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191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泵,包括导叶壳体、设于所述导叶壳体的出口处的首级叶轮、诱导轮室和诱导轮,所述首级叶轮设于泵轴上,所述诱导轮室与所述导叶壳体的出口相连,所述诱导轮设于所述诱导轮室的出口处,所述诱导轮与所述首级叶轮相连,所述诱导轮设于所述泵轴上,所述诱导轮在诱导部分呈渐打开的轮缘轴面,在升压部分呈后掠的轮缘轴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介质通过时更顺畅,从而提高水泵的吸入性能。
【专利说明】
一种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水栗,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吸入性能方面的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
【背景技术】
[0002]热力发电厂专门用途的大容量凝结水栗是一种筒袋式立式多级结构离心栗,用于在接近真空压力下抽送饱和凝结水,大型火电机组排出的凝结水流量每小时可达千立方米以上,在低压条件下饱和凝结水以较高速度被栗的转子吸入时,首级叶轮的入口处因压力进一步下降而极易发生汽化现象,导致饱和水介质中无数细小气泡持续膨胀过程堵塞叶轮流道、并在有限空间内相互挤压和溃破性冲击,直接侵蚀叶片的进口边(汽蚀现象),因此离心式叶轮的吸入部位对于低吸入压力指标非常敏感,而热力电厂的凝结水系统恰好符合极低压力下输送饱和凝结水的易汽化的运行条件,因而改进和优化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吸入性能非常必要。
[0003]目前在提高离心式叶轮提高吸入性能方面的措施,通常有采用双吸式叶轮与前置诱导轮二种途径,前者扩大吸入部分的容水体积,降低水的流速与压降;后者目的是提高进水压力,避免在叶轮吸入口发生汽化。这二种措施的方向上都还有可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性能的空间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包括导叶壳体和设于所述导叶壳体的出口处的首级叶轮,所述首级叶轮设于栗轴上,还包括诱导轮室和诱导轮,所述诱导轮室与所述导叶壳体的出口相连,所述诱导轮设于所述诱导轮室的出口处,所述诱导轮与所述首级叶轮相连,所述诱导轮设于所述栗轴上,所述诱导轮在诱导部分呈渐打开的轮缘轴面,在升压部分呈后掠的轮缘轴面。
[0007]优选的,所述诱导轮后掠半锥角λ为15±3°。
[0008]优选的,所述诱导轮室的后掠半锥角,其锥度与诱导轮的后掠半锥角保持一致。
[0009]优选的,所述栗轴上位于所述首级叶轮和诱导轮之间还设有调整轴套。
[0010]优选的,所述诱导轮外缘与诱导轮室内壁之间保持0.20?0.30毫米单边法向间隙。
[0011]优选的,所述诱导轮室的出口还相连导引介质进入诱导轮室的进水喇叭。
[0012]优选的,所述进水喇叭、诱导轮室、导叶壳体之间采用双头螺柱进行联结,其总体构成静子组件。
[0013]优选的,所述诱导轮与首级叶轮、调整轴套组合在栗轴上,并构成转子组件。
[0014]优选的,在静子组件与转子组件之间由二个导轴承进行定位。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诱导轮直径、翼型角度及包角与轴面长等诸元参数之间,结合同类产品之前设计经验和测试数据进行优化性调整,使之精细匹配;选用了更适合大流量运行的诱导轮流道空间、进入冲角及轮缘轴面后掠角λ,以及调整诱导轮与首级叶轮的最佳轴向间距,使得介质通过时更顺畅,从而提高水栗的吸入性能。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a_2b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首级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诱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具体阐释。
[0024]如图1-4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I,包括导叶壳体6和设于导叶壳体6的出口处的首级叶轮3,首级叶轮3设于栗轴上。还包括诱导轮室5和诱导轮I,诱导轮室5与导叶壳体6的出口相连,诱导轮I设于诱导轮室5的出口处,诱导轮I与首级叶轮3相连,诱导轮3设于栗轴上,诱导轮3在诱导部分呈渐打开的轮缘轴面,在升压部分呈后掠的轮缘轴面。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在吸入部件流道结构参数优化匹配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的诱导轮、诱导轮室、首级叶轮与作为压水部分的导叶壳体、以及其他相关辅助性零件。
