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8700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更特定而言,本发明涉及齿轮传递转 动和变速,其用于传递转动和能量;在传递过程中,转动轴可以在空间任意方向的变动,其 最大偏转角为120度。
背景技术
现在技术用于改变角度的转轴传递旋转运动的非齿轮装置。此装置最为人所知的 就是万向节,其被用来将汽车的驱动轴与车轴的轮轴连接起来。这些万向节通常被制成经 典的双轭叉(卡登平浮环)的形式,其结构表示为由一对轭叉互连起来的两个交叉轴。但 是在旋转过程中转轴的转速不稳定。因而,人们研制了等速("CV")型万向节,在这些类型 的万向节中,倾斜转轴之间的连接点是由活动的供求提供的,在驱动和从动轴的的每圈旋 转过程中,这些滚球的各自轨道内前后滑动,从而将他们的中心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在一个 平面内,该平面将两轴之间形成的瞬间夹角平分。但是,这样的CV万向节非常复杂,其四润 滑较为困难,且在全世界的汽车工业界内,这种万向节上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都被广泛地 认为是至关重要。且非常专业而高深的技术。尽管万向节技术已经得到重要的发展,但是 其价格仍然是昂贵的,且万向节包括血多制造困难,价格昂贵的部件,原因在于必须要以很 高的精度对很大的表面尽享研磨。此类万向节在其所传递的转速方面受到限制,更具体而 言,由于采用的点接触的形式,且滚动的滑动量相当大,所以在能有效地工作的转角范围方 面,此类万向节受到限制。 距今,有很多有关球形齿轮的发明。这些发明大多都是用来解决平面有夹角运转 的齿轮传递机构,也就是说这些球形齿轮只能实现二维坐标的平面空间的夹角改变,不能 够实现空间三维的任意角度的改变。第5613914号美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新型球形齿轮传 动机构的万向节,该球形齿轮传动机构中,其中一个齿轮是具有内齿,而另一个齿轮具有外 齿。

发明内容本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齿轮传递机构,其特征是解决平面 和空间传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中,用于代替万向节,与此同时也可以应用机器 人的关节上。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传动能在空间任意角度传递运 转和变速问题设计此专利。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借助于平面几何知识和立体几何知识,实 现了相切圆与椭圆的轨迹,采用了球形齿轮和椭圆体齿轮,从而可以实现三维空间一定的 角度空间内转动的传递及变速。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总体是由轴承(5),其主动轮(1)和被动 轮(2),轴承(5)依次连接而成,其特征是主动轮(1)和被动轮(2)连接,其主动轮(1)和 被动轮(2)的传动轴分别与轴承(5)连接,轴承(5)分别镶嵌在半球形外壳(3)和半球形外壳(4)中。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其特征是半球形外壳(4)外壁和半 球形外壳(3)内壁相互紧密接合;半球形外壳(4)外壁为外凸球面,半球形外壳(3)内壁为 内凹球;半球形外壳(3)由两个四分之一球壳拼成;半球形外壳(3)和半球形外壳(4)同 心;从而能使其固定在球体壳上的转动轴在三维空间任意旋转。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特征是主动轮(1)和被动轮(2)分别 为椭圆体齿轮和球形齿轮,两轮中心法面模数,两轮的齿宽相同。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特征是轴承(5)分别与主动轮(1)和 被动轮(2)的传动轴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特征是主动轮(1)是一个球形齿轮, 其一端为输入传动轴;被动轮(2)是一个椭圆体齿轮,其一侧为锥体,锥端连接输出传动 轴。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特征是主动轮(1)和被动轮(2)的传
动轴分别穿过半球形圆孔,并由其固定在双半球壳的轴承(5)固定成为一体。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特征是该机构的制作材料为金属。

图1为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侧面平剖图; 图2为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整体的立体剖视图。 如果1,2所示,1.椭圆体齿轮,2.球面齿轮,3.半内凹球外壳,4.半外凸球壳, 5.轴承,6.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图2中,球面齿轮(1)和椭圆体齿轮(2)两轮中心法面模数,两轮的齿宽相同,其 用于传递转动,同时可以根据其要求改变两个齿轮的大小来实现变速。其中椭圆体齿轮(2) 的一侧设计为椎体是为了减少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
权利要求一种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由轴承(5),其主动轮(1)和被动轮(2),轴承(5)依次连接而成,其特征是主动轮(1)和被动轮(2)连接,其主动轮(1)和被动轮(2)的传动轴分别与轴承(5)连接,轴承(5)分别镶嵌在半球形外壳(3)和半球形外壳(4)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其特征是半球形外壳(3)和半 球形外壳(4)同心;半球形外壳(4)外壁和半球形外壳(3)内壁相互紧密接合;半球形外壳 (4)外壁为外凸球面,半球形外壳(3)内壁为内凹球面;半球形外壳(3)由两个四分之一球 壳拼成;半球形外壳(3)和半球形外壳(4)各有一个圆孔,其内镶有轴承(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其特征是主动轮(1)和被动轮 (2)分别为椭圆体齿轮和球形齿轮,两轮中心法面模数,两轮的齿宽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其特征是轴承(5)分别与主动 轮(1)和被动轮(2)的传动轴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其特征是主动轮(1)是一个球 形齿轮,其一端为输入传动轴;被动轮(2)是一个椭圆体齿轮,其一侧为锥体,锥端连接输 出传动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其特征是主动轮(1)和被动轮 (2)的传动轴分别穿过半球形圆孔,并由其固定在双半球壳的轴承(5)固定成为一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其特征是该机构的制作材料为金属。
专利摘要本实用型公开了一种万向齿轮传动及变速机构,用于解决平面和空间传动。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由轴承(5),其主动轮(1)和被动轮(2),轴承(5)依次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主要在于结合平面几何知识和立体几何知识,利用圆,球和椭圆的一些特殊性质由于实现空间三维方向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用途广,主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机器人制造,大型机械设备等领域。
文档编号F16D3/18GK201507568SQ2009203005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王祎凡 申请人:王祎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