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蠕动泵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1285发布日期:2020-11-20 09:2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蠕动泵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蠕动泵头结构。



背景技术:

蠕动泵由三部分组成:驱动器,泵头和软管。流体被隔离在泵管中、可快速更换泵管、流体可逆行、可以干运转,维修费用低,等特点构成了蠕动泵的主要竞争优势。蠕动泵就像用手指夹挤一根充满流体的软管,随着手指向前滑动管内流体向前移动。蠕动泵也是这个原理只是由滚轮取代了手指。通过对泵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蠕动泵就是在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段泵管形成“枕”形流体。“枕”的体积取决于泵管的内径、转子的数量以及几何特征。流量取决于泵头的转速与“枕”的体积、转子每转一圈产生的“枕”的个数这三项参数之乘积。“枕”的尺寸一般为常量(泵送粘性特别大的流体时除外)。现有泵头有压块、前支撑、管夹、本体、滚轮组件等结构件组成,零件多,结构复杂;而且滚轮组件尺寸是固定的,不能根据软管进行自适应调整,对软管磨损量大,软管在压块与本体之间无固定,长期使用易偏离固定位置,因此需设计一种蠕动泵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蠕动泵头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头可以减少软管的磨损量,可以使软管处于固定轨道不偏离,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蠕动泵头结构,包括压块、本体以及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轴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压块插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架,所述滚轮架包括两个圆盘,所述圆盘上径向开设有两个通槽和两个第一开口,两个所述通槽之间的中心线垂直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中心线,两个所述圆盘之间插接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包括滚轮轴和套接在所述滚轮轴外侧的滚筒,所述滚轮轴的两端插接在所述通槽中,所述通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滚轮轴的外径,所述通槽的宽度等于所述滚轮轴的外径,所述滚轮轴端部固接有第一凸肩,两个所述圆盘中心固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伸出所述圆盘固接有第二凸肩,所述第一凸肩与所述第二凸肩之间卡接有弹簧,所述转动轴上固接有四个导向轮组件。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导向轮轴和套接在所述导向轮轴外侧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轴端部固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导向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优选的,所述压块包括半圆形凹板,所述半圆形凹板端部固接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端部固接有凸块,所述凸块内开设有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轴接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固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带锥度的c形槽,所述凸块与所述c形槽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内插接有软管接头。

优选的,所述底板外侧中心轴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凸块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为长方体板,所述长方体板两侧中心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开口,所述卡扣为弹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压块为软体材质,所述弹簧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头结构通过在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之间设置弹簧,使得滚轮在转动一圈的过程中通过弹簧的弹力挤压软管,在挤压到软管时使滚轮可随软管自动径向调整滚轮组件尺寸,减小软管的磨损,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软管的更换次数。

2、设置导向轮使得软管处于两个导向轮之间的空间位置,使软管在运行过程中不偏离轨道,提高了工作效率。

3、导向轮在随滚轮组件转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围绕导向轮轴自转,进一步减少了对软管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块、本体和滚轮组件装配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块、本体和滚轮组件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滚轮组件轴测图。

其中,1为压块,2为本体,1.1为半圆形凹板,1.2为支撑板,1.3为凸块,1.4为弧形槽,2.1为第一侧板,2.2为第二侧板,2.3为底板,2.3.1为c形槽,6为滚轮架,6.1为圆盘,6.1.1为通槽,6.1.2为第一开口,7为弹簧,8为滚轮,8.1为滚轮轴,8.2为滚筒,8.1.1为第一凸肩,9为导向轮轴,10为转动轴,10.1为第二凸肩,11为导向轮,12为软管接头,13为卡扣,13.1为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蠕动泵头结构,包括压块1、本体2以及滚轮组件,滚轮组件轴接在本体2上,压块1插接在本体2上,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架6,滚轮架6包括两个圆盘6.1,圆盘6.1上径向开设有两个通槽6.1.1和两个第一开口6.1.2,两个通槽6.1.1之间的中心线垂直于两个第一开口6.1.2之间的中心线,两个圆盘6.1之间插接有两个滚轮8,滚轮8包括滚轮轴8.1和套接在滚轮轴8.1外侧的滚筒8.2,滚轮轴8.1的两端插接在通槽6.1.1中,通槽6.1.1的长度大于滚轮轴8.1的外径,通槽6.1.1的宽度等于滚轮轴8.1的外径,滚轮轴8.1端部固接有第一凸肩8.1.1,两个圆盘6.1中心固接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伸出圆盘6.1固接有第二凸肩10.1,第一凸肩8.1.1与第二凸肩10.1之间卡接有弹簧7,转动轴10上固接有四个导向轮组件。

进一步优选方案,导向轮组件包括导向轮轴9和套接在导向轮轴9外侧的导向轮11,导向轮轴9端部固接在转动轴10上,导向轮11在第一开口6.1.2内。

进一步优选方案,压块1包括半圆形凹板1.1,半圆形凹板1.1端部固接有两个支撑板1.2,支撑板1.2端部固接有凸块1.3,凸块1.3内开设有弧形槽1.4,凸块1.3和支撑板1.2是一体化注塑成型,压块1具有弹性可以展开也可以如图1弯曲安装。

进一步优选方案,本体2包括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底板2.3,第一侧板2.1与第二侧板2.2之间轴接转动轴10,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底板2.3固接,底板2.3上开设有带锥度的c形槽2.3.1,凸块1.3与c形槽2.3.1可拆卸连接,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底板2.3是一体化注塑成型。

进一步优选方案,弧形槽1.4内插接有软管接头12,凸块1.3部位起到于本体2定位作用,弧形槽1.4内放置软管接头12,入口和出口各接一个软管接头12。

进一步优选方案,底板2.3外侧中心轴接有卡扣13,卡扣13与凸块1.3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优选方案,卡扣13为长方体板,长方体板两侧中心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开口13.1,卡扣13为弹性材质,卡扣13材料优选为弹性工程塑料。

进一步优选方案,压块1为软体材质,压块1优选为弹性工程塑料,弹簧7的数量为4个,弹簧7为“c”形结构,张力向外。

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头结构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将软管放置在两个导向轮11之间,将软管连接在软管接头12内端上,将软管接头12插接在压块1上的弧形槽1.4中,并将压块1上的凸块1.3与卡扣13配合扣紧,压块1优选为弹性工程塑料,由于卡扣13为长方体板,长方体板两侧中心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开口13.1,卡扣13为弹性材质,优选为弹性工程塑料,且轴接在底板上,因此可方便地通过旋转即可扣紧或拆开,在管轮组件转动时,由于滚轮轴8.1端部的第一凸肩8.1.1与转动轴10端部的第二凸肩10.1之间通过弹簧7连接,弹簧7为“c”形结构,张力向外,滚轮轴8.1插接在圆盘6.1上的通槽6.1.1中,通槽6.1.1的长度大于滚轮轴8.1的外径,通槽6.1.1的宽度等于滚轮轴8.1的外径,因此,在滚轮8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当挤压到软管时,会由于软管的反作用力将滚轮在通槽6.1.1内径向向里移动一小段位移,同时由于弹簧7向外的作用力使得滚轮8对软管可以保持足够的挤压力,从而在不会对软管造成大量磨损的情况下也保证将软管内挤压成所需要的真空,使液体稳定地吸入与送出,在滚轮8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软管时刻处于导向轮11形成的空间中,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对软管进行很好的定位,防止了软管运行中偏离轨道,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软管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导向轮11轴固接转动轴10上,导向轮11套接在导向轮11轴上,因此导向轮11在随滚轮8组件转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围绕导向轮11轴自转,进一步减少了对软管的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