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083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周边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移 动托架。
背景技术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电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在工作更 加便捷和高效的同时,健康也受到极大的威胁,人们长时间的使用台式电脑或 是笔记本电脑都会对人体颈推、脊推、腰推带来巨大压力,并引发一系列并发 症,因为工作节奏的紧张和生活压力巨大,人们在使用电脑时往往不间断的使
用几个小时以上,这期间人们往往忽略了主动去调整坐姿、休息眼睛,这样势 必对人身体造成伤害。
而普通电脑或者现有技术中的电脑托架或电脑平台都通过人们手动的调 整电脑屏幕同使用者眼睛的距离远近、俯仰角度等,例如,中国专利号
200420047370.2,名称为"笔记本电脑托架"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 托架,包括散热机构、旋转机构和支架倾角调节机构,旋转机构包括设有钢珠 坑的支撑盘、钢珠、扣件和底面设有环形槽的底座,钢珠置于支撑盘的钢珠坑 中并可在底座上的环形槽中滚动,扣件乂人底座的中心孔中插入将支撑盘与底座 连接,拨动底座可在支撑盘上旋转,进而笔记本电脑可在托架上作360度旋转。 又如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48260.7,名称为"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托架,,的专利文 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托架,所述电脑托架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 托架本体,还包括一托架仰角调节机构和一多功能组件;所述托架仰角调节机 构包括 一设在托架本体背面的滑块、和设在底座上配合滑块移动的仰角调节 器;所述的滑块内部为空腔,底部为呈圓弧形的底板;该滑块呈圆弧形的底板 上设有一滑槽,在滑槽的槽口上相对设有多对齿沟;所述的仰角器可选择嵌设 在滑块底板的任一对齿沟中,固定托架仰角的角度;所述的多功能组件包括设 在底座内的至少一个集线器,以及设在底座侧边的与该集线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USB接口或读卡器接口。
然而人们在投入地长时间工作时往往不会想去动手调节电脑的位置,所以 上述影响人们健康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手动操作起来不方便,也不利于迫使 人们主动的去调整坐姿进而防止各种颈推、腰椎、眼睛疲劳等问题的加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可以通 过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控制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位置和角度变换,进而使得置 于其上的笔记本电脑同使用者视角的改变。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底板,上面板同下面板活动连接,底板上设有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底板上的滑台和X向齿条,滑台同底板连 接,下面板安装在滑台上方,在下面板的底面上设有Y向齿条,所述滑台中设 置有X向电机和Y向电机,X向电机驱动轴上设:;〗—X向齿轮,所述X向齿轮与X 向齿条啮合,所述Y向电机驱动轴上设有Y向齿轮,所述Y向齿轮与Y向齿条啮
合;
下面板底面上还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丝杆、传动螺母、 连杆,连杆上端同上面板连接,连杆下端与传动螺母连接,传动螺母同丝杆啮
合,丝杆与升降电机驱动轴连接;所述X向电机、Y向电机和升降电机与控制
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台设有容纳X向电机的X电机槽、容納Y向电机的Y电机槽, 和容纳所述Y向齿条的Y齿条腔,在滑台的底部开有容纳所述X向齿条的X齿条 腔;进一步优先的,所述电机、丝杆通过电机座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下面板的 底面上。
优选的,所述滑台的两侧设有凸条。 优选的,所述X向齿条的长度大于滑台的长度。 优选的,上面板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下方设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滑台由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迷X向齿轮在X向齿条上为双向移动,所述Y向齿轮在Y向齿条 上为双向移动。优选的,上面板一侧同下面板一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移动托架可由控制器控制升降机 构带动上面板相对于下面板做张合运动,还可以由移动机构带动上、下面板相 对于底板前后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放置在上面板上的笔记本电脑相对于使用者 的距离和仰角也相应的发生改变,迫使电脑使用者随着所述笔记本电脑或显示 器的移动,被动调整使用姿势,如调节眼睛与显示屏的距离和角度,使眼部肌 肉得以调节,緩解眼部疲劳。同时,为了保持'坐姿的舒适,人们还会配合显示 屏的移动而不断调整颈部、腰部、背部等部位的姿式,改善颈稚、腰推和周围 肌肉的受力状况和肌肉状态,緩解相关病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人们长时 间使用电脑带来的健康隐患。


