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625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尤指一种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已从过去生活中的附属品蜕变为今日日常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物品;趋势潮流所至,具有触控功能屏幕的电子产品,如PDA、手机、电子书及平板电 脑等,更逐渐成为主流电子产品。当上述电子产品兼具有无线上网、影像撷取及视讯等视听 娱乐功能时,使用者习惯长时间握持该电子产品以享受新科技带来的便利;然而,握持该电 子产品时,常易因手部施力不当或长时间的握持支撑该电子产品的重量,使手部虎口肌肉 局部的肌张力增高,造成肌肉酸麻及疼痛;另外,使用者亦常因不注意而使该电子产品自手 部松脱而掉落,造成损害;再者,握持该电子产品时,常易使手部的油脂及指纹等沾染于其 上,须时常擦拭造成不便。因此,本创作人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 结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可让使用者省力 且稳定地握持电子产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包括有一本体及一第 一套合单元。该第一套合单元包括有一第一套合部及一第二套合部,第一套合部对应于第
——奋入却 ~■县口邵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包括有一保护套 及一与该保护套一体成型的第一套合单元,该第一套合单元包括一第一套合部及一第二套 合部,该第一套合部对应于该第二套合部。其中,该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还包括一设置于该本体的另一端的第二套合 单元,该第二套合单元自该本体弯折形成。其中,该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其中,该第二套合部自该第一套合部反折形成。其中,该第一套合部及该第二套合部均为指套结构。其中,该第一套合部具有单一孔洞,该第二套合部具有至少一孔洞。其中,该第一套合部的该孔洞穿设于该第一套合部;该第二套合部的所述至少一 孔洞穿设于该第二套合部。其中,该第一套合部及该第二套合部均为指扣结构。其中,该第一套合部具有单一指扣件,该第二套合部具有至少一指扣件。其中,该第一套合部的该指扣件及该第二套合部的所述至少一指扣件均呈马蹄 状。[0016]其中,该第二套合单元为扣合结构、卡合结构或勾合结构。其中,该第一套合部及该第二套合部之间还具有至少一定位部,所述至少一定位 部为魔鬼毡结构、磁吸结构或强化凸片结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具有以下有益的 效果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可让使用者轻松握持电子产品,具有省力及 稳定性佳等优点;另外,使用者不会直接接触电子产品,故可避免使用者手部的油脂及指纹 等沾染电子产品,可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IA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IB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以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的第七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结构10 本体11第一套合单元111第一套合部Illa 孔洞Illb 指扣件Illc 捏合部112第二套合部112a 孔洞112b 指扣件112c 捏合部113定位部12第二套合单元2保护套3电子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IA至图2B,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其可安 装于电子产品3的保护套2上或直接安装于电子产品3上。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可包括有一本体10及一第一套合单元11,第一套合单元11可设置于本体10的一端,且第一套 合单元11可包括有一第一套合部111及一第二套合部112,第一套合部111可对应于第二 套合部11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与电子产品3的保护套2或电子产品3本身之间的 贴覆性极佳,因此当使用者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来握持电子产品3时较易施力,且 降低使用者因手部施力不当或长时间握持支撑,而造成肌肉酸麻及疼痛,故本实用新型的 支撑结构1具有省力及稳定性佳等优点;再者,使用者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握持电 子产品3,不会直接接触电子产品3,故可避免使用者手部的油脂及指纹等沾染电子产品3, 故可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请参阅图1A,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的第一实施例,支撑 结构1的本体10及第一套合单元11为一体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不需分批 组装,故可大幅降低制作及管销成本。第一套合单元11为一体地设置于本体1的一端,第 一套合部111及第二套合部112对应设置于第一套合单元11,更具体的来说,第二套合部 112可自第一套合部111反折而形成。第一套合部111及第二套合部112之间还具有一定 位部113 ;其中,定位部113可利用黏胶及车缝等方式连接于第一套合单元11,定位部113 可为魔鬼毡结构、磁吸结构或强化凸片结构,但不在此限,定位部113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 个。上述定位部113的结构能承受长时间的摩擦力,具有实用且兼具耐用的功能,故定位部 113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较佳地牢固安装于电子产品3,换言之,使用者可利用本 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稳固地支撑住电子产品3,使电子产品3不易自使用者手部松脱掉落 而造成损害。