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2584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管,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工程顶进施工方法中采用的顶管。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顶管施工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
成功解决了管线施工问题,顶管施工减少了大量前期工作,包括建筑物拆迁及围护、公用管
线搬迁及围护等,同时也对本已繁忙的市内交通减少压力,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的市政
工程施工方法。其不必受地表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限制,使施工更加方便,从而提高工效,
降低了施工成本;另外采用我公司研究的柔性接口,对抗地基不均匀沉降能力较强。 而目前的顶管结构包括管体以为位于管体两端的插接口与承插口 ,在顶进施工
中,将其中一根管体的插接口与另一根管体的承插口对接,由于顶管在顶入地层中时所承
受的阻力极大,且插接口与承插口在连接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也极大,导致了插接口
与承插口之间经常出现开裂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管体结构强度的顶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顶管,包括位于管体一端的插 接口以及位于管体另一端为承插口 ,在插接口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插口加强筋。 进一步的是,在承插口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承口加强筋。 进一步的是,所述插口加强筋包括靠近插接口外壁的插口外环加强筋以及靠近插 接口内壁的插口内环加强筋;承口加强筋包括靠近承插口外壁的承口外环加强筋以及靠近 承插口内壁的承口内环加强筋。 进一步的是,在插口外环加强筋内侧设置有插口外纵筋,插口内环加强筋内侧设 置有插口内纵筋;在承口外环加强筋内侧设置有承口外纵筋,承口内环加强筋内侧设置有 承口内纵筋。 进一步的是,在插口外纵筋与插口内纵筋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插口锚固筋;在承 口外纵筋与承口内纵筋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承口锚固筋。 进一步的是,在承插口的外壁处设置有延伸出承插口端面的钢筒,在插接口的外 壁与钢筒的内壁之间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是,在插接口的端面与承插口的端面之间设置有柔性支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插接口的管壁内部设置的插口加强筋,以及在
承插口的管壁内部设置的承口加强筋,可有效提高插接口与承插口的结构强度;在设置插
口加强筋与承口加强筋以后的现场施工中,没有出现插接口与承插口开裂的情况,大大提
高了施工的进度,尤其适合在地下工程的顶进施工方法中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根顶管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承口内纵筋1、插接口 2、承插口 3、插口外环加强筋4、插口内环加强 筋5、承口外环加强筋6、承口内环加强筋7、插口锚固筋8、承口锚固筋9、插口外纵筋10、插 口内纵筋11、承口外纵筋12、钢筒13、密封圈14、柔性支撑垫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管,包括位于管体一端的插接口 2以及位于管体另一 端为承插口 3,在插接口 2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插口加强筋。在顶进施工过程中,由于要将一 根管体的插接口 2与另一根管体的承插口 3对接,则需要首先将插接口 2顶入到地层中,因 此,插接口 2所承受的地层阻力极大。而通过在插接口 2的管壁内部设置的插口加强筋,可 有效提高插接口 2的结构强度,在设置插口加强筋以后的现场施工中,没有出现插接口 2开 裂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进度。 而为了提高承插口 3的结构强度,在承插口 3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承口加强筋。承 口加强筋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高承插口 3的结构强度,防止插接口 2与承插口 3对接时使承 插口 3出现开裂情况。在设置承口加强筋以后的现场施工中,没有出现承插口 3开裂的情 况,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进度。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插口加强筋与承口加强筋可以是任意排布在插接口 2以及 承插口 3管壁内部的钢筋,均能起到对插接口 2以及承插口 3强度的加强作用。作为优选 的实施方式,所述插口加强筋包括靠近插接口 2外壁的插口外环加强筋4以及靠近插接口 2内壁的插口内环加强筋5 ;承口加强筋包括靠近承插口 3外壁的承口外环加强筋6以及靠 近承插口 3内壁的承口内环加强筋7。