的。

进一步,前壳1上的出风口5、散热口6可为常规的出风格栅形式,只要是能够实现气流的出入即可。如图3所示,优选的是,散热口6处设置有遮挡板7,遮挡板7位于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4和散热口6之间,以对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4进行防护。具体来说,散热口6的一端朝向壳体内部延伸设置有连接臂8,遮挡板7与连接臂8相连,壳体内部的散热气流可绕过遮挡板7进入散热口6。由此,通过在散热口6处设置遮挡板7,可以对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4进行防护,避免异物进入对产热元器件4造成损伤,同时也可以提高前壳1的美观,避免直接看到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4。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相邻设置的散热口6,每个散热口6对应设置一个遮挡板7,优选的是,相邻散热口6处的遮挡板7间隔设置,以形成排气间隙9,由此,在散热口6处负压的作用下,壳体内部的散热气流可通过排气间隙9、遮挡板7与连接臂8之间的开口进入散热口6,进而排出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利用负压的原理,去“主动”的排出热量,从机体内部的缝隙进气,相对于后壳的利用空气吹动带走热量的“被动型”,可以避免热量从机体内部的缝隙流动到别的部位,以及防止灰尘随空气流动进入电路主板、电机等,同时也能避免热量夹杂在吹出的气流中,影响使用体验。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散热口,散热口位于出风口的下方,出风口与壳体内部的出风组件相对设置,以将壳体内部的出风气流从出风口处排出,散热口与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相对设置,出风气流从上方的出风口处排出时会在下方的散热口处形成负压,以将壳体内部的散热气流从散热口处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壳体,出风口和散热口设置在前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置腔室和第二容置腔室,第一容置腔室中设置有出风组件,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与第一容置腔室相对的位置处,第二容置腔室中设置有产热元器件,散热口设置在壳体上与第二容置腔室相对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出风口和/或散热口为出风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口处设置有遮挡板,遮挡板位于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和散热口之间,以对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进行防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口的一端朝向壳体内部延伸设置有连接臂,遮挡板与连接臂相连,壳体内部的散热气流可绕过遮挡板进入散热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相邻设置的散热口,每个散热口对应设置一个遮挡板,相邻散热口处的遮挡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排气间隙,壳体内部的散热气流通过排气间隙、遮挡板与连接臂之间的开口进入散热口。

8.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散热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家用电器为塔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塔扇为具有水冷功能的塔式冷风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散热口,散热口位于出风口的下方,出风口与壳体内部的出风组件相对设置,以将壳体内部的出风气流从出风口处排出,散热口与壳体内部的产热元器件相对设置,出风气流从上方的出风口处排出时会在下方的散热口处形成负压,以将壳体内部的散热气流从散热口处吸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及家用电器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出风口下部的低压特点,将电机、主板等用电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吸出”,达到冷却的效果,且不会混入出风口的气流中。

技术研发人员:侯剑飞;郭雨鑫;莫贤乐;孙土春;梁刚;梁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6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