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114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尤其涉及具备行星齿轮机构、反转制动器和直接传动离合器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无级变速机,其具有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带式无级变速装置和差动装置,其中,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具有一个单小齿轮(single pinion)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并具有将行星齿轮机构的恒星齿轮与输入侧连结,将齿圈与输出侧连结,且相对于壳体卡止行星齿轮架的反转制动器、和将行星齿轮架和恒星齿轮连结的直接传动离合器。在前进时,通过连结反转制动器并释放直接传动离合器,从输入侧输入的驱动力反转且减速并向输出侧传递,在后退时,通过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并释放反转制动器,将输入侧和输出侧直接连结。
在该无级变速机中,形成为支承带式无级变速装置的驱动轮的第一轴、支承从动轮的第二轴、和差动装置的第三轴的三轴结构。因此,在前进时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反转发动机驱动力并向驱动轮传递,且从从动轮经由差动装置来驱动输出轴,由此,在前进时能够在与发动机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驱动输出轴。于是,通过形成为三轴结构,能够实现简单且紧凑的无级变速机。进而,当前进时在带式无级变速装置的前阶段,由于通过前进后退切换装置进行减速,因此,即使在发动机的高速旋转时也能够抑制驱动轮的旋转速度,从而能够降低损失转矩。
图8表示专利文献1所述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结构。
构成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行星齿轮机构100的恒星齿轮101与输入轴102结合,与恒星齿轮101啮合的小齿轮103经由小齿轮轴104被行星齿轮架105支承。在行星齿轮架105的前侧固定有圆板状的行星齿轮架板106,其内径侧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入轴102上,并且其外径侧作为反转制动器107的制动器从动盘毂(break hub)106a而使用,进而在中间部上紧固有直接传动离合器108的离合器从动盘毂(clutch hub)106b。将直接传动离合器108的离合器从动盘(clutch disk)连结的液压活塞109配置在离合器鼓110中,离合器鼓110的内周端部与输入轴102连结。将反转制动器107的离合器从动盘连结的液压活塞111收容在形成于变速机壳体112的内壁上的凹部113中。与小齿轮103啮合的齿圈114的内径部与驱动轮115的轮轴116的内侧进行花键嵌合。
如上所述构成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108的液压促动器的离合器鼓110与输入轴102一体旋转,因此,需要在向离合器鼓110供油的供给油路中设置防止漏油用的密封环117,从而具有摩擦损耗大的问题。另外,在伴随旋转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离合器鼓110的液压室内产生离心液压,因此具有液压控制变复杂的问题。
进而,由于将离合器鼓110与输入轴102连结,因此,必须将离合器鼓110加工成为多级弯曲的形状,从而具有如下问题结构复杂,耗费加工成本,并且在转矩传递上也不是优选的。
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无级变速机中也产生与专利文献1相同的问题。
该无级变速机形成为四轴结构,在输入轴和驱动轮之间设有前进后退切换装置,从从动轮经由减速齿轮向差动装置传递动力。
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由双小齿轮方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在输入轴和行星齿轮架之间设置的直接传动离合器、及在齿圈和变速机壳体之间设置的反转制动器构成,恒星齿轮与作为输入侧的输入轴结合,行星齿轮架与作为输出侧的驱动轮结合。
在前进时,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由此,直接连结输入轴和驱动轮,输入轴的旋转原封不动地向驱动轮传递,并经由从动轮、减速齿轮向差动装置传递。在后退时,连结反转制动器,由此,输入轴的旋转反转,向驱动轮传递,并经由从动轮、减速齿轮向差动装置传递。
