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泵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37822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 12,吸水口 11可以与外部水源通过外部水管连通,出水口 12与用水部位(例如洗衣机)连通,以利用吸水栗100向用水部位栗送水源。
[0052]参照图4和图7,蜗壳20设在壳体10内,蜗壳20在壳体10内限定出相互隔开的进水通道70和出水通道80,进水通道70与吸水口 11连通,出水通道80与出水口 12连通,蜗壳20上形成有容纳槽21,容纳槽21的底壁上形成与进水通道70连通的入口 211,且容纳槽21的侧壁上形成与出水通道80连通的出口 212。也就是说,在吸水栗100工作的过程中,水流的流向为:水流从吸水口 11进入进水通道70,然后从容纳槽21底壁的入口 211进入容纳槽21内,再从容纳槽21的出口 212进入出水通道80,最后从出水口 12流出。
[0053]参照图4和图5,扇叶30可旋转地设在容纳槽21内以驱动水流从入口211流向出口212,电机40设在壳体10上,且电机40的输出轴41与扇叶30相连,以由输出轴41驱动扇叶30旋转,这样,在电机40通过输出轴41带动扇叶30旋转的过程中,扇叶30可以带动水流旋转,使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容纳槽21的入口 211流向出口 212,从而实现栗送水流的效果。
[0054]单向止回阀50用于使水沿进水方向单向通过进水通道70,单向止回阀50与进水通道70相连。由此单向止回阀50可以防止吸水栗100内的水沿进水通道70回流至吸水口 11,避免吸水栗100在下次工作时丧失吸水功能。
[0055]如图4-图7所示,吸水栗100包括壳体10、蜗壳20、扇叶30、电机40和单向止回阀50,其中蜗壳20设在壳体10内并与壳体10限定出进水通道70、出水通道80和容纳槽21,容纳槽21的入口211连接进水通道70,出口212连接出水通道80,电机40通过输出轴41与容纳槽21内的扇叶30相连以驱动扇叶30旋转,单向止回阀50与进水通道70相连。
[0056]当需要使用吸水栗100吸水时,在使用前,需要向吸水栗100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注水量需能淹没扇叶30,这样,当吸水栗100通电开始工作时,才可以保证吸水栗100可以将外部的水源吸入吸水栗100内部,并将水栗送至指定位置。此外,需通过外部水管将吸水栗100吸水口 11与外部水源连通,具体地,水管的一端插入吸水口 11处并密封连接以防止漏气,水管的另一端浸入外部水源中。
[0057]当吸水栗100开始工作时,由于单向止回阀50的作用,吸水栗100内预先注入的水只能向吸水栗100内部流动,而不会从吸水口 11流出。当电机40通电开始旋转,带动扇叶30旋转,由于扇叶30浸没于水中,转动时会将水流经容纳槽21的出口 212栗出;水流流出后,容纳槽21内形成低压区,在压差的作用下,会将进水通道70内的空气吸入容纳槽21内,此时,扇叶30栗出的是水汽混合物;由于进水通道70内的气体被不断吸入容纳槽21内并栗出,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外部水源沿着外部水管和吸水栗100内的进水通道70前进,当进水通道70内部气体全部排出,水流将外部水管和进水通道70全部填满时,水流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入吸水栗100中;当吸水栗100的出水通道80填满后,水流从出水口 12流出,从而完成吸水过程。
[0058]当吸水栗100的电机40停止工作时,由于单向止回阀50的作用,已经吸入吸水栗100内的水不会沿着吸水通道回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若吸水栗100内不设置单向止回阀50,吸水栗100内的水会在出水口 12处的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出水通道80-容纳槽21 -吸水通道-吸水口 IΓ回流,造成吸水栗100内部存水全部流出,使吸水栗100丧失下次工作时的吸水功能,除非再次由外部向吸水栗100内注入能够浸没扇叶30的水量。
[0059]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水栗100,在吸水栗100使用前,需向吸水栗100内注入可以淹没扇叶30的水量;在吸水栗100工作的初始阶段,扇叶30栗出的为水汽混合体;当吸水栗100完成工作后,单向止回阀50可阻止吸水栗100内的存水回流,使吸水栗100可以持续工作。
[0060]此外,吸水栗100的出水量能够达到8?10L/min以上,且通过调整电机40转速,可以调节出水流量,以适配不同的使用需求,从而完全可以满足洗衣机、干衣机、饮水机、净水器、热水器等各种家电的使用要求。另外,吸水栗100通过吸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不需要浸没于水中,使用安全,且吸水栗100内的水流只与吸水通道、容纳槽21和出水通道80的各部件接触,水流无油脂污染。
