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合式排气扇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排气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0478发布日期:2021-04-13 19:5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合式排气扇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排气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扇配件及排气扇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合式排气扇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排气扇。


背景技术:

2.一些排气扇嵌入安装在天花板内,这类排气扇也称作集成吊顶排气扇,排气扇设有导风罩,导风罩的主要作用是避免体积较大的物体进入排气扇内部,导风罩同时形成有用于气流通过的孔或通道,长期使用后,灰尘或油污就会积累在导风罩上,影响美观和气流的流动,现有技术的导风罩通过螺钉或拉簧锁扣安装在排气扇壳体上,导风罩需要拧出螺钉或外拉脱离拉簧锁扣拆卸下来清洗,而拆卸整个排气扇十分困难,导致导风罩清洁困难;甚至有些导风罩和排气扇壳体是一体式结构,该导风罩更是不能单独拆卸进行清洁,为此,本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排气扇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提供一种旋合式排气扇面板,它的导风罩可以方便地拆装,便于清洁。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的旋合式排气扇面板,包括盖座,所述盖座形成有通风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设有至少两个扣钩,所述扣钩均相对于导风罩的某一位置呈同心布置,所述盖座设有与扣钩相配扣合的旋扣孔,通过导风罩绕所述的某一位置圆周转动使得扣钩扣合在旋扣孔内实现导风罩安装在盖座上,所述导风罩形成有气流道,所述气流道与所述通风孔连通。
6.优选地,所述扣钩包括立柱部及横板部,所述旋扣孔包括旋扣定位孔及用于所述扣钩穿过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旋扣定位孔连通,所述立柱部与所述旋扣定位孔适配连接,所述横板部扣合在所述盖座底面上。
7.优选地,所述旋扣定位孔形成有用于阻挡所述立柱部脱出所述旋扣定位孔的限位凸台。
8.优选地,所述横板部的下部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横板部滑入所述旋扣定位孔的边缘部的导向斜坡。
9.优选地,所述通风孔的边缘向内延伸形成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截面呈凸面向下的弧形状。
10.优选地,所述导风罩形成有若干块同心分布的用于引导气流流向所述通风孔的导风弧板,所述导风弧板与所述通风孔同中心设置,所述气流道形成在相邻的导风弧板之间。
11.优选地,所述导风罩为圆形罩体,所述导风罩的某一位置为圆形的导风罩的圆心,所述扣钩为相对于导风罩的圆心为同一圆周布置。
12.优选地,所述导风罩的中部嵌入安装有中盖。
13.优选地,所述盖座设有装饰槽,所述装饰槽设置在所述导风罩的外侧,所述装饰槽与所述通风孔同中心设置,所述盖座的顶部形成有用于避让与排气扇连接的风管的避让风管槽。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排气扇,该排气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旋合式排气扇面板,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包括风机壳,所述风机壳与所述盖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包括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通风孔对应设置,所述风机壳形成有风机出风连接管,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风机出风连接管。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一)上述排气扇面板由于在导风罩的顶部形成有至少两个以导风罩的中心沿周向分布的扣钩,扣钩包括立柱部及横板部,盖座形成有旋扣孔,旋扣孔包括旋扣定位孔及用于扣钩穿过的避让孔,立柱部与旋扣定位孔适配连接,横板部与盖座贴靠连接,于是使导风罩与盖座形成旋合装配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面板可以方便地拆装,便于清洁。(二)上述排气扇由于设置了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面板,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的俯视分解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的仰视分解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盖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罩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图5的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9为图5的b处局部放大图。
25.图10为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
26.图11为图7的d处局部放大图。
27.图12为图4的e处局部放大图。
28.图13为图5的f处局部放大图。
29.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盖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标号说明:1

