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可靠的内增压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8370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可靠的内增压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气筒,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可靠的内增压打气筒。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迷你打气筒的种类较多,有双管打气筒、双向进气打气筒、高压打气筒、内增压打气筒等,其结构和功能各有所不同。
[0003]申请日为2012年9月28日、专利号为CN20122050589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增压打气筒,包括外管、内管、推杆和出气装置,外管的开口向上,内管的两端均开口,内管的下端伸入外管内,内管的上端与出气装置连接,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管的底部,推杆的另一端伸入内管的开口内,外管顶端与内管外壁之间设置有进气口,内管下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多功能活塞,多功能活塞的外圈与外管的内壁接触,多功能活塞的内圈与推杆的外壁接触,推杆伸入内管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高压活塞,高压活塞与内管的内壁接触;但是由于其从外管到内管的增压过程是通过下活塞支座中的锥台逆止密封圈进行单向进气,这导致对锥台逆止密封圈的材料要求很高,且其极易磨损,造成漏气,打气效率低下;而且其出气装置中通过花瓣型单向密封垫实现最终的单向出气,该结构容易造成花瓣型单向密封垫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卡住等故障而导致打气筒无法使用,因此,整个内增压打气筒的使用可靠性不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可靠的内增压打气筒。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使用可靠的内增压打气筒,包括外管、中管、内管、出气接头和底座,所述的内管、所述的中管和所述的外管从内到外依次同轴套接,所述的内管的后端和所述的外管的后端分别与所述的底座同轴密封固定,所述的中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通气活塞,所述的第一单向通气活塞与所述的外管滑动配合,所述的内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通气活塞,所述的第二单向通气活塞与所述的中管滑动配合,所述的中管的前端与所述的出气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管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定位端盖,所述的中管穿过所述的定位端盖伸入所述的外管中,所述的定位端盖与所述的中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进气间隙,所述的内管的后端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外管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的第一单向通气活塞密封套设在所述的内管上,所述的第二单向通气活塞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中管相连通的增压出气口,所述的增压出气口与所述的内管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出气机构。
[0006]所述的第一单向出气机构包括阀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二单向通气活塞内设置有内腔,所述的内腔分别与所述的内管和所述的增压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的阀杆位于所述的内腔中,所述的阀杆的后端密封插接在所述的内管的前端中,所述的第一弹簧顶接在所述的内腔与所述的阀杆的前端之间。
[0007]所述的出气接头包括连接头、出气压盖、出气头、活动块、第二弹簧和分隔片,所述的中管的前端与所述的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气头密封插接在所述的中管的前端中,所述的出气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中管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的活动块设置在所述的出气头内且可在所述的出气头内轴向移动,所述的活动块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的出气头的内圆周面之间设置有出气间隙,所述的分隔片压接在所述的出气头的前端,所述的分隔片的后端面一体设置有定位凸环,所述的出气头套接在所述的定位凸环上,所述的出气压盖与所述的连接头密封固定同时压住所述的分隔片,所述的定位凸环上设置有多个径向的出气槽,所述的分隔片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的出气孔分别与所述的出气槽、所述的出气压盖相连通,所述的第二弹簧穿过所述的出气孔顶接在所述的出气压盖与所述的活动块之间。
[0008]所述的连接头上固定设置有握持套,所述的握持套套设在所述的外管外,方便使用者握持打气筒,使得打气筒的使用方便。
[0009]所述的出气压盖上连接用于给轮胎充气的气嘴组件。
[0010]所述的第一单向通气活塞与所述的内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X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或矩形密封圈等。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内管的后端侧壁上设置有与外管相连通的进气口,且第二单向通气活塞上设置有与中管相连通的增压出气口,增压出气口与内管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出气机构,使得该打气筒通过内管经第一单向出气机构到中管实现打气筒的增压过程,与传统的通过单向进气的锥台逆止密封圈实现增压相比,其不会产生漏气,增压过程可靠,打气效率较高,而且对打气筒中所使用的密封圈的材料要求不高;又由于出气接头中通过活动块实现单向出气,与传统的单向密封垫相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活动块卡住等故障,也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内增压打气筒的使用可靠性和工作寿命O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
[0016]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如图所示,一种使用可靠的内增压打气筒,包括外管1、中管2、内管3、底座4和出气接头5,内管3、中管2和外管I从内到外依次同轴套接,内管3的后端和外管I的后端分别与底座4同轴密封螺接,外管I的前端螺接有定位端盖11,中管2穿过定位端盖11伸入外管I中,定位端盖11与中管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进气间隙(图中未标出),中管2的后端螺接有第一单向通气活塞6,第一单向通气活塞6与外管I滑动配合,第一单向通气活塞6套设在内管3上,且第一单向通气活塞6与内管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X型密封圈61,内管3的后端侧壁上设置有与外管I相连通的进气口 31,内管3的前端螺接有第二单向通气活塞7,第二单向通气活塞7与中管2滑动配合,第二单向通气活塞7上设置有与中管2相连通的增压出气口 71,增压出气口 71与内管3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