在该无级变速机的情况下,由于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的离合器鼓与输入轴一体旋转,因此,密封环所导致的摩擦损耗大,且在伴随旋转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离合器鼓的液压室内产生离心液压。另外,由于构成直接传动离合器,因此具有需要复杂形状的离合器鼓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32782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0-1848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静止构件上设置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来降低摩擦损耗,结构简单且小型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具备行星齿轮机构、反转制动器、以及直接传动离合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恒星齿轮与输入构件结合,行星齿轮架及齿圈的一方与输出构件结合,所述反转制动器设在所述行星齿轮架及齿圈的另一方和变速机壳体之间,所述直接传动离合器设在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恒星齿轮或所述输入构件之间,通过选择性地连结所述反转制动器和直接传动离合器来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所述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连结所述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设在变速机壳体或固定于变速机壳体上的静止构件上,在所述液压促动器的活塞和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之间,配置有容许二者相对旋转且传递轴向压力的推力轴承。
例如,假定如下的情况进行说明采用单小齿轮方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将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输出构件结合,将反转制动器设在行星齿轮架和变速机壳体之间,将直接传动离合器设在行星齿轮架和恒星齿轮之间。
此时,通过连结反转制动器并释放直接传动离合器,从输入侧(例如转矩变换器)输入的驱动力反转且减速并向输出侧(例如驱动轮)传递,从而成为前进驱动状态。相反,通过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并释放反转制动器来连结输入侧和输出侧,从而成为后退驱动状态。因此,能够以三层结构实现紧凑的无极变速机。
由于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设在静止构件上,因此,不需要在与离合器连通的供给油路中设置防止漏油用的密封环,从而能够减小摩擦损耗。另外,由于在液压促动器中不产生伴随旋转的离心液压,因此,液压控制变得简单,不需要在活塞上设置离心液压排出用的制逆球(checkball)等。由于在变速机壳体等静止构件上直接形成液压室即可,因此,能够省去复杂形状的离合器鼓,从而具有能够简化结构,且能够降低加工成本的优点。
从在静止构件上设置液压促动器的关系上考虑,液压活塞也不旋转。因而,当将液压活塞与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压接时,在两者之间产生相对旋转。因此,在离合器从动盘和液压活塞之间配置有推力轴承。由此,活塞的轴向压力有效地传递到离合器从动盘,且防止活塞与离合器从动盘联动旋转。
在本发明中所谓离合器从动盘包括摩擦从动盘和板构件这两方。还有,推力轴承只要容许活塞和离合器从动盘的相对旋转,且传递轴向力即可,可以使用滚柱轴承或球轴承等任意的轴承。
也可以采用双小齿轮方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将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架与输出构件结合,将反转制动器设在齿圈和变速机壳体之间,将直接传动离合器设在行星齿轮架和恒星齿轮之间。此时,通过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并释放反转制动器,成为前进驱动状态,通过连结反转制动器并释放直接传动离合器,成为后退驱动状态。此时,能够实现四轴结构的无级变速机。
表1示出了采用单小齿轮和双小齿轮这两种行星齿轮机构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不同。
表1

优选的是,将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的驱动缸部形成在油泵盖的背面部,所述油泵盖固定在变速机壳体上,且沿轴向与直接传动离合器邻接配置。
当将直接传动离合器配置在行星齿轮架的前侧(发动机侧)时,固定在变速机壳体上的油泵盖可邻接地位于直接传动离合器的前侧。若在该油泵盖的背面侧形成液压促动器的驱动缸部,则能够将驱动缸部埋没在油泵盖内,从而能够缩短轴向尺寸。
另外,通过将液压促动器的驱动缸部形成在油泵盖的背面部,液压促动器的液压反力具有将油泵盖向油泵主体侧按压的作用,从而具有油泵盖的密封性提高这一优点。
优选的是,在行星齿轮架上设置圆筒部,所述圆筒部在外周具有与反转制动器的制动器从动盘的内周部卡合的外花键,在内周具有与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的外周部卡合的内花键。即,优选在行星齿轮架上设置兼作反转制动器的制动器从动盘毂和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鼓的圆筒部。
在专利文献1中,在行星齿轮架的前侧固定圆板状的行星齿轮架板,其内径侧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入轴上,其外径侧作为反转制动器的制动器从动盘毂而使用,进而在中间部紧固有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毂。于是,需要在行星齿轮架上设置两个从动盘毂,结构变得复杂,并且难以确保从动盘毂的强度。