[006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水栗100,流量大、低噪音、水流无污染,可以满足各种家电的使用要求。
[006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蜗壳20可以包括:底板22、第一进水管23和挡板24。具体地,底板22水平设置,且入口 211形成在底板22上;第一进水管23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进水管23的下端与底板22相连并与入口 211间隔开;底板22的上表面上设有环绕入口 211间隔布置的多个挡板24,多个挡板24的内侧限定出容纳槽21,且多个挡板24之间限定出出口212,其中,第一进水管23分别与吸水口 11和进水通道70连通。由此,水流可从吸水口 11经第一进水管23进入进水通道70,然后再穿过入口 211进入容纳槽21内,从而使蜗壳20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006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10的底壁上可以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槽171,底板22与凹槽171之间可以限定出进水通道70,也就是说,壳体10的凹槽171和蜗壳20的底板22共同限定出进水通道70,由此可以减少吸水栗100的零部件,使吸水栗100
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0064]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底板22的下表面上可以设有向下延伸的环形板体25,环形板体25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底板22的周沿间隔开,环形板体25插入凹槽171内,且底板22抵在壳体10内的底面上,也就是说,环形板体25与底板22的连接部位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台阶状,以保证环形板体25插入凹槽171的同时,使底板22止抵在壳体10的底面上,由此可以便于蜗壳20安装,且可以有效地间隔开进水通道70和出水通道80,提高进水通道70和出水通道80之间的密封性能。
[006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挡板24可以包括第一板部241和第二板部242,第一板部241可以沿环绕进水孔且向外倾斜的方向延伸,第二板部242与第一板部241远离入口 211的端部相连并沿第一板部241的切线朝远离第一板部241的方向延伸,这样,当水流在扇叶30的带动下转动时,水流可沿第一板部241转动至第二板部242,并沿第一板部241的切线顺利地从容纳槽21出口212流出,由此可以减少水流对挡板24的冲击,减少蜗壳20的磨损,提高吸水栗100的使用寿命。
[0066]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挡板24可以包括关于入口 211的轴线对称的两个,且至少一个挡板24与第一进水管23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6,由此可以增加挡板24的整体刚度,减少挡板24在水流冲击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从而提高蜗壳20的使用寿命。例如在图5和图6所示的示例中,两个挡板24关于入口 211轴线对称,其中一个挡板24与第一进水管23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26,以提高蜗壳20的整体刚度。
[00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10的顶壁上可以设有与吸水口11的周沿相连的第二进水管13,第二进水管13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下端与第一进水管23相连,这样,在吸水栗100工作的过程中,水流可以从吸水口 11经第二进水管13进入第一进水管23,然后进入进水通道70内,由此可以有效地间隔开吸水栗100的进水和出水,提高吸水栗100的整体的密封性能。
[006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单向止回阀50可以设在第一进水管23的内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侧”应作广义理解,是指单向止回阀50位于第一进水管23的靠近轴线的一侧,同时,单向止回阀50可以沿第一进水管23的轴线方向(例如图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伸出第一进水管23的端部(例如图4中所示的第一进水管23的上端);且单向止回阀50的外周面上可以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51,第一进水管23的上端抵住第一凸缘51的下面,且第二进水管13的下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