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插秧机栽植臂用注油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363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插秧机栽植臂用注油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油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机栽植臂用注油塞。
背景技术
栽植臂盖与栽植臂壳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内部腔体,通过设置在栽 植臂盖上的注油口,并设置了封闭的注油塞,注油口通过向其内部加注润滑油, 用于润滑推秧杆等运动部件。为了防止润滑油泄漏,栽植臂盖与栽植臂壳之间 采取了密封措施,使其形成的内部腔体保持密闭性。但是,这样以来,推秧杆 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内部腔体内的气体压力产生周期性的变化,而这 种压力的周期性变化加快了润滑油从密封缝隙中的渗漏,对栽植臂的使用造成 了不良影响。
公知的一种注油塞,其设有轴向的通气孔,该通气孔可使栽植臂盖与栽植 臂壳形成的内部腔体与大气连通,从而使推秧杆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栽植臂 内部腔体内的气体压力不会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减小了润滑油从密封间隙处的 渗漏。但是,这样一来,栽植臂内部腔体内的润滑油会从通气孔中溅出,栽植 臂仍然存在泄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插秧机栽植臂用注油 塞,以解决栽植臂内部腔体内的润滑油从通气孔中溅出,造成润滑油泄漏的问 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进的插秧机栽植臂用 注油塞,包括注油塞本体,所述注油塞本体上设有径向的通气孔和轴向的连接 通道,所述的通气孔与所述的连接通道相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连接通道内安装有过滤用的海绵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注油塞本体包括透气部和连接部,所述的透气部 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的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的透气部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注油塞本体 上设有径向的通气孔和轴向的连接通道,所述的通气孔与所述的连接通道相通, 从而使通气孔和连接通道形成弯折通道,弯折通道有利于阻挡润滑油从栽植臂 内部腔体溅出,从而减小润滑油的泄漏。
由于所述通气孔内安装有过滤用的海绵体,这样可以阻挡外界杂物通过通 气孔进入栽植臂的内部腔体,也可以阻挡润滑油从通气孔溅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栽植臂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栽植臂,栽植臂盖1与栽植臂壳2固定 连接,形成密闭的内部腔体。栽植臂盖1的上部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内安装有 注油塞3,注油塞3与注油孔螺纹连接。
如图2所示,注油塞3包括注油塞本体31,所述注油塞本体31上设有径 向的通气孔32和轴向的连接通道,所述的通气孔32与所述的连接通道相通。 所述的连接通道内设有海绵体33。海绵体33可以阻挡外界杂物通过通气孔32 进入栽植臂的内部腔体,或者阻挡润滑油从通气孔32溅出。
所述注油塞本体31包括透气部和连接部,所述的透气部与连接部固定连 接,所述的通气孔32设置于所述的透气部上,这种结构便于海绵体33的安装 和固定。
当推秧杆4往复移动时,所述内部腔体内的气体会随着推秧杆4的移动而 从通气孔呼出或吸入,从而使内部腔体内气体的压力始终与大气的压力相等, 不会因推秧杆4等运动部件的运动而加剧润滑油从密封间隙处渗漏。
权利要求1、改进的插秧机栽植臂用注油塞,包括注油塞本体(3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塞本体(31)上设有径向的通气孔(32)和轴向的连接通道,所述的通气孔(32)与所述的连接通道相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插秧机栽植臂用注油塞,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连接通道内设有海绵体(33)。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插秧机栽植臂用注油塞,其特征在于所述 注油塞本体(31)包括透气部和连接部,所述的透气部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 述的通气孔(32)设置于所述的透气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插秧机栽植臂用注油塞,它包括所述注油塞本体上设有径向的通气孔和轴向的连接通道,所述的通气孔与所述的连接通道相通。当推秧杆往复移动时,栽植臂的内部腔体内的气体会随着推秧杆的移动而从通气孔呼出或吸入,从而使其内部的气体压力始终与大气压相等,不会因推秧杆等运动部件的运动而加剧润滑油从密封间隙处渗漏。
文档编号F16N21/00GK201251004SQ2008200251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郭保可 申请人:郭保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