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套合部111及第二套合部112均为指套结构;其中,第一 套合部111具有单一孔洞111a,而第二套合部112则具有至少一孔洞112a,如图IA所示, 第二套合部112具有四个孔洞112a,但亦可为一个、两个或三个孔洞112a,孔洞Illa穿设 于第一套合部111,而孔洞11 则穿设于第二套合部112,换言之,每一孔洞111a,112a的 两端均具有开口。第一套合部111及第二套合部112可为涤纶丝、全延伸丝(Fully drawn yarn, FDY)、涤锦复合丝、阳离子涤纶丝、尼龙(锦纶)丝、棉纤维丝、聚酯纤维丝、超细纤维 人造皮革(Micro Fiber Leather)丝、天然皮革丝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者,但不在此限, 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套合部111及第二套合部112皆为具有眼状孔洞(即孔洞111a,112a) 与透气功能的结构,因此可使手部的热气流通以达到透气排汗的散热功能,减少使用者手 部湿黏感,增加使用舒适度。此外,上述的该指套结构设计,可让使用者的拇指相对应地套 合于孔洞111a,而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则相对应地套合于孔洞11 中,因此当使用者 透过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握持电子产品3时,电子产品3的重量可均勻地传递至整个 支撑结构1上,相较于直接握持电子产品3,使用者可更省力地握持电子产品3。请参阅图1B,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的第二实施例,本实 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可包括一设 置于本体10 —端的第一套合单元11,及设置于本体10另一端的第二套合单元12 ;其中,第 二套合单元12可自本体10弯折形成。第二套合单元12可为扣合结构、卡合结构或勾合结 构,但不在此限,由于定位部113及第二套合单元12的结构皆可提供摩擦力,故于本具体实 施例中,搭配定位部113及第二套合单元12,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更佳地牢固安装 于电子产品3。此外,由于孔洞11 穿设于第二套合部112且朝第二套合单元12延伸,因此本体10具有一定的结构厚度及强度,而使容置有电子产品3的保护套2可直接倚靠本体 10的结构而撑持站立,进而使电子产品3形成一便于使用者观视的角度。请参阅图2A,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的第三实施例,本实 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套合单元11的第一套合部111及第二套合部112 均为指扣结构,且第一套合部111具有单一指扣件111b,而第二套合部112则具有至少一指 扣件112b,如图2A所示,第二套合部112具有四个指扣件112b,但亦可为一个、两个或三个 指扣件112b ;其中,指扣件Illb及指扣件112b皆呈马蹄状。上述的指扣结构设计可让使 用者的拇指相对应地扣合于指扣件111b,而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则相对应地扣合于指 扣件112b中。请参阅图2B,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的第四实施例,本实 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套合单元11的第一套合部111及第二套合部112 均为指扣结构,且第一套合部111的指扣件Illb及第二套合部112的至少一指扣件112b 皆呈马蹄状,且第二套合部112的至少一指扣件112b可朝该第二套合单元12延伸,使本实 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的本体10具有一定的结构厚度及强度,故即便使用者不使用本实用新 型的支撑结构1来握持电子产品3时,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亦可充当电子产品3的倚 靠,使电子产品3可站立且任意地摆放在适合的位置供使用者操作。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的第五实施例,本实施 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的第一套合单元11可与保 护套2 —体成型地结合在一起,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可包括一保护套2及一与 保护套2 —体成型的第一套合单元11,第一套合单元11可包括有一第一套合部111及一 第二套合部112,第一套合部111可对应于第二套合部112 ;因此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除 了不需分批组装,更可大幅降低制作及管销成本外,更为使用者省去组装的时间,且使制作 难度下降进而降低成本。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亦可充当电子产品3的倚靠,使电子产品 3可以较不占空间的方式收纳。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的第六实施例,本实施 例与第四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的第一套合单元11可与保 护套2 —体成型地结合在一起。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可当作电子产品3的支撑结构,使 电子产品3撑持站立。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的第七实施例,支撑结 构1的第一套合单元11及保护套2可一体成型地结合在一起;第一套合单元11包括有一 第一套合部111及一第二套合部112 ;其中,第一套合部111及第二套合部112均为指捏结 构,且第一套合部111具有单一凹陷的捏合部111c,而第二套合部112具有至少一凹陷的 捏合部112c,如图5所示,第二套合部112具有四个捏合部112c,但亦可为一个、两个或三 个捏合部112c。