插口外环加强筋4、插口内环加强筋5、承口外环加强 筋6与承口内环加强筋7起到了主要的承载作用。在越靠近插接口 2端口的地方,插口外 环加强筋4与插口内环加强筋5应设置越密集;同样,在越靠近承插口 3端口的地方,承口 外环加强筋6与承口内环加强筋7应设置越密集。 为更好增加管体的强度,在插口外环加强筋4内侧设置有插口外纵筋IO,插口内 环加强筋5内侧设置有插口内纵筋11 ;在承口外环加强筋6内侧设置有承口外纵筋12,承 口内环加强筋7内侧设置有承口内纵筋1。插口外纵筋10与插口内纵筋11主要起到对插 口外环加强筋4与插口内环加强筋5的连接加强作用,能使插口外环加强筋4与插口内环 加强筋5结合为一个主体,加强稳定性,提高管体结构强度;同样地,承口外纵筋12与承口 内纵筋1也是为了使承口外环加强筋6与承口内环加强筋7结合为一个主体,加强稳定性, 提高管体结构强度。 在插口外纵筋10与插口内纵筋11的外端面(即靠近插接口 2端面的一端)之间 设置有插口锚固筋8 ;在承口外纵筋12与承口内纵筋1的外端面(即靠近承插口 3端面的 一端)之间设置有承口锚固筋9。插口锚固筋8与承口锚固筋9主要是加强插接口 2以及 承插口 3端头荷载并与其它的加强筋连接牢固;在顶进施工过程中起到分散集中力,加强 端头接触面积受力的作用。[0022]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提高两根顶管连接后的闭水效果,在承插口 3的 外壁处设置有延伸出承插口 3端面的钢筒13,在插接口 2的外壁与钢筒13的内壁之间套设 有密封圈14。钢筒13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接纳插接口 2,使插接口 2插接入钢筒13内; 密封圈14可在顶进施工前,预先固定设置在钢筒13的内壁处或插接口 2的外壁处,但为了 防止顶进施工作业时损坏该密封圈14,最好将密封圈14预先固定设置在钢筒13的内壁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闭水效果,在插接口 2的端面与承插口 3的端面之间设置有柔性 支撑垫15。该柔性支撑垫15 —方面可起到两根顶管连接完成后的闭水作用,另一方面,顶 进施工过程中,当插接口 2与承插口 3对接后,还能防止插接口 2的端面与承插口 3的端面 之间直接接触,从而防止插接口 2或承插口 3损坏。该柔性支撑垫15可预先固定设置在承 插口 3的端面或插接口 2的端面,但为了防止顶进施工作业时损坏该柔性支撑垫15,最好将 柔性支撑垫15预先固定设置在承插口 3的端面处。
权利要求顶管,包括位于管体一端的插接口(2)以及位于管体另一端为承插口(3),其特征是在插接口(2)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插口加强筋。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顶管,其特征是在承插口 (3)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承口加强筋。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管,其特征是所述插口加强筋包括靠近插接口 (2)外壁的 插口外环加强筋(4)以及靠近插接口 (2)内壁的插口内环加强筋(5);承口加强筋包括靠 近承插口 (3)外壁的承口外环加强筋(6)以及靠近承插口 (3)内壁的承口内环加强筋(7)。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管,其特征是在插口外环加强筋(4)内侧设置有插口外纵 筋(IO),插口内环加强筋(5)内侧设置有插口内纵筋(11);在承口外环加强筋(6)内侧设 置有承口外纵筋(12),承口内环加强筋(7)内侧设置有承口内纵筋(1)。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其特征是在插口外纵筋(10)与插口内纵筋(11)的外 端面之间设置有插口锚固筋(8);在承口外纵筋(12)与承口内纵筋(1)的外端面之间设置 有承口锚固筋(9)。
6. 根据如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顶管,其特征是在承插口 (3)的 外壁处设置有延伸出承插口 (3)端面的钢筒(13),在插接口 (2)的外壁与钢筒(13)的内壁 之间套设有密封圈(14)。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其特征是在插接口 (2)的端面与承插口 (3)的端面之 间设置有柔性支撑垫(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顶进施工方法中采用的顶管,可有效提高管体的结构强度。该顶管,包括位于管体一端的插接口以及位于管体另一端为承插口,在插接口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插口加强筋。通过在插接口的管壁内部设置的插口加强筋,以及在承插口的管壁内部设置的承口加强筋,可有效提高插接口与承插口的结构强度;在设置插口加强筋与承口加强筋以后的现场施工中,没有出现插接口与承插口开裂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尤其适合在地下工程的顶进施工方法中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F16L1/028GK201531678SQ20092016914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张斌, 涂学爱, 车大桥 申请人:四川省富侨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