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泵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437822阅读:来源:国知局
端抵在第一凸缘51的上面,由此可以便于单向止回阀50的安装,同时还可以提高第一进水管23和第二进水管13之间的密封性能。
[0069]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凸缘51的上表面上可以设有第一环形槽52,第二进水管13的下端可以插入到第一环形槽52内,由此可以提高第二进水管13与单向止回阀50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能。
[007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单向止回阀5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为沿进水方向(例如图4中所示的从上往下的方向)面积尺寸逐渐减小的柔性件,这样,在单向止回阀50的内部无压力(没有从上往下流动的水流通过)情况下,单向止回阀50可以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合拢;随着内部压力逐渐增加,单向止回阀50可以实现迅速打开,由此可以简易的实现水流的单向流动,且可以提高单向止回阀50的灵敏度。
[0071]优选地,单向止回阀50可以为鸭嘴阀,鸭嘴阀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开启压力小,水头损失小,安装便利,由此可以降低吸水栗100的成本,提高吸水栗100的整体性能。
[007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壳体10上可以形成有轴孔14,电机40设在壳体10的外侧(例如图4中所示的壳体10的上侧),且电机40的输出轴41可以穿过轴孔14与扇叶30相连,电机40输出轴41与轴孔14之间设有水封60,由此可以利用水封60密封轴孔14,提高吸水栗100的密封性能,防止吸水栗100内部的水向外泄漏。
[0073]进一步地,参照图4,轴孔14的周沿设有向外(例如图4中所示的向上的方向)延伸的翻边15,翻边15的自由端设有向内(例如图4中所示的向轴孔14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151,水封60设在电机40输出轴41和翻边15之间且位于第二凸缘151的内侧(例如图4中所示的第二凸缘151的下侧),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水封60的密封性能,防止吸水栗100漏水。
[007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壳体10可以包括下壳17和上壳16,具体地,下壳17呈上端敞开的盒体形状;上壳16包括板体162和盖体161,板体162盖设在下壳17的上面,盖体161的下端与板体162相连,盖体161的下端敞开并连通下壳17,以限定出相互间隔开的进水通道70和出水通道80。其中,吸水口 11和出水口 12形成在上壳16上,扇叶30设在板体162的下面,也就是说,扇叶30设在壳体1的内部。由此可以在间隔开出水通道80和进水通道70的同时,也实现水电分离,从而提高吸水栗100的安全性能。
[007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下壳17的上表面形成有沿下壳17的周向布置的环形凸起172,板体162的下表面形成有与环形凸起172对应的第二环形槽163,第二环形槽163内设有密封条18,且环形凸起172插入第二环形槽163内并抵压密封条18,由此可以通过压紧密封条18实现吸水栗100壳体10的密封,从而提高吸水栗100的密封性能。例如,可以在上壳16与下壳17相对应位置设有螺钉孔,通过拧紧外部螺钉压紧密封条18,从而实现壳体10的密封。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上壳16与下壳17之间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以实现壳体10的连接和密封,由此可以减少吸水栗100的零部件,进一步提高吸水栗100的密封性能。
[007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下壳17和上壳16上可以设有多个挡水筋19,以实现水流的翻转。例如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下壳17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向上延伸的挡水筋19,挡水筋19的一端与下壳17的内周壁相连,当水流在出水通道80内沿水平方向流动时,挡水筋19可以阻挡水流,并迫使水流向上翻转,从而便于水流从出水口 12排出。