相对于此,若在行星齿轮架上设置兼作制动器从动盘毂和离合器鼓的圆筒部,则只设置一个圆筒部即可,从而不仅结构变得简单,而且也能够容易地确保圆筒部的机械强度,提高转矩传递性能。尤其,若将外花键和内花键形成在沿轴向重叠的位置,则能够进一步缩短包括行星齿轮架、直接传动离合器及反转制动器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轴向尺寸。
可以在行星齿轮架的圆筒部的内周设有缺失内花键的缺齿部,支承小齿轮轴的小齿轮孔形成在沿周向与所述缺齿部对应的位置上,所述小齿轮孔和缺齿部的底面在半径方向上的间隔R小于内花键的高度T。
此时,由于能够将小齿轮孔形成在与圆筒部的内周面接近的位置,因此,能够缩短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在半径方向上的尺寸。
可以在恒星齿轮上设有圆筒部,所述圆筒部形成有与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的内周部卡合的外花键。即,可以设置作为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毂的圆筒部。
在专利文献1中,直接传动离合器设在与输入轴连结的离合器鼓和行星齿轮架之间。因此,存在如下的缺陷需要复杂形状的离合器鼓,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结构复杂,且占有较大的空间。
相对于此,若将作为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毂的圆筒部设在恒星齿轮的轴向端部,将直接传动离合器设在恒星齿轮和行星齿轮架之间,则在与行星齿轮架的圆筒部的相乘效果作用下,不需要离合器鼓之类的复杂结构的部件,能够简化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并且能够使装置自身小型化。
对反转制动器的制动器从动盘的轴向端部进行支承的限动部可以设在固定于变速机壳体上的静止构件上。
由于制动器从动盘被液压活塞按压,因此,为了支承其轴向端部,通常在变速机壳体上装配开口环。但是,由于嵌合开口环的槽和压力所施加的部分在半径方向上偏离,因此,容易在开口环上产生扭转等变形。因此,需要在开口环的内侧配置厚壁的凸缘部件,从而存在空间效率差的问题。
相对于此,若将制动器从动盘的轴向端部用固定在变速机壳体上的静止构件支承,则不需要开口环,并且能够沿轴向对置地支承液压活塞的压力,因此,具有制动器从动盘的变形小,且耐久性提高的优点。
作为设置限动部的静止构件,采用配置在隔着反转制动器的制动器从动盘与液压活塞对置的位置上的静止构件。当将液压活塞配置在行星齿轮机构的后侧(发电机相反侧)时,静止构件配置在行星齿轮机构的前侧(发电机侧)。作为这样的静止构件,例如可以使用油泵盖。
在本发明中所谓制动器从动盘包括摩擦从动盘和板构件这两方。
对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的轴向端部进行支承的限动部可以设在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架上。
由于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设在静止构件上,因此,离合器从动盘受到来自液压促动器的按压力而被按压。若用现有的开口环支承其轴向端部,则产生与上述相同的问题。
相对于此,通过在行星齿轮架上设置限动部,就不需要开口环,并且能够沿轴向对置地支承液压活塞,因此,具有制动器从动盘的变形小,且耐久性提高的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设在静止构件上,因此,不需要在与离合器连通的供给油路中设置防止漏油用的密封环,从而能够减小摩擦损耗。另外,由于在液压促动器上不产生伴随旋转的离心液压,因此,液压控制变得简单,不需要在活塞上设置离心液压排出用的制逆球等。只要在变速机壳体等静止构件上形成液压室即可,因此,能够省去复杂形状的离合器鼓,从而具有能够降低加工成本的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级变速机的一例的展开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无级变速机的梗概图;图3是图1所示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详细剖面图;图4是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行星齿轮机构的正视图;图5是图4的V-V线剖面图;图6是图5的VI-VI线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梗概图;图8是现有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图3表示本发明的无级变速机的一例。
该实施例的无级变速机是FF横置式汽车用变速机,大致包括在发动机输出轴1的作用下经由转矩变换器2被驱动的输入轴3;正反切换输入轴3的旋转并向驱动轴10传递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4;由驱动轮11、从动轮21、以及在两轮间卷挂的V带15构成的无级变速装置A;将从动轴20的动力向输出轴32传递的差动装置30等。输入轴3和驱动轴10配置在同一轴线上,从动轴20和差动装置30的输出轴32相对于输入轴3平行且非同轴配置。因而,该无级变速机作为整体形成为三轴结构。
