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8946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双吸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应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吸栗。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水栗行业中所生产的双吸栗,主要是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水栗效率为第一指标,将水栗的叶轮吸入口比值设定的较小,以保证水栗在运行中进入叶轮的介质有较高的流速,取得较高的水栗效率,但水栗的抗汔蚀性能相对较差,水栗在运行中易产生振动,水栗运行稳定性较差,叶轮和机组使用寿命相对较小。另一种形式主要是水栗抗蚀性能为主要是设计指标,将叶轮吸入口比值设定成较大,使得介质进入叶轮后有着较平稳的流速,从而可以保证水栗运行中有着较好的抗汽蚀性能,但由于介质进入水栗叶轮时流速度较低,因而水栗效率受到不小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吸栗,通过专门设计的栗体水力模型来改善水栗的抗汽蚀性能,并提高水栗在运行中的效率,解决使用寿命上存在着不能两全的设计构思。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双吸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栗包括吸入口流道分水板、进口上流道腔、进口下流道腔、第一支撑座、排出口流道分水板、出口上流道腔、出口下流道腔、栗体、叶轮、第二支撑座、圆柱筒、进水口、出水口,吸入口流道分水板位于进水口的一侧且位于进口上流道腔和进口下流道腔之间,进口上流道腔和进口下流道腔连接且都位于第一支撑座上部,排出口流道分水板位于出水口的一侧且位于出口上流道腔和出口下流道腔之间,出口上流道腔与出口下流道腔连接且都位于第二支撑座的上部,圆柱筒位于第一支撑座内,叶轮位于栗体内部且呈圆形,进口上流道腔、进口下流道腔、出口上流道腔、出口下流道腔都与叶轮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双吸栗还包括栗盖、叶轮导承轴,栗盖位于栗体上方,栗体位于第二支撑座上部,叶轮导承轴位于栗体内部,叶轮导承轴上方设有螺母且表面设有出水孔,栗盖上设有排气孔。
[000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双吸栗对于水栗的抗汽蚀性能从水栗叶轮改变到水栗栗体上,将栗的吸入口流道设计成双涡壳形式,在水栗叶轮设计成高效率叶轮,即水栗叶轮吸入口采用较高的流速情况下,通过水栗栗体双流道将进入叶轮的流态作整流处理,将无规则的流态转化为层流进入水栗叶轮,使得水栗在不改变其较高的性能基础上,优化了水栗的抗汽蚀性能。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吸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吸栗包括吸入口流道分水板1、进口上流道腔2、进口下流道腔3、第一支撑座4、排出口流道分水板5、出口上流道腔6、出口下流道腔7、栗体9、叶轮10、第二支撑座11、圆柱筒13、进水口 17、出水口 18,吸入口流道分水板I位于进水口 17的一侧且位于进口上流道腔2和进口下流道腔3之间,进口上流道腔2和进口下流道腔3连接且都位于第一支撑座4上部,排出口流道分水板5位于出水口 18的一侧且位于出口上流道腔6和出口下流道腔7之间,出口上流道腔6与出口下流道腔7连接且都位于第二支撑座11的上部,圆柱筒13位于第一支撑座4内,叶轮10位于栗体9内部且呈圆形,进口上流道腔2、进口下流道腔3、出口上流道腔6、出口下流道腔7都与叶轮10连通。由于进出口流道都加入了分水板,因而水栗的运行中的机械力学模型也有了较高的提升,水栗的运行更加稳定,圆柱筒沉淀了运行时吸水进入的杂质。
[0010]双吸栗还包括栗盖8、叶轮导承轴12,栗盖8位于栗体9上方,栗体9位于第二支撑座11上部,叶轮导承轴12位于栗体9内部,叶轮导承轴12上方设有螺母14且表面设有出水孔16,栗盖8上设有排气孔15。叶轮10转动吸水,出水口 18排出了较大的杂质,叶轮10转动所形成气体由排气孔15排出,螺母14防止了转动时的晃动不稳定。
[0011]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水流在进入栗体8时,从进水口 17就由进口分水板I将水栗分为进口上流道腔2和进口下流道腔3,使得进口介质在运行过程中相对独立,将进口流态维持在层流状态,上下进口流道所流经的介质被叶轮10吸入后,加压后进入出水流道,经出水流道分水板5隔开成出口上流道腔6和出口下流道腔7,形成两道相对独立的出水流层,因而出水口 18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001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双吸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栗包括吸入口流道分水板、进口上流道腔、进口下流道腔、第一支撑座、排出口流道分水板、出口上流道腔、出口下流道腔、栗体、叶轮、第二支撑座、圆柱筒、进水口、出水口,吸入口流道分水板位于进水口的一侧且位于进口上流道腔和进口下流道腔之间,进口上流道腔和进口下流道腔连接且都位于第一支撑座上部,排出口流道分水板位于出水口的一侧且位于出口上流道腔和出口下流道腔之间,出口上流道腔与出口下流道腔连接且都位于第二支撑座的上部,圆柱筒位于第一支撑座内,叶轮位于栗体内部且呈圆形,进口上流道腔、进口下流道腔、出口上流道腔、出口下流道腔都与叶轮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栗还包括栗盖、叶轮导承轴,栗盖位于栗体上方,栗体位于第二支撑座上部,叶轮导承轴位于栗体内部,叶轮导承轴上方设有螺母且表面设有出水孔,栗盖上设有排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吸泵,其包括吸入口流道分水板等,吸入口流道分水板位于进水口的一侧且位于进口上流道腔和进口下流道腔之间,进口上流道腔和进口下流道腔连接且都位于第一支撑座上部,排出口流道分水板位于出水口的一侧且位于出口上流道腔和出口下流道腔之间,出口上流道腔与出口下流道腔连接且都位于第二支撑座的上部,圆柱筒位于第一支撑座内,叶轮位于泵体内部且呈圆形,进口上流道腔、进口下流道腔、出口上流道腔、出口下流道腔都与叶轮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专门设计的泵体水力模型来改善水泵的抗汽蚀性能,并提高水泵在运行中的效率,解决使用寿命上存在着不能两全的设计构思。
【IPC分类】F04D29/66, F04D29/22, F04D29/42
【公开号】CN204828051
【申请号】CN201520539128
【发明人】腾波, 崔道勇
【申请人】上海凯源泵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