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5887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油栗。
【背景技术】
:
[0002]目前,石油开采的抽油装置主要由井下抽油栗和地面游梁式抽油机组成。受地质条件和开采时间的影响,许多油田后期出油量特别小,但面对现在能源日趋紧张的局势,必须对油田后期进行精细化开采,以及过去因出油量小放弃开采的油田,现在也有开采的必要;常规的井下抽油栗和地面游梁式抽油机对出油量小的油井进行采油开发将难以胜任,抽油机工作效率极低,耗能高,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采油栗。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油栗,它包含栗体、进油管、滤网、收集盒、壁块、活塞、下浮动阀、上浮动阀、蜗杆、涡轮、驱动电机、安装板;栗体的左下端安装有进油管,进油管的内部倾斜的安装有滤网,滤网前侧的下端安装有收集盒,栗体的内部安装有壁块,壁块的中部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下端安装有下浮动阀,活塞的上端安装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安装有上浮动阀,连接杆穿接在蜗杆的内部,蜗杆与涡轮相啮合,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涡轮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滤网为双层滤网。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收集盒的底部安装有排污阀。
[000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采油,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说明:
[0010]1-栗体;2-进油管;3-滤网;4-收集盒;5-壁块;6-活塞;7-下浮动阀;8-上浮动阀;9-蜗杆;10-涡轮;11-驱动电机;1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栗体1、进油管2、滤网3、收集盒4、壁块5、活塞6、下浮动阀7、上浮动阀8、蜗杆9、涡轮1、驱动电机11、安装板12;栗体I的左下端安装有进油管2,进油管2的内部倾斜的安装有滤网3,滤网3前侧的下端安装有收集盒4,栗体I的内部安装有壁块5,壁块5的中部安装有活塞6,活塞6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下端安装有下浮动阀7,活塞6的上端安装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安装有上浮动阀8,连接杆穿接在蜗杆9的内部,蜗杆9与涡轮1相啮合,驱动电机11的转轴与涡轮1连接,驱动电机11安装在安装板12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滤网3为双层滤网。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收集盒4的底部安装有排污阀。
[001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进油管2实现进油,滤网3实现过滤杂质,同时驱动电机11带动涡轮10实现转动,涡轮10带动蜗杆9实现上下移动,便于抽油时实现加压,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0017]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采油栗,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栗体、进油管、滤网、收集盒、壁块、活塞、下浮动阀、上浮动阀、蜗杆、涡轮、驱动电机、安装板;栗体的左下端安装有进油管,进油管的内部倾斜的安装有滤网,滤网前侧的下端安装有收集盒,栗体的内部安装有壁块,壁块的中部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下端安装有下浮动阀,活塞的上端安装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安装有上浮动阀,连接杆穿接在蜗杆的内部,蜗杆与涡轮相啮合,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涡轮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为双层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盒的底部安装有排污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油泵,它涉及采油用具技术领域;泵体的左下端安装有进油管,进油管的内部倾斜的安装有滤网,滤网前侧的下端安装有收集盒,泵体的内部安装有壁块,壁块的中部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下端安装有下浮动阀,活塞的上端安装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安装有上浮动阀,连接杆穿接在蜗杆的内部,蜗杆与涡轮相啮合,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涡轮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快速采油,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节省时间。
【IPC分类】F04B17/03, F04B53/12, F04B47/00, F04B53/20
【公开号】CN205277737
【申请号】CN201620096305
【发明人】徐新华, 张珍, 张国芹, 张学勇, 沈伟, 高临田, 袁大庆
【申请人】熊玉刚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