该实施方式中采用的V带15是由一对环状张力带和支承在这些张力带上的多个块构成的公知的金属带。
构成无级变速机的各部件收容在变速机壳体5中。在转矩变换器2和前进后退切换装置4之间配置有油泵6。如图3所示,该油泵包括固定在变速机壳体5上的油泵主体7;相对于油泵主体7固定的油泵盖8;在油泵主体7和油泵盖8之间收容的泵齿轮9。泵齿轮9被转矩变换器2的泵叶轮2a驱动。还有,转矩变换器2的涡轮转子(turbine runner)2b与输入轴3连结,定子2c经由单向离合器2d被变速机壳体5支承。
如图3所示,前进后退切换装置4由行星齿轮机构40、反转制动器50、以及直接传动离合器51构成,行星齿轮机构40的恒星齿轮41与作为输入旋转构件的输入轴3连结,齿圈42与作为输出旋转构件的驱动轴10连结。行星齿轮机构40是单小齿轮方式,反转制动器50设置在支承小齿轮43的行星齿轮架44和变速机壳体5之间,直接传动离合器51设置在行星齿轮架44和恒星齿轮41之间。若释放直接传动离合器51并连结反转制动器50,则输入轴3的旋转反转且减速,并向驱动轴10传递。相反,若释放反转制动器50并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51,则行星齿轮机构40的行星齿轮架44和恒星齿轮41一体旋转,因此,将输入轴3和驱动轴10直接连结。
将在后面叙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4的具体结构。
无级变速装置A的驱动轮11具备一体形成在驱动轴(轮轴)10上的固定滑轮11a;在驱动轴10上经由辊花键部13沿轴向移动自如、且可一体旋转地支承在其上的可动滑轮11b;设置在可动滑轮11b背后的液压伺服系统12。在可动滑轮11b的外周部一体形成有向背面侧延伸的活塞部12a,该活塞部12a的外周部与固定在驱动轴10上的驱动缸(cylinder)12b的内周部滑接。在可动滑轮11b和驱动缸12b之间形成有液压伺服系统12的工作油室12c,通过控制该工作油室12c的液压来实施变速控制。
从动轮21具备一体形成在从动轴(轮轴)20上的固定滑轮21a;在从动轴20上经由辊花键部23沿轴向移动自如、且可一体旋转地支承在其上的可动滑轮21b;设置在可动滑轮21b背后的液压伺服系统22。该辊花键部23的结构与驱动轮11的辊花键部13相同。在可动滑轮21b的外周部一体形成有向背面侧延伸的驱动缸部22a,固定在从动轴20上的活塞22b与该驱动缸部22a的内周部滑接。在可动滑轮21b和活塞22b之间形成有液压伺服系统22的工作油室22c,通过控制该工作油室22c的液压,来赋予转矩传递所需要的带推力。还有,在工作油室22c中配置有赋予初始推力的弹簧24。
从动轴20的一端部朝向发动机侧延伸,在该一端部上固定有输出齿轮27。输出齿轮27与差动装置30的齿圈31啮合,向从差动装置30沿左右延伸的输出轴32传递动力,从而驱动车轮。
在此,参照图3~图6详细说明前进后退切换装置4的具体结构。
行星齿轮架44由圆板状的行星齿轮架凸缘45和圆环状的行星齿轮架轮缘(career rim)46构成,行星齿轮架凸缘45的内径部在恒星齿轮41和齿圈42之间沿内径方向延伸,并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入轴3上。在行星齿轮架凸缘45上一体形成有朝向行星齿轮架轮缘46沿轴向突出的多个(在此是6个)柱状部45a,在这些柱状部45a之间的空间配置有所述小齿轮43。所述柱状部45a的前端面和行星齿轮架轮缘46通过烧结进行金属结合,从而行星齿轮架凸缘45和行星齿轮架轮缘46一体固定。还有,也可以通过熔接、焊接、螺纹固定等进行固定。
如图5所示,在行星齿轮架凸缘45和行星齿轮架轮缘46的对置位置形成有小齿轮孔45b、46a,在这些小齿轮孔45b、46a中架设插入有支承小齿轮43的小齿轮轴47。在小齿轮43和行星齿轮架凸缘45之间、小齿轮43和行星齿轮架轮缘46之间分别配置有推力垫圈43a。另外,在小齿轮43的内周和小齿轮轴47的外周的间隙中配置有滚针轴承43b,小齿轮43相对于小齿轮轴47旋转自如。插入行星齿轮架凸缘45的小齿轮孔45b中的小齿轮轴47的一端部被从行星齿轮架凸缘45的半径方向外方压入的辊销45c限制了轴向及旋转方向的运动。
如图5所示,在行星齿轮架46上一体形成有朝向前侧(发动机侧)沿轴向突出的圆筒部46b,该圆筒部46b兼作反转制动器50的制动器从动盘毂和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离合器鼓。即,在圆筒部46b的外周部形成有反转制动器50的制动器从动盘50a的内径部所卡合的外花键46c,在内周部形成有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离合器从动盘51a的外径部所卡合的内花键46d。于是在圆筒部46b的内外周面,沿半径方向在对置位置分别设有花键46c、46d,两花键在空间S沿轴向重叠,因此,能够缩短轴向尺寸。另外,由于能够将反转制动器50和直接传动离合器51配置在圆筒部46b的内外周,因此也能够缩短半径方向的空间。
如图4所示,在行星齿轮架46的圆筒部46b的内周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缺失内花键46d的缺齿部46e,小齿轮孔46a形成在沿周向与缺齿部46e对应的位置。小齿轮孔46a和缺齿部46e的底面在半径方向上的间隙R小于内花键46d的高度T。
R<T因此,能够将小齿轮孔46a形成在与圆筒部46b的内周面接近的位置,能够缩短前进后退切换装置4的半径方向的尺寸。
如图3所示,反转制动器50的活塞50b收容在形成于变速机壳体5的内侧壁上的凹型液压室50c中,在供给该液压室50c的液压的作用下,活塞50b工作,连结制动器从动盘50a。作为对被活塞50b的压力按压的制动器从动盘50a的端部进行支承的反力构件,从作为静止构件的油泵盖8一体突设有圆筒状的限动部8a。因此,能够省去对制动器从动盘50a的端部进行支承的开口环。