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示的底板和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台结构的仰视图; 图4-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现X向移动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现Y向移动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驱动升降电机的流程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台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沿A-A线的剖视图。
升降电机l,丝杆2,传动螺母3,连杆4,上面板7,下面板8,通风口IO, 空腔ll,滑台12,轴承座13,洞腔14,底板15,电机座16,螺栓17, X向电机 支架21, Y向电机支架22,控制器23, X向齿轮31, Y向齿轮41, Y向齿条131, X向齿条101, X向电机201, Y向电机202,图像采集器501,信号接收模块502, 无线控制模块503,供电模块504,前置放大器505,转换模块506,中央处理器 5(T7,显示模块508,有线控制模块509,升降电机l, X电机槽601, Y电机槽602, Y齿条腔603, X齿条腔6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 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上、下面板和底板 15,上面板7同下面板8活动连接,在底板15上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 括设于底板上的滑台12(参考图6)和X向齿条101;下面板安装在滑台上 方,下面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可以容纳滑台(参考图l),在下面板8的底 面上设有Y向齿条,所述滑台12的两侧设有凸条,在底板上设有与凸条对 应的滑槽,滑台12可以在滑槽中自由滑动。
所述滑台12中设置有X向电机201和Y向电机202, X向电机驱动轴 上设有X向齿轮31,所述X向齿轮与X向齿条啮合,所述Y向电机驱动 轴上设有Y向齿轮41,所述Y向齿轮41与Y向齿条131啮合;当X向电 才几201工作时,底板15不动,X向电4几201的驱动轴带动X向齿轮31在 X向齿条101上转动,因X向电机装在滑台中,所以X向齿轮在X向齿条 上的转动时,带动滑台12相对于底板15移动,下面板8安装在滑台上方, 下面板8的底面上的Y向齿条同滑台12中的Y向电机驱动轴上的Y向齿 轮啮合,滑台12移动带动下面板8随着移动,而上面板又同下面板连接, 所以上、下面板一起移动;当Y向电机202工作时,底才反15和滑台12不 动,Y向电机202的驱动轴带动Y向齿4仑41在Y向齿条131上移动,为 了防止Y向齿条131同Y向齿轮41脱离,在Y向齿条131的两端设有阻 挡块,下面板8相对于滑台12是可以移动的,所以Y向电机工作时,安装 在下面纟反8的底面上的Y向齿条相对于Y向齿4仑移动,即带动下面一反8相 对于滑台移动,而下面板8同上面板7连接,所以上、下面板的一起移动。 根据电机驱动轴的转动方向不同,所述X向齿轮在X向齿条上可以双 向移动,所述Y向齿4仑在Y向齿条上也可以双向移动。
X向电机或者Y向电机单独工作或者同时工作时,置于上面板上的笔 记本电脑同使用者的距离随之发生变化,同时为了达到调整放置在上面板 上笔记本电脑的仰角,我们要使得上面板相对于下面板有张合的动作。
7我们可以在下面板底面上还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1、
丝杆2、传动螺母3、连杆4,连杆4上端同上面板连接,连杆4下端与传 动螺母3连接,连杆4下端同螺母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 螺栓17将连杆同传动螺母连接,传动螺母3同丝杆2啮合,丝杆2与升降 电机1驱动轴连接,电机1、丝杆2通过电机座16和轴承座13固定安装 在下面板8的底面上;当升降电机l转动时,升降电机1的驱动轴带动丝 杆2转动,随着丝杆2的转动,同丝杆2啮合的传动螺母3沿丝杆2前后 移动,传动螺母3带动连杆4动,因为连杆4上端连接上面板(参考图1), 连杆4下端连接传动螺母(参考图7),所以连杆4随着传动螺母在丝杆上移 动时,推动上面板7相对于下面板8张开或者闭合,上面板7相对于下面板8 的张合角度为0度-45度。
X向电机、Y向电机和升降电机l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电机的控制 器在配置时,可以是l个控制器控制三个电机的工作,也可以是3个控制器, 每个控制器控制 一个电机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升降电机l的控制器可以是常规 控制器,用于控制将AC(交流)电源施加到感应电机上,该控制器用固态转换器 来控制将AC线电压施加到电机上,该转换器可以是晶闸管,如可控硅整流器 (SCRs)或双向可控硅。常规控制器包括一个外壳,密封着所述固态转换器和用 于控制固态转换器操作的控制电路,为了配置控制器的操作,控制器可以包括 数字选择转换器用来设定功能和范围,指示灯,如LED,可用于状态指示。