[007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壳16上设有与盖体161并排布置的电机固定壳42,电机40容纳在电机固定壳42内,由此电机固定壳42可以保护电机40,避免灰尘、水等杂质进入电机40内损坏电机40。
[007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吸水栗100可以适用于洗衣机的进水系统,由于洗衣机工作时需要的进水流量一般大于8L/min,洗涤水量需要20?30L,由此,通过将吸水栗100应用于洗衣机的进水系统,可以满足洗衣机的用水需求。
[0079]下面将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吸水栗100。
[0080]参照图7,吸水栗100包括壳体1、蜗壳20、单向止回阀50、电机固定壳42、电机40、水封60和扇叶30,其中,蜗壳20、单向止回阀50、水封60和扇叶30均设在壳体10内。
[0081]具体地,如图4和图7所示,壳体10包括上壳16和下壳17。具体地,下壳17形成为敞开的盒体形状,下壳17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向上延伸的挡水筋19,挡水筋19的一端与下壳17的内周壁相连。下壳17的底壁上进一步形成有凹槽171,凹槽171的右端的周壁面形成为由下向上向右的倾斜状。下壳17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环形凸起172。
[0082]如图7所示,上壳16包括板体162和盖体161,板体162的下表面上形成有适于环形凸起172插入的第二环形槽163,板体162盖设在下壳17的上面,第二环形槽163和环形凸起172之间设有密封条18。板体162上设有轴孔14,电机40的输出轴41穿过轴孔14与壳体10内的扇叶30相连,水封60设在电机40输出轴41与轴孔14之间以密封轴孔14,电机固定壳42固定在板体162的上表面,以将电机40容纳在内保护电机40。盖体161的下端与板体162相连,且盖体161的下端敞开并与下壳17连通,盖体161上形成有吸水口 11和出水口 12,吸水口 11内设有第二进水管13。
[0083]如图4-图7所示,蜗壳20设在壳体10内,蜗壳20包括底板22、第一进水管23、两个挡板24、加强筋26和环形板体25,两个挡板24与底板22之间限定出容纳槽21,扇叶30设在容纳槽21内。底板22上形成有容纳槽21的入口211,两个挡板24之间形成有容纳槽21出口 212,环形板体25从底板22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环形板体25插入底板22的凹槽171内限定出进水通道70,蜗壳20与壳体10之间形成间隔开的进水通道70和出水通道80。进水通道70与第一进水管23和入口 211连通,出水通道80与容纳槽21出口 212连通。加强筋26连接在第一进水管23与其中一个挡板24之间。
[0084]如图4所示,单向止回阀50设在第一进水管23和第二进水管13之间,且单向止回阀50位于第一进水管23的内侧,单向止回阀50仅允许水流自上而下流过。单向止回阀50的外周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51,第一凸缘5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52,第一进水管23的上端抵住第一凸缘51的下面,第二进水管13的下端插入到第一环形槽52内。优选地,单向止回阀50为鸭嘴阀。
[0085]在安装吸水栗100的过程中,上壳16和下壳17通过密封条18密封组装,实现吸水栗100内部密封;上壳16和下壳17装配后,将吸水栗100内部的蜗壳20压紧压牢,使蜗壳20的第一进水管23和左半部分进水通道70只能通过容纳槽21出口 212与吸水栗100内的其余空间(出水通道80)连通。电机40的输出轴41从外部伸入吸水栗100内,通过水封60实现密封防止漏水。扇叶30牢固安装在电机40的输出轴41的下端,电机40旋转时带动扇叶30旋转。吸水栗100组装完成后扇叶30位于容纳槽21内,上盖和下盖上设有多个挡水筋19,以实现水流翻转,便于水流从出水口 12排出。
[0086]当使用吸水栗100工作时,外部水管的一端放入外部水源(例如水槽、浴缸)中,另一端与第二进水管13密封连接,以防止漏气。吸水栗100通电开始工作,首先排出水汽混合体,吸水通道内的气体被不断吸入容纳槽21内并栗出,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外部水源就回沿着外部水管、第二进水管13、第一进水管23和进水通道70前进。当进水通道70内部气体全部排出,水流将外部水管、第二进水管13、第一进水管23和进水通道70全部填满时,水流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吸水栗100中。当填满吸水栗100内的出水通道80后,水流就会沿着出水口 12流出吸水栗100,从而完成吸水过程。
[0087]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水栗100,可以适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