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9050发布日期:2022-06-21 22: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组件(1)及活塞杆组件(2),所述的活塞杆组件(2)安装在缸体组件(1)内并与缸体组件(1)相滑动接触,所述的活塞杆组件(2)包括,控制阀杆部件(201)、活塞杆(202)、减压阀片(204),在活塞杆(202)内加工有一两端开口的圆形空腔(207),在圆形空腔(207)的左侧部位开设有用于液压油流通的过油通槽(208),所述的控制阀杆部件(201)安装在活塞杆(202)内加工的圆形空腔(207)内并与活塞杆(202)内的圆形空腔(207)滑动接触以实现对过油通槽(208)的开启与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杆部件(201)包括,控制杆(2011)、极限限位板(2012)、移动复位部(2013)及蜗旋弹簧(2014),所述的移动复位部(2013)的右侧端部安装在控制杆(2011)的左侧端部部位并与控制杆(2011)固连为一体,在移动复位部(2013)上加工有限位环槽(2015),极限限位板(2012)安装在限位环槽(2015)上,其中,蜗旋弹簧(2014)可通过其正向装配插套在移动复位部(2013)上以使控制杆(2011)实现对过油通槽(208)在自由状态下的常开状态;蜗旋弹簧(2014)可通过其反向装配插套在移动复位部(2013)上以使控制杆(2011)实现对过油通槽(208)在自由状态下的常闭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在活塞杆(202)的外圆部位上依次安装设置有减压阀片(204)及减压碟簧(203),在活塞杆(202)的左侧外圆周面上加工有适配限压螺母(205)安装的外螺纹,限压螺母(205)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活塞杆(202)的外圆周面上并将减压碟簧(203)及减压阀片(204)压紧,在圆形空腔(207)的左侧开设有卡簧安装槽(209),所述的卡簧安装槽(209)内安装有限位卡簧(2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在圆形空腔(207)的左侧开设有两组卡簧安装槽(209),在两组卡簧安装槽(209)内分别安装布置有限位卡簧(20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组件(1)包括,缸体尾部连接件(101)、缸体本体(102)、缸体进油口(103)、缸体回油口(104)及缸体密封件(105),缸体尾部连接件(101)固定安装在缸体本体(102)的左侧端部部位,用于液压油进出的缸体进油口(103)及缸体回油口(104)安装在缸体的上部部位并与缸体相连通,所述的缸体密封件(105)安装在缸体本体(102)的右侧端部部位并对缸体本体(102)的内腔进行密封作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杆(2011)为外圆光滑的圆柱体结构,控制杆(2011)的外圆直径小于活塞杆(202)内加工的圆形空腔(207)的内孔径,控制杆(2011)安装在活塞杆(202)内加工的圆形空腔(207)内并与圆形空腔(207)内壁滑动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杆(2011)的右侧端部部位加工有内螺纹孔,在内螺纹孔内安装有用于外连控制软轴的连接螺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包括,缸体组件及活塞杆组件,所述的活塞杆组件安装在缸体组件内并与缸体组件相滑动接触,所述的活塞杆组件包括,控制阀杆部件、活塞杆、减压碟簧、减压阀片、限压螺母及限位卡簧,在活塞杆内加工有一两端开口的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的左侧部位开设有用于液压油流通的过油通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随动油缸相比较来说,极大的降低了零部件的组成数量,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可以以最小数量的零部件实现随动油缸的作业功能;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阀杆部件整体结构较为简洁。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阀杆部件整体结构较为简洁。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阀杆部件整体结构较为简洁。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博 苗锦程 王诗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晓博
技术研发日:2022.02.17
技术公布日:2022/6/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