上述的指捏结构设计可让使用者的拇指相对应地置放于捏合部111c,而食 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则相对应地置放于捏合部112c中;本实施例特别适用于体积较小、 重量较轻的电子产品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与电子产品3的保护套2或电子产 品3本身之间的贴覆性极佳,因此当使用者利用本实用新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1来握持电子产品3的保护套2或电子产品3本身时较易施力,且降低使用者因手部施力不当 或长时间握持支撑,而造成肌肉酸麻及疼痛,故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具有省力及稳定 性佳等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为一体成型的构造,不需分批组装,故可大幅降低制 作及管销成本。(3)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的定位部113及第二套合单元12的结构能承受长时 间的摩擦力,具有实用且兼具耐用的功能,让使用者稳固地握持住电子产品3,不使电子产 品3轻易地自使用者手部松脱掉落而造成损害。(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可避免使用者手部的油脂及指纹直接沾染于电子产 品3上,故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5)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1的第一套合单元11为指套结构时,该指套结构具有 眼状洞孔与透气功能的结构可使手部的热气流通以达到透气排汗的散热功能,减少使用者 手部湿黏感,增加使用舒适度。(6)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结1与电子产品3的保护套结合后,电子产品3可直接 靠本体10的结构撑持而站立,使电子产品3形成一便于使用者观视的角度。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 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 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以及一第一套合单元,其设置于该本体的一端,该第一套合单元包括一第一套合部及一第 二套合部,该第一套合部对应于该第二套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持式电子产品 的支撑结构还包括一设置于该本体的另一端的第二套合单元,该第二套合单元自该本体弯 折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持式电子 产品的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套合部 自该第一套合部反折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 及该第二套合部均为指套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具有 单一孔洞,该第二套合部具有至少一孔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的该 孔洞穿设于该第一套合部;该第二套合部的所述至少一孔洞穿设于该第二套合部。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 及该第二套合部均为指扣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具有 单一指扣件,该第二套合部具有至少一指扣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的该 指扣件及该第二套合部的所述至少一指扣件均呈马蹄状。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套合单 元为扣合结构、卡合结构或勾合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 及该第二套合部之间还具有至少一定位部,所述至少一定位部为魔鬼毡结构、磁吸结构或 强化凸片结构。
13.一种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保护套;以及一与该保护套一体成型的第一套合单元,该第一套合单元包括一第一套合部及一第二 套合部,该第一套合部对应于该第二套合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及 该第二套合部均为指套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具 有单一孔洞,该第二套合部具有至少一孔洞。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的 该孔洞穿设于该第一套合部,该第二套合部的所述至少一孔洞穿设于该第二套合部。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及该第二套合部均为指扣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具 有单一指扣件,该第二套合部具有至少一指扣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的 该指扣件及该第二套合部的所述至少一指扣件均呈马蹄状。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及 该第二套合部均为指捏结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合部具 有单一凹陷的捏合部,该第二套合部具有至少一凹陷的捏合部。
专利摘要一种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其包括有一本体及一第一套合单元。第一套合单元可设置于该本体的一端,且第一套合单元包括有一第一套合部及一第二套合部;其中,第一套合部对应于第二套合部。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支撑结构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可让使用者稳定握持电子产品,以达到省力等功效。
文档编号F16M13/04GK201884906SQ20102059390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林兴亮 申请人:林兴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