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332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流风机组,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
【背景技术】
[0002]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是动车组牵引系统的关键部件,安装在动车组车架下的设备舱内,其安装空间较狭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车组速度也不断提高,因而对冷却单元风机风量、风压、噪音等参数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采用合理的手段满足动车组对冷却单元的性能、噪音和空间的要求变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冷却风机安装空间有限,所以无法用两个或多个大型轴流风机并联来实现,且大型轴流风机的叶轮尺寸较大,易产生铸造缺陷,有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4]—种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包括风机箱体和设置于风机箱体内的两个以上的串联式风机组,所述风机箱体包括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所述进风挡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出风挡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串联式风机组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叶轮、第二叶轮、风筒和用于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之间的电机,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电机均设置于风筒内,所述串联式风机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上,所述第一叶轮与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二叶轮与出风口对应。
[0005]进一步地,所述风筒包括外筒、内筒和固定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导叶,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周围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外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固定在所述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上,所述内筒端部设有安装法兰,所述电机设置于内筒的内部并固定在安装法兰上,所述导叶为弧形弯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进气端为喇叭口形结构,所述第一叶轮的外侧设有与轮毂配合的凸出的拱形导流罩。
[0007]进一步地,所述风筒内设有降噪材料,例如多孔性吸声材料。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双轴伸电机,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分别固定于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轮毂的内径大与内筒的外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箱体外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减震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为铸造叶轮,其叶片为机翼型叶片。
[0011]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采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的结构,能够在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满足动车组冷却单元散热性能高,噪音低和可靠性好的要求,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安装和拆卸简单,维护方便;采用串联式风机组和风机箱体连接的方式不仅起到了增加刚度的作用,加强了冷却单元的结构强度,还起到了保护风机的作用,较好地避免了外界碰撞对风筒31的损坏,有效的防止由于风筒31的损坏而影响风机正常运行的故障。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以在换热等领域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a和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串联式风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包括风机箱体11和设置于风机箱体11内的两个以上的并联设置的串联式风机组12,所述风机箱体11包括进风挡板15和出风挡板16,所述进风挡板15上设有进风口 13,所述出风挡板16上设有出风口 14,所述串联式风机组12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叶轮32、第二叶轮34、风筒31和用于驱动第一叶轮32和第二叶轮34的电机33,电机33设置于第一叶轮32和第二叶轮34之间,所述第一叶轮32、第二叶轮34和电机33均设置于风筒31内,所述串联式风机组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风挡板15和出风挡板16上,所述第一叶轮32与进风口 13对应,所述第二叶轮34与出风口 14对应。第一叶轮32和第二叶轮34可以为相同的轴流叶轮,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轴流叶轮,可通过将不同的轴流风机合理匹配从而实现性能和噪音最优的目的。
[0017]所述风筒31包括外筒41、内筒43和固定于外筒41和内筒43之间的导叶42,所述外筒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风挡板15和出风挡板16上,夕卜筒41的进气端固定在进风口 13处,外筒41的出气端固定在出风口 14处,进风口 13和出风口 14周围均设有安装孔,外筒41和风机箱体11之间通过螺栓或铆钉与安装孔配合固定,增加了整个风机组的刚度,同时具有降低噪音的作用。所述内筒43端部设有安装法兰44,所述电机33设置于内筒43的内部并固定在安装法兰44上,所述导叶42为弧形弯板,弧形弯板的轴心与风筒31轴心平行,不仅起到了支撑和连接的作用,而且起到了整流的作用,提高了风机的全压效率。风机箱体11的进风挡板上的圆形进风口和出风挡板上的圆形出风口处分别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用于固定串联式风机组12,所串联式风机组12通过栓接或铆接的形式固定在风机箱体11内,风机箱体11结构不仅起到了增加刚度的作用,加强了冷却单元的结构强度,还起到了保护风机的作用,较好地避免了外界碰撞对风筒31的损坏,有效的防止由于风筒31的损坏而影响风机正常运行的故障。
[0018]所述外筒41的进气端为喇叭口形结构,所述第一叶轮32的外侧设有与轮毂配合的凸出的拱形导流罩35。气流先经导流罩35稳流后进入第一叶轮32,得到动能,并通过导叶42整流后进入第二叶轮34,整个风机组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风机的压力、流量、效率和噪音达到了最佳状态。
[0019]所述风筒31内设有降噪材料,以进一步实现降低噪音的目的。
[0020]所述电机22为双轴伸电机,所述第一叶轮32和第二叶轮34分别固定于电机33的两个输出轴上,第一叶轮32和第二叶轮34的轮毂的内径大与内筒43的外径。电机33和叶轮的轴线与风筒31的轴线重合。
[0021 ] 所述风机箱体11外设有安装座24,所述安装座24上设有减震器,用来降低风机箱体11传给外部的振动和外部传给风机箱体11的振动,较好的避免了共振的危险。现行的减震器都可以,具体型号根据风机的不同进行选择。
[0022]所述第一叶轮32和第二叶轮34均为铸造叶轮,其叶片为机翼型叶片。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箱体和设置于风机箱体内的两个以上的串联式风机组,所述风机箱体包括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所述进风挡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出风挡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串联式风机组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叶轮、第二叶轮、风筒和用于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之间的电机,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电机均设置于风筒内,所述串联式风机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上,所述第一叶轮与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二叶轮与出风口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包括外筒、内筒和固定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导叶,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周围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外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固定在所述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上,所述内筒端部设有安装法兰,所述电机设置于内筒的内部并固定在安装法兰上,所述导叶为弧形弯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进气端为喇叭口形结构,所述第一叶轮的外侧设有与轮毂配合的凸出的拱形导流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内设有降噪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双轴伸电机,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分别固定于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轮毂的内径大与内筒的外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箱体外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减震器。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为铸造叶轮,其叶片为机翼型叶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动车组冷却单元用并联和串联混合式轴流风机组,包括风机箱体和设置于风机箱体内的两个以上的串联式风机组,所述风机箱体上包括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所述串联式风机组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叶轮、第二叶轮、风筒和用于驱动的电机,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电机均设置于风筒内,所述串联式风机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上,所述第一叶轮与进风口对应,第二叶轮与出风口对应。本发明采用串联式风机组和风机箱体连接的方式起到了增加刚度的作用,加强了冷却单元的结构强度,较好地避免了外界碰撞对风筒的损坏,防止风筒损坏而影响风机正常运行,且散热性能高,噪音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安装和拆卸简单,维护方便。
【IPC分类】F04D29/52, F04D25/16, F04D25/08, F04D29/66, F04D29/32, F04D29/38, F04D29/54
【公开号】CN105370597
【申请号】CN201510918862
【发明人】李杨, 刘俊杰, 严兵
【申请人】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