如图3所示,在恒星齿轮41的前侧(发动机侧)一体突设有作为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离合器从动盘毂的圆筒部41a,在该圆筒部41a的外周支承有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离合器从动盘51a的内径部。在油泵盖8的背面侧(前进后退切换装置侧)的侧面形成有凹型的液压室51b,在供给该液压室51b的液压的作用下,活塞51c工作,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51。活塞51c形成为截面“コ”字状,在与离合器从动盘51a对置的活塞51c的侧面安装有容许相对旋转的推力轴承52。因此,活塞51c的轴向压力有效地传递到离合器从动盘51a,且可防止活塞51c与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离合器从动盘51a联动旋转。还有,由于在离合器从动盘51a的背后配置有行星齿轮架44(行星齿轮架轮缘46),因此,能够用行星齿轮架44的端面(行星齿轮架轮缘46的侧面)支承被活塞51c按压的离合器从动盘51a的端部,能够省去开口环或格外的反力构件。
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无级变速机中,若连结反转制动器50并释放直接传动离合器51,则从转矩变换器2输入的驱动力反转且减速并向驱动轮11传递。然后,经由从动轮21及差动装置30向与发动机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驱动输出轴32,从而成为前进驱动状态。
另一方面,若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51并释放反转制动器50,则直接连结行星齿轮机构40的输入侧(恒星齿轮41)和输出侧(齿圈42),因此,从转矩变换器2输入的驱动力原封不动地向驱动轮11传递,经由从动轮21及差动装置30向与发动机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输出轴32,从而成为后退驱动状态。
于是,能够用三轴结构实现紧凑的无级变速机。
前进后退切换装置4由于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液压促动器设置在作为静止构件的油泵盖8上,因此,不需要在与液压促动器连通的供给油路中设置防止漏油用的密封环,从而能够减小摩擦损耗。而且,能够省去复杂形状的离合器鼓,从而能够简化结构,降低加工成本。
另外,由于在行星齿轮架44上设有兼作反转制动器50的制动器从动盘毂和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离合器鼓的圆筒部46b,因此,只在行星齿轮架上设置一个圆筒部46b即可,从而不仅结构变得简单,而且也能够容易地确保圆筒部46b的机械强度。进而,能够不产生半径方向的浪费空间。
进而,由于在行星齿轮架44上设有作为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离合器从动盘毂的圆筒部41a,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结构,减少结构部件,实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进一步紧凑化。
实施例2图7表示本发明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图7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还有,前进后退切换装置以外的结构与专利文献2相同。
该行星齿轮机构40’形成为双小齿轮方式,在行星齿轮架44上支承有两种小齿轮43A、43B。一小齿轮43A与齿圈42及小齿轮43B啮合,另一小齿轮43B与小齿轮43A及恒星齿轮41啮合。恒星齿轮41与输入轴3结合,行星齿轮架44与驱动轴10结合。反转制动器50设在齿圈42和变速机壳体5之间,使反转制动器50工作的液压活塞50b配置在变速机壳体5内。直接传动离合器51设在行星齿轮架44和恒星齿轮41之间,使直接传动离合器51工作的液压活塞51c收容在油泵盖8中。在液压活塞51c和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离合器从动盘之间配置有推力轴承52。
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液压促动器也设在作为静止构件的油泵盖8上,因此,能够省去防止漏油用的密封环,从而能够减小摩擦损耗。
另外,由于直接传动离合器51设在行星齿轮架44和恒星齿轮41之间,而不是设在行星齿轮架44和输入轴3之间,因此,能够省去复杂形状的离合器鼓,能够简化结构,从而能够构成小型的直接传动离合器51。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
在所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在行星齿轮机构40的行星齿轮架凸缘45上一体形成有柱状部45a,并在柱状部45a的端部固定有圆环状的行星齿轮架轮缘46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柱状部设在行星齿轮架轮缘46侧,并在柱状部的端部固定行星齿轮架凸缘45。
