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放管式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8840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直线放管式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栗,确切的是一种蠕动栗。
【背景技术】
[0002]蠕动栗就像用手指夹挤一根充满流体的软管,随着手指向前滑动管内流体向前移动。蠕动栗也是这个原理只是由滚轮取代了手指。
[0003]如中国专利号为201420593526.0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蠕动栗》(授权公告号为:CN 204152766 U),现有集菌仪蠕动栗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软管夹具以及滚轮总成,滚轮总成包括转盘以及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装置,在转盘的边缘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可自由转动的滚轮,软管夹具设于转盘侧方,软管夹具包括活动夹紧块,活动夹紧块采用枢轴枢装于壳体上,活动夹紧块具有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活动夹紧块的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分别对应配合有一固定夹紧块,活动夹紧块的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与对应的固定夹紧块配合形成可开合的夹持口,两固定夹紧块为整体形成单个部件,在两夹持口之间具有内凹的工作腔,固定夹紧块之间具有供滚轮伸入所述工作腔内的开口,活动夹紧块向固定夹紧块靠近并经锁定件锁定,实现将软管夹持固定,软管被夹持固定的两端之间部分穿过工作腔,随着转盘的转动,滚轮可逐个进入工作腔内挤压软管实现液体传输。
[0004]但现有蠕动栗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蠕动栗体积小,安装空间有限,因此活动夹紧块与固定夹紧块需要紧凑配合,活动夹紧块的摆动角度较小,在活动夹紧块打开时,活动夹紧块与转盘之间形成的槽口为弧线形,加之活动夹紧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以及软管在弯曲状态下,软管不容易定位,软管换装时,将软管预先弯曲卡入固定夹紧块处,然后在将活动夹紧块向固定夹紧块靠近夹持固定软管;导致软管换装操作不便,而且在软管换装过程中容易将软管划伤或夹伤。
[0005]2、活动夹紧块采用手动锁紧操作,操作不便。
[0006]3、无换管保护,存在人为误操作不当引起软管破裂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活动夹紧块开合位置下具有软管直线装入空间,实现软管直线放管,软管更换操作安全、方便的蠕动栗。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线放管式蠕动栗,包括有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上的软管夹具、滚轮总成,所述滚轮总成包括转盘,在转盘的边缘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可自由转动的滚轮,软管夹具设于转盘侧方,软管夹具包括枢装于壳体上的活动夹紧块,活动夹紧块具有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活动夹紧块的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分别对应配合有一固定夹紧块并形成可开合的夹持口,活动夹紧块具有靠近固定夹紧块的夹持位置以及远离固定夹紧块的放管位置,所述活动夹紧块配合有将其锁定在夹持位置的锁定组件,在两夹持口之间具有内凹的工作腔,两块固定夹紧块之间具有供滚轮伸入所述工作腔内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边缘设有纵向让位缺口,所述活动夹紧块设有供软管放置的搁置凸台,转盘具有转动至其纵向让位缺口与活动夹紧块位置对应的换管工作位,转盘在换管工作位下所述纵向让位缺口与在放管位置下的活动夹紧块对应配合形成直线型软管放置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的上盘面边缘切除部分形成纵向让位缺口,在需要换管时,转盘转动至换管工作位,打开活动夹紧块,将活动夹紧块摆动至放管位置,纵向让位缺口与活动夹紧块形成直线型软管放置腔,实现软管的直线放管,软管放至在搁置凸台上,将活动夹紧块摆动至夹持位置,将软管夹持固定,转盘上的纵向让位缺口实现在换管时的让位,实现在活动夹紧块位于放管位置时,能够直线换管操作,无需预先将软管弯曲,换管操作方便。放管之后,由于软管在放入状态下为直线状态下,软管能够很好的置于搁置凸台上,g卩软管位于活动夹紧块上,活动夹紧块实现自动将软管送出和送入,不仅换管操作方便,而且活动夹紧块在夹紧软管操作过程中,对应于工作腔位置的软管管段逐渐与转盘上滚轮接触,实现将软管逐渐弯曲与工作腔相适应,避免软管损伤。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夹紧块的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分设于活动夹紧块的转动中轴线两侧,活动夹紧块包括带第一夹紧端的第一摆臂以及带第二夹紧端的第二摆臂,第一夹紧端的夹紧面与第二夹紧端的夹紧面朝向相反,第二摆动臂上设有供软管穿过的切口,该切口底部形成所述搁置凸台,所述第一夹紧端的夹紧面下方也设有搁置凸台。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分设在活动夹紧块的转动中轴线两侧,活动夹紧块在夹持位置和放管位置之间切换的摆动角度小,结构紧凑,而且为便于软管的放置,使得软管对应到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而设置切口,切口使得软管的定位放置更为方便和可靠,使得软管能更好的停留在活动夹紧块上,活动夹紧块对软管的运送更为可靠。