参照图5,控制器控制升降电机l的流程框图。控制器可以包括信号接收模 块502、前置放大器505、转换模块506、有线控制模块509、无线控制模块503、 中央处理器507、显示模块508、供电模块504、升降电机1和图像采集器501。
中央处理器507具备中央控制及执行模数转换的功能,是整个控制器的智 能中心,信号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控制驱动电机的控制信号如控制驱动电机 转向的方向信号、控制驱动电机转速的速度信号等,信号接收模块502连接前 置放大器505,前置放大器505将信号接收模块502接收的信号整形、滤波、放 大后,连接转换模块506送到中央处理器507进行处理,转换模块506为AD/DA转换器,根据指令进行自动切换,图像釆集器501将升降电机1的状态通过图像
的方式传送到505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505连接转换模块506将图像信号传 送到中央处理器507进行图像信号处理、显示,并根据需要调整升降电机l的工 作状态。中央处理器507连接有显示模块508,显示模块508可以为LED显示, 把处理的结果显示出来,同时又将显示的结果反馈给中央处理器507,中央处 理器507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修正。升降电机1连接中央处理器507,根据中央处 理器507处理的结果执行各种运动。有线控制模块509连接转换模块506,进行 系统控制,使升降电机l进行各种状态的运行。无线控制模块503通过发出遥控 指令,传递到中央处理器507后,使升降电机l进行各种状态的运行。供电模块 504为控制器的升降电机1、显示模块508、信号接收模块502、中央处理器507、 前置放大器505和图像采集器501提供电能。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升降电机1我们可以选用功率9W,输入电压24V,转 速22r/min的电才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X向齿轮的齿数可以取14,模数可以 选0.75,齿轮的分度圓直径为10.5,考虑到x方向的最大速度可以设为1.75mm/s, 则所需齿轮的最大转数为3.185r/min,通常电机的空载转数为3000,因此, 减速器的减速比为l: 942。 Y向齿轮的相应参数设置可以参照上述X向齿轮的 参数进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6,可以在所述滑台中设有容 纳X向电机的X电机槽601、容纳Y向电机的Y电机槽602,和容纳所述Y向齿条 的Y齿条腔603,在滑台的底部开有容纳所述X向齿条的X齿条腔605。其中,X 电机槽601的形状和大小是根据X向电机的形状和大小设计的,刚好能够容纳X 向电机;Y电机槽602的形状和大小也是根据Y向电机的形状和大小而设计的, 正好能够容纳Y向电机;这样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比较紧凑,节约 了空间。此外,滑台12设有Y齿条腔603, Y向齿条固定在Y齿条腔内。这样Y 向电机带动Y向齿轮在Y向齿条上移动时,下面板的底面和滑台的上表面能较 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既保证了上、下面板和滑台在传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又节 约了空间。为了保证X向电机带动X向齿轮在X向齿条传动时,整个滑块组件的平稳性,滑台12的底部可以开有X齿条腔605, X齿条腔605可以容纳X向齿 条,这样滑台同底板的接触更加紧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为了降低摩擦阻力,滑台12可以
采用高分子聚乙烯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不增加底板尺寸的情况下,安装在
底板上的X向齿条的长度越长则滑台在X向上可移动的距离越大,所以我们 在设置X向齿条时,至少要保证X向齿条的长度要大于滑台的长度,才不至 于浪费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上面板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下 方设有风扇。我们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烦人的情况就是,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性差,导致笔记本电脑死机或者运行速度减慢;为了减少这 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上面板7设有通风口并在通风口下放设有风扇,利用风 扇的运转加速笔记本电脑下方的空气流动,使散热更快。风扇的驱动我们可以 通过USB连线连接在笔记本电脑的USB插口上,这些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普 遍的应用,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1,其相对于上述实施例1改 进的地方在于3在下面板8上i殳有同风扇位置、大小对应的洞腔14。