盖座;101

通风孔;1011

导流环;102

旋扣孔;1021

避让孔;1022

旋扣定位孔;1023

限位凸台;103

装饰槽;104

避让风管槽;2

导风罩;201

第一气流道;202

扣钩;2021

立柱部;2022

横板部;2023

导向斜坡;203

导风弧板;3

中盖;301

凸条;4

风机;401

风机壳;402

风机出风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32.本实用新型的旋合式排气扇面板,包括盖座1,盖座1用于嵌装在天花板的龙骨架内,如图3所示,盖座1形成有通风孔101。通风孔101最好设置在盖座1的中心位置,如图2至图5所示,上述的旋合式排气扇面板还包括导风罩2,如图7所示,导风罩2设有至少两个扣钩
202,扣钩202均相对于导风罩2的某一位置呈同心布置,在本技术方案限定的同心布置应包括两种情况:(1)所有的扣钩202在同一圆周上,该同一圆周的圆心即为上述的某一位置;(2)所有的扣钩202并不完全在以该某一位置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即每一个扣钩202相对于该某一位置(即圆心)不是同一半径。在本实施中,该导风罩2的某一位置为导风罩2的中心,扣钩202设置为四个,四个扣钩202周向均匀分布在导风罩的最外周缘位置。如图11所示,扣钩202包括立柱部2021及横板部2022,换句话说,立柱部2021和横板部2022构成了钩子状结构。如图6和图10所示,盖座1设有与扣钩202相配扣合的旋扣孔102,旋扣孔102包括旋扣定位孔1022及用于扣钩202穿过的避让孔1021,特别是立柱部2021及横板部2022可穿过避让孔1021,避让孔1021与旋扣定位孔1022连通。如图5和图8所示,立柱部2021与旋扣定位孔1022适配连接,横板部2022扣合在盖座1的底面,扣合后,横板部2022的接触贴合在盖座1的底面,在此,盖座1安装导风罩2的端面称之为盖座1的外表面,上述盖座1的底面即相对于导风罩2安装端面的盖座1的另一面,也称为盖座的内表面。期间,通过导风罩2绕上述的某一位置圆周转动使得扣钩202扣合在旋扣孔102内实现导风罩2安装在盖座1上。同时,如图5和图8所示,导风罩2形成有气流道201,气流道201与通风孔101连通,通风孔101用于连通排气扇的风机4的进风口。
33.当需要拆卸导风罩2进行清洁时,只需要用手旋动导风罩2,使扣钩202的立柱部2021旋转脱离旋扣定位孔1022,当扣钩202到达避让孔1021位置时,用手将导风罩2向下拉出,此时扣钩202整个地通过避让孔1021。导风罩2清洗完毕,再将扣钩202对应对准避让孔1021,再将扣钩202向上插入避让孔1021,然后旋动导风罩2,使立柱部2021滑入旋扣定位孔1022,由于立柱部2021与旋扣定位孔1022适配连接,所以横板部2022就扣在旋扣定位孔1022的边缘部的上侧面,从而导风罩2与盖座1旋合在一起,此状态下,横板部2022及导风罩2的对应横板部2022位置的上侧面间隙配合地或过盈配合地夹着旋扣定位孔1022的边缘部,由于导风罩2的重力作用,于是横板部2022会贴靠在旋扣定位孔1022的边缘部的上侧面。从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面板以此实施可以方便地拆装,便于清洁。
34.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10所示,旋扣定位孔1022形成有用于阻挡立柱部2021脱出旋扣定位孔1022的限位凸台1023,在立柱部2021旋入旋扣定位孔1022时,立柱部2021触碰限位凸台1023,由于立柱部2021及盖座1弹性变形,立柱部2021可以通过人手施加的力而滑过限位凸台1023,最终立柱部2021置于限位凸台1023与旋扣定位孔1022限位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因排气扇的风机4运转震动而导致立柱部2021脱离旋扣定位孔1022。
35.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12所示,横板部2022的下部形成有用于引导横板部2022滑入旋扣定位孔1022的边缘部的导向斜坡2023,换句话说,当立柱部2021旋入旋扣定位孔1022孔的时候,横板部2022的下侧面也旋向旋扣定位孔1022的边缘部的上侧面,由于设置了导向斜坡2023,导向斜坡2023首先接触到旋扣孔102的边角位置,于是通过导向斜坡2023的导向作用,使导风罩2与盖座1的旋合过程顺畅。
36.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13所示,通风孔101的边缘向内延伸形成有导流环1011,导流环1011的截面呈凸面向下的弧形状。如上文所述,通风孔101用于连通风机4的进风口,图13的虚线箭头示意地展示了气流方向,通过设置导流环1011,使气流经过通风孔101时由弧面导流,减少紊流出现,使流过通风孔101的气流平稳。
37.进一步地,如图5、图7及图8所示,导风罩2形成有若干块同心分布的用于引导气流
流向通风孔101的导风弧板203,即导风弧板203呈环形状,导风弧板203与通风孔101同中心设置,如图8所示,气流道201形成在相邻的导风弧板203之间,换句话说,相邻的导风弧板203之间的空隙便是气流道201。如图8所示,导风弧板203的截面呈弧线状,导风弧板203的截面从下至上向导风弧板203的中心倾侧,于是如图8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气流能够被导风弧板203引导流向通风孔101,通过设置导风弧板203,有利于使排气扇扩大吸风范围。
38.进一步地,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盖座1设为呈方形状,便于适配安装在格式结构的天花板上,导风罩2为圆形罩体,上述的导风罩(2)的某一位置为圆形的导风罩2的圆心,扣钩202为相对于导风罩2的圆心为同一圆周布置。盖座1形成有装饰槽103,装饰槽103设置在导风罩2的外侧,装饰槽103与通风孔101同中心设置,换句话说,装饰槽103是环形的局部,装饰槽103可以是封闭的,装饰槽103也可以形成有能让气流通过的孔,由于呈方形的盖座1便于与天花板的龙骨架匹配,而呈圆形的导风罩2有利于导向气流,所以在盖座1的四角位置设置装饰槽103,有利于在视觉上匹配导风罩2的导风弧板203的形状,有利于排气扇等到较好的视觉观感。
39.进一步地,如图3、图4及图9所示,导风罩2的中部嵌入安装有中盖3,如图14所示,中盖3的上部形成有凸条301,如图9所示,中盖3的上部适配插入在导风罩2相应形成的腔体内,凸条301与上述腔体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使中盖3与导风罩2固定连接,中盖3与导风罩2的装配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中盖3,有利于排气扇产品的商标图案可以设置在中盖3的下侧面。
40.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盖座1的顶部形成有用于避让与排气扇连接的风管的避让风管槽104。图3中的风机出风连接管402用于连接外部的风管,上述风管可以是软管,通过设置避让风管槽104,可以使连接上述风管的时候便于操作。
41.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如图1所示,包括风机4,还包括上文所述的排气扇面板,如图1和图3所示,风机4包括风机壳401,风机壳401与盖座1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风机4包括叶轮(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附图都没有画出上述叶轮),叶轮与通风孔101对应设置,换句话说,如图4所示,风机壳401的下端开口即是风机4的进风口,风机壳401盖着通风孔101。如图3所示,风机壳401形成有风机出风连接管402,如图1所示,风机出风连接管402与避让风管槽104对应设置,通风孔101连通风机出风连接管402。如图13所示,风机4运转时,气流从第一气流道201进入导风罩2与盖座1之间的空腔,气流继而从通风孔101进入风机壳401内,气流通过上述叶轮旋转而排出至风机出风连接管402。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由于设置了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扇面板,于是有利于清洁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