[0012]优选的,所述切口上靠近活动夹紧块转动中轴线一侧的纵向侧壁与第二夹紧端的夹持面平行,所述切口的纵向侧壁与第一夹紧端的夹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软管的定位更为紧凑可靠。
[0014]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偏心轮以及驱动偏心轮旋转的锁紧驱动装置,所述偏心轮与活动夹紧块联动连接,偏心轮偏离所述活动夹紧块的转动中轴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组件采用锁紧驱动装置实现驱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驱动活动夹紧块绕其转动轴线转动,结构紧凑。
[0016]优选的,所述偏心轮包括旋转轮本体以及偏心轴,偏心轴偏心安装在旋转轮本体上,活动夹紧块上沿着长度方向设有矩形槽,所述偏心轴插装在矩形槽内构成联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偏心轴与活动夹紧块联动稳定可靠。
[0018]优选的,所述锁紧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电机以及减速齿轮副,所述驱动电机经减速齿轮副与驱动轮驱动连接。
[0019]采用电机经减速齿轮副进行驱动,结构紧凑,驱动稳定可靠。
[0020]优选的,位于软管液体流动后方的所述固定夹紧块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应软管出液端所述固定夹紧块上设压力传感器,可检测软管内的液体压力,在软管出现堵塞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压力异常升高,达到防堵保护。
[0022]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检测转盘的换管工作位的转盘位置检测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活动夹紧块的夹持位置的活动夹紧块位置检测传感器。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转盘的换管工作位,便于控制转盘的位置,保证换管操作可靠方便,在换管成功后,对活动夹紧块的位置检测,在软管夹紧到位保护,避免误操作。
[0024]优选的,壳体上还设有栗头盖,栗头盖包括顶板和侧围板,所述软管夹具、转盘被罩设于栗头盖内,所述栗头盖固定连接在活动夹紧块上随活动夹紧块移动,栗头盖上设有软管放置卡槽,软管放置卡槽包括设于顶板上的直线型放入口,以及设于侧围板上的两纵向延伸的定位卡槽,两条定位卡槽分别连接于直线型放入口长度方向两端。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栗头盖实现保护,而且栗头盖可对软管进一步实行定位,栗头盖随活动夹紧块活动,则在换管时,软管放置卡槽能够直接对应直线型软管放置腔,使得软管的更换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0026]优选的,所述定位卡槽的底部设有软管到位卡孔,软管到位卡孔的上端为缩口。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卡装到位后,软管越过缩口卡入软管到位卡孔内,保证软管的卡固定到位可靠。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直线放管式蠕动栗去除栗头盖后俯视图;
[00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直线放管式蠕动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活动夹紧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见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直线放管式蠕动栗,包括有壳体I,以及设于壳体I上的软管夹具2、滚轮总成3,所述滚轮总成3包括转盘31,转盘31经转盘驱动装置32进行驱动,转盘驱动装置3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技术,不再赘述,在转盘31的边缘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可自由转动的滚轮33,本具体实施例中为三个滚轮设计,软管夹具2设于转盘31侧方,软管夹具2包括枢装于壳体I上的活动夹紧块21,活动夹紧块21具有第一夹紧端211和第二夹紧端212,活动夹紧块21的第一夹紧端211和第二夹紧端212分别对应配合有一固定夹紧块22、23并形成可开合的夹持口,活动夹紧块21具有靠近固定夹紧块22、23的夹持位置以及远离固定夹紧块22、23的放管位置,所述活动夹紧块21配合有将其锁定在夹持位置的锁定组件24,在两夹持口之间具有内凹的工作腔4,两块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