风扇安 装在下面板8的底面上,这样风扇就高出下面板底面的水平面,当上、下面板 闭合时,风扇就会阻碍上、下面板的闭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下面板 8上设有同风扇位置、大小对应的洞腔14,当上、下面板闭合时,风扇能置于 洞腔14内,风扇不再阻碍上、下面板的闭合,同时风扇置于洞腔内,还可以 减少上、下面板闭合后的整体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1,其相对于上述实施例改进 的地方在于上面板7的底面上,设有与连杆4位置、大小对应的空腔ll。 当上、下面板闭合时,因为连杆4的设置高于下面板的平面,会出现凸出于下 面板平面的连杆4顶住上面板7,使上面板7无法同下面板8闭合,采用设置 空腔的技术方案后,当上、下面板闭合的时候,连杆4能置于空腔11内,连 杆4不再阻碍上、下面板的闭合。
10在本实用新型的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上面板一侧同下面;tl一侧连 接,上面板可以固定与下面板连接,上面板也可以通过螺栓同下面板连接。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釆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 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 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包括上面板(7)、下面板(8)和底板(15),上面板(7)同下面板(8)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底板(15)上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底板上的滑台(12)和X向齿条(101),滑台(12)同底板(15)连接,下面板(8)安装在滑台(12)上方,在下面板(8)的底面上设有Y向齿条,所述滑台(12)中设置有X向电机(201)和Y向电机(202),X向电机驱动轴上设有X向齿轮(31),所述X向齿轮(31)与X向齿条(101)啮合,所述Y向电机驱动轴上设有Y向齿轮(41),所述Y向齿轮(41)与Y向齿条(131)啮合;下面板(8)底面上还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1)、丝杆(2)、传动螺母(3)、连杆(4),连杆(4)上端同上面板(7)连接,连杆(4)下端与传动螺母(3)连接,传动螺母(3)同丝杆(2)啮合,丝杆(2)与升降电机(1)驱动轴连接;所述X向电机(201)、Y向电机(202)和升降电机(1)与控制器(23)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 (12 )设有容納X向电机(201 )的X电机槽(601 )、容纳Y向电机(202 )的Y电机槽(602),和容纳所述Y向齿条(41 )的Y齿条腔(603 ),在滑 台(12)的底部开有容纳所述X向齿条(101 )的X齿条腔(605 )。
3、 根据权利要求l-2任一项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1 )、丝杆(2)通过电机座(16)和轴承座(13)固定安装在下 面板(8)的底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 台(12)的两侧设有凸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X 向齿条(101)的长度大于滑台(12)的长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上面板(7) 设有通风口 (10),通风口下方设有风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 台(12)由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齿轮(31 )在X向齿条(101 )上为双向移动,所述Y向齿轮(41 )在 Y向齿条上(131)为双向移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上面板(7) 一侧同下面板(8 ) —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控制笔记本电脑移动托架位置和角度变换,进而使得置于其上的笔记本电脑同使用者视角的改变。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面板(7)、下面板(8)和底板(15),上面板(7)同下面(8)板活动连接,底板(15)上设有移动机构,下面板(8)底面上还设有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移动托架可带动放置在上面板上的笔记本电脑相对于使用者的距离和仰角也相应的发生改变,使用者被动配合显示屏的移动而不断调整姿式,从而减少人们长时间使用电脑带来的健康隐患。
文档编号F16M11/04GK201326879SQ200820122810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乐 耿 申请人:乐 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