在所述实施例中,将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液压促动器的驱动缸部形成在油泵盖8上,但是,既可以直接设在变速机壳体5上,也可以设在油泵盖8以外的静止构件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具备行星齿轮机构、反转制动器、以及直接传动离合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恒星齿轮与输入构件结合,行星齿轮架及齿圈的一方与输出构件结合,所述反转制动器设在所述行星齿轮架及齿圈的另一方和变速机壳体之间,所述直接传动离合器设在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恒星齿轮或所述输入构件之间,通过选择性地连结所述反转制动器和直接传动离合器来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所述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连结所述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设在变速机壳体或固定于变速机壳体上的静止构件上,在所述液压促动器的活塞和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之间,配置有容许二者相对旋转且传递轴向压力的推力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是单小齿轮方式,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输出构件结合,所述反转制动器设在所述行星齿轮架和变速机壳体之间,所述直接传动离合器设在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恒星齿轮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是双小齿轮方式,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架与输出构件结合,所述反转制动器设在所述齿圈和变速机壳体之间,所述直接传动离合器设在所述行星齿轮架和恒星齿轮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连结所述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的驱动缸部形成在油泵盖的背面部,所述油泵盖固定在变速机壳体上,且沿轴向与直接传动离合器邻接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齿轮架上设有圆筒部,所述圆筒部在外周具有与反转制动器的制动器从动盘的内周部卡合的外花键,在内周具有与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的外周部卡合的内花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的外花键和内花键形成在沿轴向重叠的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设有缺失所述内花键的缺齿部,支承小齿轮轴的小齿轮孔形成在沿周向与所述缺齿部对应的位置上,小齿轮孔和缺齿部的底面在半径方向上的间隔R小于内花键的高度T。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星齿轮上设有圆筒部,所述圆筒部形成有与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的内周部卡合的外花键。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反转制动器的制动器从动盘的轴向端部进行支承的限动部设在固定于所述变速机壳体上的静止构件上。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直接传动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的轴向端部进行支承的限动部设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架上。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通过在静止构件上设置直接传动离合器的液压促动器,来降低摩擦损耗,结构简单且小型的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所述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具备行星齿轮机构(40)、反转制动器(50)、以及直接传动离合器(51),反转制动器(50)设在行星齿轮架(44)和变速机壳体(5)之间,直接传动离合器(51)设在行星齿轮架(44)和恒星齿轮(41)之间。恒星齿轮(41)与输入轴(3)连结,齿圈(42)与驱动轮(11)连结。连结直接传动离合器(51)的液压促动器(51b、51c)设在固定于变速机壳体(5)上油泵盖(8)上,在液压活塞(51c)和离合器从动盘(51a)之间设有推力轴承(52)。
文档编号F16H57/08GK101048608SQ200580037280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日
发明者岛本雅夫, 羽渊良司, 高原秀明 申请人: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