[0026]为了支持上述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相关辅助性零件还包括:进水喇叭4及调整轴套2、叶轮密封环、导轴承等结构。
[0027]进水喇叭4、诱导轮室5与导叶壳体6,采用双头螺柱进行联结,零件内部包含不同的密封环,它们总体构成静子组件;诱导轮I与首级叶轮3、调整轴套2等组合在栗轴上,它们构成转子组件;在静子组件与转子组件之间由二个导轴承进行定位。
[0028]诱导轮I导程=3,在诱导部分呈渐打开的轮缘轴面,在升压(做功)部分呈后掠的轮缘轴面;后掠半锥角λ为15±3°,优选为14.75°,随不同额定通流量要求而进行调整。
[0029]诱导轮室5的后掠半锥角,其锥度与诱导轮I保持一致。
[0030]诱导轮I与首级叶轮3之间放置调整轴套2,其间距满足液体介质从前者出口流出至后者进口时,具有最佳冲角和流畅性;调整轴套2也应满足诱导轮I外缘与诱导轮室5内壁之间,保持0.20?0.30毫米单边法向间隙。
[0031]如图1-4中所示的一种大流量立式凝结水栗,各级叶轮(附图中仅示出首级叶轮3)放置在导叶壳体6中,在组装过程先要测量它们相互之间的轴向窜动量,然后确定首级叶轮3在导叶壳体6中的正确位置,在栗的上方用调整螺母定位后锁紧;诱导轮I的锥形外缘与诱导轮室5的单边法向间隙Δ =0.20?0.30mm,可以在改变调整轴套2的高度之后,通过锁紧转子下方的转子螺母来进行调整。
[0032]凝结水栗工作时,介质从进水喇叭4进入到诱导轮室5和诱导轮I,再流经首级叶轮3至导叶壳体6,然后依次流入/流出后面各级叶轮和导叶,不做赘述。要说明的是,当介质在流道中被输送时,诱导轮轮缘轴面的后掠角λ、诱导轮与首级叶轮叶片的间距X、首级叶轮吸入冲角等数值,对于提高栗的吸入性能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003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诱导轮直径、翼型角度及包角与轴面长等诸元参数之间,结合同类产品之前设计经验和测试数据进行优化性调整,使之精细匹配;选用了更适合大流量运行的诱导轮流道空间、进入冲角及轮缘轴面后掠角λ,以及调整诱导轮与首级叶轮的最佳轴向间距,使得介质通过时更顺畅,从而提高水栗的吸入性能。
[00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包括导叶壳体和设于所述导叶壳体的出口处的首级叶轮,所述首级叶轮设于栗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诱导轮室和诱导轮,所述诱导轮室与所述导叶壳体的出口相连,所述诱导轮设于所述诱导轮室的出口处,所述诱导轮与所述首级叶轮相连,所述诱导轮设于所述栗轴上,所述诱导轮在诱导部分呈渐打开的轮缘轴面,在升压部分呈后掠的轮缘轴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轮后掠半锥角λ为15±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轮室的后掠半锥角,其锥度与诱导轮的后掠半锥角保持一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轴上位于所述首级叶轮和诱导轮之间还设有调整轴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轮外缘与诱导轮室内壁之间保持0.20?0.30毫米单边法向间隙。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轮室的出口还相连导引介质进入诱导轮室的进水喇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喇叭、诱导轮室、导叶壳体之间采用双头螺柱进行联结,其总体构成静子组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轮与首级叶轮、调整轴套组合在栗轴上,并构成转子组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容量立式凝结水栗,其特征在于,在静子组件与转子组件之间由二个导轴承进行定位。
【文档编号】F04D29/22GK205423173SQ201620228599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3日
【发明人】陈永波, 张玮, 朱力强
【申请人】上海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