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条的内链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024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链条的内链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条的内链片,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片相对立的内链片可以组装出链滚,以精简链条组装组件的内链片。
为了改进链条组装组件多的缺陷,另有一类四种组件的链条,该链条的设计大致如图2所示也由多数串接单元2串接而成,每一串接单元2皆包含两片内外间隔的外链片21、两片间隔并介于两外链片21间的内链片22、一贯穿内、外链片22、21并与外链片21固接连动的链轴23,以及一链滚24,也即,该现有链条没有衬套。为了使无衬套链条在运转上更为顺利,这些内链片22上皆具有两个左右间隔并供链轴23穿过的穿孔221,以及两个份别自穿孔221周缘突出的一突柱222,通过两相对设置内链片22上突柱222的对立,可以取代衬套。
此种无衬套的链条在设计上,固然可以达到节省组装组件、组装工序等功效,但组装的组件仍有四个,同时由于链滚24和突柱222间的间隙,使链条运转的过程中链滚24及突柱222间会相互碰撞产生噪音,因此,该种无衬套链条在设计上同样存在着组件多、组装工序多,以及运转时噪音高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内链片是两片一组且相对设置地安装在链条上,上述内链片包含一链片本体及一链滚单元,其中该链片本体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以及一衔接在两端部间的腰部,于每一端部上各别具有一穿孔,以及一等距离围绕该穿孔的弧边。而该链滚单元系自该链片本体的弧边一体垂直延伸;当两内链片相对设置时,两内链片上的链滚单元可以组装成两个左右对应的链滚,藉以取代传统链条的链滚。
附图中,


图1是一种传统链条的组合剖视图;图2是一种传统无衬套链条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链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显示两片内链片相对设置时的状态;图4是一平面展开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在裁切后但尚未冲压成型前的状态;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显示两片内链片相对设置时的状态;图6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组装在一链条上的状态;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链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显示两片内链片相对设置时的状态;
图8是一平面展开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在裁切后但尚未冲压成型前的状态;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链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组装在一链条上的状态;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内链片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内链片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显示两片内链片相对设置时的状态;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内链片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显示两片内链片相对设置时的状态;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内链片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显示两片内链片相对设置时的状态;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内链片的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及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内链片的第九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显示两片内链片相对设置时的状态。
参阅图3和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3系由图4的裁片30冲压成型,上述内链片3包含一链片本体31,以及一自链片本体31垂直突出的链滚单元32。
该链片本体31包括两左右间隔的端部311,以及一衔接在两端部311间的腰部312,在每一端部311上皆具有一弧边313、一内外贯穿的穿孔314,以及自穿孔314的孔缘垂直延伸的一突柱315。而该链片本体31更形成一穿过两端部311的穿孔314中心点的水平连线316,以及两条与该水平连线316垂直并通过穿孔314的中心点的垂直连线317。
而该链滚单元32包括一位在链片本体31左上角的第一突框321,以及一位于链片本体31右下角的第二突框322。其中该第一突框321呈近乎半圆周且等距离地围绕穿孔314而设,其系由链片本体31左侧端部311的弧边313垂直延伸,上述第一突框321具有一段与链片本体31同体相连的连接段323,以及一段与链片本体31分离的未连接段324,当突框321、322在展开时,上述连接段323的一斜边326未超过水平连线316,同时和该水平连线316间构成一锐角的夹角,而且连接段323涵盖范围超出垂直连线317。而该第二突框322的构造相同于第一突框321,但设在链片本体31的右下角,这些突框321、322突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突柱315突出长度的两倍。
参阅图3、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3在组装时,两片内链片3、3’呈内外相对设立,此时位于内侧(即图左上方)的内链片3的第一、二突框321、322分别位在链片本体31的左上角及右下角,而位于外侧的内链片3’上的第一、二突框321、322分别位在链片本体31的右上角及左下角,因此,当两内链片3、3’相对设置时,内链片3的突框321会和另一内链片3’的突框322对接组装成一个链滚,而该内链片3的另一突框322将与内链片3’的突框321对接形成链滚,组装后两突框321、322间会形成间隙327,亦即,本实施例所组装的链滚并非呈全圆周设计。
本实用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3上一体突出的突柱315可以取代传统链条的衬套,而一体突出且长度大于或等于突柱315突出长度两倍的突框321、322可以组装成链滚。由于组装的内链片3、3’上可以同时组装出衬套及链滚,因此,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内链片3、3’的链条4只要具有内链片3、3’、外链片41及链轴42即可,借此达到精简组件、组装工序等效果,同时由于形成衬套的突柱315及形成链滚的突框321、322间同时自链片本体31一体突出,因此这些组件可以恒保持预定的距离不靠抵,因此本实用新型该项设计亦可避免突柱315及突框321、322间摩擦、碰撞,以降低组装链条4运转时的噪音。
参阅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3也包含一链片本体31以及一链滚单元32,其中该链滚单元32也包括一第一突框321,以及一第二突框322,上述链片本体31及第一突框321的构造及设置位置相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而该第二突框322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亦相同,不同的处在于该第二突框322及第一突框321皆位在链片本体31的水平连线316的同侧,借此该第二突框322设置位置的改变,同样可以达到精简组装链条的组件、组装工序以及运转噪音等效果。
参阅图9和
图10,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3也包含一链片本体31及一链滚单元32,其中该链滚单元32也包括两突框321、322,而该链片本体31也包括两左右间隔的端部311,以及一衔接在两端部311间的腰部312。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腰部312系由内往外浮拱,亦即,该浮凸腰部312的浮凸方向相反于链滚单元32突出的方向。通过腰部312外拱的构造,可以帮助链条与齿轮(图中未示出)间的传动更为顺畅。
参阅
图11,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3的大体构造类似于第一较佳实施例,而具有一链片本体31及一链滚单元32,上述链滚单元32亦包括两突框321、322,其中该链片本体31的两端部311上分别突出一突柱315,本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这些突框321、322的一内侧环面325系与突柱315的一外环面318贴靠,借此提高这些突框321、322的结构强度。
参阅
图12,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3亦具有一链片本体31及一链滚单元32,上述链滚单元32亦包括两突框321、322,其中这些突框321、322等距离地围绕着链片本体31的突柱315呈全圆周设计,但其突出长度相同于链片本体31上的突柱315,藉此同样可达到省略链滚的目的。
参阅
图13,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3包含一链片本体31及一链滚单元32,其中该链片本体31亦包括两端部311、两突柱315、一水平连线316,以及两垂直连线317,而该链滚单元32亦包括一第一突框321及一第二突框322,上述第一突框321呈1/4圆周,其系自链片本体31的左侧端部311垂直延伸,并对称地跨设在水平连线316的上下两侧,而该第二突框322是呈3/4圆周,其系位在右侧端部311上,并靠向腰部312内侧。当两内链片3、3’内外对接后,1/4圆周的第一突框321可以和3/4圆周的第二突框322组装成为一个全圆周的链滚,借以达到取代链条的链滚的目的。
参阅
图14,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同样包含一链片本体31及一链滚单元32,其中该链滚单元32是一个单一并等距离围绕突柱315的全圆周突框。
参阅
图15,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构造相同于第五实施例,不同的处在于该内链片3的突框321、322突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突柱315突出长度的两倍,如此该内链片3只要和图2的已知链条上的内链片配合即可使用。
参阅
图16,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内链片3、3’是相配合设计,其中该内链片3的两突框321、322呈1/4圆周设置,并分别地位于链片本体31的两端部311的外侧,而配合的内链片3’上的两突框321、322皆呈3/4圆周的设计,其系位在链片本体31的两端部311的内侧,通过这些内链片3、3’上突框321、322位置及延伸长度的配合,可以组装成两个左右对应的链滚。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内链片3的一链片本体31上形成至少一个突框的设计,不仅从未见于现有链条的内链片,该项设计更可在两内链片相对组装时形成两个左右间隔且具有链滚功能的组合体,借此以取代传统链条的链滚,同时达到精简组件及组装工序等效果。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组装成链滚的链滚单元32,以及形成衬套的突柱315皆由链片本体31一体突出,因此,两者间可以维持稳定的组装关系,以避免组装的链条在运转时,链滚与衬套相碰撞产生运转噪音,故本实用新型前述内链片不仅构造创新,更具有精简组件、组装工序以及降低运转噪音等效果。
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链条的内链片,是两片一组且相对设置地安装在链条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链片包含一链片本体,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以及一衔接在两端部间的腰部,在每一端部上各别具有一穿孔,以及一等距离围绕该穿孔的弧边;及一链滚单元,自该链片本体的弧边一体垂直延伸;当两内链片相对设置时,其链滚单元可组装成两个左右对应的链滚。
2.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链片本体上形成有一穿过两穿孔中心点的水平连线,以及两条与该水平连线垂直并各别穿过一穿孔的中心点的垂直连线,而该链滚单元具有两个突框,这些突框各别设在链片本体的左上角及右下角。
3.根据专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每一突框皆包括一与链片本体接连的连接段,以及一未连接段,当突框在展开时,其连接段的一斜边未超过水平连线,此斜边同时和该水平连线间构成一锐角的夹角,而且连接段涵盖范围超出垂直连线。
4.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链片本体具有一穿过两穿孔中心点的水平连线,而该链滚单元具有两个半圆周的突框,这些突框皆位在水平连线的同侧。
5.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链滚单元具有单一并呈全圆周设置的突框。
6.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链滚单元具有一个四分之一圆周的第一突框,以及一个四分之三圆周的第二突框,其中该第一突框系自链片本体上其中一端部的弧边垂直延伸,而该第二突框系邻靠链片本体的腰部而设。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链片本体上更具有一围绕穿孔周缘而设的突柱,上述突柱与链滚单元位于同侧,该突框突出的长度大于突柱突出长度。
8.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链片本体的腰部呈弧凸状,其弧凸的方向与链滚单元突出的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突柱及链滚单元间呈间隔设置。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突柱及链滚单元呈紧密靠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链滚单元具有两个围绕成全圆周的突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该链片本体上更具有一围绕穿孔周缘而设的突柱,上述突柱与链滚单元位于同侧,且突框突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突柱突出的长度。
13.一种链条的内链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链片本体,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以及一衔接在两端部间的腰部,在每一端部上各别具有一穿孔、一等距离围绕该穿孔的弧边,以及一自穿孔周缘突出的突柱;及一链滚单元,包括两左右对应且呈全圆周设置的突框,这些突框皆直接由链片本体一体延伸,并与突柱位在同侧,上述突框突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突柱突出长度的两倍。
专利摘要一种链条的内链片,该内链片是两片一组且相对设置地安装在链条上,包含一链片本体及一链滚单元,其中该链片本体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以及一衔接在两端部间的腰部,于每一端部上各别具有一穿孔,以及一围绕该穿孔的弧边。而该链滚单元可以由一片、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突框构成,这些突框皆系由链片本体的弧边一体垂直延伸。当两内链片相对设置时,两内链片上的链滚单元可以组装成两个左右对应的链滚,以取代传统链条的链滚。藉直接在内链片上一体成型该链滚单元,可以精简组装链条的必要组件、组装工序,同时降低组装链条在运转时的噪音。
文档编号F16G13/02GK2591330SQ0229431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吴瑞章 申请人: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